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

粉可怕,在梧桐山看到了大屿山。凤凰双峰,右边是稍矮和圆锥形的弥勒山,左边是一样高的大东山,应该错不了。能见度达到了45公里,却是12月。
从大望这边的北门上山。门口的梧桐小镇,又象很多的景点一样,到处建、挖、改,一片乌烟瘴气。北门是车路入口,明明有栏杆拦住,还是有车开上来。不是工程车,而是一家大小来游玩的。一直上,来到了电视台的分路口。再上还有好汉坡,下山也有几条路。之前在香港北区行山经常能见的电视发射塔,今天终于来到面前,原来这么大。又有茶座,有泡面可吃。
从凌云径下山,全是毕直的楼梯。望着夕阳和香港群山,不用半小时就下到半山一条无车的车路,再经仙桐体育公园出长岭。

长山

今次又捆了一次配水库,而且是全捆,比上次还要艰辛。
从大塘湖站下车,沿梧桐河走入村中,路边有一条比人还高的大水管。很快就右转配水库车路,上至门前,原来是坪輋食水配水库。门右有箭头指示,草相当密。绕着铁网来到库顶,路才清晰一些。往长山前行,经过侧坡,路也是侧斜,路旁有生锈的铁网和铁柱。上到167山顶,有标高柱一支,可看新修的莲塘口岸连接路。
原路下山回到配水库顶,转右捆另外一边。谁知这边路程长得多,草更密,中段还十分之陡斜。奋斗半小时,如果是夏天,早就不见一瓶水了。于配水库尽头,穿过一片茅草山坳,上对面93米小山,亦得短标一支,没在草丛中。小山名大砍笃,视野很好,望山下村屋和对面的龙山。西向下山,经过坟区,出来一条破旧车路,再出就是坪輋路。

歌连臣角

歌连臣角其实没什么,除了监狱,还有一个炮台遗址,也就是俗称的大电视了。
从小西湾出发,一路沿龙跃径上山,就会来到歌连臣角道。左转尽头就是监狱,途中回望小西湾方向,可见黑角头灯塔,一座四方的小白屋,立于悬崖之上。在监狱前约50米,仔细观看路边的栏杆,有一处画了一个箭头。翻过栏杆得到破烂水泥小径一条,续接楼梯下到海边。
炮台遗址尚在,但烂了一半。圆形的屋顶塌下来,地上满是碎石。本来犹如电影大屏幕的弧形视窗变成了四方形,还免强对得住大电视之名。周围是峭壁和海沟,也能一望横澜宋岗和东龙岛。
原路走回,续走歌连臣角道,部份路段狭窄,没有行人道。经过华人坟场,右接环翠村公园下山。

深蚊咀

这次出门早,天刚亮,麦当劳竟然有十多个麦难民,或躺或坐,还在睡梦中。去到西贡赶上了八点半的头班村巴,九点就到了西湾亭。前段与短咀线路相同,过大浪四弯,米东坳,直至沉船涧。过涧之前在左边找到一条支路,过一条支涧,应该可上回米粉顶的。过涧之后,爬上对面,前行二十米又有支路,即左转,穿过一带树林,来到山腰,又是一分路口,有横腰径直出深蚊咀。
横腰径相当明显,来到咀前80高的一个小山包上。山下是一片草原,三角形,尖端有一黄色礁石,这就是被深湾和蚊湾夹着的岬角了,自命名为深蚊咀。米粉咀在左,短咀在右,黄茅洲在正前方。原来黄茅洲上除了灯塔还有一支标高柱。后方是东平洲和大鹏半岛,当天看到了小三门岛和青洲。
沿横腰径回到分路口,右转上山。一路碎石泥坡居多,植物不密。上至260米高与米粉咀径合并,路就更明显了。再上就到了米粉顶下,右接山腰捷径,绕过米粉顶向蚺蛇尖进发。至尖下20米,又有捷径可避免上尖。此捷径还分了上下两路,下路长,要经过一片冲损坡;上路短,就在尖西20米接回蚺蛇径。
今天尖上一人也无,皆因天色已晚。一边下山一边看日落。到蚺蛇坳刚好六点。94号车改了时刻表,末班延长,但发车间隔也延长到40分钟,要在7:50赶到北潭坳,不然又要多等40分钟了

