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门
右转下苗田废屋前的小路,经过黑森林,很快就见路牌,指示往大峒,旁边还有一块艰险告示牌。路算宽阔,只是不停上行。过三桠路口,可回望虎王洲一带海岸,从小小的印洲到三桠白色的村屋,上次所捆之边,一览无余。上到大峒,接入船湾淡水湖郊游径,又能一观湖景。东行约半小时至红石门坳,湖侧有一块悬崖警告牌,牌上有刻字:“红石门对面落”。对面有一明显路口,树上挂满彩带。对着印洲塘下行,基本直路一条,有小段冲沟或石面,部份草丛较密,直至一小水塘。过水坝,坝边隐约有刻字,说建于一九七二年,属吉澳供水计划。再前行不远是分路口,两边丝带都不少。选择右转,顺利来至红石门村。村屋已破了顶,墙上涂有“切勿污染水源”字样,对门有石桌长凳等物。来到海边,脚下一色的红石头,孔隙多,似乎比较脆,近海处结满白色的蚝壳,象是起癣。海水清绿,对面的往湾洲,岸边立着一道牌坊,想是海岸公园的牌子。南有一坝,内围一湖,海水从坝下流入,湖中多鱼。过坝前行一段,来至印洲塘海岸公园的南界,见红白相间的界柱。界外是乌洲和黄竹角海。大概是海岸公园的保护,今天未见渔人,也令人独享清净。休息两小时后,原路返回乌蛟腾。渐渐天就黑了,好在至九担租就有了路灯,赶得上19:15的小巴。全天郊游九小时。
西流江
想不到三桠涌也这样漂亮。上次路过三桠村,少往南边走了几步,就错过了。咸淡水交汇的涌口,自然有红树林。海岸弯蜒形成岬角,岸边全是粉红岩石。海水平静似湖,又向内过一闸,在三桠村前形成一个内湖。湖内红树林茂盛如发,不时有鱼儿翻跳。
从乌蛟腾经上、下苗田的“下路”走来,只需约一个钟。上苗田只是路边的一块碑,下苗田还有几间废屋。然后从三桠村公厕旁边的小径登山。此小径是一条水管路,草木较密。初段可回望三桠村码头“湖景”,至高处可见鸭洲、吉澳,约一小时下至牛屎湖村。只见阴暗树林里几间破烂石屋,并不见碑。沿水泥径来至海边。本应宁静的海湾,来了两位盗渔者。男的开船巡游,女的站在船头,用一支类似通厕器的物体,不断向水里戳,啪啪响声不绝。据后来遇见的一位渔民说,此做法是为了使鱼受到惊吓,乱游乱跳,撞到网里。船身涂着一个“深”字,后接号码。难怪他们完事后也就向着深圳方向扬长而去。
继续捆边前进。有时看似直线距离很近,却要绕一个弧形的大弯,甚是恼人。还好地上的石景多样,亦有粉红、咖啡甚至鸳鸯色好似三文治的石块。大半小时过渔排,到达西流江码头。排上有两人。码头边有路牌。顺水泥小路走,来到另一边海,有一个烂码头。码头外就是小巧的印洲,象一顶大草帽漂浮在海面。几只狗奔过来,乱叫一通。海边棚屋里出来一个老女人,问“咩人?”感觉不善,立即走人。一路伴着虎王洲,赏玩石景,花了近两小时才回到三桠村码头。
从乌蛟腾经上、下苗田的“下路”走来,只需约一个钟。上苗田只是路边的一块碑,下苗田还有几间废屋。然后从三桠村公厕旁边的小径登山。此小径是一条水管路,草木较密。初段可回望三桠村码头“湖景”,至高处可见鸭洲、吉澳,约一小时下至牛屎湖村。只见阴暗树林里几间破烂石屋,并不见碑。沿水泥径来至海边。本应宁静的海湾,来了两位盗渔者。男的开船巡游,女的站在船头,用一支类似通厕器的物体,不断向水里戳,啪啪响声不绝。据后来遇见的一位渔民说,此做法是为了使鱼受到惊吓,乱游乱跳,撞到网里。船身涂着一个“深”字,后接号码。难怪他们完事后也就向着深圳方向扬长而去。
继续捆边前进。有时看似直线距离很近,却要绕一个弧形的大弯,甚是恼人。还好地上的石景多样,亦有粉红、咖啡甚至鸳鸯色好似三文治的石块。大半小时过渔排,到达西流江码头。排上有两人。码头边有路牌。顺水泥小路走,来到另一边海,有一个烂码头。码头外就是小巧的印洲,象一顶大草帽漂浮在海面。几只狗奔过来,乱叫一通。海边棚屋里出来一个老女人,问“咩人?”感觉不善,立即走人。一路伴着虎王洲,赏玩石景,花了近两小时才回到三桠村码头。
龙门郊游径
车到得了的地方就会人多,周一也不例外。菠萝坝左边车路经过管理站,前面有一个停车场,接一条引水道,也是缓跑径。有人开车上来跑步。畔塘径向上行,路口有拦杆拦住。一百米即到赏蝶园。绿地上立着很多蝴蝶介绍牌,当然也有亭、桌、凳。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小孩(其中一个睡在婴儿车里)、两只狗和一个女佣来此郊游。女主人可能平时当惯了师奶,象是小鸟出笼,什么都新鲜。只见她带着狗到处跑到处看,又兴奋地向其老公说:“爸爸快来看呀,那边好象见到海哦。”将水塘当成海,虽然不甚高明,但郊外可能确比其生活空间大了许多,如小溪入海。
龙门郊游径的牌坊就在赏蝶园对面,需连上几百级楼梯。一辛苦,就没什么人了。然后横行于大帽山较低的山腰,一路仰视大帽,穿林过溪,其间两次过铅矿凹路口,应该都可上接入相思林径。全长七公里,终点止于一条车路。路边有两个疑是厕所的小黑屋,门上却贴着“士多房”三字,锁了起来。南向引水道及老围退出,过一郊游地,还有观景台,可望汀九大桥,但因逆光而朦。下楼梯,边上倒有大石可坐,正对荃湾远眺狮子山,下面有一宝塔和许多黄瓦建筑。走下山来才知,原来是圆玄学院。附近还有多家寺院,又有市区常见的粉红色多向指路牌。过海霸村公所后,穿过公路,来到石围角村。又是在禁止牌下,一堆人围坐赌博。村里的篮球场也贴着禁止踢足球和玩板球,十几个南亚裔青年还是将球踢得嘭嘭响,听说板球也是他们的爱好。房屋署应该不是无牙老虎,至少有权扣分吧。村后是城门谷公园,占地很大,呈阶梯分布。晚饭后走走,过一大球场,见不少人跑步。顶层是网球场,又能进入象山村。
