罾棚角咀

原路退回麦径,上西湾山,过西湾亭。又在麦径路牌对面走入小径。麦径真完善,只要有岔路就有路牌指示方向,生怕大家走错了路。这边草也密,但不及腰高。走过一片开扬地带,来至分路口。现在已有路牌,直路指罾棚角咀,支路为睇鱼岩顶,自然顺路一游。沿路见大浪湾及长咀一带,蚺蛇尖坐镇后方。登上岩顶,见湾内三岛:大洲、尖洲和烂头排,象三个小矮人。山脚黑礁白浪。跟随丝带继续南行,穿林至尽头平坦处,海天一色,右方罾棚岬角,蚀洞处处。草已少,小径明显,但有碎石且较为倾斜。又是要一步一步落脚了,终于还是摔了一跤,左膝开始痛起来。下到谷底,小休。

跨过干溪,开始上行,终于来至罾棚角咀这一边。可这咀有点长,前面还拦着长岩顶,只能拖着腿缓进。过长岩,饭甑洲已现尖角,前面一片平坦。草丛丛,象苔藓,小径延伸再延伸,似到世界尽头。一直下,一直下,终点止于半山。东崖峭立,多柱石,尾端一缝,从上裂下。山脚已被海浪掏空,新的破边洲正在形成。饭甑洲触手可及,正在对面,象一只大海龟,背对游人,正在努力地划向浩淼无边的太平洋。“龟尾”立有白色灯塔,船只穿越海峡。原来山脚还有一小岛,象一棵菜花,不下来崖边是绝对看不到的。也许只能算礁石一块,连名字也没有,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圈圈。尽管脚又痛,身又累,换回如此美景也觉值得。休半小时,已是下午四点。尽管此时阳光更添金黄,也已不得不回走了。在长岩顶南边,有橙色丝带,似可经山腰退出,但不敢冒走,还是老老实实翻过长岩顶,跟从北边丝带下山。至中段见到了浪茄仔的路牌,又再次见到了橙色丝带。路仍然有些陡,小心下来,横过浪茄仔沙滩到对面,路口有丝带。上来十米,缘壁而行。在地图上这一段是实线,但一样狭窄难行。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自己正贴在一块石壁上,下有悬崖,前无去路。这一惊非同小可。天色渐暗,脚也更疼。小心退回,遍寻丝带,才发现原来路在石壁的上方。终于绕到了浪茄湾,最后一段用下坐法垂直下降十米,脚才踏上了沙滩。浪茄湾还是这样白、长、绿,无人而更显空灵。

还要翻过最后一个高地,此时左膝已不能弯,只能右脚一级一级地走,此时好想有一付拐杖。回头望望,饭甑洲的灯塔远远地亮起了黄灯,一闪一闪的,象是漂渺的鬼灯笼。下到东坝,天已全黑。眼看着一部车刚走,坐在亭下不见人影。风越来越大,身上越来越冷,脸却越来越热。据经验,脸一定晒红了,而且很快就会变黑,不用几天就会象黑鬼一样。知道拼车无望,只能电召的士。可自己连一个号码也不知道呀。想起了999。打过去,那头传来一个机械的、粗哑的中年女声:“三条九。”极象《龙过鸡年》里周星驰报警听到的声音。被她训了一顿后得到查号台的号码1803。打过去查,西贡的士竟然没有登记,给了个大埔的,召了两次当然召不来。周围黑蒙蒙,不知什么东西在垃圾桶里翻动发出声响。起身活动一下,脚依然疼。用手机照路边的地图牌,发现下方郊游注意事项有提供一个政府热线1823。打过去,一阵自动录音后出现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语气和蔼,象在哄小孩子,给了一个号码。此号码仍然不是西贡的,好在接线员知道并告诉了正确的号码。召了两次终于有车肯进来了。等啊等,先远远地在西坝见到了车灯,随即又消失在山后面,那是黑暗中的希望之光。再十几分钟光明再现,终于照到来跟前。车停下,司机是可亲的小老头,开口说:“怎么这么晚呀?都过年去了,怕没有人,不敢进来。有流星雨的时候才多人呢。好多人专门进来看星星。”想起刚才在亭下等车时,头顶的星星确是特别的明亮……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