青山操炮区

已经是第三次来这边。路口加装了警告牌,上书军事禁区,看来是想加强管理了。正在犹豫,忽见一队摩托车鱼贯而入,于是尾随进入。
今天是周日,不见军人。整个操炮区,除了摩托车队,可说是空无一人,于是大胆的越过落炮地带的警告牌,进入其核心地带。沿军路南行,周围山上有靶标,圆圈里面写着数字。摩托车则在西边山脊上飞驰。继续南行,路转为土路,路边有一架满身弹孔的黑色小车,状甚恐怖。土路上山,是大泥坡,人为铲出了台阶。坡两端都有警告牌,上书“落弹区域,极度危险”,连牌柱上都有弹孔。
越过警告牌来到南脊,与摩托车汇合。转左,也就是东行,经过一个直升机坪,走右路接入340米山之脊路,距山顶也就只有一百米了。脊路北向亦能下山,回到操炮区,摩托车就在这一带回环操练。山路有些陡,也有些滑,但摩托车都上得到,没理由人上不去,只是慢慢行就可以了。
340米山之山顶正位于杯灵双渡主路,是圆头山南边的一个小峰。其南边有两涧,夹一山脊,脊上无路,但坡度平缓,植物稀疏,可随踩而下。至半山,竟见一大叔从谷底上来,原来右边下去是紫田涧。中途有些略陡的坡,只要采取之字形走法就难度立消。下到涧边,水清,过涧又有路可上回乾山那边。涧边颇多水管,沿水管即可出山,接黄栏杆水泥村路,经一个停车场出紫田村。

鹿巢东

大水坑村北五十米有条水务车路,此处之水就是马大石涧。越过挡车杆,走至约60米高的位置,路左有小径。先经过晨运地带,再一路上山,草疏路清。半山有一标高柱,上书半坳岭。再上到山顶,有一旧标。周围大石嶙峋,砂土裸露。山下可望马鞍山市区和海对面的八仙岭。续行就到了坟区,马鞍山郊野公园的对面,已能听到游人声,看见有人从吊手岩上下来。
不下良友路而续走坟脊南下,路稍混乱,很快来到马大石涧。一瀑飞下约十米,瀑下水潭有些人工设施。瀑右有直壁,几个人在练习攀岩。涧边并无山路,只能行涧出。这下麻烦,虽然只是几十米,却少不了攀爬和找路,幸好水不丰。出口有座小蓝桥,从右绕过即出来水务车路。

天水围山

这是谷歌的命名,又名鱿鱼岭。
走过天水围西边的小河,进入沙江围村。村中有个池塘,还有若干叫某某堂的房子,亦有名峦山一号的豪宅。从豪宅后进入山坟区,大路朝天,直上高80米的标高柱。前方又有副峰。一家大小连狗上来放风筝。
山上全是短草,视野良好,比鸡拍岭好很多,所以人也多,多是附近街坊。从副峰北向下山,又有一更矮山包,山下是云浮仙馆,山顶有短草脊路。沿脊下到山脚,是农庄地带。跟路顺时针绕回天水围,于一停车场绕门出来天月路。

西九

新屎坑港珠澳大桥引来万人参观,旧屎坑高铁香港西九龙站就没有那么多人,也可以参观一下,只旧了一个月而已。建筑不太懂,只感觉香西站没有内地高铁站那么方正死板。又在天台铺木板,种很多植物,包括大量狗尾草。这在广州南和深圳北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杂草铲除还来不及。
出来香西,又去西九文化区一看。这边有个圆方商场,只有一家快餐店,超多工人来午餐,工人都是从文化区而来。经过若干工地,终于有一条路穿过工地,来到海边。只有几十米的一段海滨长廊,并无文化,有些简陋,石凳竟然是水泥毛坯的。还是维港风光吸引到一些人来。

画眉山

麦三一直未全走,这次来拾遗。
由北潭凹上来,经过牛耳石山和岩头山后,离开麦径,直走short cut。这是一段防火坡小径,可绕过嶂上。Cut过来又接回麦径,即是画眉山西腰。前行一百米,有小径上山,略密。十分钟上来山顶,有一片小平地,并无标高柱。再北行至副峰,可见山下榕树澳村屋,马鞍山和船湾有些朦胧。
再北往石屋山的路颇密,于是南向下山,回到麦径。再向前就到了榕北走廊十字路口,这下麦三总算基本全走,虽然是分段。不想再翻雷打石山和鸡公山,而左路下北潭村也走过两次,于是右转往榕树澳。轻松下行,中途接石坑下来的分路。过涧后接引水道出来马路,马路亦是引水道。再走一小时出西沙路。

深石亭后山

从昂平路口的山海亭站下车,走入深屈道,一路下行,十分轻松,远眺深屈湾。深屈道基本无车亦无人。半路左右都有引水道,可惜似乎都是拐头路。下到深屈湾游人才多起来,路边的小店平日也有开门。补给后往东涌方向前行,上至一山坳,深石亭正在路边,还有一个小庙。亭后小路十分清晰,只是略斜,反而对面上弥勒山转向站的山径密不能见。
上到167山顶有支标高柱和气象杆,视野广阔。港珠澳大桥在深屈湾前转了一个直角的弯,桥上金巴往来,货车就很少。当天雾霾深重,只能隐约看到东人工岛,大桥的大陆段是完全不见。连飞机的起降也只闻其声。
原路下回深石亭,经过深石湾又走进去一看。大桥不知为何分为两层。想捆边去沙螺湾而不能,还是走回东澳古道去沙螺湾坐船。原来沙螺湾码头在大桥的下面。

