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乘船由赤径入,半小时来到大浪坳,遇见四个绿色军装警察巡山,被查了证件,又被友情提醒一番。左转水管路,即上来开扬地带,至此后衣服再也不会汗湿,因为一出汗即被吹干。高流路口前的草坪实是开餐圣地,连牛也这么觉得,还留下几堆干粪,好在无味。就着大浪湾美景和海风吃完午餐,四个警察又巡到这边来了,还赞我很会享受呢。跟着警察叔叔过蚺蛇坳,再上第一、第二段斜坡,竟然觉得轻松,连黑石坡也不难了。不知是因为路变大条了,还是自己多了一条行山杖。警察右转大湾脊,自己则继续攻顶,来到标高柱。
风景依旧如画,空气则更加通透。东平洲不再是黑色的一条,其左边和中部皆有一小段黄色,大概是沙滩。大鹏半岛原来也有很多海蚀洞,大小三门岛亦很清晰。东向下山,初段较陡直,有时要用手。下至平缓地带,行走于蚺蛇尖和米粉顶之间的山脊,山海皆精彩,实是西贡之精华所在。米粉顶之前有个小山包,扁尖似钓鱼翁,顶上可以另一角度欣赏千溪海岸。下来即登米粉顶,一览东湾山、长咀、短咀和米粉咀,只见山径纵横,值得好好研究下一条线路。
从米粉顶东面下山方觉其相当大座,碎石山路延绵不尽。终于下到东湾山坳,右转大泥路直下东湾。在东湾草坪处进入林中,过溪,路径混乱,好在上次来过。续走上路来到大湾,有几个鬼佬在露营。一直走到大湾尽头,翻过望鱼角,来到咸田湾,几十个鬼佬在开P。经士多前路往赤径退出,经河边水泥村路接入麦径,还是有万恶的大浪坳等待翻过。西贡东部,风景绝美,但无论是蚺蛇尖亦或长、短咀,走完一天下来,都绕不过海拔两百米的大浪坳,实是压死骆驼的最后稻草,一定要留一点体力和粮水才好。
飞鹅南
于安达臣道巴士站下车,回头走,进入飞鹅山道即见1号牌。左转进入就见右边树上有大量丝带。路算宽,至少不用与植物贴身,还有梯级。上来半山,脱离树丛,来到崎岖与高危分路口。石上的字迹已经模糊,选择左走高危线,路变窄一半,由于两边皆为短草,也还易行,只是要注意好身体平衡即可。来到鹅鼻的多石地带,见一块鹰嘴似的倒钩石,大概是鹦鹉石。周围石上有钉和环,还有一些箭头,看来有人在此攀石。再上就见大片直壁,约二十米高,面向西贡,即自杀崖。经小径绕到崖顶,一览山南风光。顺安村的高楼上窄下阔,象是裙摆,其后矿厂山坡象梯田一样层层种树,地上则立满吊架,大概又要起楼。
仍由东路退出,半小时下山,再半小时来到彩云村。
仍由东路退出,半小时下山,再半小时来到彩云村。
小马山
可能因为是周日,在湾仔街市门口等24M小巴,很久也不来,好容易来了又满座。只好放弃,改搭6号巴士到黄泥涌水塘。
上楼梯即左转,接入树木研习径,行走于山腰。过金督花园后下来毕拉山道,走一段没有人行道的车路,来到111号,也就是24M终点站。继续向前,是爆炸品基地和射击场,保安在里面巡逻。后面是挖掉半山的石矿厂。回望来路,渣甸山北腰似乎有路,经查原来是引水道。经常是这样,一条路还没有走完,新的路径又在等待探寻了。
续车路上山,左边可见金督驰马径的竹林入口。右边则进入电台范围,路边有带雨棚的长凳。路边有几栋废弃的三层楼房,疑是前职工宿舍。工作区则全用铁栏围起,连长凳的雨棚顶上都缠满铁丝网。大门前有水泥小径通往小马山上的发射塔。先经过一片树林,林中清流涓涓,也是一块清幽美地。左转上小马山307米高点,有一间白色两层小屋,风景被树丛所挡,只见卫径从山下蜿蜒而过。离开小屋,循小径向北下山,路边有块大石坡,可供休息。看着山下的驰马径,人来人往,颇觉有趣。邮轮码头,象银色的潜艇,浮在维港海面。柏架山上的两个大白球,时隐时现在云雾中。
下山来到一个晨运园地,北向接入驰马径,再左接支路往宝联径退出。
上楼梯即左转,接入树木研习径,行走于山腰。过金督花园后下来毕拉山道,走一段没有人行道的车路,来到111号,也就是24M终点站。继续向前,是爆炸品基地和射击场,保安在里面巡逻。后面是挖掉半山的石矿厂。回望来路,渣甸山北腰似乎有路,经查原来是引水道。经常是这样,一条路还没有走完,新的路径又在等待探寻了。
续车路上山,左边可见金督驰马径的竹林入口。右边则进入电台范围,路边有带雨棚的长凳。路边有几栋废弃的三层楼房,疑是前职工宿舍。工作区则全用铁栏围起,连长凳的雨棚顶上都缠满铁丝网。大门前有水泥小径通往小马山上的发射塔。先经过一片树林,林中清流涓涓,也是一块清幽美地。左转上小马山307米高点,有一间白色两层小屋,风景被树丛所挡,只见卫径从山下蜿蜒而过。离开小屋,循小径向北下山,路边有块大石坡,可供休息。看着山下的驰马径,人来人往,颇觉有趣。邮轮码头,象银色的潜艇,浮在维港海面。柏架山上的两个大白球,时隐时现在云雾中。
下山来到一个晨运园地,北向接入驰马径,再左接支路往宝联径退出。
洪水坑水塘
元朗凤翔街也有个绿色小巴总站。39号在此发出,终点在公庵路尽头,掉头即往回开。倒数第一个站牌处,有支路,两旁皆是货柜场,又有大货车开进来。北向已能望见山腰一座绿色凉亭,却找不到路,只好走进左边的货柜场内,经一条水泥小径向西,上到柜场后方的坟区,坟后即有明显小径接引上升。这边也是劣地模样,砂土裸露,还裂开,形成规模较小的“神仙辙”。半小时上接半山的一条引水道车路,右转走至尽头。这条引水道另一方向可直达黄泥墩水塘大坝。
初是溪边石级,后接土路小径,在疏木间穿梭上行,又半小时才接入山脊大道。这条山脊线亦是越野摩托车拉练场,当天见到了三个包成粽子的骑手。右转几分钟即可左接树林边的小径直下洪水坑水塘。先前行一小段至320米山头观光休息。天水围和元朗的高楼分列左右,中间夹着小小的髻山。起步前望到的绿色凉亭已在山脚下,其后接一条土楼梯,直上山北的一座小房子——大概是发射站,离这边只有几步之遥。
走回林边小径,对着修复后的采矿厂一路下山,终于来到水塘岸边。左边是一座水管小桥,续走就来到水塘上游溪涧。塘水绿色,不太清。落水游一会,带上很多老泥。又有很多小鱼毛,以为天上掉馅饼,游来咬人。原路退回,过大坝,经坝边小径北向退出。经过一片猪笼草丛,又经过一棵大树菠萝,穿过几间村屋,出来西北废物转运站。续沿涧行,过和平新村村公所,右转过桥进入丹桂新村,村内道路较为混乱。一直走到洪水桥。想不到洪水桥楼多人多,餐厅都满满的,竟然没有过海巴士,也没有转乘优惠,早知在丹桂新村坐小巴回元朗还省些脚骨力。
初是溪边石级,后接土路小径,在疏木间穿梭上行,又半小时才接入山脊大道。这条山脊线亦是越野摩托车拉练场,当天见到了三个包成粽子的骑手。右转几分钟即可左接树林边的小径直下洪水坑水塘。先前行一小段至320米山头观光休息。天水围和元朗的高楼分列左右,中间夹着小小的髻山。起步前望到的绿色凉亭已在山脚下,其后接一条土楼梯,直上山北的一座小房子——大概是发射站,离这边只有几步之遥。
走回林边小径,对着修复后的采矿厂一路下山,终于来到水塘岸边。左边是一座水管小桥,续走就来到水塘上游溪涧。塘水绿色,不太清。落水游一会,带上很多老泥。又有很多小鱼毛,以为天上掉馅饼,游来咬人。原路退回,过大坝,经坝边小径北向退出。经过一片猪笼草丛,又经过一棵大树菠萝,穿过几间村屋,出来西北废物转运站。续沿涧行,过和平新村村公所,右转过桥进入丹桂新村,村内道路较为混乱。一直走到洪水桥。想不到洪水桥楼多人多,餐厅都满满的,竟然没有过海巴士,也没有转乘优惠,早知在丹桂新村坐小巴回元朗还省些脚骨力。
华翠园到城门
本来是想走华翠园的大路,却不知怎么走歪了,来到黄竹洋村南边的山上,一直走到食水缸才接回大路。
在沙角村午餐兼采买粮水后,走过沥源桥,穿过大会堂,来到沙田火车站。在地面层坐华翠园的小巴,先到终点的狮子亭观光,一赏城门河两岸的高楼和麦径第四、五段经过的一系列山峰。步回华翠园,于地图牌前进入水务署的车路。至一溪边亭,见很多晨运物件。过溪有水泥楼梯续上,但右边小径也很大条,于是走错。跟着布条上来半山林中,路径有些混乱。前行半小时至一电塔下,并入清晰小径左转,不多时来到黄竹洋食水缸。下来即是工整的水泥径。山下可见白色村屋,对山还有梯田。左走水泥径不远即接回华翠园过来的大路,过电塔,路边有座木亭名“吹水亭”。坐在亭下,很好风,吹得人不想走。之后再并入沙田火车站上来的路,来到针草坳。右转麦径至M132牌,左转林道一路下行接回塘畔径。再绕塘直至麦径六段前的公厕,过坝之前左转楼梯,经上一村下至安荫。
在沙角村午餐兼采买粮水后,走过沥源桥,穿过大会堂,来到沙田火车站。在地面层坐华翠园的小巴,先到终点的狮子亭观光,一赏城门河两岸的高楼和麦径第四、五段经过的一系列山峰。步回华翠园,于地图牌前进入水务署的车路。至一溪边亭,见很多晨运物件。过溪有水泥楼梯续上,但右边小径也很大条,于是走错。跟着布条上来半山林中,路径有些混乱。前行半小时至一电塔下,并入清晰小径左转,不多时来到黄竹洋食水缸。下来即是工整的水泥径。山下可见白色村屋,对山还有梯田。左走水泥径不远即接回华翠园过来的大路,过电塔,路边有座木亭名“吹水亭”。坐在亭下,很好风,吹得人不想走。之后再并入沙田火车站上来的路,来到针草坳。右转麦径至M132牌,左转林道一路下行接回塘畔径。再绕塘直至麦径六段前的公厕,过坝之前左转楼梯,经上一村下至安荫。
