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村公路都修得很好了。从始兴县城北上北山,是一条县道,也是新修的水泥路,干干净净,象一条白龙出没于山林之间,路边的落叶就算是身上的鳞片吧。沿路是始兴五十公里毛竹长廊,一路绿影婆娑,又夹杂有红枫银杏,仿佛穿行于色彩丰富的画廊。
经北山转省道至南雄的百顺镇。靠山吃山,原来挖冬笋也有讲究。完好的冬笋五元一斤,挖断了就只值两元一斤了。刚挖的冬笋白嫩清香,吃起来一点渣都没有。也许是因为近湖南,这里吃得十分油腻,也能吃辣。一道山村鱼,做法是连豆腐一起煎香再加芹菜干椒一起焖,口味十足。
始兴
刚从始兴回来,就在报纸上看到始兴被评为“中国最美小城”,不禁好笑。什么“中国之最”、“中国第一”的看得多了,一点公信力都没有。不知道是哪些根本没有去过始兴的人,坐在凳子上用屁股评出来的。始兴县城说美谈不上,说小倒可以。323国道从城北穿过,两边是一串的气派的政府新办公楼,检察院、法院、财政、税务什么的都有。南边五百米远与之平行的是县城唯一一条商业街:红旗路,长不过一公里。路中段有九龄步行街,也是上下两层,到处冷冷清清,人气比南雄差太远。县政府在路东头,斜对面一条小路进去几十米到墨江边,江水清浅现水草,江边是荒废的中山公园和三星级的怡东酒店,酒店有着很大的广场,应该是政府的招待所吧。
初溪
带着柚子的遗憾离开梅州市,继续东行,途经叶剑英的故乡,梅县的雁洋镇,雁南飞茶田也在附近,看来要重点发展旅游。可惜沿路都是水泥厂,环境受到污染。过了松口镇,开始是新修的公路,不过有几公里还没修好,要绕旧路,旧路是土路,早已被大车压出尺深的车辙,还要上山下山,真是恐怖。路上就有一辆运煤车侧翻,煤洒了一地,还好没堵死路。从旧路出来很快就进入福建省,先到达永定县下洋镇,去初溪看客家土楼。下洋到初溪还有十几公里的山路,不过路面还可以,在金黄的稻田和绿蕉红柿中穿行半个小时后,初溪土楼群呈现眼前,一个个圆土楼还真象炮筒,难怪被误认为导弹发射基地。走进其中最大的集庆楼,有四层,上下的楼梯就数不清,听说可以住几百户人家,想来都壮观。旁边的庚庆楼稍小,现在有人居住,还办了旅舍和餐馆,不过还是回到永定县城住下。
厦门
原来厦门就是一个岛,通过两座大桥与外界相连,鼓浪屿算是附岛。
汕头到厦门一路是很好的高速公路,三个小时就可到达。先到了集美区,这里有老华侨的鳌园,隔海面对厦门的解放纪念碑,集美中学的教学楼也很有古意。出来即上长长的厦门大桥进入厦门岛。鼓浪屿在南边,因此要纵贯市区,看得出厦门既有大城市的高楼,又有小岛的干净环境,只是当地人开车个个如狼似虎,一有缝隙就钻,还特别爱从右侧超车。在轮渡坐船过鼓浪屿,往返八元,现在上去不用门票,还是很值得一去的。屿上的旧房屋比集美更多,还有一些收费的景点,象日光岩等,可以自由选择。厦门海滨环岛路很长,从轮渡直到机场。中段会展中心正对小金门岛,路边立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几个特大字,对面应该看得到吧。
汕头到厦门一路是很好的高速公路,三个小时就可到达。先到了集美区,这里有老华侨的鳌园,隔海面对厦门的解放纪念碑,集美中学的教学楼也很有古意。出来即上长长的厦门大桥进入厦门岛。鼓浪屿在南边,因此要纵贯市区,看得出厦门既有大城市的高楼,又有小岛的干净环境,只是当地人开车个个如狼似虎,一有缝隙就钻,还特别爱从右侧超车。在轮渡坐船过鼓浪屿,往返八元,现在上去不用门票,还是很值得一去的。屿上的旧房屋比集美更多,还有一些收费的景点,象日光岩等,可以自由选择。厦门海滨环岛路很长,从轮渡直到机场。中段会展中心正对小金门岛,路边立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几个特大字,对面应该看得到吧。
船湾淡水湖
先从大埔乘车至大美督。大美督又名大尾督,可能“尾”字不好看才改的。而粤语中“美、尾”同音,尾和督都是尽头的意思,应该是汀角路的“督”吧。巴士站旁边是公园和烧烤场,再有码头和一间水上活动中心,水面漂浮着很多小木船,也有人划艇和玩风帆,对面就是马屎洲和洋洲。
过了水上中心,向前走上了船湾淡水湖的主坝。主坝长两公里,很多人来踩单车,也有双人的,一路说笑,铃声丁当,很是热闹。尽头至白沙头,也是环湖郊游径的开始,一下子人烟稀少起来。再走约两公里,水泥路面消失,变成碎石小路,而且开始上山,第一个山头叫老虎笏,可以一览湖的全貌,这时主坝上的游人已小如蚂蚁了。可能因为阴天,湖水也呈现灰绿色,不及万宜水库。
过了水上中心,向前走上了船湾淡水湖的主坝。主坝长两公里,很多人来踩单车,也有双人的,一路说笑,铃声丁当,很是热闹。尽头至白沙头,也是环湖郊游径的开始,一下子人烟稀少起来。再走约两公里,水泥路面消失,变成碎石小路,而且开始上山,第一个山头叫老虎笏,可以一览湖的全貌,这时主坝上的游人已小如蚂蚁了。可能因为阴天,湖水也呈现灰绿色,不及万宜水库。
马屎洲
从大埔三门仔新村后面翻山去马屎洲,只需半个小时,不过路两边都是坟墓,大部分很新,有的还正在装修中。下山后,沿着弧形的连岛沙堤走到避雨亭下,这里就是马屎洲自然教育径的起点。马屎洲的岩石色彩丰富,白色的是石英岩,红色的是氧化铁的层积,比较少见的是黑色的,是氧化锰的缘故。又可以见到断层、褶曲和“龙落水”等地质现象,这里有好几条“龙落水”,都只有两、三米长,比起东平洲的袖珍了很多,形成的原理也是页岩的差别侵蚀,只是这里没有燧石粉砂岩层。自然教育径在岛东,从南向北大约两公里,过了终点几十米就没有路了,北面的船湾大坝近在咫尺,可惜无船到达。向南有上山的小路,杂草丛生,走几步手脚就都被划伤,只好下来原路返了。
东平洲
东平洲原名平洲,确如其名,真是平的。从船上远远地望过去,就象一口棺材一样,衬上后面大鹏半岛高低起伏的群山,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而这正是洲背的悬崖特征。更为独特的是它的页岩地貌。顾名思义,页岩就是一层层的,象书一样,全岛随处都是,山上的呈黄色,海边的呈黑色,并被侵蚀出一个个圆形的小孔。岩石向山体倾斜,海水冲上来,在岩层之间形成不少石阶水潭,有的深达半米,里面有鱼还有螃蟹呢。多数鱼只有手指长,灰色背上有条纹,十分灵活。丢一小块面包下去,鱼象箭一样冲过来,咬一口马上离开,对于靠近人的则不理,绝不会象公园里的锦鲤一样没头没脑地吃。
船停靠在洲心,沿着海滩向北至洲尾角,这里有斩颈洲,不知是不是人工的,在山中挖开一条路来。转过洲背几十米是龙落水,侧面看就是近一米厚的岩层从山上延伸进海里,过了这里就是洲背悬崖,不能再沿海走了,要从山上翻过去,到洲南的更楼石。更楼石有两块,高约两米,侧看有点象狮身人面像,不断有人爬上去照相,或坐在上面吹风。再向前就回到了洲心直到码头。
从马料水码头往返,船票要九十元。虽然没有空调,但单程九十分钟的船程,就已经值回票价。早上九点出发,下午五点十五分回,留有充足的时间环岛游。船上大家兴致都很高的,笑语喧哗,又有人贩卖刚捞的海胆,二十元一个,即铛即食,真有不少人帮衬呢。只是海水虽清,但是那么靠近深圳,几个大油罐都清晰可见,怎敢生吃。而且正因为这样,回程上船时有两名警员挨个检查身份证呢,是怕有人偷渡吧。
船停靠在洲心,沿着海滩向北至洲尾角,这里有斩颈洲,不知是不是人工的,在山中挖开一条路来。转过洲背几十米是龙落水,侧面看就是近一米厚的岩层从山上延伸进海里,过了这里就是洲背悬崖,不能再沿海走了,要从山上翻过去,到洲南的更楼石。更楼石有两块,高约两米,侧看有点象狮身人面像,不断有人爬上去照相,或坐在上面吹风。再向前就回到了洲心直到码头。
从马料水码头往返,船票要九十元。虽然没有空调,但单程九十分钟的船程,就已经值回票价。早上九点出发,下午五点十五分回,留有充足的时间环岛游。船上大家兴致都很高的,笑语喧哗,又有人贩卖刚捞的海胆,二十元一个,即铛即食,真有不少人帮衬呢。只是海水虽清,但是那么靠近深圳,几个大油罐都清晰可见,怎敢生吃。而且正因为这样,回程上船时有两名警员挨个检查身份证呢,是怕有人偷渡吧。
蒲台岛
蒲台岛在港岛之南,可以从赤柱乘船前往,就是那个搭起黑棚的码头,往返四十元,半个小时到达。
环岛行山路径分为三段,从码头出来沿第一段上山,是很好走的水泥小径,途中经过巫氏古宅,是座破败的石屋,在密林中有点阴森,门楣上留着“保乂留芳”几个字。路的尽头是一片大石坡,爬上去即是岛南,向西接驳二段,向东则是三段。向西再上一百米到至高点观日亭,茫茫的海面有巨大的货轮缓慢行驶,应该是在香港海域之外了吧。再向前有僧人石,一人高的长条形,上部有断痕形成头部,不过始终觉得不太象。继续绕过南角咀到岛西,是一大片坟区,下方有佛手岩,五根手指分得很清晰。回码头的路上还有石刻,有一处用玻璃罩住,看不出刻的字还是画,未保护的似乎被人铲走了。
环岛行山路径分为三段,从码头出来沿第一段上山,是很好走的水泥小径,途中经过巫氏古宅,是座破败的石屋,在密林中有点阴森,门楣上留着“保乂留芳”几个字。路的尽头是一片大石坡,爬上去即是岛南,向西接驳二段,向东则是三段。向西再上一百米到至高点观日亭,茫茫的海面有巨大的货轮缓慢行驶,应该是在香港海域之外了吧。再向前有僧人石,一人高的长条形,上部有断痕形成头部,不过始终觉得不太象。继续绕过南角咀到岛西,是一大片坟区,下方有佛手岩,五根手指分得很清晰。回码头的路上还有石刻,有一处用玻璃罩住,看不出刻的字还是画,未保护的似乎被人铲走了。
Naihan
Naihan在岛的最南端,面西,所以附近有个观日落点。这里的人就少了很多,海水也清澈很多。最奇特的是南端山脚下有一条沙沟,沟内沙白水清,有许多小鱼,许多人也泡在这里。不知是沙沟的影响,或是山脚的反射,海浪在这里会形成“十”字形的交叉,碰起朵朵晶荧剔透的浪花。
Naihan回镇上的双条车下午五点就没了,摇身变成的士,去Patong开价四百。还价都免了。于是趿上人字拖,一路北行。七公里过Kata,九公里过Karon,十五公里终于结束长征到达Patong。五个半小时,拖鞋磨平一半。不知翻过几个山头,被多少狗吠过,又经过几个大象庄园和泰拳馆。还好一路都有半边路灯,没有掉下山去。