鹤咀山

大澳情人桥被台风山竹吹烂,但还可以踩石进入大头洲。不过也没什么好玩的,洲顶有个凉亭。
回到大澳沙滩,救生了望台也被吹歪了,暂时没有救生服务。沙滩尽头有个蓝鸥士多和海神庙,从士多右边过涧,接小径上山。
不用十分钟就来到大板坡,可回看大澳和后方的东龙岛。大头洲的凉亭也露出绿瓦来,还有毛虫一样的五分洲。直上渐远离海边,小径尚算清晰。过一多丝带路口,再上十分钟,就见一危险牌,越牌即进入电台范围,有几个大锅天线,标高柱铸在大石上。沿水泥路下行几分钟,忽见一铁门,又听见开门声。一职员从旁边房屋出来,一言不发,将铁门打开。于是就一路直下鹤咀道,出巴士站。

美孚上金山

从美孚村出来,先到对面的饶宗颐文化馆一看。馆中有精致的红砖房,连电梯井也是红砖的。利用电梯上到高层,穿过一间旅馆,出来青山道,再穿过立交桥,进入长坑路。长坑路直上,尽头是长坑村,过涧有长坑废校,然后接小径上金山。经过晨运客自搭的早晨乐园和一座电塔,上来脊路。
行至第二座发射塔,因前方的山火台上次去过了,遂右转下山。仍是大条泥路,下到一条小水沟,左转则可出金山道,直行是一条小山脊,塌树较多,出来石梨贝水塘,有条小坝和一间小石屋。水塘中不知谁养了两只鸳鸯。
续塘边小径下接收水塘,出长源路,再出大埔公路。沿路下山,原来这边也有个黄大仙祠。穿过之后经天桥过呈祥道,对面即是明爱医院,经过医院就到了热闹的深水步。

松山

澳门巴士疯狂加价,变成六元一票制,原来的短线车,涨价近一倍。关闸总站在风灾后一年还没搞好,要走出来,结果一走就来到了望厦山。山下有林则徐纪念绾和莲峰庙,山上有炮台,能观澳门半岛。周围民房很密,一格格的象鸟笼。
继续走向松山,澳门半岛最大一片绿色和最高的山就是这里了,不过也就海拔几十米。山顶有灯塔,可惜当天维修,没开放。北边有缆车,还有个二龙喉公园,里面圈养了黑熊、弥猴和一些鸟类,算是一个小型免费的动物园。半山有一条缓跑径,林荫充足,可从不同方向观看澳门。很多人来跑步。
下山走向南湾湖,部份路段没有人行道。在东望洋街一带发现了澳门版中环扶手电梯,只有三段,每段也很短。来到湖边,沿湖散步,这里游客就比较多了。从湖西翻过主教山来到妈阁,坐1号巴士回关闸。

外伶丁岛

到桂山岛的人很多,船客下了一大半。外伶丁岛的游客都集中在镇上。镇上的东西基本贵一倍,扬州炒饭25元。岛还在开发,到处是农民房改建的丑陋的渡假屋。沙滩只有二十米,海水也一般,好在是绿色。半山有座北帝庙,还有一条环山公路,无人亦无车。顺时针沿公路行,路边有些军事遗迹,亦可俯看全镇。来至岛北,又可远眺香港的石鼓洲和长洲。岛上漫山遍野是大石,有的高几层楼,很有原始风味,只是条路修得太工整了。从一个叫大东湾的海滩上方经过,来到岛中部。这边有个矿场,挖出了一个人工湖,湖水碧绿,在卫星图上象只眼睛。本可继续前行绕回码头,但前方有些工程,不知通不通,天又突降大雨,撑伞等雨小后返回。
回到大东湾左转小路上山,有路牌指示往山顶奇石公园。跟着楼梯左绕右绕,经过无数大石,其中有一道窄隙须得挤过。有的石下还摆了石桌石凳。雨基本停了,但雾来了,能见度跌至两米,完全不辨方向,幸好有些出口的指示牌。终于出来车路,左往奇石公园,右转则下山接环山路,还好赶得上末班船,只是鞋袜尽湿。

凤凰山

好象到处都有凤凰山。珠海也有,山中有条古道。从神前路进山,路边有里神前村,也有房地产小区,生活机能十分方便。路尽头右转,来到一个小水塘。过水塘拱桥即进入凤凰山古道。古道相当大条,类似郊游径,二十分钟至一十字路口,左转小径上凤凰山。山路颇漫长,间中芒箕草密,好在起伏不大,只是一路上行。半山有一条横腰径,黄土裸露,近一米宽,却是拐头路,只能掉头。回到路口续上山,能看到山下一个大水库和珠海北部,淇澳大桥免强见到,香洲的日月贝也变得贝壳那么小。
全程只遇见一人。来到山顶却有大批人在此,原来皆是由东坑上山。山顶视野辽阔,360度可见,不过当天有霾,能见度最多十公里。北面风光最原始,有一小水塘,名塘抱石,周围的小山树木稀落,有些似青山腹地。
西向下山至东坑村。路很大条,部份斜度大。山顶的年轻人们,穿着便装便鞋,不用山杖也一溜烟走得没影了,并没有摔死。下到山脚还要走几百米车路,最近的巴士站在普陀寺。