荔枝园下牛牯湾
银湾村后有一条车路,可通往鹿地塘。路边有货柜场还有荒废的渔塘。渔塘生满芦苇,被铁网围起。过渔塘左转上坡,经过一间养狗场,路面逐渐被树木和落叶掩盖。此时已听到屿南道的车声,近在咫尺。仔细循着水泥路面上行,穿过树枝与蛛网,出来屿南道。路口有块政府土地牌,还有几支方形水泥桩,斜对面是荔枝园避雨亭。
沿亭旁车路入村,村口停着几部车。十几间村屋,有的丢空,也有的门前挂着衫。左路穿村,续水泥小径上行十分钟,来到一停车场,接入凤凰径。左转至车路尽头,凤凰径左折上山,右转即是礼智园坟场。穿坟一瞥,全是广东人,什么宝安、惠州、珠海的,多不可数。坟场下接带扶手的水泥楼梯,从卫星地图上看亦是一大条,直下牛牯湾。沿途视野开阔,正对芝麻湾半岛和其后的半个长洲。下来平地,穿过村后沼泽和几间废屋,横过单车径,就来到牛牯湾海滩。此湾细小,正对南丫岛的三枝烟囱。海面又有渔船在吓鱼,打得水面啪啪声。
退回单车径转往芝麻湾,于拾朗乡公所前休息。再穿过水牛正在开餐的大草坪,过拾朗旧村后接回凤凰径。前行不远右边有大条山路,还有新修的凉亭,可以避走一段车路。下到贝澳,人山人海。
沿亭旁车路入村,村口停着几部车。十几间村屋,有的丢空,也有的门前挂着衫。左路穿村,续水泥小径上行十分钟,来到一停车场,接入凤凰径。左转至车路尽头,凤凰径左折上山,右转即是礼智园坟场。穿坟一瞥,全是广东人,什么宝安、惠州、珠海的,多不可数。坟场下接带扶手的水泥楼梯,从卫星地图上看亦是一大条,直下牛牯湾。沿途视野开阔,正对芝麻湾半岛和其后的半个长洲。下来平地,穿过村后沼泽和几间废屋,横过单车径,就来到牛牯湾海滩。此湾细小,正对南丫岛的三枝烟囱。海面又有渔船在吓鱼,打得水面啪啪声。
退回单车径转往芝麻湾,于拾朗乡公所前休息。再穿过水牛正在开餐的大草坪,过拾朗旧村后接回凤凰径。前行不远右边有大条山路,还有新修的凉亭,可以避走一段车路。下到贝澳,人山人海。
岩头山
晴朗的假日,大家游兴很高。彩虹小巴站又大排长龙,连贵松松的96R都顶闸。结果巴士上坡的时候爬不动,只能龟速前进,令人恨不得下车去推它一把。
到达北潭凹,正是烈日当空。几名跑山者晒得乌黑乌黑,一阵风似地经过。自己则打伞拄杖,慢慢地走进麦径三段。初段还有林荫,过半山长凳后则完全暴晒。来到山顶,左边一个小山包就是牛耳石山。顺着明显小径走过去,山顶刚好有一片平地,立即大休。就着西贡的山海美景下饭,自是特别好味。只是伞总是被风吹翻。麦径上的两个青年,也发现了这个山头,本来已经过了路口,又回头走上来。他们竟然光着上身,背上脱皮都不怕,真是后生可畏。
告别青年下到麦径,斜对面有布条,引往岩头山。这边草较密,要翻过一个山包,约半小时到达标高柱,旁边有一块褪色的山名牌。这里可以同时望到赤径和土瓜坪两个码头。特别是土瓜坪,时值退潮,露出大片泥滩,就象一只张开两翼的燕子。
东向下山,至一片平坦草坡,小径向前即可接回麦径。草坡向北急斜而下,是一道隔火带。没有布条,也没有明显路径,可以随意而下,直至山坳的一条大横泥路。回望隔火带,大约有六、七十度斜,看起来颇为吓人,可称为阎王坡了,但走来还算轻松。不知是不是自己技术进步,也许可以去挑战阎王壁了?
山坳是一个十字路口,还有一支电话指示标。北可上一风化山,东则接小径直下屋头,但看上去很密。于是走西向小径,也就是电话的方向,约二十分钟接入嶂上郊游径的康庄大道,往高塘退出。
到达北潭凹,正是烈日当空。几名跑山者晒得乌黑乌黑,一阵风似地经过。自己则打伞拄杖,慢慢地走进麦径三段。初段还有林荫,过半山长凳后则完全暴晒。来到山顶,左边一个小山包就是牛耳石山。顺着明显小径走过去,山顶刚好有一片平地,立即大休。就着西贡的山海美景下饭,自是特别好味。只是伞总是被风吹翻。麦径上的两个青年,也发现了这个山头,本来已经过了路口,又回头走上来。他们竟然光着上身,背上脱皮都不怕,真是后生可畏。
告别青年下到麦径,斜对面有布条,引往岩头山。这边草较密,要翻过一个山包,约半小时到达标高柱,旁边有一块褪色的山名牌。这里可以同时望到赤径和土瓜坪两个码头。特别是土瓜坪,时值退潮,露出大片泥滩,就象一只张开两翼的燕子。
东向下山,至一片平坦草坡,小径向前即可接回麦径。草坡向北急斜而下,是一道隔火带。没有布条,也没有明显路径,可以随意而下,直至山坳的一条大横泥路。回望隔火带,大约有六、七十度斜,看起来颇为吓人,可称为阎王坡了,但走来还算轻松。不知是不是自己技术进步,也许可以去挑战阎王壁了?
山坳是一个十字路口,还有一支电话指示标。北可上一风化山,东则接小径直下屋头,但看上去很密。于是走西向小径,也就是电话的方向,约二十分钟接入嶂上郊游径的康庄大道,往高塘退出。
芬箕托
乌蛟藤的小巴改成20R,连时刻表也改了。搞到送车尾,只好先坐20C到大美督,再打的过去,花多50元。在村后溪边找不到上芬箕托的入口,只好先上郊游径,从亚妈笏一带进入,这边的小径比较大条。路算清晰,大致要翻过三个山包。第一个山包最为陡峭,路边有绳索辅助。上来就能看到山窝里的乌蛟藤村落。到达芬箕托,树丛太高,还是努力走上对面的吊灯笼。
山顶有礼物,一副prada太阳镜,还有胶瓶纸巾。从背囊中捧出珍贵的盒饭,躲在伞下大嚼起来。风景如故,似被柔柔的碧玉包围。风也很大,将衣裤完全吹干。饭后还是从东脊下山,再次在半山大休,近赏三桠村。其实这里才是今天的目的,不过选走不同的线路罢了。只是今天还是有少量烟霞,未能完全满意。如果下次要再来,只好走蛤塘那边了。
山顶有礼物,一副prada太阳镜,还有胶瓶纸巾。从背囊中捧出珍贵的盒饭,躲在伞下大嚼起来。风景如故,似被柔柔的碧玉包围。风也很大,将衣裤完全吹干。饭后还是从东脊下山,再次在半山大休,近赏三桠村。其实这里才是今天的目的,不过选走不同的线路罢了。只是今天还是有少量烟霞,未能完全满意。如果下次要再来,只好走蛤塘那边了。
大岭峒
龙虾湾路上次走过,这次改走相思湾路。下来小坑口村,村屋多白色,很精致,见到了上次在钓鱼翁上看到的红黄蓝三色屋。走过退潮的海滩,来到大坑口村,又是一排雪白村屋,滩后是较旧的民房,夹有一间梁氏家祠。穿村上来龙虾湾路,左转不远,见路右有布条,应可上平托坑山。但大暑天的,实在不想浸灌木桑拿,就一直走到尽头的马场,也就是龙虾湾郊游径起点。
重走郊游径,十分轻松。平托坑山一带不知在搞什么工程,草都砍倒了。东面海岛,依然漂亮,只是略有烟霞。上到至高点大岭峒,天还未黑,月亮却已高升。暮色渐临,海上五、六十艘渔船齐齐亮起白灯,似点点繁星落入大海,又似钻石发光。反而月亮高悬中天,海面一丝倒影不见,较为无趣。看来下次要找个较迟月出及较早天黑的日子。
重走郊游径,十分轻松。平托坑山一带不知在搞什么工程,草都砍倒了。东面海岛,依然漂亮,只是略有烟霞。上到至高点大岭峒,天还未黑,月亮却已高升。暮色渐临,海上五、六十艘渔船齐齐亮起白灯,似点点繁星落入大海,又似钻石发光。反而月亮高悬中天,海面一丝倒影不见,较为无趣。看来下次要找个较迟月出及较早天黑的日子。
花坪
于青屿收费广场下车后往回走,经过一个盒子房,幸无人。很快来到桥下,右转进入一道铁门,便是工整的水泥小径,路边还有遮阳凳呢。左有支路,写着此路不通,应是前往大转。右路直行,十分钟至一绿瓦凉亭。如厮美地竟然无人,立即使出霸亭大法——晾衫。亭外是灯笼洲,一大一小两个山包,活似一粒饱满的花生。后有马湾、青衣,当然还有青马大桥,一直望到港岛。大休多时,只有两名穿中电制服的员工路过。收衫前行,又十几分钟来至三转凉亭,风景被树木遮挡,遂直下草湾。草湾短小,中间有一旧码头。尽头翻过小山包就来到花坪湾——又名蓝鲸湾。沙滩尽头有几间平房,上书花坪村。门前挂着几件类似工作服,门用板挡住,又有水管不停流水。休息一阵,也无人来问,对面已见半山矗立着柱状的花瓶石。
十几分钟轻松上来石下,坐在石阴下风吹、赏景、午餐。原来花坪湾内侧有一小湖,外侧有一小岛,名岩口石。休了一小时之后,再次上山,一路皆郊游径水准,一小时也就上到花坪顶。下方有一发射站,长索和磨洲亦显露峥嵘。发射站下有大路直下青屿收费广场。时间尚早,向南回走,往迪斯尼方向下撤。路变小条,仍然清晰。过扒头鼓路口右转,地图左边本有小径,可直下转盘位,但找不到。只好经冲损地一直西行,来到人工斜坡。下来平地又东行,再横过一条干渠,出来欣澳道。左接神奇道,直至迪欣湖门前都没有人行道,必须走车路。再从米老鼠招牌下进入幻想道直至巴士站。幻想道也只在南侧有人行道。
十几分钟轻松上来石下,坐在石阴下风吹、赏景、午餐。原来花坪湾内侧有一小湖,外侧有一小岛,名岩口石。休了一小时之后,再次上山,一路皆郊游径水准,一小时也就上到花坪顶。下方有一发射站,长索和磨洲亦显露峥嵘。发射站下有大路直下青屿收费广场。时间尚早,向南回走,往迪斯尼方向下撤。路变小条,仍然清晰。过扒头鼓路口右转,地图左边本有小径,可直下转盘位,但找不到。只好经冲损地一直西行,来到人工斜坡。下来平地又东行,再横过一条干渠,出来欣澳道。左接神奇道,直至迪欣湖门前都没有人行道,必须走车路。再从米老鼠招牌下进入幻想道直至巴士站。幻想道也只在南侧有人行道。