龙门郊游径的牌坊就在赏蝶园对面,需连上几百级楼梯。一辛苦,就没什么人了。然后横行于大帽山较低的山腰,一路仰视大帽,穿林过溪,其间两次过铅矿凹路口,应该都可上接入相思林径。全长七公里,终点止于一条车路。路边有两个疑是厕所的小黑屋,门上却贴着“士多房”三字,锁了起来。南向引水道及老围退出,过一郊游地,还有观景台,可望汀九大桥,但因逆光而朦。下楼梯,边上倒有大石可坐,正对荃湾远眺狮子山,下面有一宝塔和许多黄瓦建筑。走下山来才知,原来是圆玄学院。附近还有多家寺院,又有市区常见的粉红色多向指路牌。过海霸村公所后,穿过公路,来到石围角村。又是在禁止牌下,一堆人围坐赌博。村里的篮球场也贴着禁止踢足球和玩板球,十几个南亚裔青年还是将球踢得嘭嘭响,听说板球也是他们的爱好。房屋署应该不是无牙老虎,至少有权扣分吧。村后是城门谷公园,占地很大,呈阶梯分布。晚饭后走走,过一大球场,见不少人跑步。顶层是网球场,又能进入象山村。
虎峡谷径
屯门的友爱和安定村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再通过天桥跨过屯门公路,连接置乐花园。天桥的墙上,帖着大幅照片,介绍屯门历史。原来这些村皆是填海而来。置乐对面有条显发里,路口即有麦理浩径路牌。经井头上村公园后楼梯,很快接入麦径十段。沿引水道北行,进入屯门径。引水道边立着牌,写着“引水道内禁止取用山水 水务署示”字样。牌下引水道内就站着一男子,光着膀子一桶二桶的接着水,直当水务署是无牙老虎。走几步,见一观景亭,已被师奶们占据。再前行几十步,见路边有一宽阔石阶,但无标识。走入石阶,路径宽阔,路边有一恬心园,写着口渴请进,指示人们饮山水。对面山坡有一平行土径,十分清晰。行约半小时,来至一十字路口,对山土径亦汇接于此。路口有一亭,亭上刻有“东升亭”字样。依指路牌往虎地村方向,沿溪而走,也是郊游径的标准,不知为何名虎峡谷径。可能此地以前有老虎的踪迹。一小时路过行者池,池水清绿,池边还遗有一漏气游泳圈,看来是夏天消暑好去处。前行路边有三条水管,其中水泥管已经毁坏,直至蓝地水塘。水塘狭长,被山围住,只见倒影。大坝横断,有人在坝下钓鱼。继续依虎地村路牌指示上几十级楼梯,接入配水库车路,半小时至虎地烧烤场,又见到屯门径招牌。不少人开车来这边玩。再接富地路出青山公路,过岭南大学至富泰村结束。
南大屿山郊游径西段
周末的伯公坳热闹非常。零星或成群的人看完地图牌,踏上登山之旅。地图牌旁边有几张桌子,却一个人也没有。南大屿山郊游径的冷清与凤凰径的热闹成为对比。沿山腰西行,回望大东山,点点的登山者,象虫子一样慢慢向上蠕动。郊游径平坦易行,很快来至长沙上方。径外有一个小山包,虽是平高,但也遮挡了部分视线。于是想走到小山包上去看看。在完全无路的情况下,踏草而行,十来分钟至山包顶,终于一睹屿南海岸。海面一片白茫。原来茶果洲同海岸之间还有一礁排,不知何名。返回主道,再向前,凤凰山亦露出丰姿。过凤凰山路口,向着水口村下行,终点止于引水道。
沿引水道续走凤凰径至水口村,于士多旁依牌走至水口海滩。时值潮涨,大片海心沙不见了,只有水边芳草萋萋,三只水牛悠然吃草。牛身泥迹未干,应是刚打滚而来。据说水牛的这种打滚对湿地很重要。只可惜周围垃圾很多。
沿引水道续走凤凰径至水口村,于士多旁依牌走至水口海滩。时值潮涨,大片海心沙不见了,只有水边芳草萋萋,三只水牛悠然吃草。牛身泥迹未干,应是刚打滚而来。据说水牛的这种打滚对湿地很重要。只可惜周围垃圾很多。
飞鹅山
离开热闹的沙田坳,沿沙田坳道接飞鹅山道至东山亭。一路都有不少人,亭下还有的士司机休息,因为车可以开上来。象山就在亭后。走入小径,两边尽是蒹葭,芦花在阳光下象雪片般闪光,有些似大东山。近象山顶一小段颇为陡斜,可将身贴近山体,手脚并爬。上得山顶自然是无限风光,却也跟卫径四段差不多。远处是西贡海一带,山下是点点村落,牛背窝、大蓝湖、界咸等等,之前已一一走过。飞鹅山上的发射塔在望,山坡青黄相接。沿山脊直行,青的类似矮竹,茂盛非常,部分过人高;黄的是枯草,较为易行。不用一小时已来至塔下。有一直升机坪,山南还有一小塔。从小塔围墙边绕过,下至山南突出的大石群。听说鹅与鸭的区别,就在于其额上有个髻。之前从山下经过,总能见到山南有一块明显的突起。现在就正坐于飞鹅山的髻上。髻下是刀削峭壁,山脚顺利村的几栋高楼,方方正正,象积木一样,新清水湾道则象丝带在村前绕了一个弯。村后有石矿厂,山被削去一半,再后面是将军澳一带,另一边则是整个维港两岸。只可惜厚重的烟霞,象一个大锅盖,罩住城市上空,与高处的青天,分出一条明显的界线。
返回发射塔,经塔北的楼梯小径退下至飞鹅山道,路口有一块写着328的石碑。然后一路走到顺利村,在村中的爱群快餐店晚餐。尽管要42元,还没饮料,却吃得开心。那大碗的老火汤里可是有着满满的材料。
返回发射塔,经塔北的楼梯小径退下至飞鹅山道,路口有一块写着328的石碑。然后一路走到顺利村,在村中的爱群快餐店晚餐。尽管要42元,还没饮料,却吃得开心。那大碗的老火汤里可是有着满满的材料。
广源村