普光寺脊

普光寺业已荒废,铁拱门也倒在了草丛中。其右侧的山径倒还清晰,很快便穿出树林,俯瞰山南的锦田平原。原来锦田很方便,餐厅多,又有超市,从大榄遂道转车过来还不用钱。市中心有间红砖屋,是周末才开的跳蚤市场,但没什么人气。
再上就是青青草路,随意上,很快就接入山脊大道。可惜天气变坏。雨带象一团浓雾,先是罩在深圳南山和福田的上空,终于也跨过深圳河来到这边。撑伞大半小时,无法再上山了,遂往发射站下撤。竟见夕阳。草上的雨珠都金光闪闪,南生围、甩洲也染成金色,难怪有摄狼上山。下到逢吉乡,鞋袜都湿了。

花山

由东坝下层尽头起步去破边洲,是一条捷径。经一条小水道上来十米,有一支方形斑驳的标高柱,后沿山腰横过一片石坡就来到山坳接入纪念碑过来的大路。前行到分路口,左往破边,右往白腊,右有支路下捡猪湾。下来一看,很多垃圾。发泡胶被台风吹烂,细碎如雪,铺在山缝之间。十字沟旁边还有积水潭,困住无数小鱼,象一团乌云在水中飘来飘去。
上来右路,往白腊方向前行至一小岗,右边即见明显小径直上花山。小岗可观花山南岸和群岛风光。近山顶植物转密,标高柱下只有南来和西下之路,东路则不见。西路沿脊下山,草不太密,出口在麦径M016右边的排水沟旁。

多石顶

这是一条自制线路,十分难行。
从水泉澳走到多石,转入配水库车路。半路有工程,又吵又多车。好不容易来到配水库前,大门紧锁。怎么回事?上次明明看到有人在库顶草皮上面活动啊,再加上看地图,配水库顶就有一条脊路,应该轻松相接呀。配水库用铁网围住,占地约两个蓝球场大,周围皆无丝带引路。从门右缘铁网上山,草木颇密,但有人踩过的痕迹。有时要攀爬,还可以借力铁网。网右有一涧,倒有几条旧丝带。慢钻慢爬到配水库网顶,总算松一口气。
脊路不明显,亦无丝带,但植被稀疏,可以随踩而上。上到240山顶,是一片冲损地带,黄土裸露,但地表坚硬,没有浮砂,反见到一粒子弹。西边是无遮无拦的沙田,东边则是大老群山,山谷有一白色方柱状建筑,绕着一条马路,又有绿瓦凉亭。山顶南北皆清晰有路,北路地图没有,这次南行。去到下一个山头,如果继续南行,就会接上上次水泉澳东过280山的坟路。这次左转东向下山,沿路有少量丝带。十来分钟听到涧声,左转穿过茂密树丛,下到马路。
沿马路北行,路中有大石挡路,所以不通车。很快来到白柱建筑,两层楼高,传出嗡嗡声,不知什么名堂。续走有分路,右路至一涧,不通,绿瓦凉亭正在这边。回到路口,经左路下山,经天桥横过大老山遂道口,路过恒生学院出愉翠苑。

珠坑桥

台风山竹过后,市面一片狼籍,到处是断树、落叶。香港跑步进入了柴火共产主义:不用自己砍树和劈柴,俯拾即可,按需分配。优美的郊野公园郊游地也成了垃圾场一般,鹤薮就是这样。家乐径满是落叶,周边植物东倒西歪,还有断树挡路,难度由一星上升至三星。家乐径南端有两座小木桥,一名屏风桥,一名珠坑桥,跨过的溪涧流水充沛。继续南下就可直出沙螺洞。

刀头咀捆边

挑了一个大退潮的日子,看着岸边一米深的水印,走来十分轻松。
过了船湾主坝和泄洪坝,还有一个小坝。由此下到海边,开始捆边。一路直线,没有什么内湾,可快速推进。脚下是金黄色的碎石,身后是马鞍山,前方的白色灯塔,正是刀头咀的尽头,看上去很远,结果半小时就走到了。灯塔四方锥形,纯白,写有黑字105。绕过灯塔就来到刀头咀北边,也就是老虎笏。
内湾渔排还在。北边捆边略需爬石,石上多贝壳。因为是大退,还是易行。来到断坝,水外流,还在退潮。断坝有两处缺口,水流颇急。换上拖鞋,用杖撑住水底,小心踩过,也吓得心卟卟跳。过坝之后才想起,其实不用过,只需继续捆内湾,就可以到达卡通船出口,上次就是从那里来的。
坝上和周围的雕塑全都不见了。还是沿海边走到废屋,然后上山,经郊游径兜长牌墩回大坝。

上洋山

由五块田走郊游径上山,话哽快就上到上洋山。也是郊游径和单车径交错行,中途有一处开阔带,可望牛尾洲和西贡。郊游径不经上洋山顶,要走几十米小径。顶上也没特别,就一块小平地,周围是树。山顶下来郊游径,下山路口就在对面,也很易行,十几分钟就下来坑尾顶村。再沿村路经过澳贝村,在孟公屋下村公厕前转水泥小径,也是话哽快就下到坑口。