曝罟湾上摆头墩
上窑郊游径上次走过了,这次走家乐径。此径行于小半山,有一望海的缺口,能见到保良局渡假营的红顶小屋和茵茵绿地。但只能坐在地上观赏。并入郊游径后右转下行,于山下左转,很快就来到起子湾。海边野草十分茂盛,围拥废屋。未进村细探而左接泥径进入山中。十来分钟,见右方似有路,几步下来海边,却是曝罟湾鱼塘内侧。幸是退潮时间,踩着滩石走过红树林,爬上鱼塘的弧形大坝。坝下共有三个一米多宽的缺口,令鱼塘与海水互通。缺口跳过不能,必须从“城垛”上绕过。“城垛”不够二十厘米宽,且年久失修钢筋外露,令人走来胆战心惊。走完“奈何桥”,经一段竹林遂道接入泥径右转,来至一涧。此处四向皆有布条。左可行涧,右续走山腰。直上则接回郊游径,虽只需半小时,也不算太密,已闷热难当。
郊游径旁是营地和郊游地带,不多几步即见布条系在路左草根,简直不象是一个入口,更不应为人类所走。虽万般不愿,但既已来之,且太阳即将落山,只得钻入。所幸上行不多几步就宽敞了许多,且景观十分开扬。成群结队的游艇,绕过深笃门,经由大头洲北部海面,压地银山般扑向西贡。脑海中突然闪出一个词:“蝗虫”,可见什么东西一多就成灾。上来摆头墩标高柱,又见万宜水库和西坝下的创兴湖。前行的路较密,还要翻过一个小山包,时有蜘蛛挡道,弄得手脚起了很多小痒包。对着大枕盖下来的大条山路,天黑前来到万宜凹。
郊游径旁是营地和郊游地带,不多几步即见布条系在路左草根,简直不象是一个入口,更不应为人类所走。虽万般不愿,但既已来之,且太阳即将落山,只得钻入。所幸上行不多几步就宽敞了许多,且景观十分开扬。成群结队的游艇,绕过深笃门,经由大头洲北部海面,压地银山般扑向西贡。脑海中突然闪出一个词:“蝗虫”,可见什么东西一多就成灾。上来摆头墩标高柱,又见万宜水库和西坝下的创兴湖。前行的路较密,还要翻过一个小山包,时有蜘蛛挡道,弄得手脚起了很多小痒包。对着大枕盖下来的大条山路,天黑前来到万宜凹。
大刀刃
大热天实在不想与林木赤身肉博,只想找条郊游径轻松一下。大刀刃主路是大路一条,从西到东却有十公里长,结果走到天黑才完成。
从嘉道理农场站出发,是一段林荫台阶,避晒之除还有风吹,令人不觉劳累。右边还有一条白牛石郊游径,可绕过发射站。出林第一个山头接上村上来的小径,山稔有够密的。山下八乡平原,密密麻麻满是村屋,只有石岗机场的跑道,象一支剑,划出一片空地。前行上山,狭窄地带有栏杆拦住,不太费力就上到标高柱,旁有一牌,示566米。所幸无人,立即占领标高柱大休。果然之后有三人分别经过,都自觉不作停留。山顶风景够辽阔,最美还是赤门船湾,只是看来较远,中间还隔着大埔,较黄岭略逊。山下的林村河谷也有很多村屋,不及八乡密。大帽山总是在雾中。
休足一小时,前行下山。进入林中闷走,蚊子颇多。两小时才来到北大刀刃,又有一牌,示480米。右下有一亭,右路可往林村与合和石。左路向粉岭下山,经漫长楼梯,过营盘路口,天已全黑。路变成水泥小径,两边不少人工设施,有太极园,还有北望深圳的亭凳。终至华明村。
从嘉道理农场站出发,是一段林荫台阶,避晒之除还有风吹,令人不觉劳累。右边还有一条白牛石郊游径,可绕过发射站。出林第一个山头接上村上来的小径,山稔有够密的。山下八乡平原,密密麻麻满是村屋,只有石岗机场的跑道,象一支剑,划出一片空地。前行上山,狭窄地带有栏杆拦住,不太费力就上到标高柱,旁有一牌,示566米。所幸无人,立即占领标高柱大休。果然之后有三人分别经过,都自觉不作停留。山顶风景够辽阔,最美还是赤门船湾,只是看来较远,中间还隔着大埔,较黄岭略逊。山下的林村河谷也有很多村屋,不及八乡密。大帽山总是在雾中。
休足一小时,前行下山。进入林中闷走,蚊子颇多。两小时才来到北大刀刃,又有一牌,示480米。右下有一亭,右路可往林村与合和石。左路向粉岭下山,经漫长楼梯,过营盘路口,天已全黑。路变成水泥小径,两边不少人工设施,有太极园,还有北望深圳的亭凳。终至华明村。
南丫湖
南丫岛前石矿场即将发展的新闻已见过两三次了,想不到依然全无动静,什么都跟一年前一样。于是不再客气,直接翻门而入。
由索罟湾出发,经家乐径往榕树湾方向,至半山右转青年营,营前接鹿洲水泥径,半途右转至铁门前。此门有摄像头。由门左泥路上来人工悬崖观景,并确定区内并无敌情后,缘铁网来到侧门。门中段有横枝,刚好用于踏脚,翻过去另一边借力锁头落地。沿水泥径下行几步,左转郊游径,树上钉着木牌,上书hiking trail。此径行于山腰,绕湖而行,原来湖东还有几个小池和大片草地。一直绕到海边,铁网将海与湖隔开。下来湖边静坐,于蟛蜞菊间开餐大休。过铁桥,湖边晒着几只皮划艇。湖心小岛上栖有白鹭、灰鹤和麻鹰,闻人声即飞远。
于半山林中找回水泥路,原门翻出,再至青年营右转,往榕树湾退出,接入家乐径前有个小水塘。
由索罟湾出发,经家乐径往榕树湾方向,至半山右转青年营,营前接鹿洲水泥径,半途右转至铁门前。此门有摄像头。由门左泥路上来人工悬崖观景,并确定区内并无敌情后,缘铁网来到侧门。门中段有横枝,刚好用于踏脚,翻过去另一边借力锁头落地。沿水泥径下行几步,左转郊游径,树上钉着木牌,上书hiking trail。此径行于山腰,绕湖而行,原来湖东还有几个小池和大片草地。一直绕到海边,铁网将海与湖隔开。下来湖边静坐,于蟛蜞菊间开餐大休。过铁桥,湖边晒着几只皮划艇。湖心小岛上栖有白鹭、灰鹤和麻鹰,闻人声即飞远。
于半山林中找回水泥路,原门翻出,再至青年营右转,往榕树湾退出,接入家乐径前有个小水塘。
黄岭
原来洞梓童军中心都有自己的郊游径,名梁省德小径,就在招牌后方的山坡上。上来几十米,铁索横路,旁有招牌,上书“若越过即离开本营地”。越过后小径较密,行于疏林,滴风全无,只得慢慢上行。突然手臂大痛,接连两三下,却是被蜂针,很大只,应是黄蜂,可能附近有其巢穴。没命地向前逃离,幸无追兵。三个伤口均在上臂袖口位,左二右一,中间米粒大小一点脓点,周围半巴掌范围,红肿热痛。所幸并无全身症状,但后路已断,只得穿上长袖衣,继续上行。至山腰脱离林区,进入山稔地带,方渐入佳境,风和风景都开始好起来。马屎洲、船湾一带可与斩竹湾媲美,更有绿荧荧的洋洲,似野鸭浮水,边上几只白色游艇,就象鸭蛋。山下是慈山寺的纯白观音像,虽是背对,也觉气势。山上更有连绵的屏风山和八仙岭,绿浪翻涌。
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过,踏上短草地带,再经过最后一个陡峭小山包,终于登上639米的黄岭之巅,又望见沙头角海。酷热天气下,实已用尽体力配额。吹风进食后,很快下接卫径,右转几步,依路牌左转鹿颈南涌方向。下行半小时至一T字路口,改右往新娘潭,从八仙岭后方绕过。于横山脚横过卫径,沿溪边水泥坟径并入教育径直下新娘潭。坐小巴的时候竟然遇上《贼船行旅》的阿乐,还有另外三个贼人,不知他们又去哪里探险呢?
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过,踏上短草地带,再经过最后一个陡峭小山包,终于登上639米的黄岭之巅,又望见沙头角海。酷热天气下,实已用尽体力配额。吹风进食后,很快下接卫径,右转几步,依路牌左转鹿颈南涌方向。下行半小时至一T字路口,改右往新娘潭,从八仙岭后方绕过。于横山脚横过卫径,沿溪边水泥坟径并入教育径直下新娘潭。坐小巴的时候竟然遇上《贼船行旅》的阿乐,还有另外三个贼人,不知他们又去哪里探险呢?
钓鱼翁
槟榔湾是五块田之下一个站。下车后回走十米,路左侧即有小径上山。其实是大路一条,不费吹灰之力即接入郊游径。一路南行,混走越野单车径,见牛尾洲十分大座,且真的有条尾。不用一小时来到分路口,小径在左,算是大条,路口有一排栏杆。先上333米高的庙仔墩,才得一望344米高的钓鱼翁,扁扁尖尖,象一个粽子。一条山径,象根面条,又细又长,直挂而下。心想怎么上得去呀?谁知下到山坳平台,一步一步登山,许多的台阶位,令人十分轻松,连手也不必用,就上来标高柱。
标高柱南有一片石区,赏景绝佳,特别是在没有烟霞的夏天。山下是清水湾两个泳滩,青洲和果洲群岛浮在碧青的海面;布袋澳则被大王公挡住,只见一条线。相思湾的村屋,象一片白蘑菇种在绿色山野,其中独有三栋分别油成红、黄、蓝三色,呈品字排列。村屋后见一条清晰山径上平托坑山,下次可行?
南面下山亦不难,过植林区接入郊游径,即左转越野单车径直下清水湾道,巴士站名相思湾。
标高柱南有一片石区,赏景绝佳,特别是在没有烟霞的夏天。山下是清水湾两个泳滩,青洲和果洲群岛浮在碧青的海面;布袋澳则被大王公挡住,只见一条线。相思湾的村屋,象一片白蘑菇种在绿色山野,其中独有三栋分别油成红、黄、蓝三色,呈品字排列。村屋后见一条清晰山径上平托坑山,下次可行?