Naihan回镇上的双条车下午五点就没了,摇身变成的士,去Patong开价四百。还价都免了。于是趿上人字拖,一路北行。七公里过Kata,九公里过Karon,十五公里终于结束长征到达Patong。五个半小时,拖鞋磨平一半。不知翻过几个山头,被多少狗吠过,又经过几个大象庄园和泰拳馆。还好一路都有半边路灯,没有掉下山去。
Phuket
Phuket机场就在海边。飞机降落时看到海上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小岛,就象一个个带水的盆景。从机场出来是一条小路,向东经过一片密林区,接上一条四车道的大路,再向南直到Phuket镇,全程约二十公里。
Phuket镇很小,公共交通十分不便。本地汽车站在Ranong路,只是停在路边的一串双条车。去Patong海滩的是大巴,或大货车改成的双条——中间还加了一条,可以叫“三条”了。班次也较多,不过最少也要等二十分钟。去其他海滩的就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有一班了,而且下午六点就收了。各海滩之间没有通车,只有的士了。岛上的士都是小货车改装而成,集tuk tuk和双条于一身,涂得鲜红,两侧上客,犹如大开的狮子口——随便一个短短的距离,要上比曼谷贵几倍的价钱。
Phuket镇很小,公共交通十分不便。本地汽车站在Ranong路,只是停在路边的一串双条车。去Patong海滩的是大巴,或大货车改成的双条——中间还加了一条,可以叫“三条”了。班次也较多,不过最少也要等二十分钟。去其他海滩的就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有一班了,而且下午六点就收了。各海滩之间没有通车,只有的士了。岛上的士都是小货车改装而成,集tuk tuk和双条于一身,涂得鲜红,两侧上客,犹如大开的狮子口——随便一个短短的距离,要上比曼谷贵几倍的价钱。
Ayutthaya
Ayutthaya可以说“满城尽是红砖头”。不知道金碧辉煌的大皇宫内部是不是也由这样的红砖砌成呢?断墙、残塔和半截的佛相,历史仿佛在那一刻停住。
很多背包客从曼谷乘火车前往,原来Ayutthaya火车站也很有时光的味道:椭圆形的木椅,黑漆的木门,磨得发暗的地板。从火车站出来直走过渡即到市中心,汽车站也在这边。再向前两三百米就到寺庙密集区,第一站是Wat Maha That。一棵大树骑墙而立,虬结的树根紧紧地包着一颗佛头,这也成了泰国的一个标志。Wat Maha That外是公园,大树参天,小河流水,时不时又出现一座寺庙。不可能个个都参观了。继续向西至郊外的Wat Lokayasutharam,这里有尊大卧佛,高两米,长三十米,佛身已斑驳。旁边Wat Worachettaram门前的草地上,六个人在围着踢藤球。夕阳给一切抹上一层金色。
很多背包客从曼谷乘火车前往,原来Ayutthaya火车站也很有时光的味道:椭圆形的木椅,黑漆的木门,磨得发暗的地板。从火车站出来直走过渡即到市中心,汽车站也在这边。再向前两三百米就到寺庙密集区,第一站是Wat Maha That。一棵大树骑墙而立,虬结的树根紧紧地包着一颗佛头,这也成了泰国的一个标志。Wat Maha That外是公园,大树参天,小河流水,时不时又出现一座寺庙。不可能个个都参观了。继续向西至郊外的Wat Lokayasutharam,这里有尊大卧佛,高两米,长三十米,佛身已斑驳。旁边Wat Worachettaram门前的草地上,六个人在围着踢藤球。夕阳给一切抹上一层金色。
Maeklong
泰国火车站可以说是大隐隐于市。要找到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顺着铁路走。不过在Maeklong也有疑问,这样锈迹斑斑又杂草从生的铁路,每天还有八趟列车经过吗?答案是肯定的。沿铁路西行,见到有布帘遮盖的就是著名的铁道市场,再过马路就是Maeklong火车站,紧邻着Maeklong河。铁道市场基本是肉菜市场,也有卖衣服的,一筐筐的水果蔬菜就放在铁道旁边,火车来时从上面凌空而过,只有布帘和铁架会收起来。
火车从Maeklong出发开往Banleam,只有两节车厢,驾驶室在第一车厢前方,不知动力装置在何处。感觉象坐巴士一样,经过道口要减速,因为很多道口都无人值守。一路摇摇晃晃,经过了十多个站.有的站只是一个尖顶木棚,路都没有,旁边一户人家,不知是不是专为这一户而设的一站。到了Banleam还不知道,下一班的乘客已经上来了。下车只看到几幢寺庙状的红顶屋。过渡到对面就热闹得多了。
Mahachai火车站就在渡口东边约五十米,不过也在市场的包围之中,到曼谷Wongwianyai火车站的车就很多,差不多一个小时一班。同时这里也有120号公交车,可到BTS新落成的Wongwianyai站。两个站虽然同名,不过步行至少十分钟,还要转过一个路口。火车站这边公交线路很多,BTS则较快捷,各取所需了。
火车从Maeklong出发开往Banleam,只有两节车厢,驾驶室在第一车厢前方,不知动力装置在何处。感觉象坐巴士一样,经过道口要减速,因为很多道口都无人值守。一路摇摇晃晃,经过了十多个站.有的站只是一个尖顶木棚,路都没有,旁边一户人家,不知是不是专为这一户而设的一站。到了Banleam还不知道,下一班的乘客已经上来了。下车只看到几幢寺庙状的红顶屋。过渡到对面就热闹得多了。
Mahachai火车站就在渡口东边约五十米,不过也在市场的包围之中,到曼谷Wongwianyai火车站的车就很多,差不多一个小时一班。同时这里也有120号公交车,可到BTS新落成的Wongwianyai站。两个站虽然同名,不过步行至少十分钟,还要转过一个路口。火车站这边公交线路很多,BTS则较快捷,各取所需了。
Amphawa
下午到达Amphawa时,第一眼就十分失望,十米宽的河道,河水都快干了,露出河底的淤泥,这哪里是什么水乡?及至住下来到晚上十点,水位已经上涨到第二级台阶了。水道两边是一排的民居,有的开小商店,有的提供住宿,各家都有楼梯下水,也种了很多花草。平日里十分安静,只有偶来的游客从拱桥上走过,摆着各种姿势照相。
河道里的水波澜不惊从桥下向西,五十米汇入Maeklong河。Maeklong河就宽阔得多了,混黄的河水,飘浮着一丛丛水浮莲,溶溶脉脉流向南方。花三铢从游客中心过渡到河西,这边有座寺庙,再向北穿过一片农田和一座小桥又是一座寺庙和大片草地,成为沿江公园。有人垂钓,有人踩着单车停在栏杆边,还有的坐在石凳上与朋友私语。
晚上七点,天渐黑,到了乘船游河的时间。船在Amphawa水道码头发,先在一户人家接了两位游客,再向着Maeklong河相反的方向继续前进,又过了不知多少蛛网般纵横的岔道,最后又回到Maeklong河上了。风从宽阔的江面吹来,白天的暑气一扫而光,两岸不断有餐厅和住家,亮着昏黄的灯光,你看人,人也看你。到了黑暗之处,忽见水边一树微光,一下一下有节奏地闪烁,象装了彩灯的圣诞树。待船熄了发动机,静静地从树下漂过,有些光轻盈地飞进船仓,又飞了出去。游客们轻声欢呼,与萤火虫的亲密接触。
九点回来,灯火已阑珊,只有镇中心的梨园班子还在唱戏,锣鼓丁咚,音韵悠长,只听懂了一句:“该当活(何)罪,该当活(何)罪……”
河道里的水波澜不惊从桥下向西,五十米汇入Maeklong河。Maeklong河就宽阔得多了,混黄的河水,飘浮着一丛丛水浮莲,溶溶脉脉流向南方。花三铢从游客中心过渡到河西,这边有座寺庙,再向北穿过一片农田和一座小桥又是一座寺庙和大片草地,成为沿江公园。有人垂钓,有人踩着单车停在栏杆边,还有的坐在石凳上与朋友私语。
晚上七点,天渐黑,到了乘船游河的时间。船在Amphawa水道码头发,先在一户人家接了两位游客,再向着Maeklong河相反的方向继续前进,又过了不知多少蛛网般纵横的岔道,最后又回到Maeklong河上了。风从宽阔的江面吹来,白天的暑气一扫而光,两岸不断有餐厅和住家,亮着昏黄的灯光,你看人,人也看你。到了黑暗之处,忽见水边一树微光,一下一下有节奏地闪烁,象装了彩灯的圣诞树。待船熄了发动机,静静地从树下漂过,有些光轻盈地飞进船仓,又飞了出去。游客们轻声欢呼,与萤火虫的亲密接触。
九点回来,灯火已阑珊,只有镇中心的梨园班子还在唱戏,锣鼓丁咚,音韵悠长,只听懂了一句:“该当活(何)罪,该当活(何)罪……”
烟台
大连去烟台的船很多,有快艇和滚装船。快艇票价260元,三个小时到达,不过听说颠簸得厉害,少有人不呕得干净的,当天因为风大停开了。只好乘滚装船,三等以上舱位都很贵,就买了散座:100元,葫芦岛号。进入候船室,船远远的泊在港口,登船还要坐交通车,到了弦梯才觉得这船真大,从船头走到船尾得好一阵子,总共有七层,各等铺位、餐厅、电游、录像、酒吧应有尽有,到底是在海上航行,比去年乘的长江游轮豪华多了。散座在五楼,其实就是餐厅隔出来的一些座位,塑料硬座来的。还有不少人买的散席,在走廊席地而坐。
船开了,可能因为惯性太大,丝毫感觉不到移动。这次见识了什么叫山东大汉,对面就坐着两个,听说是济南近郊的。其中一个应该叫肥汉,肚子太大,裤带系在胸上,两个成人都合抱不过来。郁闷无聊了六个小时后,到达了烟台港。其实进港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
烟台港毗邻火车站,不远就是市中心,叫芝罘区。附近有个夜市,服装、烧烤,乌烟瘴气的,还大名“时代广场”。
烟台市区海岸线很长,在火车站坐17路公交车就能很好观光。17路终到烟台大学南校区,一路经过烟台山、月亮石、海滨浴场等景点,是双层巴士,坐在上层最前面,一路地看过去,就算晒黑了也值。烟台山附近原是租界吧,有很多老别墅遗留下来,现在叫十字街历史街区。象一些叫同义号、震寰号的房子保存完好,不知原来是做什么的,附近搞了个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来吸引游客。
