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埔火车站出闸,匆匆走向小巴站。在上次等车的地方,正在排队上车。三步并两脚跟上队尾,滴卡就坐,车即开出。车在市区兜了一阵,觉得不对劲,上次是不走市区的,而且车资好象不只六块六,而是八块多。再一环顾,没有一个行山人士模样的乘客,心想大概是坐错了车。果然车至大美督就进站了。走出对面马路,坐等一会,特别班车如期而至。扬手上车,再付六点六元。
在祠心路总站下车,走回乌蛟腾路,五十米至尽头,是停车场,路边即有地图牌。顺小路走几十米,又有一牌,牌边的台阶就是郊游径之入口,另一边往新娘潭。一路向上,脚下是裸露树根结成的天然台阶,还算好走。上来第一峰,两百多米高,名马头峰,在涌尾的正上方。此时山中雾气还未全散,树木湿湿的,远方的大坝也有些模糊。向前过第二峰,据说叫马后峰,也是两百多米,山顶有标高柱。太阳一出,淡水湖揭开面纱,连大坝后面的马屎洲也见到了。另一方向是吊灯笼一带连绵山峰。行走于山湖之间,丝毫不觉疲倦,只是渐渐热起来。过横岭坳,此处有路回乌蛟腾。再向前至大峒,又可经下苗田退回乌蛟腾。然后前方立着一块“劝退牌”,说前路极为艰难,不宜冒然前进等。但不前进又怎见靓景呢?右边淡水湖岬角小岛,波光万倾;左边印洲塘风光徐徐展开,山脚海岸赤红。红石门坳已经经过,留待下次来游。山上的路也粉红可爱,连上对开的赤洲,可能正是这一带的地质特色。过一小丛竹林,来至鹿湖峒,算是走了一半,但已耗时四小时。有一支路,是出黄竹角咀方向。略走几步,整个印洲塘尽收眼底。往湾洲连绵,似乎连上了红石门;乌洲小巧,似一小块朱古力。就着美景午餐,撑伞坐在大石上。另有一队人越过,他们要从前边下红石门去。
大休过后,回到鹿湖峒,大坝还很遥远,但已没有高山。开始下山还有石阶,每一块石阶小小的,中间凿着两排共十个圆孔。两段石阶过后,成了土路,上有碎石,又斜又滑,十分难行。每一步都要仔细观察,找准落脚点,有时还要手攀树枝,龟速下降。不过一光着膀子的老外,hello一声后,轻松超越,一下就走得没影了,真是令人佩服。过后又是一段斜坡,碎石较少,再后皆为土路,直至长牌墩。景观右手仍为大湖,湖心见泄洪塔;左手则换成了赤门海峡及后方西贡群山,海上有两小石排,排上有灯塔。山脚有一小内湾,色彩斑澜,不知其名,似有小路下达。后为老虎笏,也很绚烂,水面有浮排。长牌墩又有劝退牌,后面的路就好走了。湖对岸即是横顶山脉,似铜墙铁壁一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刚刚一路走过来。之后过泄洪坝,终于到达郊游径之终点,太阳已经落到了马屎洲的后面。但是前面还有两公里长的大坝,简直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叫人走断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