南面下山亦不难,过植林区接入郊游径,即左转越野单车径直下清水湾道,巴士站名相思湾。
铁矢山上鸡公山
于亚公湾站下车,走入仁义路,再左转早禾路,在豪宅前右接木楼梯上山。山径在草木中,尚算明确,但较斜,需手脚并用。一气上至半山平缓处,不知何人留下两半木桩,刚好可以当凳坐。山下围成一圈的早禾居象是一个八卦阵,正对西贡内海。海岛如棋子,海面如棋盘,白色的游艇穿梭划出经纬线。更有右边垃圾洲一带泥滩,是长山和太墩所不能见者。当然,这边也见不到斩竹湾。续前行,离海渐远,至铁矢山标高柱,又休息一阵。海依然望到,但被部份挡住。两株杜鹃艳红可爱,却是时候开败了。因为满山的山稔已经准备上画,都长出米粒大小的花蕾。掰开一看,果然是紫色的花芯呢。
下山来到十字路口,东西应是黄毛应和昂窝方向,直行亦是大路一条,很快就接入麦径,右转直上鸡公山。山顶立着铭牌,上书399米。两侧多树木,视野大受影响。向东下山几步,左方有小径,上引至391米山头,此地风景绝佳。山北有座315米小山,含在山窝,象鸡冠直立,名马甲仑,这边亦有小径过去。山下是榕树澳村,后方是象锤子一样的深涌角,再后还有船湾和八仙。左边是马鞍山和布满渔排的企岭下海。
回到麦径继续下山,于山坳依路牌右转石坑方向,不用半小时来到村中。一块地被围住,两条大狼狗,狂吠着补过来。与狗仅一网之隔,胆颤心惊地绕过,出来车路,原来是石坑围。右转接回仁义路,又有一个石坑村的路牌,再过好几个村,回到亚公湾巴士站。
下山来到十字路口,东西应是黄毛应和昂窝方向,直行亦是大路一条,很快就接入麦径,右转直上鸡公山。山顶立着铭牌,上书399米。两侧多树木,视野大受影响。向东下山几步,左方有小径,上引至391米山头,此地风景绝佳。山北有座315米小山,含在山窝,象鸡冠直立,名马甲仑,这边亦有小径过去。山下是榕树澳村,后方是象锤子一样的深涌角,再后还有船湾和八仙。左边是马鞍山和布满渔排的企岭下海。
回到麦径继续下山,于山坳依路牌右转石坑方向,不用半小时来到村中。一块地被围住,两条大狼狗,狂吠着补过来。与狗仅一网之隔,胆颤心惊地绕过,出来车路,原来是石坑围。右转接回仁义路,又有一个石坑村的路牌,再过好几个村,回到亚公湾巴士站。
圆头山
最好不要晴天走这边。荒凉的劣地,树少草也少,白色的砂石路面会将阳光反射上来,有伞也挡不住。难怪当天见到两个蒙面操山者,还戴着手套。
在良景村的后方上菠萝山,一时忘记了入口,找了一阵才从乒乓球台对面的楼梯接入山径。慢慢上到山顶晨练园,右上小山包,对面是394米乾山,为全程最高,将后方的圆头山完全挡住。大条山径从顶直落下来,颇有蚺蛇之势。上山还略容易,下山是浮砂路面直降200米。幸好昨晚专门去鸭寮街花了25元大洋买来一支行山杖,用杖尖钉入路面,以阻下滑之势。不过好象从此得了山杖依赖症。
然后上一小山包,行走于荒凉山脊。过扇石,左首有一光秃秃的小圆头山,含于山腹。至一裂谷,路面只得一掌宽,另一边亦是深谷,虽只一米长,绝不敢过。循丝带从右下绕过,再翻过一个山头,就到了圆头山南坳。这里是十字路口,东西方向皆有小径延伸。北向登山,终于上来山顶,一眺西部风光。深圳湾大桥就在脚下,海面满是鱼排,象长满麻子的脸,流浮山的鲜蚝正浸泡在里面。顶上有一烂竹棚,张着风调雨顺的红旗,旗下亦有路下山,应是东北脊。未作功课,不知难易,还是从标高柱那边的西北脊下山。借助路边铁链和山杖,下来电塔下。回望整个北坡,全被烧成一片焦黑。右转下山,并入东北脊下来的路左转,在林中走一小段水泥径,来到灵渡寺。
走出至西部通道边,从左边桥底横过,前行几十米左转,经过十几分钟,路过很多坟和工厂,来到厦村路,路口有成记国际和很多别的招牌。这里有深圳湾口岸到天水围的小巴,但贵至11元多,也可以多走一百米到田厦路坐荃湾西到元朗东的53号巴士。
在良景村的后方上菠萝山,一时忘记了入口,找了一阵才从乒乓球台对面的楼梯接入山径。慢慢上到山顶晨练园,右上小山包,对面是394米乾山,为全程最高,将后方的圆头山完全挡住。大条山径从顶直落下来,颇有蚺蛇之势。上山还略容易,下山是浮砂路面直降200米。幸好昨晚专门去鸭寮街花了25元大洋买来一支行山杖,用杖尖钉入路面,以阻下滑之势。不过好象从此得了山杖依赖症。
然后上一小山包,行走于荒凉山脊。过扇石,左首有一光秃秃的小圆头山,含于山腹。至一裂谷,路面只得一掌宽,另一边亦是深谷,虽只一米长,绝不敢过。循丝带从右下绕过,再翻过一个山头,就到了圆头山南坳。这里是十字路口,东西方向皆有小径延伸。北向登山,终于上来山顶,一眺西部风光。深圳湾大桥就在脚下,海面满是鱼排,象长满麻子的脸,流浮山的鲜蚝正浸泡在里面。顶上有一烂竹棚,张着风调雨顺的红旗,旗下亦有路下山,应是东北脊。未作功课,不知难易,还是从标高柱那边的西北脊下山。借助路边铁链和山杖,下来电塔下。回望整个北坡,全被烧成一片焦黑。右转下山,并入东北脊下来的路左转,在林中走一小段水泥径,来到灵渡寺。
走出至西部通道边,从左边桥底横过,前行几十米左转,经过十几分钟,路过很多坟和工厂,来到厦村路,路口有成记国际和很多别的招牌。这里有深圳湾口岸到天水围的小巴,但贵至11元多,也可以多走一百米到田厦路坐荃湾西到元朗东的53号巴士。
莲花山下黄龙坑
之前上过凤凰、大东、大帽,都是从半山坳起步。今天则要从零海拔直上七百米,且路线颇长,所以体力能省则省。36号屿巴全天只有四班车,刚好在上午十点有一班车,就坐上它直达白芒。
从白芒焚化炉左侧起步上山,直到接入凤凰径,完全是郊游径一条,上山的地方都修了整齐的台阶。先是背对大濠湾,傍着机场填海区,见到这边的东涌也填了海,上面正在起高楼。过半山石区,再向上从婆髻山北腰绕过,来到十字路口。交叉的小径,是从东涌上婆髻山的线路。今天目标更远大,暂且放过此山。直行,过薄刀刃路口,再缓慢上升,也不太费力就来到了莲花山脚下。
离开“郊游径”,左接短草小径上山,十几二十分钟即可登上山顶石区。有双人床大小的石床,又有一柱擎天的华表石,连标高柱都铸在一块石上,高高耸立。风景自然是360度,贝澳、梅窝、愉景湾,长洲、南丫、香港岛,大地在我脚下的感觉真好。在地上见一罐,拾起一看,是防UV喷雾剂,MADE IN JAPAN。一小时前路过两个带狗的男青年,听见他们说日语,是否就是物主?大休过后,从另一边下山,也是明显小径,在两块大石后接入主径直到二东山。
右转凤凰径,横过二东山北腰至双东坳,右转黄龙坑郊游径。路口有一块高山上的地图牌。此径只有四段,路标示只需一小时,如果相信它就大错。前三段都正常,约五百米见一标柱,有时穿行于林中,有时正对薄刀刃,见其南脊上的小径一泻千里。到了最后一段,也就是过了C1201,以为就快到了,谁知比前三段的总和还要长,无穷无尽的台阶就象东江之水不停涌来。
共用两小时,下来车路,路边有一块美丽的郊游地。过赤立角新村,出东涌道。右边是马湾新村。村口有一间羊庄,也有快餐可吃。正好觉得逸东商场选择少,人也多,就不进逸东了。
从白芒焚化炉左侧起步上山,直到接入凤凰径,完全是郊游径一条,上山的地方都修了整齐的台阶。先是背对大濠湾,傍着机场填海区,见到这边的东涌也填了海,上面正在起高楼。过半山石区,再向上从婆髻山北腰绕过,来到十字路口。交叉的小径,是从东涌上婆髻山的线路。今天目标更远大,暂且放过此山。直行,过薄刀刃路口,再缓慢上升,也不太费力就来到了莲花山脚下。
离开“郊游径”,左接短草小径上山,十几二十分钟即可登上山顶石区。有双人床大小的石床,又有一柱擎天的华表石,连标高柱都铸在一块石上,高高耸立。风景自然是360度,贝澳、梅窝、愉景湾,长洲、南丫、香港岛,大地在我脚下的感觉真好。在地上见一罐,拾起一看,是防UV喷雾剂,MADE IN JAPAN。一小时前路过两个带狗的男青年,听见他们说日语,是否就是物主?大休过后,从另一边下山,也是明显小径,在两块大石后接入主径直到二东山。
右转凤凰径,横过二东山北腰至双东坳,右转黄龙坑郊游径。路口有一块高山上的地图牌。此径只有四段,路标示只需一小时,如果相信它就大错。前三段都正常,约五百米见一标柱,有时穿行于林中,有时正对薄刀刃,见其南脊上的小径一泻千里。到了最后一段,也就是过了C1201,以为就快到了,谁知比前三段的总和还要长,无穷无尽的台阶就象东江之水不停涌来。
共用两小时,下来车路,路边有一块美丽的郊游地。过赤立角新村,出东涌道。右边是马湾新村。村口有一间羊庄,也有快餐可吃。正好觉得逸东商场选择少,人也多,就不进逸东了。
蚺蛇湾
想不到从高流湾过来十分之近,且无甚上落。
还在船上就见到码头左边山上的小径,应可翻过村后119米的小山包往蚺蛇湾。但还是选择更省力的走法,即右转往蛋家湾,在公厕溪前左转草坪,一路前行再略上山,很快就接入了水管径。路上有井盖,还有100毫米地底水管的铭牌。汇入119山包下来的路后,平行于山腰,透过树林,可见山下石滩。轻轻松松,不用一小时就来到沙滩上方。离开水管径,下行五十米即足踏蚺蛇湾。
时间比预期宽松很多,想起了隔壁的千溪海岸。捆边一段,绝壁当前,虽见绳索,过不得。退回沙滩,见明显山径。此径应是上蚺蛇北脊的,路口颇多丝带。辛苦上到半山平台,终于得见,但并无路可下去。原来黄茅洲后方还有一个小小的岛礁,名石牛洲。此处较山顶更近,所以看得更清晰。云飘雾绕般的海底,如西子的轻纱。蓝绿的海水,如玉带闪光,绕着山脚岩石,一路延向蚺蛇湾。当天略有红潮,仍不减其姿色。
原路下山,于沙滩中段走向蚺蛇坳。一定要紧跟丝带,不然可能在树林中鬼打墙。大半小时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立着水务署的铁牌,上书“水管路非远足径”等语。但要往蚺蛇坳,还非得走水管路不可。因为直行的山径是向西过一个水池,引往260米山之北坳去了。所以左转,也就是背对着铁牌的方向,不用一小时即可上到蚺蛇坳。之后仍是水管路直至大浪坳,路口又有一块铁牌,说只通往水务设施。最后经由麦径回北潭凹。