船开了,可能因为惯性太大,丝毫感觉不到移动。这次见识了什么叫山东大汉,对面就坐着两个,听说是济南近郊的。其中一个应该叫肥汉,肚子太大,裤带系在胸上,两个成人都合抱不过来。郁闷无聊了六个小时后,到达了烟台港。其实进港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
烟台港毗邻火车站,不远就是市中心,叫芝罘区。附近有个夜市,服装、烧烤,乌烟瘴气的,还大名“时代广场”。
烟台市区海岸线很长,在火车站坐17路公交车就能很好观光。17路终到烟台大学南校区,一路经过烟台山、月亮石、海滨浴场等景点,是双层巴士,坐在上层最前面,一路地看过去,就算晒黑了也值。烟台山附近原是租界吧,有很多老别墅遗留下来,现在叫十字街历史街区。象一些叫同义号、震寰号的房子保存完好,不知原来是做什么的,附近搞了个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来吸引游客。
铁西区
沈阳是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工厂多集中于铁西区。铁西区,顾名思义是铁路西面,在地图上看正是这样,京哈线分界,在沈阳站的西面。现在的铁西区是旧貌换新颜,名字也改叫铁西新区,不见工厂和烟囱,只见新楼拔地而起,铁西百货繁华热闹,人来人往。
不过还是能发现旧区的痕迹:铁西广场对面的一栋五层楼的“通走廊”房子,还挤挤地住着几十户人家。所谓“通走廊”,就是中间楼梯上去,一条走廊串起十几间房,走廊算是公共的阳台,是进屋的必经之地,公共厕所在楼梯两层之间。这是八十年代很流行的工厂宿舍,一般用来分给单身或新婚的职工,比平房好多了。这栋楼也是饱经风雨了,上面写着“拆”字,看来不久就要走进历史了。有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在旁边卖饮料,看来是住在楼里的,不知是哪个工厂的下岗职工。
艾敬有首歌叫《艳粉街的故事》,原来艳粉街也在铁西区,就在沈阳工业大学的对面。去看了看,街道还在,也是新楼林立,不复有歌中场景。
不过还是能发现旧区的痕迹:铁西广场对面的一栋五层楼的“通走廊”房子,还挤挤地住着几十户人家。所谓“通走廊”,就是中间楼梯上去,一条走廊串起十几间房,走廊算是公共的阳台,是进屋的必经之地,公共厕所在楼梯两层之间。这是八十年代很流行的工厂宿舍,一般用来分给单身或新婚的职工,比平房好多了。这栋楼也是饱经风雨了,上面写着“拆”字,看来不久就要走进历史了。有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在旁边卖饮料,看来是住在楼里的,不知是哪个工厂的下岗职工。
艾敬有首歌叫《艳粉街的故事》,原来艳粉街也在铁西区,就在沈阳工业大学的对面。去看了看,街道还在,也是新楼林立,不复有歌中场景。
长春
长春应该是三个省会里最小的,不过也有特色。一是电影,二是汽车。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城西南,大门上面立着的厂名就是在电影里经常看到的,也不知是谁的题词。门上挂着横幅写纪念建厂60年,门旁画着三个拿铁锤的工人,显示时代的印迹。可惜去到时已经下班了,门卫工人不让进,平时是欢迎参观的,不过好像要买门票。长影厂门口有轻轨,其实就是普通铁路,应该也是历史遗物,班次少,车也很旧。一汽车厂不知在开发区还是哪里,没有找到,就去了净月潭和伪满皇宫。净月潭在郊区,是山上的水库,伪满皇宫是溥仪住过的地方。晚上回到人民广场,附近的重庆路也是热闹非凡。在北安路一家餐馆吃了冷面,大大的玻璃碗里装上灰色面条,应该是荞麦做的吧,再浇上一大勺冷冻汤汁,还有冰块漂浮其中,最后撒上芝麻肉菜,吃起来酸甜凉滑,吃的人很多。
抚远
佳木斯到抚远最少要四个小时。就算豪华大巴也不是直达,还超员,过道摆小板凳坐人;而且一点也不豪华,座位空间狭小,膝盖顶着前座,两边又挨着人,这样坐四五个小时,真叫“遭罪儿”。到了县城才知道,去乌苏镇的车每天只有下午一班,去了当天就回不来了,只好作罢,不过也算是到了最东边的县。
抚远县城在黑龙江边,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伯力只有几十公里,因此是新兴的边贸小城。县城街道和建筑都比较新,百货大楼下面是中俄商贸街,街上常常能见到金发碧眼,酒店宾馆到处有俄文标识,连路边小贩都能说几句俄语。抚远口岸在江滨公园旁,立着258号界碑,应该每天都有不少倒爷由此进出国门吧。在回佳木斯的车上,还捡到两个硬币,也不知是几卢布。
抚远县城在黑龙江边,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伯力只有几十公里,因此是新兴的边贸小城。县城街道和建筑都比较新,百货大楼下面是中俄商贸街,街上常常能见到金发碧眼,酒店宾馆到处有俄文标识,连路边小贩都能说几句俄语。抚远口岸在江滨公园旁,立着258号界碑,应该每天都有不少倒爷由此进出国门吧。在回佳木斯的车上,还捡到两个硬币,也不知是几卢布。
佳木斯
佳木斯应该算是小城市了,公交线路不多,车也很旧,还有售票员,一般是女的,车辆进站时,售票员会从车窗探出头,用手拍打车身,大声吆喝:“注意!靠边!”。车票也很便宜,只要五角钱。路边又有炸爆米花的,老人一手摇着闷罐,一手拉着风箱,满身满脸被黑尘覆盖,火候到时,用脚一踩,“轰”的一声,香甜的米花就出炉了。
佳木斯也在松花江畔,不过江滨公园在搞建设,环境不太好,江对面是星辰岛,听说种着很多柳树,有古老的民居,但天色晚了没有渡船。有人租小艇划过去,暮色四合,夕阳倒映江中越发鲜红,只可惜不知为什么相机照出来的色彩相差很远。
现在去佳木斯正是时候,杏林大道的杏花开得正艳。这条大道名符其实,全路中间有十几米宽的绿化隔离带,种上了一排排的杏树,杏花有白的,有粉红的,开得云蒸霞蔚,草地上落英缤纷,一路连上杏林湖公园,加上些人工的小桥流水,让人恍如置身江南。
佳木斯也在松花江畔,不过江滨公园在搞建设,环境不太好,江对面是星辰岛,听说种着很多柳树,有古老的民居,但天色晚了没有渡船。有人租小艇划过去,暮色四合,夕阳倒映江中越发鲜红,只可惜不知为什么相机照出来的色彩相差很远。
现在去佳木斯正是时候,杏林大道的杏花开得正艳。这条大道名符其实,全路中间有十几米宽的绿化隔离带,种上了一排排的杏树,杏花有白的,有粉红的,开得云蒸霞蔚,草地上落英缤纷,一路连上杏林湖公园,加上些人工的小桥流水,让人恍如置身江南。
哈尔滨
哈尔滨是最北的省会,也是最有东北特色的城市。哈尔滨人爱喝酒,特别是二锅头和散装白酒,昨晚在车上就有喝醉了找不到铺位的,也有打电话对方不认人的。哈尔滨人豪爽,在车上光着膀子睡觉,说话大声,把北京天津叫做南方,这里叫这旮,那里叫那旮。
哈尔滨人称东方“莫斯科”,自是有很多俄式建筑。去了友谊宫,应该指的就是中苏友谊吧,现在是宾馆和美食城,旁边是斯大林公园和松花江,现在是枯水期,很多人在河床上放风筝,江对面就是有名的太阳岛,这时天已经黑了,没有过去。步行街也在友谊宫附近,叫中央大街,坐车时经过,人头攒动的,想来同其他城市的也差不多吧。晚上在酒店附近的果戈理大街逛逛,这里也有教堂,商业气氛浓厚。
哈尔滨人称东方“莫斯科”,自是有很多俄式建筑。去了友谊宫,应该指的就是中苏友谊吧,现在是宾馆和美食城,旁边是斯大林公园和松花江,现在是枯水期,很多人在河床上放风筝,江对面就是有名的太阳岛,这时天已经黑了,没有过去。步行街也在友谊宫附近,叫中央大街,坐车时经过,人头攒动的,想来同其他城市的也差不多吧。晚上在酒店附近的果戈理大街逛逛,这里也有教堂,商业气氛浓厚。
漠河
漠河,中国大陆最北的一个县。最北点在漠河乡,又叫北极村,已经开发为一个旅游点了,离县城还有八十八公里。在火车上凌晨三点多天就全亮了,听车上一位村民说漠河乡晚上十一点才天黑,看来到了夏至北极村真的会有极昼现象。列车早上八点多到达漠河县站,出站就有人接车去北极村。想去县城看看,于是花两元坐面的,到县城。县城不大,但是极干净,蔚蓝的天空一尘不染,朵朵白云似乎触手可及,象是在高原上一样。县城广场建在小山坡上,立着北极星的标志,爬上山坡全城尽收眼底。因为八七年的大火,当时整个县城被烧掉,现在的县城是新建的,政府大楼雪白的墙壁顶着鲜红屋顶,很有特色。
去到车站时,发往北极村的班车已走了,下一班是下午三点,看来去不成了。只好打车去了金沟林场。下车沿路继续走了几公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公路两旁全是树林,走进去也不敢太远,怕有野兽。溪边尚有残雪,但已有绿芽从地底钻出,春意盎然。一阵乌云过来,竟然飘起雪来,还好一下就被太阳驱散,不过还是觉得冷,只好回到林场,坐上回程的大巴回到县城。时间尚早,又去了不远的古莲林场,看了当地的特色民居,还在别人家中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去到车站时,发往北极村的班车已走了,下一班是下午三点,看来去不成了。只好打车去了金沟林场。下车沿路继续走了几公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公路两旁全是树林,走进去也不敢太远,怕有野兽。溪边尚有残雪,但已有绿芽从地底钻出,春意盎然。一阵乌云过来,竟然飘起雪来,还好一下就被太阳驱散,不过还是觉得冷,只好回到林场,坐上回程的大巴回到县城。时间尚早,又去了不远的古莲林场,看了当地的特色民居,还在别人家中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富西线
在车站看到的铁路示意图,常常是分南北线和东北线。为什么要将东北单独列出来呢,可能是因为东北的铁路线路太多,太密集,放在一起会看不清楚吧。听说是沦陷时期修的,东北铁路发达呈网状,其中又以黑龙江省里程最长,其每一个地级市都有铁路通达;平时只知道城市有什么内环、外环路,哈尔滨却有铁路环城,叫哈环线。当然浏览东北最好的方式就是乘火车了,东北人也最接受,可能价格便宜是一方面,他们的说法是“不遭罪儿”,好像坐汽车是受罪一样。从齐齐哈尔到漠河,应该是走齐北线和富西线。从地图上看,富西线是指富裕县到西林吉,西林吉是林业局,在漠河县,政企没分开,沿路穿过松嫩平原直入大兴安岭腹地,风景自然不错。