鸡伯岭

洪福村吃饭不错,人不多,环境也很新。饭后走到厦村,转新锡路,穿过若干货柜场,来到鸡伯岭路。路上也有货柜车,还有建筑垃圾。北向转入支路就立刻安静了。支路尽头是坟区,看深圳湾大桥蛇样蜿蜓,对岸高楼象积木矗立。坟后跟丝带上顶,得标高柱一支,不过在林中。北向经茂密芒箕小径下山,被蜂针了两下。下来凤降村出天水围。

婆髻山

很久没有走香港奥运径了,也就是梅东古道。从梅窝出来,上到望渡坳,走到气咳。望渡坳东西皆有小径,西上莲花山,东至愉景湾,但都没丝带,看来没什么人走。
于白芒焚化炉前上山,约一小时来到婆髻山脚下,由东北脊上山。初段还好走,只是芒箕草较密。至山顶前十米,有一片斜坡,约60度,脚位不良,又不多植物抓手,十分难搞。上来山顶原来并无标高柱,但视野还是一望无际。
东南下山好走很多,接郊游径后还是往东涌方向下山。但不再回到恼人的东涌市中心,因为富东村的快餐店也一位难求。这次转向东行,到映湾园这边,人就少很多。

卫奕信径第八段

这段是拾遗之路,因为之前从铅矿坳下来都是直出大埔,没有走过这边。
碗窑原来是烧瓷器的地方,还有一座樊仙宫。樊仙则是窑神。经过一小段湿滑山路,接水泥路,高点有个水务设施。再向前接近莲澳,路左有水泥小径,路口有告示牌,说此路不通往麦理浩径,这又是此地无银了。遂进入一探。水泥径走约半小时至半山,后为小径,路口颇多丝带,还有一块难行告示牌,应该是上走马岗之路口。
原路回到卫径,路过莲澳村口,直下太和。太和西郊有个梅树杭公园,傍林村河而建,大树参天,绿草如茵,河中有小岛,跨岛小桥亦简朴优美。

柏架山下引水道接野猪径

走完上引水道又来走下引水道。原来兴华村后有条晨运径可以接配水库之车路,车路就与下引水道相交。一路西行,环境清幽,还有亭凳可供休息。不用半小时就来到猛鬼小石桥,出西湾滤水厂。
水厂车路出来大潭道,对面有几间废屋,屋后接小径上山,不用半小时就来到了上引水道美景路口。这边还有一条郊游径,立着野猪径的牌,经柏架山西腰前往大风坳。一路上原应好风光,侧望整个大潭,可惜全被树木挡住了。港岛行山就是树太多,闷气。看一些旧照片,龙虎山原本是草山,多好啊。

青爬石到棺材石

上次走狮地,因为下雨,错过了青爬石,这次再寻。青爬石是谷歌的命名,山友一般叫珓环石,因其形状象求卦的两片珓环。
从海下路中段的山火了望台路口对面上楼梯,进入林中。接水泥径至山腰,直走小径上280山顶。顶上有一块平地,还有一座废弃的观景台,可以观大滩海,但不见石。原来石在其北边的小山包上,亦有明显小径前往。来到小山,见石左右各一,约两米高,似尖牙突起,指向湾仔半岛。石下有小径,大概是新开的,略密,直下大滩郊游径。
续行郊游径至拦路坳,右转湾仔半岛。过西营地至高点,接小径直出棺材角。想不到出角这样远,至少走半小时。路上风景怡人,左有海下湾小岛,右是赤洲,前有黄竹角咀。近角处小径突右转急下,有绳辅助,直至海边。巨大的棺村石斜躺在海边,长约五米,另外小棺材石也很多。
最后原路回到大路,绕南营地回到海下。

飞鹅崎岖右路

上次走了崎岖左路,这次走右路。飞鹅山道一号直上小自杀崖底大约半小时。右转,从崖树间隙绕过,原来另有一条小径,有一个蟹钳石在上方。同样略需攀爬,但两边都是草,觉得没有左路危险。上到小自杀崖顶,再上几十米就并入左路,接上高危径了。
今天自杀崖没什么人,大休后走向山顶发射塔由西脊下山。之前都是东脊下山,闷在林中。西脊则开场得多,不过初段有支路,还有一块写着“下去危险”的牌。好在上次走过,记得会经过一块写着D7689的大石。顺利下到扎山道。

老鼠岭

由文锦渡转入莲麻坑路,路口是新屋岭村。穿村至村后篮球场,绕过球场至一黄色栏杆车路。沿车路前行至三叉位,一小山包正在前方。沿石楼梯上坟,坟后踩短草上到山脊,脊上竟然有大路。左右皆有小山,右边是恐龙坑,山路纵横,应是越野摩托车场。左边则是老鼠岭,还有无名山包。
大路被摩托车磨得很滑,小心下至山谷,有一道黄栏杆水泥小径横过,对面即上75米高的老鼠岭,得标高柱一支。周围杂草有点高,眺望一下深圳,原路下回山坳,沿黄栏杆进入周田村,再过李屋村出坪輋路。顺道一游云泉仙馆,其牌阁亭园还不错,就是太新。馆后又有一排小贩,卖些洛神花、橘红、蕃薯干之类。最后看看坪洋新村的彩绘,再过坪洋村,绕田中小径,经坪洋隔田回到坪輋路坐小巴。