还在船上就见到码头左边山上的小径,应可翻过村后119米的小山包往蚺蛇湾。但还是选择更省力的走法,即右转往蛋家湾,在公厕溪前左转草坪,一路前行再略上山,很快就接入了水管径。路上有井盖,还有100毫米地底水管的铭牌。汇入119山包下来的路后,平行于山腰,透过树林,可见山下石滩。轻轻松松,不用一小时就来到沙滩上方。离开水管径,下行五十米即足踏蚺蛇湾。
时间比预期宽松很多,想起了隔壁的千溪海岸。捆边一段,绝壁当前,虽见绳索,过不得。退回沙滩,见明显山径。此径应是上蚺蛇北脊的,路口颇多丝带。辛苦上到半山平台,终于得见,但并无路可下去。原来黄茅洲后方还有一个小小的岛礁,名石牛洲。此处较山顶更近,所以看得更清晰。云飘雾绕般的海底,如西子的轻纱。蓝绿的海水,如玉带闪光,绕着山脚岩石,一路延向蚺蛇湾。当天略有红潮,仍不减其姿色。
原路下山,于沙滩中段走向蚺蛇坳。一定要紧跟丝带,不然可能在树林中鬼打墙。大半小时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立着水务署的铁牌,上书“水管路非远足径”等语。但要往蚺蛇坳,还非得走水管路不可。因为直行的山径是向西过一个水池,引往260米山之北坳去了。所以左转,也就是背对着铁牌的方向,不用一小时即可上到蚺蛇坳。之后仍是水管路直至大浪坳,路口又有一块铁牌,说只通往水务设施。最后经由麦径回北潭凹。
鹧鸪山
从壁屋站下车,走入碧翠路,尽头是丽沙别墅。沿围墙左转十米,这时有两个方向。右转沿小沟走在别墅地板下,有茂密小径直下将军澳村。而左转续走水泥小径二十米上坟,登山径就在坟后。之前有一位大叔来问路,说见到坟就退回来了,原来他不懂看引路丝带。这边丝带也有两个方向,一走山腰,一上山顶,所以还要结合大致方向。山看上去很矮,因为壁屋已是半山。山径在林中,算大条,很快就可登顶。
标高柱前方是下宝琳的路,已修有台阶,正对牛尾洲之无敌海景,又能回望麻南笏半岛及西贡市区。山脚下是科技大学,旁边的大埔仔村正在起一排屏风楼。下山的路更好走,有两条平行线路,都等同郊游径,且有红杜鹃陪伴。经过两三个晨运园,再横过邵氏片场过来的山腰径,下到宝琳北路,出口就在鱿鱼湾村路口以北约五十米。
标高柱前方是下宝琳的路,已修有台阶,正对牛尾洲之无敌海景,又能回望麻南笏半岛及西贡市区。山脚下是科技大学,旁边的大埔仔村正在起一排屏风楼。下山的路更好走,有两条平行线路,都等同郊游径,且有红杜鹃陪伴。经过两三个晨运园,再横过邵氏片场过来的山腰径,下到宝琳北路,出口就在鱿鱼湾村路口以北约五十米。
通天蜡烛
东明的住宿很奇怪,完全没有招牌。问过几人,都指向路边一间五金店,原来楼上兼营住宿。条件差是不用说了,双人房只要60元。
一晚没怎么睡,总是闻到被子的霉味。早上出来,天阴阴,路面湿润。坐在路边亭下等车。八点车准时到达,就是经长流、黄龙带到从化的车。下午五点的车取消了,只剩下三点钟的一班(全天共两班),所以行山的时间又少了两个小时,只剩七小时了。
不到八点半到达石明村。沿路走进去,原来这里也有住宿,还写着农家乐。直行走过小学,在乌石镇塔前左转,沿越野土路进山。约半小时走过小山包到达铜锣湾水库,再沿水库右侧走半小时,到达一条小溪,也就是水库的源头,旁边有停车场。土路开始变窄,明显的登山径就在路左侧。找不到路也不怕,这已是相当成熟的线路,又有营地,半路还有餐厅,很多团队走过。沿路总会有布条、包装袋、水瓶、纸巾和屎,一路跟着走就对了。
捡两支人家用过的木棍,一路撑着上山,省力不少。山路在林中,颇斜,应该略大于45度,仍是很多垃圾和shit。辛辛苦苦一小时,终于走出万恶的树林,看见山下三角形的水库,和对面东一丛西一丛,象火一样的杜鹃花。再穿过一小片矮竹林,就可以和花亲密接触了。遥想儿时春游,也是满山杜鹃,土名映山红,每个同学都摘一大捧回家,还嚼来吃。想不到现在成了稀罕物。遍山的火红中,偶有一两支粉红,娇小妍媚,在薄雾中如伊人在水,原来是华丽杜鹃。
其实公园里的杜鹃更大,颜色也更多,这样辛苦来山上看花是否值得呢?没想到下山时遇到了五、六批人,其中不乏老年人。一队从南海九江过来大叔大婶,没看到花海就下去了,又连根挖了几株带走。山脚就有“严禁采挖野生杜鹃违者重罚”的告示牌。可见没有强力,谁也不会遵守,就象遍地的垃圾和屎一样,都在提醒:这里是特色国。呵呵。
一晚没怎么睡,总是闻到被子的霉味。早上出来,天阴阴,路面湿润。坐在路边亭下等车。八点车准时到达,就是经长流、黄龙带到从化的车。下午五点的车取消了,只剩下三点钟的一班(全天共两班),所以行山的时间又少了两个小时,只剩七小时了。
不到八点半到达石明村。沿路走进去,原来这里也有住宿,还写着农家乐。直行走过小学,在乌石镇塔前左转,沿越野土路进山。约半小时走过小山包到达铜锣湾水库,再沿水库右侧走半小时,到达一条小溪,也就是水库的源头,旁边有停车场。土路开始变窄,明显的登山径就在路左侧。找不到路也不怕,这已是相当成熟的线路,又有营地,半路还有餐厅,很多团队走过。沿路总会有布条、包装袋、水瓶、纸巾和屎,一路跟着走就对了。
捡两支人家用过的木棍,一路撑着上山,省力不少。山路在林中,颇斜,应该略大于45度,仍是很多垃圾和shit。辛辛苦苦一小时,终于走出万恶的树林,看见山下三角形的水库,和对面东一丛西一丛,象火一样的杜鹃花。再穿过一小片矮竹林,就可以和花亲密接触了。遥想儿时春游,也是满山杜鹃,土名映山红,每个同学都摘一大捧回家,还嚼来吃。想不到现在成了稀罕物。遍山的火红中,偶有一两支粉红,娇小妍媚,在薄雾中如伊人在水,原来是华丽杜鹃。
其实公园里的杜鹃更大,颜色也更多,这样辛苦来山上看花是否值得呢?没想到下山时遇到了五、六批人,其中不乏老年人。一队从南海九江过来大叔大婶,没看到花海就下去了,又连根挖了几株带走。山脚就有“严禁采挖野生杜鹃违者重罚”的告示牌。可见没有强力,谁也不会遵守,就象遍地的垃圾和屎一样,都在提醒:这里是特色国。呵呵。
大埔窖到沙田
从松仔园上来郊游地,左转沿溪进入红路。随即过溪,沿楼梯上行至另一边的红路。又左接蓝路,再右行接黄啡路,最后在黄啡路的北环高点沿小径接入林道。一路走在森森林中,虽无远景,就当吸氧也很好。
前行于城门十一号场并入麦径,随即又离开。直走林道车路绕过草山西,再在草山南接回麦径。续下行到针草坳,往沙田市镇的龙门架就大喇喇地立于路边,还新修了一座亭子。进入沙田郊野径不久有分路,直往火炭,右下沙田火车站。右下为长命石楼梯,可见沙田楼景。过晨运地,下至道风山路。路边有间神学院,占地颇广。下行至路口转盘处,左接山腰水泥小径,经沙田乡事委员会,来到排头村,也就是火车站。
前行于城门十一号场并入麦径,随即又离开。直走林道车路绕过草山西,再在草山南接回麦径。续下行到针草坳,往沙田市镇的龙门架就大喇喇地立于路边,还新修了一座亭子。进入沙田郊野径不久有分路,直往火炭,右下沙田火车站。右下为长命石楼梯,可见沙田楼景。过晨运地,下至道风山路。路边有间神学院,占地颇广。下行至路口转盘处,左接山腰水泥小径,经沙田乡事委员会,来到排头村,也就是火车站。
慈沙古道
住公屋真幸福,连饭都零舍大碗。难怪一些富户住得不肯走。在慈正村饱餐之后,走向村后山坡。坡上栏杆全被衣被挂满。最右边有楼梯上山,指示往太阴娘娘庙。过庙右转过桥,即可一路上行至吊草岩。也是郊游径的水准,还修了台阶。似乎是废物利用,台阶是用一些磁砖和玻璃挡土而成。景观也是九龙一带楼景。
上来沙田坳道,此地有五、六个方向。选择走观坪路上径,也就是路中间夹着青草的一条三明治路。走到尽头,是一废弃棚屋,右有土径,续接水泥楼梯下到茅笪村。再沿村前车路走到二号烧烤场。想不到这里也有人,还听歌,打羽毛球。从凉亭旁下楼梯,接入正宗的慈沙古道,过溪边的一号烧烤场,再伴溪一路下行,经过半山几个在建的楼盘,出博泉路进入博康村。
上来沙田坳道,此地有五、六个方向。选择走观坪路上径,也就是路中间夹着青草的一条三明治路。走到尽头,是一废弃棚屋,右有土径,续接水泥楼梯下到茅笪村。再沿村前车路走到二号烧烤场。想不到这里也有人,还听歌,打羽毛球。从凉亭旁下楼梯,接入正宗的慈沙古道,过溪边的一号烧烤场,再伴溪一路下行,经过半山几个在建的楼盘,出博泉路进入博康村。
圆墩
从青龙头上行至烧烤场,前有厕所,后有地图。地图上显示有一条小路上圆墩,可免去兜一个大圈。在厕所前左转,沿引水道前行,过一桥。此桥之前从青龙头上来时已经见到。桥右边是小径入口,初段有绳索辅助。大约呈45度上行,一人宽,旁边还有一条水管。路上视野良好,正对马湾,可见渔排,亦有石面休息。半小时上来圆墩营地,经过吊桥来到大草坪。绿茵茵的大草坪空无一人,只有洋紫荆和木棉静静绽放,真是神仙美地。经过泳池、篮球场,见水泥小径指往青龙头,应是豪景花园方向。再前面是两间古村屋,门前挂着红对联。沿村旁小径上行来到荷花池,池上有观鱼亭。可惜当天有工程,荷花全被挖去,只现黄泥。
从营地出来接入郊游径,左转行于林中。逆时针转半圈,花两小时来到C6312,接入集散地。沿林道下行一段,随即左转往清快塘方向,路口有煤气公司的标示。约半小时至一十字路口,依路牌右转青龙头。此段路也是郊游径的水平,景观却十分开扬,仍是远望马湾一带。只可惜天色将黑,雾气上来,只好匆匆下山,来到深井水塘东边的郊游地。
水塘边蛙声一边。坐在塘边看暮色全黑。有小车开来停下,关灯而不熄匙,半小时无动静。吓得自己连电筒也不敢打,静静地从管理站前的楼梯走下深井。
从营地出来接入郊游径,左转行于林中。逆时针转半圈,花两小时来到C6312,接入集散地。沿林道下行一段,随即左转往清快塘方向,路口有煤气公司的标示。约半小时至一十字路口,依路牌右转青龙头。此段路也是郊游径的水平,景观却十分开扬,仍是远望马湾一带。只可惜天色将黑,雾气上来,只好匆匆下山,来到深井水塘东边的郊游地。
