因为没有仔细看地图,闯了一回林。这次就不是跟着丝带走,而是跟着猪粪走了。大概是野猪拱出来的路。好彩当日野猪兄并没有现身,也没有叫。
原来马料水到荔枝窝的街渡已经开行,只在周日和节假日早上九点出发,下午三点半返回。前半段与塔门线一样,到了黄竹角咀,船家会放慢速度,让人观赏鬼手。不过始终隔着一段距离,也不能多角度欣赏。其实上次陆路过来,只差了一个转角位就到,都怪功课没做好。绕过黄竹角咀,船来到红石门,从狭窄水道进入印洲塘。船长还会解说呢。之后在山上看到船的回程,走的是往湾和峨眉之间。
周日的荔枝窝人山人海,在二伯士多吃个餐蛋面,三十元,还要排队。村口有人卖凉粉和小食,700毫升水十元。穿过白花鱼藤区右转蛤塘,立刻感受清净,同时开始上山。大半小时来到半山的蛤塘村,往梅子林的路在村前右转,上山的正路应在村旁过溪。但当时没细看地图,就在村屋后直接上山。初初还有路,也有一条很旧的丝带,经过疑似昔日农耕区,再上就没路了。好在林中植物不密,且已上到半山,遂一直上行。直到离顶约一百米的位置,过了两座破坟,见到有写着bosch的旧丝带。这博士路植物渐密,有竹丛还有带刺的藤蔓。经过一番钻、推、扯,终于接入正路,路口的丝带多得出奇,看来下次还可以再走。再前几步并入东脊线,上到吊灯笼。
山顶风很大,一扫刚才之闷热。两个青年围着标高柱左拍右拍。后来又上来一对青年男女。大休过后还是从东脊下山,再次俯看三桠村一带风光。村前的十字路口,不断人来人往,人声也传上来。三桠湾口停着一只白色游艇,象是珍珠落在玉盘上。直到阳光变金,再变暗淡,这才心满意足地下山,回乌蛟藤坐20:15的末班小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