行者池

想不到咕咕地图上有这个地名,看来已是热门地区了。
从兆康起步,横过屯门公路和青山公路,进入富地路。其实虎地就叫虎地路不好么,改成俗气的富地路干啥?上到烧烤场,进入屯门径。面对九径山的发射塔一直走,来到山腰的东升亭。左转下虎峡谷,过涧即见路右有路不通行牌,又找到一条上九径山的小径。沿涧续行虎峡谷径,中段即是行者池,有一小坝。池中无人,但多小鱼。池边颇多垃圾,有啤酒瓶、薯片,甚至有半边西瓜和香瓜。池对岸亦有明显小径上山。
下游是蓝地水塘,又叫老虎坑水塘。过大坝,坝东有标高柱,亦有小径。坝北则直出,经过全港唯一在用的蓝地石矿场。矿场门边有个小神台,不知拜谁的,有圣水赠饮,也就是樽装水。出来蓝地铁路站。

大蛇顶

的士升完价,从西贡到大蛇顶的入口刚好一百元。之前一百元可到东坝。
还是由路不通行牌后进入,上到第一个山包,转右下至坳位。想不到这边的路坯反而明显,但只有走在路上才看得到。一路都能望到南边的海岛和北边的水库,接近山顶,风很大,淡水湾、大蛇湾和禽渠湾都半露面容,然后登上山顶标高柱。南边树丛很高,挡住了风和景,只能北望湛蓝的万宜水库,禽渠石在对岸发着白光。
原路下山。过西坝。最近雨水少,水库水位较低,可以走到塘中小岛上去。结果在水库底发现一些人工物件,包括两个白瓷厕坑。

妙高观音

响石坟场的车路过了坟场即变为小径,接入川龙河边上来的小径再上一段,即可进入靓靓青草脊路。上行几十米,过相思林径,再上就是妙高台了。顶上有间小屋,是山火了望台。翻过妙高台,沿小径北行,来到大波波下,刚好避过大帽山九曲十八弯的车路。车路有人又有自行车,当天还有大货车运石油气罐上来,能避开当然最好。过大波门口,续行车路,路左有废弃平房,铁网围住。
之后左转草丛,踩行二十来米,觅得明显小径一条,北向下山。因一路短草,相当易行,景色亦开扬,望得到船湾。约半小时来到嘉道理农场的凌宵径,径边是植林区,幼苗用大量铁通扶立。西行穿门进入农场,接入车路至观音山。山顶有蓝色的鱼篮观音,还有一圈观光走廊,从西北望到东北。回到车路,东行上走到嘉道理兄弟亭,出凌宵径接横腰径下梧桐寨。
农场周边皆有告示牌,说不得非法进入。但若大座观音山就被他们独霸了吗,且山上空无一人。但为免口舌之争,还是不走场内车路下山,转而行梧桐寨之山路。

长轫北嶂

伯公坳起步,西行南大屿山郊游径,约半小时到分路口,北上往凤凰山方向。长轫石就在路中段,两米高,爬不上去。石下有圣母像一座,巴掌大,用玻璃盒围住,俯视屿南海岸。再上很快接入凤凰径,继续上山,至L022右转北嶂峰之小径。小径相当清晰,景色也从屿南变换为屿北。一路下山,短草为主,偶尔进入林中,又很快穿出,约一小时接入地塘仔郊游径,再经法门古道出石门甲。原来石门甲的西行车路通往一水务遂道,写有HKWW1966字样。又另有小径通往莫屋村,不过被村民闸住了。

井头山

井头村有小巴直达。下车回走至路口,右转即见入口,靓靓山路直上山顶。先经过几座坟,山顶有支标高柱,高45米,与三杯酒和深涌码头连成一线。乌洲在南,北边亦能望见船湾泄洪坝,三杯酒象一顶草帽。续下山,有个卫星定位参考网,用铁网围住。下来三杯酒码头,有个公厕和一座古旧石屎凉亭。码头有小径回到井头村。下到码头前二十米亦另有水泥村径,绕高尔夫球场至輋下村。走入村径,完全在林荫中,另一边也是翠绿的球场,还能捡到白白的高尔夫球。
过一小桥至輋下村,桥下养着风水鱼和乌龟。穿村出来西沙路。