水塘边蛙声一边。坐在塘边看暮色全黑。有小车开来停下,关灯而不熄匙,半小时无动静。吓得自己连电筒也不敢打,静静地从管理站前的楼梯走下深井。
平山仔
上午九点半在东区遂道口等了近一小时307也不见,只好上了681。刚到大老山遂道转乘74X,307却尾随而至。原来307往大埔方向的头班车是10;00发出。
在广福村午餐后,从村后过河,穿过完善公园,转北穿过工业区,于李锦记对面进入沙螺洞路。一路在林中上升,极少车来。经过一间回收厂,再上至凤园楼梯口,就听不到机器的咣咣声了。楼梯边起了好几座新坟。再向前就有渔护署巴掌大的圆铁牌立在路边,表示进入了郊野公园的范围。路边有树开满繁星般的小白花,浓香透着春意,大概是七里香。近沙螺洞村一带,路边全是白布,黑的红的写满了字,大意也是不满发展商。
村前右转,不多远见指路石碑,左示鹤薮水塘,右往平山寨。原来平山仔又叫平山寨。右行于田野间,满眼皆绿色。黄的、白的野菊花开得灿烂。上一山坡,至一溪边,一串串禾雀花象圣诞树上的袜子,挂在树藤上。溪桥右边有小径,应是往南山洞。直行,望着屏风山上一些青石台阶,很快就接入卫奕信径,再左转郊游地,接入家乐径,过屏风桥,顺时针绕半圈,回到鹤薮水塘大坝。再下行至鹤薮围搭小巴。
在广福村午餐后,从村后过河,穿过完善公园,转北穿过工业区,于李锦记对面进入沙螺洞路。一路在林中上升,极少车来。经过一间回收厂,再上至凤园楼梯口,就听不到机器的咣咣声了。楼梯边起了好几座新坟。再向前就有渔护署巴掌大的圆铁牌立在路边,表示进入了郊野公园的范围。路边有树开满繁星般的小白花,浓香透着春意,大概是七里香。近沙螺洞村一带,路边全是白布,黑的红的写满了字,大意也是不满发展商。
村前右转,不多远见指路石碑,左示鹤薮水塘,右往平山寨。原来平山仔又叫平山寨。右行于田野间,满眼皆绿色。黄的、白的野菊花开得灿烂。上一山坡,至一溪边,一串串禾雀花象圣诞树上的袜子,挂在树藤上。溪桥右边有小径,应是往南山洞。直行,望着屏风山上一些青石台阶,很快就接入卫奕信径,再左转郊游地,接入家乐径,过屏风桥,顺时针绕半圈,回到鹤薮水塘大坝。再下行至鹤薮围搭小巴。
阴澳
据一位学者计算,在香港行山一次的社会成本有两万多元。原来行一次就赚一次,至今已赚得百万以上了。最好在城市扩张之前,多些走动,例如东涌到深水角之间的海傍路已不能通行了。
欣澳港铁站海边有一条车路,东向不知能否通往青屿干线收费站。如果可以,就不用搭港铁了。沿路西行,火车身旁飞过。原来东涌线同机场快线是共用路轨的。很快就来到村口,沿绿漆铁栏的水泥小径进入。海中立着些木桩,也有几根粗大的圆木浮在水面,表面满是青苔。穿过村屋来到码头。村中有一间便利店,招牌上写有汽水和出前一丁,但当时无人,可能周未才开门。再向前就是小岛长索。踩过脏脏的连岛沙洲,只见两个渔人立在礁石上钓鱼。
原路走回村口,继续西行。再次来到海边,右转一小段支路,至水务署打堋埔阀房。右接石梯上山,至尽头翻过栏杆,续走几十米小径。原来半山有一个标高柱,正是极好的观景点。阴澳的背面是阴仔湾,长索的尽头有一座灯塔。对面是屯门一带。小磨洲似乎有一道沙滩。铁路边上的深水角象个小包子,后面有东涌的高楼。此山可能249米高,地面上也有箭头指示,但标高柱后并不见路上顶。回到海边前行,在抽水站后进入遂道,走至翔东路。
翔东路也是一条木棉大道,树刚种上不久,并不高大。本来一路赏花也不错,可惜人行道狭窄,左边是一道树墙,右边是马路,工程车、泥头车、田螺车不断擦身而过,很快就令人灰头土脸,游兴全无。深水角海傍路又因为港珠澳大桥屯门连接线工程而中断直到2018年。只好快快走到愉景湾遂道口,搭车到愉景湾。
愉景广场热闹非常,象是幼稚园。回中环的船则昂贵非常。只好走十分钟到稔树湾码头搭街渡到坪洲,再转慢船到中环,节省了一半。原来坪洲的茶餐厅全都不做晚市,只有粥粉面可吃。
欣澳港铁站海边有一条车路,东向不知能否通往青屿干线收费站。如果可以,就不用搭港铁了。沿路西行,火车身旁飞过。原来东涌线同机场快线是共用路轨的。很快就来到村口,沿绿漆铁栏的水泥小径进入。海中立着些木桩,也有几根粗大的圆木浮在水面,表面满是青苔。穿过村屋来到码头。村中有一间便利店,招牌上写有汽水和出前一丁,但当时无人,可能周未才开门。再向前就是小岛长索。踩过脏脏的连岛沙洲,只见两个渔人立在礁石上钓鱼。
原路走回村口,继续西行。再次来到海边,右转一小段支路,至水务署打堋埔阀房。右接石梯上山,至尽头翻过栏杆,续走几十米小径。原来半山有一个标高柱,正是极好的观景点。阴澳的背面是阴仔湾,长索的尽头有一座灯塔。对面是屯门一带。小磨洲似乎有一道沙滩。铁路边上的深水角象个小包子,后面有东涌的高楼。此山可能249米高,地面上也有箭头指示,但标高柱后并不见路上顶。回到海边前行,在抽水站后进入遂道,走至翔东路。
翔东路也是一条木棉大道,树刚种上不久,并不高大。本来一路赏花也不错,可惜人行道狭窄,左边是一道树墙,右边是马路,工程车、泥头车、田螺车不断擦身而过,很快就令人灰头土脸,游兴全无。深水角海傍路又因为港珠澳大桥屯门连接线工程而中断直到2018年。只好快快走到愉景湾遂道口,搭车到愉景湾。
愉景广场热闹非常,象是幼稚园。回中环的船则昂贵非常。只好走十分钟到稔树湾码头搭街渡到坪洲,再转慢船到中环,节省了一半。原来坪洲的茶餐厅全都不做晚市,只有粥粉面可吃。
麒麟山
76K拍两次卡就可分段收费。于古洞街市下车,走入古洞南路。十分钟来至水塘。此水塘不大出名,倒也环境清幽。有人前来钓鱼。过大坝,已见左边山上有路。象是新开的小径,草木倒伏于路基,布条亦是新的。上到半山坟头,第一座山可以不上,而从山腰前行接入第二座山,再一路向麒麟山前行。
芒箕草太密,不大好行,也无处休息。约两小时才接入山顶下来的主路。接近山顶一段,芒草茂密,金黄一片,算是麒麟的皮毛吧。登顶无难度,顶上多石,可望落马洲一带。可惜当天烟霞太大,新田一带渔塘都朦胧不已。
过标高柱继续东行,不用一小时就下到配水库。缘右侧铁网下到车路,再接古洞南路。今天就是绕着古洞水塘转了一个圈。
芒箕草太密,不大好行,也无处休息。约两小时才接入山顶下来的主路。接近山顶一段,芒草茂密,金黄一片,算是麒麟的皮毛吧。登顶无难度,顶上多石,可望落马洲一带。可惜当天烟霞太大,新田一带渔塘都朦胧不已。
过标高柱继续东行,不用一小时就下到配水库。缘右侧铁网下到车路,再接古洞南路。今天就是绕着古洞水塘转了一个圈。
深笃到禽劳湾
在北潭涌下车,刚好有的士在等客。坐上的士直达天文公园,47元。白天的公园没有人,望远镜也都上了锁,门前的郊游地有些荒废的模样。旁边的创兴水上活动中心倒热闹。在湖边吃完自带午餐,过湖心亭。此亭名月明亭,被围栏围起,上了锁。亭上停满麻鹰。另一边草地上,野牛正在午餐。于路边找到小径入口,明明是大路一条,偏要立块“路不通行”的招牌,是想骗鬼吃豆腐吗?
略上行,于山腰绕行深笃湾。果然够deep V,绕出深笃门已近一小时。湾内有几只破船,东倒西歪的。只有一艘白色的大游艇,算是高富帅。外面的水道上,有人在滑水。有时直线,有时弧形,仿佛用白色的粉笔在绿色的黑板上写字。后面是大头洲,还有群岛和群山。沿海东行,路渐窄,草渐密,大头洲身后的鸡洲慢慢完全露出。约两小时,过窖西洲再过淡水湾,就来到了大蛇湾。
码头前是黄色的废屋,门窗玻璃全被打碎。又有动物模型四散。踩石捆边前行,约半小时绕过蛇湾山的尖角,就来到禽劳湾。清清一弯碧水,细腻如泥的沙滩,象是隐世之地。沙滩上无垃圾,也无脚印,却有一个垃圾桶,里面有不少塑料瓶。只休息半小时回头,潮水已然上涨。红树拦路,略涉水平安回到码头。之前泊在深笃的“高富帅”不知怎么也开到这边来了。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地图也一样。这次又为地图所误,一味在废屋的后山上找出路,强行上到半山,才发现路在东方。下到废屋天已将黑。向东过小桥,过有长颈鹿像的草地,即见大条土路在左边。翻过小山,半小时就到达北丫村,再沿村路上行至车路。时间已浪费,还是CALL的士回西贡,97元。
略上行,于山腰绕行深笃湾。果然够deep V,绕出深笃门已近一小时。湾内有几只破船,东倒西歪的。只有一艘白色的大游艇,算是高富帅。外面的水道上,有人在滑水。有时直线,有时弧形,仿佛用白色的粉笔在绿色的黑板上写字。后面是大头洲,还有群岛和群山。沿海东行,路渐窄,草渐密,大头洲身后的鸡洲慢慢完全露出。约两小时,过窖西洲再过淡水湾,就来到了大蛇湾。
码头前是黄色的废屋,门窗玻璃全被打碎。又有动物模型四散。踩石捆边前行,约半小时绕过蛇湾山的尖角,就来到禽劳湾。清清一弯碧水,细腻如泥的沙滩,象是隐世之地。沙滩上无垃圾,也无脚印,却有一个垃圾桶,里面有不少塑料瓶。只休息半小时回头,潮水已然上涨。红树拦路,略涉水平安回到码头。之前泊在深笃的“高富帅”不知怎么也开到这边来了。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地图也一样。这次又为地图所误,一味在废屋的后山上找出路,强行上到半山,才发现路在东方。下到废屋天已将黑。向东过小桥,过有长颈鹿像的草地,即见大条土路在左边。翻过小山,半小时就到达北丫村,再沿村路上行至车路。时间已浪费,还是CALL的士回西贡,97元。
金龙脊
金龙脊是连接凤坑家乐径和乌蛟腾郊游径的一段山脊小径。通常山脚长树,山腰长灌木,山脊则长草。这一段山脊颇为特别,有一条树林大道,树下皆为短草。行走于林荫下,枯叶上,加上开扬的景观,美妙的天气,真让人恨不得一步分成三步来走。那种珍惜不舍之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呢。