因为行山的缘故,香港的公共屋村,接触有不下十个了。通常是若干栋高楼,下面平台相连。平台下有商场、街市和巴士总站。村内有多条带顶棚的通道通往各栋楼,又有游乐运动场地、休憩花园和大量的长凳,有的还有艺术雕塑和舞台。总之是非常人性化。一天行山下来,在此休息、晚餐兼坐车是最好不过了。既可以一窥普通市民的生活,又避免了人挤人。想想如果在沙田市中心,只怕吃饭找位都难。今天就在广源村里的泰华餐厅,一人霸住四人卡位,瘫坐看电视,细嚼慢咽,也无人来争。不过餐厅的生意看来不大好,周未都有一半空位。不知是不是价钱偏贵的缘故:一套晚餐要48元。除了上述,广源村还有自己的特色:即商场是分散的,由一栋栋独立两层屋组成,外墙是红砖墙,似是旧屋改建而成。也可能正因为此,厕所不大好找。
大脑古道
于西贡宜春街坐2号小巴长线,至终点界咸下车。沿界咸路直行至溪边,左路往大蓝湖。右路过一亭后,路上设一栏杆。古道的入口就在栏杆左边,但是侧对马路,非常不明显,自己也是对着地图反复找才找到。进入古道,果然够古:青石台阶,树木遮天蔽日,仿佛走进巫婆的黑森林。路很好走,也可算是一条隐性郊游径。一路向上,来至一溪边。大脑废村几间村屋,皆为石砌,破不见顶,被藤木包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大概曾居于此。再向上来至一平台,有一间“德高望重”的曾氏宗祠,边上又有一间小小的土地庙。祠庙较新,供品尚在,可能曾氏子孙不久前来拜祭过。走入宗祠左边小路,再入林中。路窄了些,但仍有石基。半小时即上到麦径四段。左转几十米即有路牌指往花心坑。依示下行几分钟,路边有两条长凳,右有小径上黄牛山。小径边有一石群,爬上去坐下,正是下午茶时间。沙田之一河两岸,高楼林立,又有一支流,正对这边,是小沥源。最近山脚是广源村,即此行之终点。身后林中麦径四段有人经过,声音不时传过来。下来的车路路口,为明记花园。走往花心坑,再于溪边流连一番。向北绕了一圈,原来这里还有好几个村。从石古垄村公厕前走下来,来到了广源村。
南大屿山郊游径东段
真想不到这段郊游径景观如此之壮美,而且得来全不费功夫,比位于引水道的凤凰径强多了。
伯公坳已是全程至高点。只需沿山腰平走,很快就来至开阔地带。盐白的郊游径外有一天然大石平台,立于石上,整个屿南海岸尽在脚下——贝澳、长沙、塘福直至水口。这边芝麻湾半岛外,石鼓独立;那边水口半岛后,索罟成群。身后大东山大石散布,在蓝天下亦甚显气势。继续横切大东南腰,过贝澳后,梅窝万角一带又显露出来,后有青洲与港岛。然后开始下降,进入林中。终点位于管理站旁。
南山的大片郊游地也很优美。从厕所旁小路经大草坪接入南山古道。一路下石楼梯,过坟区,从鹿地塘村屋后绕出来,再左转经大地塘兜个圈走回梅窝码头。
伯公坳已是全程至高点。只需沿山腰平走,很快就来至开阔地带。盐白的郊游径外有一天然大石平台,立于石上,整个屿南海岸尽在脚下——贝澳、长沙、塘福直至水口。这边芝麻湾半岛外,石鼓独立;那边水口半岛后,索罟成群。身后大东山大石散布,在蓝天下亦甚显气势。继续横切大东南腰,过贝澳后,梅窝万角一带又显露出来,后有青洲与港岛。然后开始下降,进入林中。终点位于管理站旁。
南山的大片郊游地也很优美。从厕所旁小路经大草坪接入南山古道。一路下石楼梯,过坟区,从鹿地塘村屋后绕出来,再左转经大地塘兜个圈走回梅窝码头。
白鹭湖互动中心
红林路尽头是白鹭湖互动中心。从餐厅后绕过来到湖边,有一个小小的天文台,湖边圈着十几只黑羊。湖对面是火车路,东铁穿梭。返回中心门口,沿湖边车路走至湖的另一边,铁路下方。栏杆围住,湖边长草,偶有白鹭及灰鹤飞过。对面的湖畔餐厅粉墙红瓦,象一座小皇宫。栏杆外枯叶垃圾遍地,还发现了避孕套。其实早上在松仔园也见到,还是红色的杜蕾丝,大喇喇地躺在地上。有报道说香港人缺乏“性地”,此即证明。当然也不排除特别爱好。
再回门口,过一小溪。溪内有几丛红树林,也有白鹭栖息。溪边有水泥小径,直至铁路下。先别急忙过遂道,而应右转至溪口,再从铁路和公路下穿过,就来到海边。海边有单车径,非常宽,相当于两车道。又有吐露港公园的三个区。只可惜在高速公路边上,噪声很大。过了公园二区有了隔音墙才好多了。再前行就到了元洲仔公园,又大又新,也在海边。公园对面即是广福村,村中有一个木球场。又有一间极其冷清的麦当劳,大概因为位置不好,在商场的阁楼之故。
再回门口,过一小溪。溪内有几丛红树林,也有白鹭栖息。溪边有水泥小径,直至铁路下。先别急忙过遂道,而应右转至溪口,再从铁路和公路下穿过,就来到海边。海边有单车径,非常宽,相当于两车道。又有吐露港公园的三个区。只可惜在高速公路边上,噪声很大。过了公园二区有了隔音墙才好多了。再前行就到了元洲仔公园,又大又新,也在海边。公园对面即是广福村,村中有一个木球场。又有一间极其冷清的麦当劳,大概因为位置不好,在商场的阁楼之故。
大埔滘啡路
松仔园公园有四个临时厕所,不少的士司机过来方便。旁边是猛鬼桥,立着“怒水桥洪流肇祸记”的碑。上行,尽量错开上次走过的路。从牌坊下进入自然教育径,一边看教育牌,一边登石楼梯,半小时来至黄啡路。左转一段,黄路分开,沿啡路直行。虽无风景,透过层林,阳光光影斑驳,蓝天似钻石闪光。很快又接入黄路和林道。改走林道,至山火了望台路口,又转上去看看。正对针山,但开扬处被围住,似乎有人驻守,边上有一个木棚围着厕坑,应为职员专用。走回林道,过铅矿凹路口,再次走入黄啡路,一顺至荔枝山路口。有两条支路,一是上次走过的往大埔火车站,二是经荔枝山测量柱下大埔公路。上了好些台阶,来至山顶,树木多,不见景。下山过一亭,景观才开扬起来。可从大埔海滨公园一路望到大美督,当然还有海面的马屎洲和船湾大坝,以及连绵的八仙岭。穿过一些围着狗的田庄,下到逸遥路,横过大埔公路,斜对面即是红林路。