锦山和社山

想不到这小小的锦山也有无敌海景,对的住其锦绣之名,只不过要借一借别人先坟的光了。
大埔熟食中心后面有行人遂道横过铁路,出来是泮涌村。沿村路右行,至高点是马窝村,有公厕、休憩处和一株大榕树。大树用木亭围住,是起支撑作用?下山走几步,路右有水泥楼梯上山,是区议会所修。上到半山斜度大的地方,楼梯面竟然也是斜的。山顶有一亭,名马窝亭。一片大水泥地面凝住一支标高柱和两块大石。亭上看不到风景,要东向下行几步,来到几座大坟上,方可见船湾八仙和整个大埔。坟上还有两棵香枫。
下山改走西向小径,穿过竹林来到吐露港公路东边,前行从桥下穿过公路,再走过一片杂草地,经小桥过涧,来到石莲路。这边有间庙叫香海莲社半香园,规模不小。这一段石莲路也是卫奕信径,一路上行,来到莲澳村口,有凉亭和金字村名石。
进入莲澳村,村口有大灶,村中也住了不少人。从村北绕过,就来到社山山脚,有大泥路上山。一路上山一路回望大埔,包括刚登的锦山,马窝亭清晰可见。山顶有一支标高柱,周围白茅草摇曳。北向下山又见林村河谷,山脚自是社山村。
下来村中即见社山神木——被栈桥围起来的大樟树,栈桥已关闭。另外村中还有些大樟树,只是没这棵这么巨大。经小路穿过田园,出来林锦公路,钟屋村站。

雁谷迷径

雁谷迷径是马鞍山北部横腰径,最高海拔也有四百多米,前半段开扬易行,后半段在林中,要过牛乌石涧上游三条支涧,有些上落。
从锦英苑后面出来,接上良友路,直上郊野公园,来到家乐径高点,有座凉亭。亭后接大泥路,是上吊手岩之主路。上来几十米,左转横腰径,也就是雁谷迷径了。初段十分平坦开扬,看得到山下的马鞍山市镇。过一十字路口,右侧小石上有三个模糊文字——黄金壁,路中还有一块圆石,约两米高。再前行不久又有一路口,应是吊手岩北脊。
之后进入林中,绕行吊手岩和牛押山之间的山坳。山坳中有条涧名牛乌石涧,其上游分三支。前两支还好过,第三支也就是北支位置较高,须要翻过。然后接入马尾脊,海拔已在四百米。
经马尾脊下山,至海拔约一百米有横腰径,左转,本以为可直达牛乌水塘,谁知到了半路又要翻山,于是放弃,右转支路下降,来到山脚的水泥路。续走水泥路至水塘下游,有条涧,一妇女在接水。问路她也不知,只好跟着涧边小径乱走,居然来到水塘。想不到这小小的水塘也有一个大坝,塘中还养了锦鲤。塘边有大条泥路,上山可接回雁谷迷径,下山也很容易,不用十分钟,在一座平房边接入水泥路,下去就是锦英苑和利安村之间的小径,正对富宝花园。

甲龙林径

假日的51号巴士15分钟一班,还是满座。大多数乘客在郊野公园下山,可见行山风气之赤盛。但甲龙林径还是不多人。林径主要绕山腰而行,远了很多,古道则是直下。静静走在山中,有时可见大帽山,只是完全没有休息的地方。走一小时有多,最后下山来到引水道,对面就是农场和烧烤场,车多人多,热闹得很。转入雷公田村又安静了,下走石岗,木棉已谢。来到上村,原来有个八乡古庙。上村有好几间餐厅,老板还主动问要不要加饭。又有巴士总站,方便呢。

薄刀刃

上山路口在东涌警署对面,但人行遂道不通这边,只能由裕东路路面横过。进来直上排水沟,沟沿窄而斜,简直是全程最难。要紧跟向上的丝带,如果走错,旁边不知是什么设施,方房子的,立有很多方墩,后来从山上看下来,这一带山脚有好几个这样的设施。于排水沟顶接入山路,路径清晰,一路上山。爬过一组石阵后与西南脊交汇,进入脊路。西南脊在一小峰上,明显可见。小峰孤出,有西狗之风。脊路平缓得多,依次过三个山头,中间最高,有断柱一根。新标高柱在最后一个山头,对望婆髻山。从新柱下山,右接小径,经过只容一人的树根隙,来到天书壁。壁下观天打坐一阵子,还是要回到尘世。
出来莲花山郊游径,北行至婆髻山西腰,左接支路往东涌下山。此路清晰,半山有个标高柱。最后经斜坡楼梯接东澳古道的水泥小径,于一涧边出来翔东路。路边有大水管,又有一座小巧的不锈钢便桥架在水管之上。

海背过龟头

沙头角海已看过多次,这次由西望。海心的小岛名鸦洲,其正西有一片浅滩,可以走上去,当天并无几只水鸟。退回马路,对面即是上海背岭之路。先经过一片坟,可能山火烧过,竟然不见丝带,只能凭地图和经验找路。还好草不密,也顺利找到了路。越登高就越望远,南涌的渔塘也显露出来。可惜只此第一个山头有景,之后沿脊渐渐远离海边,至255海背顶,并无标高柱,然后下至山坳,往龟头岭进发。
小径又密又闷,还无景可看,好在不是夏天。上至四百米,可退出南涌郊游径,但还是续小径由东脊登顶。龟头岭山顶有标高柱,但离沙头角海已非常远了。南脊下山接回郊游径,过平顶坳,回丹竹坑。