6345次列车上午十一点半从齐齐哈尔始发,这是列普客,见站就停,中途才渐渐多人上来,不过都是持证乘车的,大多是回林杨的职工,这么多人不买票,难怪铁路会亏损。沿路的风光让人知道了什么是黑土地,什么叫北大荒,只有苍茫天空下偶现的点点牛羊,带来希望。
6345次列车上午十一点半从齐齐哈尔始发,这是列普客,见站就停,中途才渐渐多人上来,不过都是持证乘车的,大多是回林杨的职工,这么多人不买票,难怪铁路会亏损。沿路的风光让人知道了什么是黑土地,什么叫北大荒,只有苍茫天空下偶现的点点牛羊,带来希望。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又叫鹤城,是丹顶鹤之乡,当地人习惯称齐市,是重工业城市,车站附近的兵器工业总公司北方机械厂的大门看上去很气派;同时也是黑龙江西北部交通枢纽,火车站是典型的苏式大楼。下午两点到达时天下着小雨,这才感到东北的严寒了,难怪车上的人都穿两条长裤。在市区转了一圈又回到车站,总算是在旁边找到一家特超值的宾馆,它的茉莉花茶真是香。因为纬度的原因,北京桃花已谢,这里的才盛开,街边一从从的,倒影在雨后的水面,分外娇嫩。嫩江从城西穿过,现在水位不高,部分露出黑色河床,旁边的嫩江公园里竖立着抗洪纪念塔,纪念八八、八九年抗洪胜利。河东的行政办公大楼新而豪华,让人如置身现代化新城。
天津
可能是离北京太近了,天津好像不多提及,不受重视似的。其实天津的历史也很悠久,当然最出名的就是狗不理包子,之前热播的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也是天津市民的写照,我还挺喜欢杨光这个形象的。
先去了杨柳青镇。天津的公交车多是一块五起步,但到杨柳青要三元,我上车投了一块五后中途没人再收钱,就一直坐到了杨柳青,真是不好意思了。杨柳青出名的是年画,现在当然看不到,不过喷泉广场上的雕塑倒有点象剪纸。
回来再去劝业场商业街,就在海河旁边,有很多民国时期的小洋楼保存完好,天津市商会、和平区政府都是。劝业场是老百货,原来是“劝谕同胞振兴商业”的意思,商品和其他百货大同小异,顶层的天露茶社说书唱戏排得满满的,观众很多。可能是品牌保护,没见到狗不理包子,只有满大街十八街麻花,结果都没吃。
先去了杨柳青镇。天津的公交车多是一块五起步,但到杨柳青要三元,我上车投了一块五后中途没人再收钱,就一直坐到了杨柳青,真是不好意思了。杨柳青出名的是年画,现在当然看不到,不过喷泉广场上的雕塑倒有点象剪纸。
回来再去劝业场商业街,就在海河旁边,有很多民国时期的小洋楼保存完好,天津市商会、和平区政府都是。劝业场是老百货,原来是“劝谕同胞振兴商业”的意思,商品和其他百货大同小异,顶层的天露茶社说书唱戏排得满满的,观众很多。可能是品牌保护,没见到狗不理包子,只有满大街十八街麻花,结果都没吃。
石家庄
其实今天整天都在赶路,而且因为是长假的最后一天,各车站是人满为患。因为太原没有到东北的车,于是打算去石家庄中转。太原汽车总站在火车站旁,后来发现很多城市都这样:正对着火车站的是商业干道,汽车总站在干道边,紧邻火车站,人流量很大。坐上了十点半的车,一路高速,于下午两点半到达石家庄。
奇怪的是下了高速走的是很小的路,直到进站,也看不到一点城市的面貌,原来是到的北郊车站。火车站在市中心,于是打车前往。石家庄的道路还算干净宽敞,中间都有绿化隔离带,还用支架挂起了盆花,色彩鲜艳。到车站看了时刻表,去东北的也只有几趟车,大多还是从广州开过来的,基本没票。于是决定先去天津。天津在京哈线上,去东北的列车一定很多。正好赶上了广州到天津的T254次,这趟车以前坐过,没想到变化挺大,车上有了液晶电视,还吃到了最超值的晚餐:五元的盒饭里有那么多的鱼香肉丝。晚上九点半到达天津站。
奇怪的是下了高速走的是很小的路,直到进站,也看不到一点城市的面貌,原来是到的北郊车站。火车站在市中心,于是打车前往。石家庄的道路还算干净宽敞,中间都有绿化隔离带,还用支架挂起了盆花,色彩鲜艳。到车站看了时刻表,去东北的也只有几趟车,大多还是从广州开过来的,基本没票。于是决定先去天津。天津在京哈线上,去东北的列车一定很多。正好赶上了广州到天津的T254次,这趟车以前坐过,没想到变化挺大,车上有了液晶电视,还吃到了最超值的晚餐:五元的盒饭里有那么多的鱼香肉丝。晚上九点半到达天津站。
太原
以前认识一位太原的朋友,说在太原上午穿一件白衬衣,下午就变会黑,是因为产煤的缘故。所以对太原没抱什么美丽幻想。
早八点从台怀镇出来,车走了近三个小时才在忻州上高速,中午到达太原东郊车站。市区的主干道叫迎泽大街,非常宽阔,的士司机说是当时为了迎接毛泽东到来,修了这条大道,宽度仅次于长安街,虽然毛最后没来,还是显出太原人的远见,这条路现在依然够宽。
晋祠在南郊,有公交车可达,旁边紧挨着公园和宾馆。晋祠公园是免费的,园内花草茂盛,树木高大,加上天气晴朗,就在这儿逛也不错,晋祠就没有进去了。
回来到了汾河边。《人说山西好风光》里唱道:“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哗啦啦的流过我的小村庄”,汾河应该算是山西的母亲河吧。迎泽大街从火车站一直通到汾河,河岸建成了绿化带,河水很清,河中立着一条彩龙,华灯初上,彩龙着灯似要腾飞,对岸写着“让世界了解太原”,看来我对太原的印象也要改,再不是空中浮煤尘,而是北方的江南了。
早八点从台怀镇出来,车走了近三个小时才在忻州上高速,中午到达太原东郊车站。市区的主干道叫迎泽大街,非常宽阔,的士司机说是当时为了迎接毛泽东到来,修了这条大道,宽度仅次于长安街,虽然毛最后没来,还是显出太原人的远见,这条路现在依然够宽。
晋祠在南郊,有公交车可达,旁边紧挨着公园和宾馆。晋祠公园是免费的,园内花草茂盛,树木高大,加上天气晴朗,就在这儿逛也不错,晋祠就没有进去了。
回来到了汾河边。《人说山西好风光》里唱道:“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哗啦啦的流过我的小村庄”,汾河应该算是山西的母亲河吧。迎泽大街从火车站一直通到汾河,河岸建成了绿化带,河水很清,河中立着一条彩龙,华灯初上,彩龙着灯似要腾飞,对岸写着“让世界了解太原”,看来我对太原的印象也要改,再不是空中浮煤尘,而是北方的江南了。
大同
下午走国道去山西大同。内蒙古的指路牌非常少,就是分岔路口也不会有指示,所以要不停地问路,就这样在准格尔旗还是走错了路,耽误了不少时间。一进入山西,路马上变好起来,树也渐多,不似内蒙古境内沟壑纵横的苍凉景象。天也渐渐黑下来,在月色下绕着山路,经过右玉、左云两县,晚上十点总算到达大同市区。谁知大同宾馆间间爆满,好不容易找到一间招待所,也只剩下最后一间房,登记时还不断有人来问。进房间倒头就睡,让这糟糕的一天赶快过去吧。
一早起来大家逃也似的离开招待所,也没什么心思看大同市,就去应县看木塔。听说和比萨斜塔和艾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塔,只是纳闷怎么以前不知道。去到一看失望得想笑,就算是全塔没用一颗钉,是全木制成,但外观太普通了,哪里找不出类似的塔来。当然也就没买门票了,小省了一笔。
一早起来大家逃也似的离开招待所,也没什么心思看大同市,就去应县看木塔。听说和比萨斜塔和艾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塔,只是纳闷怎么以前不知道。去到一看失望得想笑,就算是全塔没用一颗钉,是全木制成,但外观太普通了,哪里找不出类似的塔来。当然也就没买门票了,小省了一笔。
包头
早上先去呼和浩特市中心的大召寺。寺周围在搞拆除,到处尘土飞扬。大召寺是喇嘛寺,不觉得特别,只是寺中很多着红袍的喇嘛挺可爱的。出来又在旁边的塞上老街转转,看看纪念品,有靴形酒袋、皮帽什么的,都没买。然后出城,一路向西,中午经过包头,吃羊肉火锅,本来是不吃羊肉的,但这里的没有膻味,反而鲜美,吃了不少。包头比呼和浩特大而现代化,包钢在城市西边,钢铁工人的雕塑向着整个城市挥手,成为象征。午饭后打算去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五当召,从包头一路北上,经过固阳县转而向东,不多久就没路了,当地人指的是一条土路,而且很远,想想要颠簸很久,就不去了。虽然没去五当召,沿路也算是沙漠地带,远远的偶尔有一棵树,显得很壮美。回到包头继续向南,跨过黄河后,在天黑前到达了鄂尔多斯。
康庄
北京的朋友一早就在酒店门口等着了。本地人开车自是轻车熟路,一路经二环接上八达岭高速,眼看着穿过三、四、五、六环,北京真大。因为是长假期间,去长城旅游的车特别多,路上塞了几次,正好欣赏沿路风光。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就是不同,树少,五月了还看不到什么绿色,感觉象是秋冬季节。过了八达岭车就少了很多,从康庄下,在朋友的亲戚家歇脚,见识了炕,应该就是砖土砌的床,中空可以烧火吧。很快出了京冀边界,沿途还是一片土黄,偶尔能见到几株大大的树开满白色的花,听说是梨花,这才想起“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用来形容下雪真是形象。中午在张家口服务区随便吃点东西,接着上丹拉高速就可直达呼和浩特了。
北京
几年前去过北京,那时广州地铁一号线刚通车不久,北京地铁比起来简直要落后几十年:纸质车票,无一电梯,车厢脏而旧,是长春什么机车厂生产的,顶上还挂着铁风扇,嘎吱嘎吱地摇过来又摇过去,让人担心会不会掉下来砸到头。那时还去了中关村,附近有不少平房,人们在门前空地上摆开麻将台,大街上特多骑单车的,还丁丁地摇铃铛,这城市真是悠闲啊。