摩星岭
返回域多利道再前行一段,即见摩星岭径于路左则斜向山上。路边是5号巴士总站,只是地下画的一个方框。沿径上山,不时有车经过,还有斜坡工程。至半山一废弃厕所处接入楼梯,上至山顶。青年旅舍的白房子,占据了面海的大片地方,门上还写着“只招待会员”。再上一大斜坡,是郊游场地。亭前有一片草原,后方发射塔矗立,西高山露出一角。周围有碉堡遗迹。废弃的平房有好几排,树木掩蔽,象是迷城。从一个危险牌后进入,过一危墙,再穿过几棵树,眼前豁然开朗。一标高柱立在当地。西高山巍峨耸立,象一个大粽子。后面是太平山。IFC也看到了,比这里还高呢。西高山下是公路和高楼,还有一大片坟场。对开的南丫岛南部处于背光,只见剪影。坐在标高柱上吹风赏景,半日无人打扰。看来危险牌将青年旅舍的人和其它游客都挡住了。黄昏下山,废弃厕所处亦有楼梯下行。不过这条捷径似乎也废弃了,满是落叶,又有断树横路,只幸好没有蜘蛛。下来域多利道,路口就在废物转运站的斜对面,一条小溪旁。楼梯两边皆是铁网,且没有任何指示牌。
坚尼地城
坚尼地城巴士总站旁边有个小花园,用铁栏围住。里面立着一块拱形石墙,上书“东华痘局1910”等字。算来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不过看上去挺新的。总站外是西宁街,附近多工厂大厦。沿街东行几步,就到了海边。有足球场、篮球场和海滨休憩走廊。正对的海面上,浮着大、小青洲,只有往南丫岛的船只,从内侧驶过。有人钓鱼,也有人带着盒饭来吃。可见不用说,人也知道:靓景捞饭,零舍好味。球场对面是24小时开放的公众休憩花园。入口的牌子上,画着好多大红圈,圈心一斜杠,压在狗的图像上。于是自己大意了,只顾着东看西看,结果脚下正中狗黄金,还是好大坨的。花园依山而建,楼梯上来就是域多利道,旁边有个废物转运站。大概是运废物的车,在路上漏了许多砂石。车辆一过,灰尘滚滚。掩鼻前行不远,见两块泳庐招牌,又顺便下去看看。几间小屋,与青洲平高,一条小桥伸入海中。此时无人游泳,只有浪花拍岸。风大凉爽,可惜从北吹来,带来废物站的不好气味。
东心淇
今天不知是什么好日子,赶上了学生秋游。北潭涌人头涌动,郊游场都坐满了。黄码一带,也热闹如圩市。(因看到有媒体称邮轮码头为邮码,那么黄石码头自然是黄码了)。不过只要往回走一个站,至大滩烧烤露营地,也就清净了。营前海边大片浅滩,营上树影婆娑,炉凳错落有致,直坐得人不想走。从马鞍山带来的盒饭,虽然奶茶的冰早已融化,但依然让人吃得有滋有味。
吃饱喝足赏景够了,开始上路。走过对面进入黄石树径,再接入家乐径,已可见东心淇半岛。其底座亦支出一小半岛,直指黄石码头。帆船在两者间游荡。在家乐径尾端接入土路,往北潭路方向,下至海边又接入水泥小径前行至土瓜坪码头。有门拦住,小径右转上山。山腰有几间废屋,其中一间是郑氏家祠。过屋前行不远,一幽暗小溪边的树枝上挂有丝带,在此左转踏上往东心淇的古旧水泥小径。小径被青苔与枯叶覆盖,至海边方觉明亮。小蟹在红树林下活动,半日无人往来,静得能听到树叶落下的声音。再前行进入林中,铁芒箕长到盖过路面,大家又在旁边踏出小径来。过小半岛,沿山腰行半小时终于到达东心淇码头。码头边是几间村屋,原来还有一间水上活动中心,不过无人。海边多石,踏石前行至半岛顶端,又绕至东岸,直至看见赤径的白房子。坐于石上休息,正对黄茅角至狐狸叫一线山脊。狐狸是怎样叫的不知道,犬吠倒时闻。海面是一片渔排,山后蚺蛇微露峥嵘。等街渡第二次驶向赤径,自己则踏上归途。回到土瓜坪时已暮色四合。于码头静坐,倾听鸟鸣虫啾、鱼儿拍水,黄牛在林中哞哞叫。海水四围,波平如镜,令人如处大湖中央。北潭路横行于山腰之上,灯光昏黄。土瓜坪的村路亦有路灯。在路上与一大一小两只黄牛对头相逢,牛略带惊慌走下村路。过家乐径路口直走,略上行,约一刻钟即接入北潭路。路边是屋头巴士站。
吃饱喝足赏景够了,开始上路。走过对面进入黄石树径,再接入家乐径,已可见东心淇半岛。其底座亦支出一小半岛,直指黄石码头。帆船在两者间游荡。在家乐径尾端接入土路,往北潭路方向,下至海边又接入水泥小径前行至土瓜坪码头。有门拦住,小径右转上山。山腰有几间废屋,其中一间是郑氏家祠。过屋前行不远,一幽暗小溪边的树枝上挂有丝带,在此左转踏上往东心淇的古旧水泥小径。小径被青苔与枯叶覆盖,至海边方觉明亮。小蟹在红树林下活动,半日无人往来,静得能听到树叶落下的声音。再前行进入林中,铁芒箕长到盖过路面,大家又在旁边踏出小径来。过小半岛,沿山腰行半小时终于到达东心淇码头。码头边是几间村屋,原来还有一间水上活动中心,不过无人。海边多石,踏石前行至半岛顶端,又绕至东岸,直至看见赤径的白房子。坐于石上休息,正对黄茅角至狐狸叫一线山脊。狐狸是怎样叫的不知道,犬吠倒时闻。海面是一片渔排,山后蚺蛇微露峥嵘。等街渡第二次驶向赤径,自己则踏上归途。回到土瓜坪时已暮色四合。于码头静坐,倾听鸟鸣虫啾、鱼儿拍水,黄牛在林中哞哞叫。海水四围,波平如镜,令人如处大湖中央。北潭路横行于山腰之上,灯光昏黄。土瓜坪的村路亦有路灯。在路上与一大一小两只黄牛对头相逢,牛略带惊慌走下村路。过家乐径路口直走,略上行,约一刻钟即接入北潭路。路边是屋头巴士站。