今天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空气的通透度接近盛夏。鹿颈一带游人如织,汽车在路边停成一排。转入凤坑家乐径就不见人影了。只有山下的人声传来。至第二个观景台,于木亭后进入金龙脊。缓缓的林间草坡可以随意而行,随地而坐。正对面是沙头角海。长长的码头内浮着渔排,外侧的浮波带是海上警戒线。谷埔村前是曲折的海岸线。大草地上几间白色的村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后半段离开树林,进入灌木丛中,半小时后过一分支路口(似下往谷埔),穿过一小段竹林,接入乌蛟腾郊游径。左转上山火了望台,凳子全被拆除。小房内有两个男人在大声说话,一时又炒菜。天黑时下到乌蛟腾,却见三、四十人在排队等小巴。只好打着电筒,暴走二十分钟山径,来到新娘潭。还好能赶上275R 的末班巴士,18:45准时开出。
今天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空气的通透度接近盛夏。鹿颈一带游人如织,汽车在路边停成一排。转入凤坑家乐径就不见人影了。只有山下的人声传来。至第二个观景台,于木亭后进入金龙脊。缓缓的林间草坡可以随意而行,随地而坐。正对面是沙头角海。长长的码头内浮着渔排,外侧的浮波带是海上警戒线。谷埔村前是曲折的海岸线。大草地上几间白色的村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后半段离开树林,进入灌木丛中,半小时后过一分支路口(似下往谷埔),穿过一小段竹林,接入乌蛟腾郊游径。左转上山火了望台,凳子全被拆除。小房内有两个男人在大声说话,一时又炒菜。天黑时下到乌蛟腾,却见三、四十人在排队等小巴。只好打着电筒,暴走二十分钟山径,来到新娘潭。还好能赶上275R 的末班巴士,18:45准时开出。
圆墩郊游径
在大榄遂道转车站下车,下来路西,有个停车场,是大榄涌郊游径的起点。沿路上行几十米即可左转接入引水道。想不到这么远,足足走了一小时才到达吉庆桥,不过沿路可以近观大榄遂道。
午餐后过桥,过元荃路口,很快到达郊游径之起点。路口立着一支木桩,上书圆墩郊游径几个大字。上去一看,路边还有小铁牌,C6319。C63是此径之代号,五百米一段,分成19段,此地应是终点。有够长的,想想有些气馁,还是起步。
初上行几十米,再次横过元荃古道,行走于山腰。风景欠奉,林荫颇足,且有长长的竹林遂道,算是此径之特色。三个小时走到C6312,接入交通集散地,突然不想再走了。休息一大轮之后,沿林道,也就是大榄涌自然教育径下撤。出郊野公园左转,路过深井水塘,再前行至管理站,门前即有新修的水泥楼梯,直下深井街市。
午餐后过桥,过元荃路口,很快到达郊游径之起点。路口立着一支木桩,上书圆墩郊游径几个大字。上去一看,路边还有小铁牌,C6319。C63是此径之代号,五百米一段,分成19段,此地应是终点。有够长的,想想有些气馁,还是起步。
初上行几十米,再次横过元荃古道,行走于山腰。风景欠奉,林荫颇足,且有长长的竹林遂道,算是此径之特色。三个小时走到C6312,接入交通集散地,突然不想再走了。休息一大轮之后,沿林道,也就是大榄涌自然教育径下撤。出郊野公园左转,路过深井水塘,再前行至管理站,门前即有新修的水泥楼梯,直下深井街市。
昂平下深石
还是从昂平起步,经救援径至弥勒山转向站,登上直升机坪,西边即是下深石的小径。路边丝带已经腐烂,变成一条一条的了,可见很久没有行山队走过。不过不必担心,因为全程并无支路,且两边皆为及腰高之灌木,可提前望见路之走向。只在最后十米进入林中。
一路以机场为背景,先是看见沙螺湾的平地和村屋群。再下就见到平直的深石湾,码头在右侧,后方森林中孤零零地立着一幢白色小楼。最后左边的深屈湾也看到了,亦有一间白屋藏在林中。港珠澳大桥立起了几个桥墩,还有广播声传来。将来通车来此观看想必不差,只是没有任何可以休息的地方,甚至一块石头。
最后下到东澳古道,对面是深石亭。续走古道往东涌。过深石湾,垃圾颇多。再过沙螺湾,时间刚好能赶上大澳至屯门的街渡。不过考虑价钱较贵,决定不坐。本以为下一站就是散头,谁知中间还有一个鲎壳湾,半小时才能绕过。然后至观赏飞机的茅亭休息,目送渡街经过。最后再半小时经散头到达逸东村。
一路以机场为背景,先是看见沙螺湾的平地和村屋群。再下就见到平直的深石湾,码头在右侧,后方森林中孤零零地立着一幢白色小楼。最后左边的深屈湾也看到了,亦有一间白屋藏在林中。港珠澳大桥立起了几个桥墩,还有广播声传来。将来通车来此观看想必不差,只是没有任何可以休息的地方,甚至一块石头。
最后下到东澳古道,对面是深石亭。续走古道往东涌。过深石湾,垃圾颇多。再过沙螺湾,时间刚好能赶上大澳至屯门的街渡。不过考虑价钱较贵,决定不坐。本以为下一站就是散头,谁知中间还有一个鲎壳湾,半小时才能绕过。然后至观赏飞机的茅亭休息,目送渡街经过。最后再半小时经散头到达逸东村。
长咀
从西湾亭出发,经螺地墩路口到吹筒坳,虽然路直了,但要上下,所需时间与走水库边还是差不多。跟麦径过西湾,豆腐花档早早摆出,要十元一碗。然后翻山腰见咸田湾,还是和从前一样翠绿和大浪。离开麦径踩过摇晃的木板桥,沿士多前路直行进入林中,穿过望鱼角来到大湾,再走过长长的大湾沙滩,走向东湾。大湾东湾间有上、下两条路,经上路翻小山,过溪一次来到营地,于营地后觅路上东湾山南腰。如过溪两次,则可上米粉顶。之后沿着山腰小径一路东行,直至与北路汇合,这才正式出咀。
长咀之路看似漫长,却一路短草,十分好走,叫长咀径。风光之精华在北岸一线。原来这里也有一座白虎山(自命名),立于虎头,见短咀绵延侧出,末端两小岛,叫和尚洲和牛屎钵,十分有趣。下山东行,原来这边也有一座破边洲呢。只是尚末完全破开,海浪仍在不停地淘蚀。再前行就到了营地之前,有一片黑石滩,垃圾颇多。岸边有一座十来米高的小山峰,扁扁尖尖的象是巫婆的帽子。营地上有二十头牛,一头走来溪边饮水。过溪即可登上标高柱。上柱之前还可以先往左边的岬角一行,这里才是正宗的大浪咀,咀下白浪拍岸,咀外是长条形的长咀洲,光秃秃的不大有看头,其外侧还有一块无名礁石。
登上标高柱,更可远眺饭罾洲。之后沿南路返回出咀点,只需半小时。原路走回东湾山山腰,至东湾上空,有一上大下小的飞来石,沿石旁小径直下东湾沙滩。至对岸找下路入口不果,只好穿过营地,原路返回大湾。最后还要走两小时,至屋头坐车。
长咀之路看似漫长,却一路短草,十分好走,叫长咀径。风光之精华在北岸一线。原来这里也有一座白虎山(自命名),立于虎头,见短咀绵延侧出,末端两小岛,叫和尚洲和牛屎钵,十分有趣。下山东行,原来这边也有一座破边洲呢。只是尚末完全破开,海浪仍在不停地淘蚀。再前行就到了营地之前,有一片黑石滩,垃圾颇多。岸边有一座十来米高的小山峰,扁扁尖尖的象是巫婆的帽子。营地上有二十头牛,一头走来溪边饮水。过溪即可登上标高柱。上柱之前还可以先往左边的岬角一行,这里才是正宗的大浪咀,咀下白浪拍岸,咀外是长条形的长咀洲,光秃秃的不大有看头,其外侧还有一块无名礁石。
登上标高柱,更可远眺饭罾洲。之后沿南路返回出咀点,只需半小时。原路走回东湾山山腰,至东湾上空,有一上大下小的飞来石,沿石旁小径直下东湾沙滩。至对岸找下路入口不果,只好穿过营地,原路返回大湾。最后还要走两小时,至屋头坐车。
太墩
从北潭涌停车场进入家乐径,不远即有一座公厕。公厕边有水泥径上山,应该是地图上标示的上太墩之路。上来一段,来到坟区,路径混乱,布条消失,路也断了。在草丛中搜寻一阵不果,只得放弃。续走家乐径左转大网仔方向,来到雷打石路口。南行往斩竹湾方向上坡,至高点左接小径,开始上登太墩副峰。
一路约45度上斜,却还清晰。路边一棵余甘子,结满只有指尖大、绿绿的小果子。趁回气时摘几颗来吃,酸甜解渴。上到304米副峰,顶上有一支破旧标高柱。一队行山队从另一边压地而至。他们竟然不上主峰,真是入宝山而空手回。下来一小平台,行山队正由平台西上攻,自己则继续南行,穿过灌木丛,来到317米高的主峰。
标高柱下是一石台,坐在其上,俯瞰整个斩竹湾。一圈碧绿的海水,围着中心的青洲。长条的黄宜洲连着一个小岛,名黄泥洲仔。后面是窖西、盐田仔、桥咀等岛,大头洲头上生疮——满是白坟。右下角公路边,又有一个小小鱼塘,原来是木鱼头,对开几块礁排就叫木鱼洲。一直望到了果洲,万宜水库也露出一半。真是令人不想走的地方呢。
回程原路退回副峰下的小平台,依行山队的来路西行下山。中途林密,路径不清,幸得布条指引,大半小时后经一黑树林,接入主径,再前行几步至一三岔路口。没有路牌指示的一方是往蛇头村,布条很多,算是林荫大道。下来蛇头村,只有一排村屋,一个老女人和几只狗。再下就是大网仔村,经志辉径出来大网仔路,右转即是巴士站。
一路约45度上斜,却还清晰。路边一棵余甘子,结满只有指尖大、绿绿的小果子。趁回气时摘几颗来吃,酸甜解渴。上到304米副峰,顶上有一支破旧标高柱。一队行山队从另一边压地而至。他们竟然不上主峰,真是入宝山而空手回。下来一小平台,行山队正由平台西上攻,自己则继续南行,穿过灌木丛,来到317米高的主峰。
标高柱下是一石台,坐在其上,俯瞰整个斩竹湾。一圈碧绿的海水,围着中心的青洲。长条的黄宜洲连着一个小岛,名黄泥洲仔。后面是窖西、盐田仔、桥咀等岛,大头洲头上生疮——满是白坟。右下角公路边,又有一个小小鱼塘,原来是木鱼头,对开几块礁排就叫木鱼洲。一直望到了果洲,万宜水库也露出一半。真是令人不想走的地方呢。
回程原路退回副峰下的小平台,依行山队的来路西行下山。中途林密,路径不清,幸得布条指引,大半小时后经一黑树林,接入主径,再前行几步至一三岔路口。没有路牌指示的一方是往蛇头村,布条很多,算是林荫大道。下来蛇头村,只有一排村屋,一个老女人和几只狗。再下就是大网仔村,经志辉径出来大网仔路,右转即是巴士站。
南丫中