今天是中午的航班,有幸坐了777这样的大客机,还赶上了南航搞空中美食节,请了很多电视台的记者来摄影采访,让人不但吃得好了,还看了热闹。到达北京机场已是下午三点,再转车去到宣武门附近的酒店又花了一个小时,因为约了人吃晚饭,且第二天一早要赶路,看来没时间看北京的变化了。听说凭房卡可以免费,于是去了附近的大观园,栊翠庵、怡红院、潇湘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多少浪漫的故事在此演绎。园中各种花争奇斗艳,许多叫不上名来,可惜桃花已经开败,失去颜色。晚饭后时间还早,就去天安门拍夜景,经过前门那儿的时候,人多摊杂,感觉象到了石牌东路一样。
今天是中午的航班,有幸坐了777这样的大客机,还赶上了南航搞空中美食节,请了很多电视台的记者来摄影采访,让人不但吃得好了,还看了热闹。到达北京机场已是下午三点,再转车去到宣武门附近的酒店又花了一个小时,因为约了人吃晚饭,且第二天一早要赶路,看来没时间看北京的变化了。听说凭房卡可以免费,于是去了附近的大观园,栊翠庵、怡红院、潇湘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多少浪漫的故事在此演绎。园中各种花争奇斗艳,许多叫不上名来,可惜桃花已经开败,失去颜色。晚饭后时间还早,就去天安门拍夜景,经过前门那儿的时候,人多摊杂,感觉象到了石牌东路一样。
大澳
从东涌到大澳,可以搭十一号车,途中会经过石壁等好几个监狱。大澳是海边的渔村,有些水乡的模样。海水形成的小河,延伸进村里,再有分叉,村屋依河而建,用许多木棍撑在水面上,木棍底部结满贝壳,可见其年代久远。河面有木桥,方便村民来往。走过红漆的新基大桥进入新基村,沿河向北是新基上村,村尽头有一片红树林,沙滩裸露,上有无数小洞,是招潮蟹的家。这里的招潮蟹很小个,只有指头大小,特有的单只大螯呈淡黄色。看见人来了,一齐迅速躲进洞中,过一会慢慢爬出来,受惊又进洞,个个行动一致,忽停忽走,好象玩木头人游戏一般。
村里大树很多,连木棉也比市区的高大。西北的石仔步就有好几棵,满树鲜红的花。尽头半山上是旧大澳警署,一排平房顶着一个圆柱形了望塔,不过并不对游客开放。海边有幢白色立方形三层楼房,似乎有些向前倾斜。东北有伸狗地观景台,只有一个观海亭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人骑车来这边钓鱼。
村里大树很多,连木棉也比市区的高大。西北的石仔步就有好几棵,满树鲜红的花。尽头半山上是旧大澳警署,一排平房顶着一个圆柱形了望塔,不过并不对游客开放。海边有幢白色立方形三层楼房,似乎有些向前倾斜。东北有伸狗地观景台,只有一个观海亭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人骑车来这边钓鱼。
麦理浩径二段
从东坝向北,就进入麦理浩径二段。沿石级登山,第一站先到浪茄。浪茄湾的沙滩很白,岸边的礁石也是棱柱形的,有鲜艳的黄色,也有被海水浸成黑色的。北侧山脚有四五个海洞穴,不知里面有多深呢。
继续就要上山,直至三百一十四米的西湾山顶。山虽不高,却难行,有些路段是乱石和土路,容易滑倒。不过也有不少中老年人,不畏艰难,柱着杖走走停停地爬了上来。翻过山顶,即可俯看大浪湾全景。由南向北依次是西湾、咸田湾、大湾和东湾,以及群山中高高耸起的蚺蛇尖。山南则是万宜水库北侧,山脚折成裙边状绕在水库边。一边白浪翻涌,一边波平如镜。
下山到吹筒坳分路,西路经西贡西湾路回北潭涌,东路继续是麦理浩径二段,经西湾直至北潭凹。到西湾才算是走了一半,这里才有了厕所、垃圾桶和食水供应。还未到西湾,已经听到巨大的海浪声,走上海滩,白浪如虹,一道接着一道冲上来。对开海面一百米,有两座小岛,一尖一圆,分别是尖洲和圆洲,旁边还有一个小山包,是烂头排。
过了西湾是咸田湾,然后开始向西,逐渐远离海边,从蚺蛇尖下经过,进入山里。山路还算好走,沿路指示清晰,隔一段就有定位标志,又有剩余路程和时间的提示。最后终于到达了北潭凹,总共用了六个小时走完了麦理浩径二段。
继续就要上山,直至三百一十四米的西湾山顶。山虽不高,却难行,有些路段是乱石和土路,容易滑倒。不过也有不少中老年人,不畏艰难,柱着杖走走停停地爬了上来。翻过山顶,即可俯看大浪湾全景。由南向北依次是西湾、咸田湾、大湾和东湾,以及群山中高高耸起的蚺蛇尖。山南则是万宜水库北侧,山脚折成裙边状绕在水库边。一边白浪翻涌,一边波平如镜。
下山到吹筒坳分路,西路经西贡西湾路回北潭涌,东路继续是麦理浩径二段,经西湾直至北潭凹。到西湾才算是走了一半,这里才有了厕所、垃圾桶和食水供应。还未到西湾,已经听到巨大的海浪声,走上海滩,白浪如虹,一道接着一道冲上来。对开海面一百米,有两座小岛,一尖一圆,分别是尖洲和圆洲,旁边还有一个小山包,是烂头排。
过了西湾是咸田湾,然后开始向西,逐渐远离海边,从蚺蛇尖下经过,进入山里。山路还算好走,沿路指示清晰,隔一段就有定位标志,又有剩余路程和时间的提示。最后终于到达了北潭凹,总共用了六个小时走完了麦理浩径二段。
万宜水库
万宜水库位于西贡东郊野公园内。从北潭涌出发,沿水库行十公里,直到水库东坝。这段叫西贡万宜路,也是麦理浩径一段。一直都是两车道的水泥路,没有什么陡坡,走来十分轻松。路上除的士外禁止机动车,自行车也不准。水库的水是碧青的,看得到岸边延伸下去的土石。因为是重要的饮用水源,禁止游泳,也没有行船,只有零星的几个钓鱼人下到水边。水库中有些小土包,有的光秃秃,有的长着几棵小树。还有一个巨大的扁形水泥塔,象UFO一般立在水上,叫做盘形虹吸式泄洪塔。三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东坝。
正是由于东坝和西坝,将粮船洲同西贡连接起来,这才围成了万宜水库。照理水库的水应当是咸水才对,可能经过多年的雨水稀释,已经成为可供饮用的水源。东坝的外侧堆满了护坝大石,大石呈H形,两条边扭转呈直角,众多大石看似杂乱无章地堆在一起,实则互相勾住锁紧。从大石间望出海五十米,可见破边洲。恰如其名,不知哪一位天上的神仙,挥舞大刀,一刀将山的边角砍下来。断面整齐,细看却有些棱角皱折,正是此处特有地貌——六角柱状凝灰岩。东坝北侧山的断面看得更为清楚,一条一条的黄色柱石紧紧地挤在一起,有的被重力压成S形,有的被一条斜线横断,似乎要滑下来。只可惜没能找到一块完整的六角形,只能从石柱间约一百二十度的夹角来推测。
正是由于东坝和西坝,将粮船洲同西贡连接起来,这才围成了万宜水库。照理水库的水应当是咸水才对,可能经过多年的雨水稀释,已经成为可供饮用的水源。东坝的外侧堆满了护坝大石,大石呈H形,两条边扭转呈直角,众多大石看似杂乱无章地堆在一起,实则互相勾住锁紧。从大石间望出海五十米,可见破边洲。恰如其名,不知哪一位天上的神仙,挥舞大刀,一刀将山的边角砍下来。断面整齐,细看却有些棱角皱折,正是此处特有地貌——六角柱状凝灰岩。东坝北侧山的断面看得更为清楚,一条一条的黄色柱石紧紧地挤在一起,有的被重力压成S形,有的被一条斜线横断,似乎要滑下来。只可惜没能找到一块完整的六角形,只能从石柱间约一百二十度的夹角来推测。
坪洲
如果说坪洲象一轮弯月,大利就是旁边的一颗星星。从小桥走过去,海边是黄色的礁石,有人立在石上钓鱼。不知为什么,不断有人开着两轮斗车运来的石块、垃圾来这边倾倒。从大利出来,沿着坪洲北湾东行,一路上有好几个海滩,礁石也是黄色,形状各异,层层叠叠,海浪拍打。其中有一块立在小山坡上,侧面看很象《变形金刚》中威振天的头像,额头和下颌突出,眼睛凹陷,隔海凝望着对面迪斯尼白墙红顶的城堡。南向下山,就到坪洲的内侧、弯月中心——东湾。一条超过二百七十度的弧线形海滩,只留下狭窄的出口。中间位置有座龙母庙,背后是村里,穿过来就到了外侧——码头。再向南则是南湾了,一排民居被涂成黄蓝两色。顺着指示可以爬上手指山,这里是坪洲的至高点,山顶有座凤萍亭。环顾四周,东方是无尽的大海;北方是东湾;正西方一排明亮的灯火,是梅窝;西北方有不少高楼则是榆景湾,南方就是喜灵洲和周公岛了。
马湾
其实观看青马大桥的最佳位置应该在马湾,你可以走到大桥的下面,感受它的雄伟。桥上车来车往,里面则另有乾坤。只有听到地铁经过发出低沉的声音,才知道原来有夹层,侧面看桥身并不厚,一点也看不出来。汀九大桥一样看得清楚。
从中环二号码头到马湾的船票要二十元,珀丽湾的住客可以便宜些。珀丽湾就在码头边,一排的楼房,不过高度比其他地方的似乎又矮些。码头边又有一排的小店,茶餐厅都有几家。沿岸休闲带,种了一片郁金香,红黄两色开得正艳。向前走是东湾泳滩,直到大桥下面是马湾公园。
马湾公园一星期只开放四天,小而精致。顺木道而上,植物浓密,两边有各种的解说牌。山顶叫“鸟望台”,也不见什么鸟,只有用不锈钢制成的鸟的雕塑,几十跟钢管扇形排开,展翅欲飞,同身后大桥的斜索相映成趣。从北面下山出园,山坳里有座芳园书室,看上去很古老的两层楼,楼顶有绿色的雕花。可惜大门紧闭,被废弃了一般。再北上就到了珀丽湾的后面,是一排排的三层楼,都对着海,可能是村民的房子,不过很多间无人居住。
从中环二号码头到马湾的船票要二十元,珀丽湾的住客可以便宜些。珀丽湾就在码头边,一排的楼房,不过高度比其他地方的似乎又矮些。码头边又有一排的小店,茶餐厅都有几家。沿岸休闲带,种了一片郁金香,红黄两色开得正艳。向前走是东湾泳滩,直到大桥下面是马湾公园。
马湾公园一星期只开放四天,小而精致。顺木道而上,植物浓密,两边有各种的解说牌。山顶叫“鸟望台”,也不见什么鸟,只有用不锈钢制成的鸟的雕塑,几十跟钢管扇形排开,展翅欲飞,同身后大桥的斜索相映成趣。从北面下山出园,山坳里有座芳园书室,看上去很古老的两层楼,楼顶有绿色的雕花。可惜大门紧闭,被废弃了一般。再北上就到了珀丽湾的后面,是一排排的三层楼,都对着海,可能是村民的房子,不过很多间无人居住。
Malapascua