城门水塘
城门水塘看来是郊游热门地,平日都游人如织,特别是西岸。菠萝坝左边的楼梯是教育径,过游客中心后伴塘而行。路边有几个郊游场,隔水望针山,风景恬人,用来开餐亦是很好。接入畔塘路车道,白千层夹道,高耸入云。过五号郊游区,路右边有楼梯下到塘边,可近观水中的白千层。一众狼友架齐三角架大相机,交流摄影心得。退回车路前行十几米,又有小径下塘,这边就没什么人了,简直是私房景点。依明显小径前行,游走于千层林间,累了就坐在水边石上,欣赏枝横影斜。水下的树根呈胡须状,许多鱼儿带着影子穿梭觅食。继续前行至岸边,原来是六号郊游地。有一个介绍牌,说此地原是张屋村旧址。好大一片绿地,怀抱于千层林内,亭、凳、厕所齐全。一条小溪在旁边歌唱。跨桥过溪,很快接入卫径七段。过半间亭,与卫径分开,续走车路。一阵上行,来至针山路口,另一边是十三号郊游场和观景点。大帽山下,水塘中心,有一座小岛,四周塘水在夕阳下闪着金色的光。荃湾的高楼则隐在烟霞中。继续下山,过大坝,天已黑,却不断有人开车上来。车停在路边,成了猴子的玩具。它们在上面跳来跳去,踩得车嘎嘎作响。于东坝厕所前支路下山,过管理站和棚户区,再从配水库旁边的楼梯下至梨木树村。
地塘仔郊游径
因为本径非常之短,所以今天可以hea住来行。
想不到3M巴士这么多人,过贝澳后连走廊都站满了。自己没经验,坐在后排,背着包提着饭。到站伯公坳时只有我一人下车,结果挤挤挨挨向前挪了好一阵子才下得来。幸好司机没有不耐烦。下车即过对面山坡上的郊游地开餐。在大东山下,树荫草地间,吃饭喝茶,好过坐在餐厅里电视捞饭。尽管没有冷气,风吹着也很舒适,除了东涌道有些吵。期间只有两三个人经过,皆登山而去。差不多是逐粒米、逐粒米地吃完了饭,走回对面,沿东涌道南行。印象中郊游径入口就在附近的,路边也有地塘仔的牌子,但一直走都没见到。直到一个叫十八区坟的车站,发觉不对劲,已走了半个多小时了。不想再走回去,一来上坡费时费力,二来路边车多无趣,于是再坐巴士回到伯公坳。仔细看了地图,才发现原来入口不在东涌道上,而在与之平行的另一车路,路口横着拦杆而无任何提示。
终于见到郊游径的招牌,仿佛找到了组织。路口有一块大石,路边立着植物解说牌,类似自然教育径。一边看着牌,一边轻松行走于山林间,回头即见大东山的雄姿。至一高位,路边两凳夹一桌,排成一列,似专为观景而设。前方树枝亦被斩断。正对的风景是东涌湾一带,后方的屯门空气好时应该也能见到。听到溪响即接入法门古道,右转下行至石门甲,再行至逸东村。时间尚早,又在逸东南面的东涌炮台参观参观。准确来说应该叫城堡:城墙围住,象长城一样,墙上立着几门大炮,墙内几排平房,挂有小学和商会的招牌,看来早已民用了。门口有一间印度餐厅和儿童游乐场。
想不到3M巴士这么多人,过贝澳后连走廊都站满了。自己没经验,坐在后排,背着包提着饭。到站伯公坳时只有我一人下车,结果挤挤挨挨向前挪了好一阵子才下得来。幸好司机没有不耐烦。下车即过对面山坡上的郊游地开餐。在大东山下,树荫草地间,吃饭喝茶,好过坐在餐厅里电视捞饭。尽管没有冷气,风吹着也很舒适,除了东涌道有些吵。期间只有两三个人经过,皆登山而去。差不多是逐粒米、逐粒米地吃完了饭,走回对面,沿东涌道南行。印象中郊游径入口就在附近的,路边也有地塘仔的牌子,但一直走都没见到。直到一个叫十八区坟的车站,发觉不对劲,已走了半个多小时了。不想再走回去,一来上坡费时费力,二来路边车多无趣,于是再坐巴士回到伯公坳。仔细看了地图,才发现原来入口不在东涌道上,而在与之平行的另一车路,路口横着拦杆而无任何提示。
终于见到郊游径的招牌,仿佛找到了组织。路口有一块大石,路边立着植物解说牌,类似自然教育径。一边看着牌,一边轻松行走于山林间,回头即见大东山的雄姿。至一高位,路边两凳夹一桌,排成一列,似专为观景而设。前方树枝亦被斩断。正对的风景是东涌湾一带,后方的屯门空气好时应该也能见到。听到溪响即接入法门古道,右转下行至石门甲,再行至逸东村。时间尚早,又在逸东南面的东涌炮台参观参观。准确来说应该叫城堡:城墙围住,象长城一样,墙上立着几门大炮,墙内几排平房,挂有小学和商会的招牌,看来早已民用了。门口有一间印度餐厅和儿童游乐场。
大埔滘黄路
进入秋季,香港的烟霞天与北京比起来,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行走于郊外,只能看近景,远处则是白茫一片。所以一些海景山脊线必须留待空气好时才走,不然实是浪费。于是选择了一些林径。
原来大埔滘是观鸟的地方。自己虽然没有兴趣,也分不清各种鸟鸣,只是普通地走于林间,听听脚踩枯枝落叶的格吱格吱声,也是好的。