原来南丫岛中部有一条非正式的越野单车径,与家乐径平行,穿行于岛中山腰。
由于不知入口,还是从榕树湾走到大风车,在观景亭下接入小径,再赏鹿洲。向前翻过鱼骨天线山包,下来即接入单车径,正遇见一老外踩车经过。此路大条而好走,部份被单车磨得光滑,多数时候无人也无车。下到一水泥楼梯,有路牌指示。楼梯下芦获湾,来路是大岭村和榕树湾,前行往鹿洲村和索罟湾。
于山腰前行约一小时,来到青年营门前。转走鹿洲方向的水泥路,约二十分钟在一长下坡前右转支路,只见铁门紧锁,上书告示,说是什么营地中心,还装了闭路电视。退回水泥路,下走鹿洲村,往天后庙,试想这边能否接过去。结果还未见庙,已惊动几窝家狗,惹来狂吠。只好回到营地铁门前。铁网左边似有路,但立着一块“私人地方严禁内进”的牌。怎么墙内不准进,墙外也走不得?就象《画皮》里的鬼,对着道士的符,徘徊咒骂几次,断然闯入。
谁知只需上行几步,湖海美景即如画卷展开。坐在铁网包裹的人工悬崖边,椭圆形的人工湖正在脚下,象一面镜子,倒印着天之蓝。湖外的索罟湾一片碧绿,浮着渔排和往来的船只。湖心偏右有一小岛,树上栖着许多白鹭,灰黑的麻鹰则在天上盘旋。岛外是繁忙的东博寮海峡,后方有银洲与赤柱。
继续前行觅路下湖,不知怎么走入林中铁网边,网有多处缺口,网外亦有路,相信可通往鹿洲村一带。林中难行且闷热,还是退回,再在悬崖休息欣赏一阵,天色将暮。原路回到青年营门前,左转索罟湾方向。接入家乐径之前的一段山腰路风景也不错,能看到大水泥罐和白桥,另一边又能看到发电厂的三支香。约一小时到达码头。
由于不知入口,还是从榕树湾走到大风车,在观景亭下接入小径,再赏鹿洲。向前翻过鱼骨天线山包,下来即接入单车径,正遇见一老外踩车经过。此路大条而好走,部份被单车磨得光滑,多数时候无人也无车。下到一水泥楼梯,有路牌指示。楼梯下芦获湾,来路是大岭村和榕树湾,前行往鹿洲村和索罟湾。
于山腰前行约一小时,来到青年营门前。转走鹿洲方向的水泥路,约二十分钟在一长下坡前右转支路,只见铁门紧锁,上书告示,说是什么营地中心,还装了闭路电视。退回水泥路,下走鹿洲村,往天后庙,试想这边能否接过去。结果还未见庙,已惊动几窝家狗,惹来狂吠。只好回到营地铁门前。铁网左边似有路,但立着一块“私人地方严禁内进”的牌。怎么墙内不准进,墙外也走不得?就象《画皮》里的鬼,对着道士的符,徘徊咒骂几次,断然闯入。
谁知只需上行几步,湖海美景即如画卷展开。坐在铁网包裹的人工悬崖边,椭圆形的人工湖正在脚下,象一面镜子,倒印着天之蓝。湖外的索罟湾一片碧绿,浮着渔排和往来的船只。湖心偏右有一小岛,树上栖着许多白鹭,灰黑的麻鹰则在天上盘旋。岛外是繁忙的东博寮海峡,后方有银洲与赤柱。
继续前行觅路下湖,不知怎么走入林中铁网边,网有多处缺口,网外亦有路,相信可通往鹿洲村一带。林中难行且闷热,还是退回,再在悬崖休息欣赏一阵,天色将暮。原路回到青年营门前,左转索罟湾方向。接入家乐径之前的一段山腰路风景也不错,能看到大水泥罐和白桥,另一边又能看到发电厂的三支香。约一小时到达码头。
川龙经白石桥到河背
川龙家乐径也有一个观景台,从树丛间望青衣一带,也是不及响石坟场多矣。从家乐径出来,在公路转弯位,对面即有大条土路上山,完全是郊游径的水准,但没有任何路牌。左边有一段煤气公司的石楼梯。过坟之后,穿行于林间,半小时见支路往荃锦坳,再前行几分钟就是白石桥路口。此处另有几条小径,又有一个路牌上书“前面白石桥”。向牌后西行,过一小溪,左边突现大片草坪。穿过树丛进入。草坪边上开满黄花,牛粪遍地,亦有白骨,却一只牛也不见,颇为诡异。原路退回,北行至荃锦林道,也即麦径九段。
对面即可下河背,但不急,先左行麦径,右转山火了望站观光。半小时上来,元朗八乡尽入眼帘,河背水塘却只见一半。必须爬上了望站屋顶,才能一窥全貌。水塘如皇冠,塘心小岛,恰似冠上宝石,大坝则如蛇形飘带,伸向山上的单车径。屋顶的标高柱还装了两支避雷针,一边一支,象羊角一样。
回到麦径继续西行,又过一个河背路口而不入,直至大榄林道河背水塘段。下行至尽头,接石楼梯,下接越野单车径河背段。此处左右皆能绕回河背,但右边不远有一条小径,可直下水塘。小径路口颇多丝带。走入一看,路径清晰,草木不算密,于是一直下行,也不太陡,中途亦能从不同高度再看水塘。过一坟后,路边有一条白色尼龙绳辅助下山,接入塘畔的家乐径,回到大坝。大坝东侧亦有单车径,穿过电塔下到石岗、清潭过来的车路。回到河背村,不坐小巴,仍然走到大榄遂道转车站坐巴士。
对面即可下河背,但不急,先左行麦径,右转山火了望站观光。半小时上来,元朗八乡尽入眼帘,河背水塘却只见一半。必须爬上了望站屋顶,才能一窥全貌。水塘如皇冠,塘心小岛,恰似冠上宝石,大坝则如蛇形飘带,伸向山上的单车径。屋顶的标高柱还装了两支避雷针,一边一支,象羊角一样。
回到麦径继续西行,又过一个河背路口而不入,直至大榄林道河背水塘段。下行至尽头,接石楼梯,下接越野单车径河背段。此处左右皆能绕回河背,但右边不远有一条小径,可直下水塘。小径路口颇多丝带。走入一看,路径清晰,草木不算密,于是一直下行,也不太陡,中途亦能从不同高度再看水塘。过一坟后,路边有一条白色尼龙绳辅助下山,接入塘畔的家乐径,回到大坝。大坝东侧亦有单车径,穿过电塔下到石岗、清潭过来的车路。回到河背村,不坐小巴,仍然走到大榄遂道转车站坐巴士。
女婆山
原来天气预报除了烟霞,还有“能见度颇低” 一说。至于低到什么程度,就是在港岛的中央图书馆里望过去,狮子山连影子也不见。云、雾虽亦白色,还能流动变化。霾则如一层白瘴,牢笼万物,如喉上浓痰,咳之不去。上得山来,也只好看石。
从广源村出发,斜对面是黄泥头村,依路牌经乡间小路过花心坑。续沙田郊野径上行,过牛凹,至女婆坳。左转小径登山,不用半小时至一石群,阳元石就在右边,山下正是梅子林村。光是挺然翘然的粗大长条还不足够,顶端有一圈突起类似冠状沟才叫点睛。据说这突起有着重要作用,就是将其他雄性的遗传物质排挤出雌性体外。石上还有刻字,什么女娲山夸父石之类。
继续上山,在标高柱前三十米左转支路,伴着左边山头的鱼篓石一路下山,正对沙田马场,右边也能望见八仙船湾,只是都蒙在白瘴里。最后接一小段铁楼梯,下到亚公角山道,沙田医院的后方。
从广源村出发,斜对面是黄泥头村,依路牌经乡间小路过花心坑。续沙田郊野径上行,过牛凹,至女婆坳。左转小径登山,不用半小时至一石群,阳元石就在右边,山下正是梅子林村。光是挺然翘然的粗大长条还不足够,顶端有一圈突起类似冠状沟才叫点睛。据说这突起有着重要作用,就是将其他雄性的遗传物质排挤出雌性体外。石上还有刻字,什么女娲山夸父石之类。
继续上山,在标高柱前三十米左转支路,伴着左边山头的鱼篓石一路下山,正对沙田马场,右边也能望见八仙船湾,只是都蒙在白瘴里。最后接一小段铁楼梯,下到亚公角山道,沙田医院的后方。
野猪径
从阳明山庄前进入大潭水塘道,总算是隔绝了车的世界。一路有许多郊游设施,还有一条家乐径,轻轻松松就来到上水塘。过大坝左转走十几分钟,右转进入港岛林道美景路段。此路横行于山腰,中途已能见到大坝和半个大塘笃水塘。半小时后,右前方出现一座小山包,留意路右边有一道石级,下引接入小径,再前行十分钟即登上野猪径山顶。
站在标高柱旁,可见红山半岛及鹤咀螺洲,但大坝被挡去大半。还要继续下行几十米。这几十米,路颇斜,且枝条横陈,也走了十多分钟。终于一见羊角形的大潭笃水塘和折尺状的大坝,坝上大巴一来,即车行缓慢。坝下海面明显比水塘水位低很多,露出黄泥浅滩,也有不少游艇停泊。可惜只能站在树丛中欣赏。站累了还是回到山顶,台风将至。原路退回,在大风坳被一轮狂风暴雨堵在厕所里半小时后,回到鲫鱼涌。
站在标高柱旁,可见红山半岛及鹤咀螺洲,但大坝被挡去大半。还要继续下行几十米。这几十米,路颇斜,且枝条横陈,也走了十多分钟。终于一见羊角形的大潭笃水塘和折尺状的大坝,坝上大巴一来,即车行缓慢。坝下海面明显比水塘水位低很多,露出黄泥浅滩,也有不少游艇停泊。可惜只能站在树丛中欣赏。站累了还是回到山顶,台风将至。原路退回,在大风坳被一轮狂风暴雨堵在厕所里半小时后,回到鲫鱼涌。
麻雀岭
禁区一开放,游客即前来探秘,于是担水坑成为热门景点了。一波一波的游客经过村口的豆腐花档,到处照相。村的规模不小,有的门前还摆着柴火,对游客自然新奇。行山的人倒是很少。进村后一路左行,就见到行山的指路牌。初段走在林中,于山腰接茂密小径,依次过两个标高柱,路径却模糊起来。搜寻一阵,原来是要对着右边电塔方向上山。从塔下穿过,上到第一个山头。类似大石磨,有一座废弃的了望站,但视野为树林所阻,也没地方可休息,房顶又上不去,不能很好地欣赏吉澳、鸭洲和印洲塘。沙头角楼房连成一片,有高楼的是深圳,只有矮房的为香港。
继续前行过一小尖峰,终于来到麻雀岭的平坦地带。坐在石上休息,整个沙头角海尽入眼帘,鹿颈的鱼塘,谷埔的大草坪,中间夹着的是金龙脊,延伸向吊灯笼的群山。印洲塘的最外侧,有一座略带红边的小岛,初以为是赤洲,查过才知叫白沙洲。当然更外依然有不会认错的东平洲。红花岭也颇有气势,不过已无时间前往。从平台的下方短草小径退下,比来路好走得多。只用一小时就过电塔、入林、过桥,来到了麻雀岭上村。原来这里还有一片高级住宅区,叫明湖居,门前有一个小荷塘。
继续前行过一小尖峰,终于来到麻雀岭的平坦地带。坐在石上休息,整个沙头角海尽入眼帘,鹿颈的鱼塘,谷埔的大草坪,中间夹着的是金龙脊,延伸向吊灯笼的群山。印洲塘的最外侧,有一座略带红边的小岛,初以为是赤洲,查过才知叫白沙洲。当然更外依然有不会认错的东平洲。红花岭也颇有气势,不过已无时间前往。从平台的下方短草小径退下,比来路好走得多。只用一小时就过电塔、入林、过桥,来到了麻雀岭上村。原来这里还有一片高级住宅区,叫明湖居,门前有一个小荷塘。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