早上六点就被吵醒。附近人家养了公鸡,它们拼了命地打鸣,每一声都要用尽最后一口气才罢休。后来才知道不止当地,全国都有斗鸡的活动,这鸡越是长气说不定越是勇猛。早餐后乱逛,岛西是村庄,有学校,还有个小小的教堂,回Maya的船也在这边的海滩出发。游客则集中于岛东南的Cocobana海滩,也就是昨天到达的海滩。早上九点,太阳已经很猛了,在树荫下沿着海滩走,刚好看到有人退房,于是订下来,一千二百披索含早餐。是沙滩上的小屋,内有洗手间,距海水不到五十米,用木栅栏隔开。有个小阳台,正对大海,可以悠闲地坐着,看看书又看看海。
Malapascua的海水也是很清的,不过色彩似乎不及Bohol的丰富。租了一只小螃蟹船出海浮潜,五百披索还要另加一百的面具租用费。环岛去了四个潜点,最美的还是最后一个,位于东南角的一个点。在这里,水有两三米深,仍可清晰见底,海底长满了大片鹿角状的珊瑚,有鲜艳的蓝色、绿色,还有褐色的,犹如一个水下大森林,水越深鱼越大,不过不算太密集。可惜海水很凉,待十来分钟就冷得不行,回程时加上船的颠簸,竟然呕得一塌糊涂,刚吃的面包全部喂鱼了。
Malapascua的海水也是很清的,不过色彩似乎不及Bohol的丰富。租了一只小螃蟹船出海浮潜,五百披索还要另加一百的面具租用费。环岛去了四个潜点,最美的还是最后一个,位于东南角的一个点。在这里,水有两三米深,仍可清晰见底,海底长满了大片鹿角状的珊瑚,有鲜艳的蓝色、绿色,还有褐色的,犹如一个水下大森林,水越深鱼越大,不过不算太密集。可惜海水很凉,待十来分钟就冷得不行,回程时加上船的颠簸,竟然呕得一塌糊涂,刚吃的面包全部喂鱼了。
地区:
Philippines
Maya
从巴士北站坐大巴一路北上,三个小时到达Maya码头,车资一百三十披索。前半段傍海而行,经过了好几个渡假村;后半段进入山里,只是些小山,路变得不太好,有时候尘土飞扬。这边都没有种水稻,只种甘蔗,有成片的蔗林,也有成堆的蔗渣,发出发酵的气味。
Maya码头也是路的尽头,因为已经到了海边。码头由石块垒成,有个简陋的茅草亭子,大家就坐在下面等船。谁知一等就等了三个小时,天快黑时船才来。不知是不是因为退潮,大螃蟹船无法靠近码头,要涉水上小艇,再分批渡过去。又有很多货物,大包小包的,连大块的木板都搬上来,办嫁妆一样。到出发时天已全黑,天边一轮弯月,满天的星星十分清晰。晚上风很大,船头一上一下地翻过浪尖,落差大时浪会打进船来,船头的人在一声惊呼后湿了身,难怪有经验的村民一早就坐在船尾。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Malapascua岛,船直接停在海滩上。
Maya码头也是路的尽头,因为已经到了海边。码头由石块垒成,有个简陋的茅草亭子,大家就坐在下面等船。谁知一等就等了三个小时,天快黑时船才来。不知是不是因为退潮,大螃蟹船无法靠近码头,要涉水上小艇,再分批渡过去。又有很多货物,大包小包的,连大块的木板都搬上来,办嫁妆一样。到出发时天已全黑,天边一轮弯月,满天的星星十分清晰。晚上风很大,船头一上一下地翻过浪尖,落差大时浪会打进船来,船头的人在一声惊呼后湿了身,难怪有经验的村民一早就坐在船尾。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Malapascua岛,船直接停在海滩上。
地区:
Philippines
Cebu
宿雾号称第二大城市,其实比马尼拉小很多。码头在东南,打的到城南老区Colon只需七十披索。Colon路晚上摆夜市,卖衣服、水果、小吃和烧烤等,各路吉普车穿梭往来。一路北上,经过Osmena环岛至省府,都算是中心地带。新城区应该是东北面的Ayala,有些类似Makati,也是很多写字楼和商场,最大的SM商场则在城东,距巴士北站只差一站,也是连接另外两区的枢纽。另外两区是Mandaue 和Mactan。SM向东就进入Mandaue了,再向南过桥就是Mactan岛,机场在岛北,岛南有白沙滩和众多的酒店。吉普车多从西桥过海,一下桥就是个十字路口,经常塞车塞到桥上。东桥下来经高架左转,就离机场很近了。机场路口两边各有商场和餐厅,顶上还有个大钟楼。
地区:
Philippines
Bohol
薄荷岛经典一日游,第一景点是最远的巧克力山。门票五十披索,司机不用。几分钟上到山顶,司机约好二十分钟后来接人,就开车走了。然后爬上一个小山包观看全景,就是一片圆锥形的小山,一座连着一座,据说有一千多座呢,我看叫馒头山也合适。原路回来,其余的景点都在一起。一路都是田园风光,路的两旁种满了水稻,田埂上生长着高大的椰树。经过一片黑森林,参天的树木让阳光透不进来,司机说是保护区来的。最后到了Loboc河边,参观眼镜猴。几个拳头大小、毛绒绒的褐色小东西,抱着树枝一动不动,大大的眼睛象两只球要鼓出来,耳朵和两颗门牙也很大呢。都懒洋洋的不理人,有的打着瞌睡,眼睛似乎闭不拢。看到食物才会精神。食物是装在小桶里,漂在水面象蟑螂一样的虫子。这里可以坐船去看什么瀑布,每人七百,也可以在河上吃自助餐,每人三百。不远就是全国最古老的教堂,有着斑驳的外墙——很象大三巴牌坊,和三层高八角柱形的钟楼,发黑且生出树枝来。在路边一家小店吃完自助餐活动结束,送到Tagbilaran码头。
地区:
Philippines
Virgin Island
十几分钟可以到达。快到时,船夫十一岁的儿子会趴在船头,帮忙看水路,可见附近都是浅滩。Virgin岛直译叫处女岛,不过我更愿意叫仙女岛。小岛上只有几棵椰树和一些灌木,一眼就可以望穿,却拖着一湾长长的沙滩,就象仙女善舞的飘飘长袖。船就直接停在沙滩上,然后一路走过去,再环岛一周,可惜周围水草多,珊瑚少,并不适合浮潜。在浅水处捡到一只海星,硬硬的,还以为是死的,捏住一角拎出水面,它竟然慢慢卷曲起来,红红触须露出来,还会蠕动,赶紧放回海里。
地区:
Philippines
Balicasag
从Alona海滩约半个小时到达Balicasag岛,这里的水中杂物更少。一潜入水中,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大丛的珊瑚,底下藏着蓝球大小浑身黑刺的巨大海胆,色彩艳丽的鱼在丛中自由穿梭,阳光象剑一样穿透下来,波光明媚。可惜船家提供面罩总是漏水,加上自己第一次浮潜,喝了不少海水进肚,不得好好领略。上岛午餐,要了几只大虾和半边大白菜,加上加工费不过二百。不过虾是冰冻的,味道不甜,菜也蔫蔫的。饭后沿岛慢走,海浪冲刷着贝壳,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风铃被风吹过。有一段海岸,水下的石上生满浅绿色的苔藓,象是一块大草坪。走过一圈还不自知,直到听到船夫大声呼唤。接着去Virgin岛。
地区:
Philippines
Tagbilaran
打车从Makati到三号航站楼也是一百披索。三号楼开张不到半年,还有很多设施不完善,不过倒有支持银联的柜员机。机头上印着宿雾太平洋的蓝绿色飞发状标志,看起来象是一只肥胖的海豚,不用一小时就到达Bohol首府 Tagbilaran。
从机场出来不分方向,走几分钟到了人烟稠密处,这里有个广场叫“Marcela”,里有超市和菲律宾著名的快餐店“Jollibee”,标志是一只戴厨师帽的蜜蜂大头。吃的也是炸鸡、汉堡之类,也有面、饭,菲律宾本地食物味道偏甜和酸,煎炸的多,特别喜欢加花生米和虾片。对面还有个车站,可惜没有到Anola海滩的车。只好“打的”了,就是摩托车加个侧轮和顶篷,应该叫“跛的”。问了几个,价钱最低都是两百,看来不近。果然一路过了镇中心,再上桥进入Panglo岛,最少用了半个小时,下车后司机还热心的帮忙问酒店的老板,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不过现在油价在低位,希望他不会亏本。近海滩的房间不是满员就是太贵,只好向反方向走,走了十来分钟,还要从一条土路岔进去二百米找到这家叫“Alona Studio”的酒店。是新盖的二层楼,房间巨大,无窗,只有两扇玻璃门,空地足可以摆上一张乒乓球台。也只剩一间了,每天一千披索。邻居全是西方人,很热情地打招呼。
从机场出来不分方向,走几分钟到了人烟稠密处,这里有个广场叫“Marcela”,里有超市和菲律宾著名的快餐店“Jollibee”,标志是一只戴厨师帽的蜜蜂大头。吃的也是炸鸡、汉堡之类,也有面、饭,菲律宾本地食物味道偏甜和酸,煎炸的多,特别喜欢加花生米和虾片。对面还有个车站,可惜没有到Anola海滩的车。只好“打的”了,就是摩托车加个侧轮和顶篷,应该叫“跛的”。问了几个,价钱最低都是两百,看来不近。果然一路过了镇中心,再上桥进入Panglo岛,最少用了半个小时,下车后司机还热心的帮忙问酒店的老板,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不过现在油价在低位,希望他不会亏本。近海滩的房间不是满员就是太贵,只好向反方向走,走了十来分钟,还要从一条土路岔进去二百米找到这家叫“Alona Studio”的酒店。是新盖的二层楼,房间巨大,无窗,只有两扇玻璃门,空地足可以摆上一张乒乓球台。也只剩一间了,每天一千披索。邻居全是西方人,很热情地打招呼。
地区:
Philippines
Monument
马尼拉的轨道交通目前有三条线,两条轻铁简称LRT,一条地铁MRT,都在地面上行走。票价低廉,单程只需十几披索,搭乘的人很多,因此特别在车头设置了女性车箱,全车都有空调。LRT1最旧,车站顶棚用石绵瓦搭成“人”字型,中间有几块换成塑料板用于透光。列车有两种,长度不同,蓝色的较新,和月台一样长,黄色的就要短一截,车身也小些。车底板高度也不同,较月台高出十厘米左右,上下车要跳一小步。发车的间隔时间不一定,有时很久不来,有时一连来几列。
坐LRT1北上至Monument,路边竟有大片的墓地,都是一栋栋独立的房子,有中式的亭角,也有西式的十字架,挤挤挨挨,种满了松树、椰树,最多的是一种少叶的树,枝丫很多,开满了大朵白色或红色的花,十分诡异。Monument商场里的东西更为低档,有一层是专门卖手机的小档口。路中心倒是有个纪念碑,顶上是个天使,下面围着一群战士,不知是纪念什么。