从大埔火车站出来,接入山塘路上行,经过山塘新村和两处豪宅,来至一绿亭。亭前路边有修得很好的楼梯,但没有任何指路牌。沿车路前行,尽头是黄宜凹二号食水配水库,被铁丝网围住。掉头回到楼梯,一路上山,约半小时接入车路,即四色林径。其中红、蓝路为内环,短而低,黄、啡路是外环,行走于较高的山腰,黄线最长,有十公里。顺时针而行,此段为黄、啡、蓝并线,红路则在路下方。绕一个弯到了管理站,门前挂着衣服,有不少工作人员,颇热闹。对面是野外研习园,见到了成群的蝴蝶,盛开的睡莲,和观鸟人。出园前行不远是一条小溪,溪边是郊游地带,四色路并行于此。畔溪前行,黄啡路左转上山,且又并入一条自然教育径,可以下松仔园的。很快又离开教育径,前行半小时,黄啡路分开。沿黄路行走于外围山腰,透林见吐露港和山下的中文大学,可惜蒙胧得很,反而高速公路的噪声上攻,破坏宁静的氛围。直至转入大帽山下,方安静下来。并入啡路,一些树被锯倒,留下的树桩可作凳用。沿路有很多小径,左可接往铅矿凹,右可回管理站。过一溪涧后进入小径右转下山,路口还写着什么季节性不明显,请勿进入。路是修过的,有台阶,只是比较窄,路边还有港大的研究牌,写着请勿打扰。很快就下到溪边,从一块大石后绕过,进入了蓝路。经过若干郊游地点,回到管理站。再沿车路退下,十来分钟即至大埔公路的松仔园巴士站。
原来大埔滘是观鸟的地方。自己虽然没有兴趣,也分不清各种鸟鸣,只是普通地走于林间,听听脚踩枯枝落叶的格吱格吱声,也是好的。
从大埔火车站出来,接入山塘路上行,经过山塘新村和两处豪宅,来至一绿亭。亭前路边有修得很好的楼梯,但没有任何指路牌。沿车路前行,尽头是黄宜凹二号食水配水库,被铁丝网围住。掉头回到楼梯,一路上山,约半小时接入车路,即四色林径。其中红、蓝路为内环,短而低,黄、啡路是外环,行走于较高的山腰,黄线最长,有十公里。顺时针而行,此段为黄、啡、蓝并线,红路则在路下方。绕一个弯到了管理站,门前挂着衣服,有不少工作人员,颇热闹。对面是野外研习园,见到了成群的蝴蝶,盛开的睡莲,和观鸟人。出园前行不远是一条小溪,溪边是郊游地带,四色路并行于此。畔溪前行,黄啡路左转上山,且又并入一条自然教育径,可以下松仔园的。很快又离开教育径,前行半小时,黄啡路分开。沿黄路行走于外围山腰,透林见吐露港和山下的中文大学,可惜蒙胧得很,反而高速公路的噪声上攻,破坏宁静的氛围。直至转入大帽山下,方安静下来。并入啡路,一些树被锯倒,留下的树桩可作凳用。沿路有很多小径,左可接往铅矿凹,右可回管理站。过一溪涧后进入小径右转下山,路口还写着什么季节性不明显,请勿进入。路是修过的,有台阶,只是比较窄,路边还有港大的研究牌,写着请勿打扰。很快就下到溪边,从一块大石后绕过,进入了蓝路。经过若干郊游地点,回到管理站。再沿车路退下,十来分钟即至大埔公路的松仔园巴士站。
菠萝山·下白泥
良景村有几分园林景致:白围墙上一排绿孔,一绿瓦亭压水而立,四周绿树成荫。从村中穿过至中学后马路,见对面有石级上山,正好有人下来。询问得知原来此山叫菠萝山,翻山可接军车路。于是上山。虽是土石路,但应该修整过,接近郊游径的水平,十分好走。一路上攀,渐比楼房高一倍有多了,才到山顶。顶上有花园平台,还有单双杠。南望青山发射塔,塔下山路明显而陡峭,似蚺蛇尖一带。外海全朦在烟霞里。前行,右有支路,据说可翻山至天水围。直行则接入烂掉了的军车路。原来此路也算是一条山脊线,可望深圳湾一带,难怪游人络驿不绝。当然最醒目的还是大片的垃圾填埋场和两边草稀泥露的劣地地貌。路面破烂,露出下层白絮状物质,不知是不是石绵呢?经过一个两边立着警告牌,路面完全崩塌形成一个大坑的地段后,游人突然稀少了,可能大都回头了吧。
垃圾场的乌鸦乱飞,下白泥的三五幅渔塘已现眼前,再下行就接入稔湾路,右转走了十几分钟,也不见村的影子。只好问人。刚好可以在此地左转入村,一个叫慈航学院的路口。惹得一些犬吠后,来至村公所,小巴站亦在此。又在村内逛逛。有一座碉楼,原来是革命密地。再走向海边,有一座佛院。海堤多石,不好走。踏石摇摇北行约一百米至泥滩,大批游客在此。沙脏海黄,几丛红树林象秃子的头发,真不知有什么看头。也可能今天没有落日加色吧。据说深圳湾的水质是劣四类,真是踩过都要及时洗脚才好。渔民还在水里养蚝,也不知他们自己吃不吃。泥滩旁即可坐车。很多人熟门熟路地往总站方向赶。原来小巴虽然已换成28座的大车,但游客多时还是会满座。过了中白泥还见不少人招手,但已上车无门了。
垃圾场的乌鸦乱飞,下白泥的三五幅渔塘已现眼前,再下行就接入稔湾路,右转走了十几分钟,也不见村的影子。只好问人。刚好可以在此地左转入村,一个叫慈航学院的路口。惹得一些犬吠后,来至村公所,小巴站亦在此。又在村内逛逛。有一座碉楼,原来是革命密地。再走向海边,有一座佛院。海堤多石,不好走。踏石摇摇北行约一百米至泥滩,大批游客在此。沙脏海黄,几丛红树林象秃子的头发,真不知有什么看头。也可能今天没有落日加色吧。据说深圳湾的水质是劣四类,真是踩过都要及时洗脚才好。渔民还在水里养蚝,也不知他们自己吃不吃。泥滩旁即可坐车。很多人熟门熟路地往总站方向赶。原来小巴虽然已换成28座的大车,但游客多时还是会满座。过了中白泥还见不少人招手,但已上车无门了。
Wat Bua Kwan
Bua Kwan寺一定很有名,在nonthaburi这边到处都可见到它的指路牌。庙会的广告又连外府都能看到。去到一看,果然人气爆棚兼大塞车。寺庙出动多架双条车去巷口接客。另外也有一趟公共双条车经过,就在ngamwongwarn23巷。
越近寺就越塞车,半天一动不动,只好下来步行,很快就到。23巷应该是后门,已有不少小贩,大喇叭传来和尚解说。人越来越多,直到大殿。大殿二楼有一圈铁钟,人们边转边敲,钟声不绝于耳。大殿前方是正门和广场,设有小型机动游戏和密密麻麻的小贩,油烟直冲上天,人声鼎沸。人流即是钱流,连保险公司也来摆档。满树满枝的彩色灯管,还晓得旋转,简直是不夜天。唱戏的都有三台。热闹至此,希望佛祖不会嫌烦吧?