马尾脊

经锦英苑和利安村之间的小径,来到高架路下,左转几十米,原来这里有一片郊游地,有亭有凳,很多街坊来行走。上山路口不太明显,由一斜的小水沟上来即见丝带。十来分钟至一横腰径,据晨运客介绍,此径一头往乌溪沙铁路,一头往水塘。看地图确有一池,应是牛乌石涧下游。
再上正式进入马尾脊,全在林中,有绳索辅助。上到四百米高度又有一横路,原来是雁谷迷径。继续上渐渐出林,山下露出企领下海和船湾淡水湖。乌溪沙的海边有一块乌龟形状的地,正在建设,其中有一碗状建筑应该是单车馆。上到牛押山顶接入主路,过鞍位上马鞍山顶。
今天西贡看不太清,标高柱又有人霸住,遂下山,走没有行过的矿场脊。地图上矿场脊有两条,但一路南下,不见分路,西路已没有了。过了被挖去半边的山头,进入平原地带,植物较密。本应有路直下,但跟丝带左绕,竟到了跳板石,再直行经过一段又密又斜的小径,才来到旧矿场平台。平台下面是挖矿留下的大坑,已长满了树。出来郊游径,路口南五米是C3303牌。

石龙拱

由丽城花园起步,过油甘头,上来引水道。原来周日也有很多人行的。西行,见路边有三条石凳排成一行,其上有弧形挡雨棚,入口就在此处。此后就跟路走,分路口则紧跟丝带,经过一些断墙,来到山腰的防火带。一路西行,轻松写意,青马和汀九两桥辉映,架在碧海之上。路边又有一些红枫,倍添冬意。至一片多石地带,防火带转而上行,不用半小时就来到元荃古道。
石龙拱山顶正在对面,有标高柱还有障碍物灯标。很多人爬上来,还是各种拍照。近顶一段有些斜,没有杖的人就要用手爬了。山顶东边有小片草坡和几块石,下到山腰就离开人群了。远望荃湾至港岛,反而下花山人很少。山腰有横腰径,本想往西竺林下山,谁知走到一半无路,地上有生锈的扁铜带。只好回到横腰径,由北边上回石龙拱,看完日落由元荃古道下荃威花园。

凤冠南岩

站在斩柴坳的大石上,已可见刀片石,就在下方二十米,似乎可以沿草坡走下。哨牙石则看不见,因为正在脚下。哨牙石左边的缝隙,是入南岩的正路,但直落两米,没有绳索辅助,下不去。好在其右边草坡已被人踩出了替代线路。绕过哨牙石,没想到还有一个下马威在前方,就是凤啄峡。短短十几米,接近垂直,好在有充分手脚位,要下坐而行。之后就没什么太难的了,不过是跟丝带而行。卡通鼠尾巴是陆上破边洲,穿过窄缝,进入林中,不需十分钟就来到一条干涧,有许多石,结有青苔。当天天气干燥,苔也干了。干涧名凤塘石涧,上游就是擎天峡,有丝带指引,但石头松动,颇不好走,如果有大雾加苔滑就更危险。上来几十米,原来锦鼠观天就在右边,相当硕大,头三角 ,身黄褐色,与周围的灰白岩石很不同。涧右有小径可上鼠头,亦另有小径应可上退凤凰径。
由擎天峡原路退回山腰径,向前一绕就来到天窗峡,有一道开扬石河,其左是积木崖,一长条一长条的,有些似十八铜人。其实积木崖就是锦鼠之一体两面,即其东边的身躯。积木崖的东边对面就是天窗石所在,在路左上约两米,但要上爬,前行几米则另有支路可以走上去。原来天窗之上还有路,亦可通往凤凰径。天窗望出是积木崖,D人摆各种姿势照相可以照半小时以上。
向前来到茶壶咀脊,沿脊右转下降,至分路口左转,进入茶南栈道。真想不出这林中有路可行,有些窄,但不密,跟着丝带半小时就到南天门。南天门V字开口,一泄而下,下面是更为危险的南天门石涧。茶南栈道从山腰切入,上行二、三十米穿门即入凤凰径。虽然有些险,但这已是热门地点,跟着前人的足迹慢行即可。

孟公屋

小棕林海滩没有好玩,只是特别近牛尾洲。海滩都是鹅卵石,水倒清。西边有间私人屋,东边有间风帆协会。沿坑口永隆路走下来,海景都被树和别墅遮挡,还要原路走回去。
沿清水湾道西行几步,路边有洪屋、围心村,村路沿涧可通往孟公屋路,原来这边还有好多村。最高的叫坑尾顶,有路上上洋山。中段的澳贝村后,过涧亦有路,左支经水管往将军澳东低地食水配水库,再出百胜路,这边有个消防学院,再出来就是环保大道。
环保大道有个宠物公园,是关闭的堆填区之一角。狗跑得欢。下来海边是滨海长廊,可回将军澳,另一头是日出康城。这么大一个小区,却没多少商业,只有一间连锁快餐,用塑料杯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