坐LRT1北上至Monument,路边竟有大片的墓地,都是一栋栋独立的房子,有中式的亭角,也有西式的十字架,挤挤挨挨,种满了松树、椰树,最多的是一种少叶的树,枝丫很多,开满了大朵白色或红色的花,十分诡异。Monument商场里的东西更为低档,有一层是专门卖手机的小档口。路中心倒是有个纪念碑,顶上是个天使,下面围着一群战士,不知是纪念什么。
地区:
Philippines
Fareview
Quezon大道旁边下班时节很多人等车,而去Fareview的大巴个个爆满,看来很多人住那边。绕过大环岛向东经过菲律宾大学的路口,再继续十来公里就是Fareview,这边才有点郊区的模样,不过仍然看不到菜田,只是房屋矮小疏落些。这里也有一个SM商场,看上去很新,还有很多店铺没开张。使用大量落地玻璃,十分光猛。对面也有个市场,正在搞什么“中国高档红木家具陶瓷展销”。
地区:
Philippines
Quezon
Quezon又叫新马尼拉,是城西北的一个大区,面积相当于五、六个区的总和。从Pasay过去,本想坐地铁的,可实在太多人:四条人龙从售票口直排到天桥上,至少五十米。只好改坐大巴。大巴沿EDSA直上。路中间就是地铁,两边各有四条车道,其中用黄线划出一条公交专用道。车开得飞快,沿途喇八乱鸣,要拉客又要同其他车抢位,有时两部车几乎贴上。半个小时到达商业中心,名叫Cubao。这里有点象Baclaran,是很多吉普车和大巴的总站,也是地铁和轻铁二号线的交汇点。这里的商场就比较小,商品也偏向低档便宜。
Quezon地理中心有一个超级大环岛,叫做Quezon纪念环。直径约四百米,有如街心花园,内有草地、树木和小径,正中间立着三根扁柱,连成三角形。外面则被八条车道包围,形成一个大环,车辆环岛逆时针行驶。环上连接着各个方向的六条道路,其中Quezon大道向西南直达中国城,连接起新旧马尼拉。岛外又有医疗中心、高尔夫球场和区政府。
Quezon地理中心有一个超级大环岛,叫做Quezon纪念环。直径约四百米,有如街心花园,内有草地、树木和小径,正中间立着三根扁柱,连成三角形。外面则被八条车道包围,形成一个大环,车辆环岛逆时针行驶。环上连接着各个方向的六条道路,其中Quezon大道向西南直达中国城,连接起新旧马尼拉。岛外又有医疗中心、高尔夫球场和区政府。
地区:
Philippines
Rizal Park
Rizal公园应该算是国家公园,东边有菲律宾人民纪念馆,前面立着一个高大的男性雕塑,双手握住不知是长剑还是木棍立于地上。西边竖立高高的旗杆,红白蓝三色的菲律宾国旗迎风飘扬,两边各有一名白衣卫兵守护,还有一排的小国旗。中间是草地、水池和喷泉,市民或坐或立,也有放风筝的。热闹的人群中,一只巴掌大的灰白色小猫,蹒跚地走出来,差点走到马路上,被一个制服人员踢回草地,后来又被他戴上手套装进塑料袋中,象装垃圾一样装走了。向西横过Roxas大道和类似足球场的一片草地,就到了海洋公园,不过很小的,里面还有一些别的商店。公园旁边是Superferry公司使用的十五号码头,停泊了一艘大船,人们坐在岸边的树下观景、聊天。
地区:
Philippines
Pasay
Pasay是机场所在区,又有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名叫Baclaran。这里有到机场各个航站楼的吉普车,一、二号和国内航站楼是一条线,车上标示牌简写成“MIA1,2”而不是NAIA,不过不会直达出发厅门口,而是在外围,比如二号楼的西南角,再自己走进去。三号楼则是另外一条线,叫做“Nichols”的,是附近的一个村吧,也要走几十米。反正Baclaran到全市各地的吉普车都有,也是轻铁一号线南终站,而且还是巴士总站,可以去到周边的卫星市镇。不过也比较混乱,巴士站和马路之间的人行道上竟然有个男性小便处,只是用块粉红色的挡板围起来。巴士返回时都会经过SM亚洲商场。
SM的商场各区都有,亚洲商场应该最大吧。商场在南北干线“EDSA”的南端,已经到了海边,门前有个大大的地球仪,也有吉普车站。商场只有三层,分不同区域,有廊桥连接,外墙设计成黄蓝为主色的大方格。里面应有尽有,甚至有小型摩天轮。向西穿过商场和马路就到了海边风光带,很多市民在此休息、锻炼和看海。可惜海边没船,不然就可以直上马尼拉湾的北部:这里有一至十五号码头和Rizal公园。
SM的商场各区都有,亚洲商场应该最大吧。商场在南北干线“EDSA”的南端,已经到了海边,门前有个大大的地球仪,也有吉普车站。商场只有三层,分不同区域,有廊桥连接,外墙设计成黄蓝为主色的大方格。里面应有尽有,甚至有小型摩天轮。向西穿过商场和马路就到了海边风光带,很多市民在此休息、锻炼和看海。可惜海边没船,不然就可以直上马尼拉湾的北部:这里有一至十五号码头和Rizal公园。
地区:
Philippines
Makati
Makati是马尼拉的中央商务区,道路宽阔,银行高楼林立,高级酒店并存,如半岛、香格里拉等,LV、PRADA等名牌皆可找到身影。在Makati大道旁,空中架起了廊桥,连接起各栋大楼,低层是商场。桥用木板装饰围隔,两旁又种了很多树,满眼绿色。
不过只要向西两公里,又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叫Libertad。低矮棚屋连成片,夹住狭窄的道路,路上有的小孩光着脚在跳皮筋或跳房子,有的追逐打闹,也有在地上滚爬,一个个黑乎乎的。车笛、马达轰鸣、叫卖声不绝于耳,头顶还不时有轻铁经过。
不过只要向西两公里,又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叫Libertad。低矮棚屋连成片,夹住狭窄的道路,路上有的小孩光着脚在跳皮筋或跳房子,有的追逐打闹,也有在地上滚爬,一个个黑乎乎的。车笛、马达轰鸣、叫卖声不绝于耳,头顶还不时有轻铁经过。
地区:
Philippines
Manila
马尼拉有十八个区,其中一个就叫做马尼拉。Malate是马尼拉的红灯区,不过白天经过不觉得,只是酒吧饭店密些,各国游客及文字多些,最多见韩文。穿过街道,向西走几十米就是马尼拉湾,而向北三公里,过了Pasig河就是中国城,又叫Carriedo。各地的中国城都是给人乱糟糟的印象,这里更甚,因为人多,多到走不动路。牌坊旁边连着几家金铺,再走过去是一座教堂,人多到象赶集一样,跟本挤不进去,很多人在外面排队。
傍晚回到马尼拉湾看日落,血红的夕阳拖着长长的光影,沉入海平面,五彩的街灯亮起来,有的是长条形灯管,有的用灯泡围成球形,不少小孩嘻戏,又向游客讨些零食。只可惜海边的气味不是太好。
傍晚回到马尼拉湾看日落,血红的夕阳拖着长长的光影,沉入海平面,五彩的街灯亮起来,有的是长条形灯管,有的用灯泡围成球形,不少小孩嘻戏,又向游客讨些零食。只可惜海边的气味不是太好。
地区:
Philippines
Padang Besar
Butter Worth火车站也是开放式的,去曼谷的火车只有两节车箱,卧铺还没搭起来,全是坐位。下午两点二十分出发,一路不断上客,有人要站着。车箱里冷气不太够,太阳晒过来仍然很热。铁路平坦,两旁只见稻田、蕉林和一些矮小的树木。五点多到达马泰边境上的Padang Besar车站,这时短徒乘客都已经下光了。车站只是一排平房,装着茶色落地玻璃,正中挂着一块蓝色的牌子,一边写着马来西亚,一边写着泰国。乘客全部下车,先出关再入关,然后又上车,就算入境泰国了。乘务员也换成了泰国人,再查票,开始销售晚餐,餐桌竟然是从地板的夹层里拉出来。七点左右到达合艾市,停近半个小时,因为要加载多节车箱,又另有人上车。可以下到站台买些小吃。开车后放下卧铺,然后一觉天亮就到达曼谷了。
Butter Worth
过渡即是Butter Worth,也不知为什么译成北海,老板好象并不知道北海这个名字。Butter Worth渡口、公交、长途车站以及火车站均在一起交通十分方便。在火车站还碰到了两位深圳游客向我询问槟城的住宿情况,也是从Langkawi来,想是被吓怕了。再坐U703到Butter Worth中心区Mega Mall,一个很大的商场,不过有点旧,感觉里面一半都是华人。逛完就坐U704经槟威大桥返回槟城。这座跨海大桥果然够长,据说有十五公里,不过过桥的车更多,估计收费站前也排了几公里。U704终到Komtar,是槟城另一公交枢纽,上盖一六边棱柱体,是槟城的最高楼,下面几层又是很大的商场。逛了逛发现这里看电影很便宜,只需9RM。
Batu Ferringhi
槟城其实也是一个长方形的岛,不过很大,周长估计有一百八十公里。因此也有很好的海滩,Batu Ferringhi就是其中之一。Batu Ferringhi位于岛西北,离市区约二十公里,有U101和U105可达。海岸线很长,有快艇、风筝伞等各项娱乐设施。漫步沙滩,椰子掉落无人拾,而且发出绿芽来。累了可以住海边小屋,也有假日酒店,最让人羡慕的是海边的私人大宅,掩映在椰林中,一家人在阳台上开party。
Alor Star
Puduraya的长途车都是豪华大巴,分属多个公司,各有不同月台,总共有二十多个,找起来有点乱。到Alor Star全程高速,走五个小时,票价不过33RM,看来竞争真是好事。清晨五点到达,是个敞开式的车站,不过有顶棚。车站远离市区,还好人不少,不用害怕。遍寻厕所不着,进了穆斯林祷告室,看人家洗脚梳头跪在地上,赶紧退出。无聊坐等天亮,搭上没空调的公交车进入市区,市区小,房屋矮而整齐,街道干净,人口稀少。中心在Rabu市集,这里就有巴士去吉打港了。
到了吉打港又是另一翻景象,车多人挤,船票已经卖到十二点钟的了,而且比平时提价20%。见到这么多人本想打退堂鼓了,估计岛上也是人满为患了。又一想都到这里了,过去看看也好。于是买了船票,再买份《东方日报》看了两个小时,上了船经过两个小时航行,终于到达了Langkawi。
到了吉打港又是另一翻景象,车多人挤,船票已经卖到十二点钟的了,而且比平时提价20%。见到这么多人本想打退堂鼓了,估计岛上也是人满为患了。又一想都到这里了,过去看看也好。于是买了船票,再买份《东方日报》看了两个小时,上了船经过两个小时航行,终于到达了Langkawi。
KLIA