越近寺就越塞车,半天一动不动,只好下来步行,很快就到。23巷应该是后门,已有不少小贩,大喇叭传来和尚解说。人越来越多,直到大殿。大殿二楼有一圈铁钟,人们边转边敲,钟声不绝于耳。大殿前方是正门和广场,设有小型机动游戏和密密麻麻的小贩,油烟直冲上天,人声鼎沸。人流即是钱流,连保险公司也来摆档。满树满枝的彩色灯管,还晓得旋转,简直是不夜天。唱戏的都有三台。热闹至此,希望佛祖不会嫌烦吧?
Krathum Baen
原来Wat tha mai南边不远有个县城,叫Krathum Baen,地属samutsakhong。Mahachai到nakonpathom的巴士会经过,也可以在omnoi坐6011双条车直达。
对县城来说金店、市场自然少不了,然后拥挤、狭窄,摩托车多。如果坐双条过来,就可以穿过县城,终点是县医院,正在踏津河边。医院门口也有小贩和7-11。边上又有一庙,名“靓鸡”——donkidi,有水上浮亭可喂鱼和放生。学生放学也会过来玩。
对县城来说金店、市场自然少不了,然后拥挤、狭窄,摩托车多。如果坐双条过来,就可以穿过县城,终点是县医院,正在踏津河边。医院门口也有小贩和7-11。边上又有一庙,名“靓鸡”——donkidi,有水上浮亭可喂鱼和放生。学生放学也会过来玩。
Baan Mai
Baan mai 是Chachengsao的又一个百年市场,离市区很近,坐8号双条可直达,在邦巴功河边,wat saman的下游。
市场本来在河边,但全被两边的房子挡住了,感觉很闷气,人又多到走不动,所以很快就走人了。去对面的龙福寺一逛,也很多人。回到市区,本想坐双条车到梭通寺,但其反向终点也是一个寺,也在河边,于是前去一看。寺名laem tai,有个码头,可以望到刚才的新屋市场和龙福寺的高塔,还有一架铁路桥。寺内很安静,只有两、三档小贩,和一只会说话的八哥。河面浮有一间士多店兼餐厅。不断有人开车或骑摩托前来。在这里吃饭看水就“撒掰”得多了。
市场本来在河边,但全被两边的房子挡住了,感觉很闷气,人又多到走不动,所以很快就走人了。去对面的龙福寺一逛,也很多人。回到市区,本想坐双条车到梭通寺,但其反向终点也是一个寺,也在河边,于是前去一看。寺名laem tai,有个码头,可以望到刚才的新屋市场和龙福寺的高塔,还有一架铁路桥。寺内很安静,只有两、三档小贩,和一只会说话的八哥。河面浮有一间士多店兼餐厅。不断有人开车或骑摩托前来。在这里吃饭看水就“撒掰”得多了。
Ao Kwai
Aoyai路口有一间租单车的,但早上不见人,只好再坐上摩的,前往北边的另一沙滩——Ao Kwai。经过讲价,50铢成交。
Ao Kwai又名水牛湾,浪小了很多,但有落叶漂浮,感觉不够干净。沙滩上有几座小山,山下有洞,又有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一路有几间bungalows,尽头有一小片红树林,较幽静,可惜客满,不然住这边还可以划下艇。
回程又要讲价,司机们都不太热情。其实岛上冷口冷面的也不少,有的餐厅员工象杀马特,看见人来也不理,还在那里玩手机。最麻烦的是泰语不大通行,太多缅甸人。
回到aoyai终于租到了单车,却是坏的,后轮会晃动。踩去岛中部一个view point,离海远远的,根本无景可view。椰子一个要60铢。回到大沙滩,再踩一回,被后轮咣咣地晃得很烦,哪也不想再去,就地晚餐观日落。明天即离岛。
Ao Kwai又名水牛湾,浪小了很多,但有落叶漂浮,感觉不够干净。沙滩上有几座小山,山下有洞,又有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一路有几间bungalows,尽头有一小片红树林,较幽静,可惜客满,不然住这边还可以划下艇。
回程又要讲价,司机们都不太热情。其实岛上冷口冷面的也不少,有的餐厅员工象杀马特,看见人来也不理,还在那里玩手机。最麻烦的是泰语不大通行,太多缅甸人。
回到aoyai终于租到了单车,却是坏的,后轮会晃动。踩去岛中部一个view point,离海远远的,根本无景可view。椰子一个要60铢。回到大沙滩,再踩一回,被后轮咣咣地晃得很烦,哪也不想再去,就地晚餐观日落。明天即离岛。
Goh Phayam
曼谷汽车新南站旁边开了一个夜市,等车的时间可以到这边打发。24座的VIP巴士晚上九点出发,中途有一餐免费的宵夜,但很多人睡着了,没有下来吃。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到达ranong汽车站,最终停在市内。来到旧市场,天渐亮。早餐后随便走一走,脏乱差,摩托车会开进市场里面来。坐上6号双条车,前往码头。6号车会先经过汽车站,停几分钟再上路,至码头路口将人放下,20铢;如送人进去,50铢。走几分钟就到了,路上有几家代理,慢船200铢,九点半出发。快船350,因为是旺季,每小时有一班。慢船九点check in,再用双条载人到另一码头,然后等到十点半才出发。此处好象是6号车的终点站,也有人直接来这边上船。