为了去Langkawi,今天成了机场一日游。首先去到交通枢纽KL Sentral,其实就是新的火车站,集中了多条轨道交通和巴士线,北上的火车票三天内都没有了,不过去新加坡倒有票。亚洲航空在这有售票点,可是排队的人比银行还多,吃完饭回来前面还有二十几号,于是直接坐大巴到LCCT。不幸的是亚洲航空当天十几个航班全部满员,又坐穿梭巴士到KLIA即吉隆坡国际机场,马来西亚航空的也满了。只好坐汽车经Alor Star中转了。
KLIA十分巨大,有五层,国内国际间要通过小火车中转,LCCT应该也算它的一部份。设计十分人性化,有专门的小孩玩耍区和观光区,图标也非常清晰。最令人不满的是机场快线的价格,二三十分钟的路程,直达和普通的都是35林吉特(RM),约合77元,可以从广州坐和谐号到深圳了,难怪没什么人坐。而吉隆坡市区的轨道交通虽然有八条线,但都在地上,而且中转非常不方便,必须先出站再重新购票进站,有时还要穿过马路。
KLIA十分巨大,有五层,国内国际间要通过小火车中转,LCCT应该也算它的一部份。设计十分人性化,有专门的小孩玩耍区和观光区,图标也非常清晰。最令人不满的是机场快线的价格,二三十分钟的路程,直达和普通的都是35林吉特(RM),约合77元,可以从广州坐和谐号到深圳了,难怪没什么人坐。而吉隆坡市区的轨道交通虽然有八条线,但都在地上,而且中转非常不方便,必须先出站再重新购票进站,有时还要穿过马路。
KLCC
KLCC是吉隆坡会议中心的简称,也是马来西亚标志——双子塔所在。其实在市区各个角落都可以望见两个尖尖的塔顶,可以把它做为方向标,城北。KLCC也是金融中心,银行扎堆,中国银行在这也有一栋楼。类似天河北一带,却远非天河北能比拟,不说明净的天空,参天的大树,单是门前大面积公园的绿地、小山、湖泊,又怎似体育中心的大片水泥地。
大年三十的傍晚,华人商铺全都关门,自家吃团圆饭去了。在街上找了一圈,实在没中餐可吃了,只好进了印度餐馆,这一吃就是三天,还好在尼泊尔吃惯了咖喱,倒不觉难吃,其实份量还满足的。只是餐馆里基本只有印度人,点餐时和店员因为交流不畅,点着点着突然一盘子的饭菜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了在一张塑料上,并麻利用报纸包成个粽子状,再用皮筋一箍交给我。等我坐在餐桌上把包打开再用刀叉吃起来时,不知多少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大年三十的傍晚,华人商铺全都关门,自家吃团圆饭去了。在街上找了一圈,实在没中餐可吃了,只好进了印度餐馆,这一吃就是三天,还好在尼泊尔吃惯了咖喱,倒不觉难吃,其实份量还满足的。只是餐馆里基本只有印度人,点餐时和店员因为交流不畅,点着点着突然一盘子的饭菜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了在一张塑料上,并麻利用报纸包成个粽子状,再用皮筋一箍交给我。等我坐在餐桌上把包打开再用刀叉吃起来时,不知多少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Cheras
Cheras中文名蕉赖,是吉隆坡的华人区,位于城东。坐城铁到达Cheras站,出来却是安居小区,绿草成片,绿树成荫,小区外墙是红黄蓝三色,居民多是印度人。走到公交车站,一个中年女人正在等车,貌似华人,于是中文交谈,得知区中心在Maluri,并一起乘车过去。车上人多,中文通用,一位阿伯很热心,说凭当天车票可以不限次搭乘同一公司的车,又说不要晚过十二点,因为那时已经收车了。后来才知同公司还分不同线路,还要第一个字母相同才行。
坐Rapid KL公司的B112从Maluri回Puduraya,经过商业区Bukit Bintang,商店和酒店密集,游人如织。到了晚上更是热闹非常,街道两旁和上空点亮了一串串红灯笼,商场门上大书“GONG XI FA CAI”。内巷Jalan Alor是中式小吃一条街,粥粉面、烧烤应有尽有,烟气弥漫。
坐Rapid KL公司的B112从Maluri回Puduraya,经过商业区Bukit Bintang,商店和酒店密集,游人如织。到了晚上更是热闹非常,街道两旁和上空点亮了一串串红灯笼,商场门上大书“GONG XI FA CAI”。内巷Jalan Alor是中式小吃一条街,粥粉面、烧烤应有尽有,烟气弥漫。
Kuala Lumpur
亚洲航空开通了广州到吉隆坡的航线,整版的广告登出来后,第二天票价就上涨了不少,所以今天机上还有三分之一的空位。飞机是崭新的空客A320,黑色皮椅配红色地毯,空姐穿一身大红而紧身的制服。飞行四个小时到达吉隆坡廉价航空终站,简称LCCT。LCCT比较简陋,只有几个入境柜台,一个落地签处,另有一个换钱处。
在机场内还不觉得,一出来就热浪逼人,赶紧除下长衫。门前一排大巴多是去市区的,上了一部到富都车站(Puduraya)的车,一个多小时先到中国城,很多人下了车,再兜兜转转又塞车,一个多小时才到。没想到下车后到处走走看看,几分钟又回到了中国城,入口牌坊上写着“茨厂街”三个字,不知是何意。里面多是些小档口,卖服装手表之类,人多而混杂,除游客外,华人、印度人和土著各占三分之一吧。所以吉隆坡随处可见观音庙、土地庙和关帝庙,而印度庙和清真寺也很多。
在机场内还不觉得,一出来就热浪逼人,赶紧除下长衫。门前一排大巴多是去市区的,上了一部到富都车站(Puduraya)的车,一个多小时先到中国城,很多人下了车,再兜兜转转又塞车,一个多小时才到。没想到下车后到处走走看看,几分钟又回到了中国城,入口牌坊上写着“茨厂街”三个字,不知是何意。里面多是些小档口,卖服装手表之类,人多而混杂,除游客外,华人、印度人和土著各占三分之一吧。所以吉隆坡随处可见观音庙、土地庙和关帝庙,而印度庙和清真寺也很多。
白天鹅宾馆
位于沙面的白天鹅宾馆是改革开放的见证,开业时曾引来市民排队参观,让人见识了五星级的标准。现在已经平民化了,不过还是有很多老外喜欢住在这里。除了沙面岛的异国风情建筑,宾馆还面对着“鹅潭夜月”的无敌江景,占尽了地利,虽然对岸芳村和洲头嘴的建筑物不怎么样。
经过了二十年,宾馆的设施稍显陈旧,不过仍看得出用料和设计的讲究。比如说地板,平坦而防滑,楼梯不用嵌入铁条,走来就不会铬脚了。圣诞节期间,宾馆内也立起了高高的圣诞树,上面挂满闪亮的饰物,宾馆的自助餐厅也人满为患。可惜物质的文明没有带来精神文明,大家径直挤到前面挑选食物,毫无排队的意识,一个中年妇女一次性向自己的盘子里夹了五个大闸蟹,简直是哄抢。
经过了二十年,宾馆的设施稍显陈旧,不过仍看得出用料和设计的讲究。比如说地板,平坦而防滑,楼梯不用嵌入铁条,走来就不会铬脚了。圣诞节期间,宾馆内也立起了高高的圣诞树,上面挂满闪亮的饰物,宾馆的自助餐厅也人满为患。可惜物质的文明没有带来精神文明,大家径直挤到前面挑选食物,毫无排队的意识,一个中年妇女一次性向自己的盘子里夹了五个大闸蟹,简直是哄抢。
东西基
因为两村之间只隔着一条五十米的小河,所以写到了一起。
从西基牌坊走进村里,路边先是两个小小的池塘,三五层楼的民房凌乱而紧挨着,形成曲折狭窄的通道,墙上到处张贴着“有房出租”的信息。楼下商铺人很多,却是一堆一堆围观打牌的,都是外地口音,应该有不少开发区的员工吧。村外被工厂包围,立了一排大罐子,空气中也弥漫住化工原料的味道。十分钟就穿过村里来到河边。
河水很清,泊着两三只无篷木船,不过不载客,偶见村民摇橹来往。两岸都有江景房,东基这边还有个江景篮球场呢。从公路桥走过对面,进入东基村。村里的楼更密些,只见一线天,两边阳台下就是通道。同样有地摊、小店,有一家卖面条的生意不错,面条很新鲜,呼出来的水汽在包装袋内结成水珠呢。
从西基牌坊走进村里,路边先是两个小小的池塘,三五层楼的民房凌乱而紧挨着,形成曲折狭窄的通道,墙上到处张贴着“有房出租”的信息。楼下商铺人很多,却是一堆一堆围观打牌的,都是外地口音,应该有不少开发区的员工吧。村外被工厂包围,立了一排大罐子,空气中也弥漫住化工原料的味道。十分钟就穿过村里来到河边。
河水很清,泊着两三只无篷木船,不过不载客,偶见村民摇橹来往。两岸都有江景房,东基这边还有个江景篮球场呢。从公路桥走过对面,进入东基村。村里的楼更密些,只见一线天,两边阳台下就是通道。同样有地摊、小店,有一家卖面条的生意不错,面条很新鲜,呼出来的水汽在包装袋内结成水珠呢。
沙洛
丫髻沙大桥当年创造了多个第一,而今落下一片骂名,说到底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沙洛村就在桥下,来往的车辆为整个村增加了底噪,重车驶过时更是“轰隆隆”如打雷一般。村里有条两三米宽的小涌,水尚算清,只是小船经过或有人打水时涌底的黑泥就翻上来,还好没有臭味。沿着河涌向南穿过村里,就到了珠江边。一棵大树象伞一样覆盖了小小的渡口,对面是番禺南浦岛。江堤已修好,不过仍是沙石路面,好在没有车经过。江边有用树枝架起的一米多高的栈道,是铁丝网的路面,仅一人宽,一直沿伸到江中,小船泊在旁边,一位中年男人正在织鱼网。不远处在建新的过江大桥,是斜拉索式的,跨度很大,有几段还没有接上,工人在桥上忙碌,被夕阳映下金色的剪影。桥下是工棚,一个工人出来走到栈桥上方便,尿注又粗又长,直泻入江里。
仑头
仑头小学旁边是南溟黎公祠,灰砖青瓦的大院子,搞了个什么中华姓名图腾博物馆,收起门票来。祠前是仑头公园,从桂花从中穿过就到珠江边的环村南路。全路长五百米,沿江修了整齐的护栏和平整的石砖路,而且隔几米就有一棵榕树,枝粗叶茂,丝丝垂须。村民在树下打牌、下棋、打麻将,又有用竹簸箕装上杨桃来贩卖的。也有石阶可以下到江边,现在是枯水季,江边露出小片沙滩来。沙极细,走上去软软的,象踩在泥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江水混浊而平静,只有船过时才涌起波浪。河中心有船,船上一次次放下大铁爪,抓上江底的沙和泥来。对岸就是官洲岛,正在搞什么生物岛建设,几乎被夷为平地,不知几年后会是什么样,反正不会象从前一样郁郁葱葱吧。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