慢船从河口出发,对岸的山脉只有草,没有树,原来是缅甸。中午十二点半到达岛上。原来down town就在码头这边。小店很多。单车100铢每天,但听说我要去aoyai竟然不租,说是什么要翻山,不合适。但明明就是山地车嘛,素贴山都上得去,岛上的小山冈算个啥。可能因为车太新,舍不得;又或者见我背着包,怕跑掉?码头附近也有住宿,还有一家很高级,但没有沙滩。码头前往岛上各地有摩托车的士,都有公价。到aoyai要70铢。
到达aoyai,果然是大沙滩,又宽又长,还很硬,摩托车会开上来。沙有些黑,卷到水里,连水也黑,不漂亮。浪也很大,基本无人下水。
慢船从河口出发,对岸的山脉只有草,没有树,原来是缅甸。中午十二点半到达岛上。原来down town就在码头这边。小店很多。单车100铢每天,但听说我要去aoyai竟然不租,说是什么要翻山,不合适。但明明就是山地车嘛,素贴山都上得去,岛上的小山冈算个啥。可能因为车太新,舍不得;又或者见我背着包,怕跑掉?码头附近也有住宿,还有一家很高级,但没有沙滩。码头前往岛上各地有摩托车的士,都有公价。到aoyai要70铢。
到达aoyai,果然是大沙滩,又宽又长,还很硬,摩托车会开上来。沙有些黑,卷到水里,连水也黑,不漂亮。浪也很大,基本无人下水。
Klong Suan
这个百年旧市场位于3001公路,Chachengsao与Samut prakan交界处。从latkrabang市区打的过来要160铢。回程等了一个小时,不见任何公共交通,还是要打的。但空的士也不多见,运气好很快有一部,运气不好也要等二十分钟。最多是大货车,来来往往,把路面都压坏了。
市场沿涌而建,确实很旧,多是老木屋,还有一个旧物博物馆,里面有什么煤油灯、打字机、暖水瓶之类,落满了灰尘。最多还是卖吃的喝的,坐在小河涌边吃吃喝喝、吹吹风、喂喂鱼,也是不错,只要人不挤。对面是一座庙,还有一间学校。市场中段有座小木桥,横跨两府,是市场的特色。
市场沿涌而建,确实很旧,多是老木屋,还有一个旧物博物馆,里面有什么煤油灯、打字机、暖水瓶之类,落满了灰尘。最多还是卖吃的喝的,坐在小河涌边吃吃喝喝、吹吹风、喂喂鱼,也是不错,只要人不挤。对面是一座庙,还有一间学校。市场中段有座小木桥,横跨两府,是市场的特色。
Bangkhla
曼谷本身有条河,名“叫趴鸭”,河水最脏,而且被城市包围,缺少自然之风。近邻还有两条河,西名“踏津”,已经挖掘出不少好去处,该是发展东河——邦巴功的时候了。Chachengsao省城就在邦巴功河边,Bangkhla是其北边的一个县城,也在河边,wat saman的上游。从Chachengsao车站坐双条车过去,大半小时可到达。终点站位于市场内,走几步就到了河边。
邦巴功河水偏黄,河边一路有凉亭,连接着一个水上市场。市场不太热闹,也不冷清,可以从容地逛,又有游船可坐,每人60铢。原来对面是一个岛,游船环岛一周。岛看来很原始,只有树。至岛东北角,对岸有座庙,名paknam,又叫佐罗河口寺。游客上岸观光。此庙有一大特色,就是金,不用说大殿和佛像,连风扇都涂成金色。据说是全泰唯一呢。
邦巴功河水偏黄,河边一路有凉亭,连接着一个水上市场。市场不太热闹,也不冷清,可以从容地逛,又有游船可坐,每人60铢。原来对面是一个岛,游船环岛一周。岛看来很原始,只有树。至岛东北角,对岸有座庙,名paknam,又叫佐罗河口寺。游客上岸观光。此庙有一大特色,就是金,不用说大殿和佛像,连风扇都涂成金色。据说是全泰唯一呢。
Khao Ruea Rop
岛上该去的地方似乎都去了,只剩下最远的慢船码头,位于岛东北,可以留待搭船时顺道一游。翻看旅游地图,岛中还有一个叫Khao Ruea Rop(战船山)的景点。往klong chao瀑布方向踩,中途右转。据地图所示,这边应该有一条小径,但到了mata guest house就没路了。只好退回海边,南向翻过小山,前行十来分钟就见指示牌,左转进入。这边是一条大泥路,两边都是橡胶林。过一小坡就会到达。确实是战船山。似三艘战船并排而列,两大一小。“甲板”围着栏杆,上挂一排救生圈,中央立着一个人像,山脚还有一尊金佛。“船”下有小径,方向是往mata那边,但较多树根,单车难过,放弃了。
下午等到太阳快下山,还是划船出海看日落去。
下午等到太阳快下山,还是划船出海看日落去。
Ao Noy
连踩了三天单车,也该下水了。只要在水边,家家resort都有皮艇,供住客免费使用。而且那条klong chao,幽静无比,既可上溯,又能下海,不划一划真是太可惜了。
从自家码头出发,沿着红树林向着外海划去。这边红树都比房子还高,气根粗如手臂。出来海面,浪大了许多。想起昨天在Ao Noy看到不少鱼,于是奋力向北划去。划了大半小时才到。在沙滩停好船,穿上救生衣,戴上面罩,开始浮潜。凉亭柱下有成群的小鱼,但好象怕人,一下子不见踪影。浪较大。石隙间有些较大的鱼,也不理人。面罩又漏水,搞得很狼狈,只游了一会就上来了。还是划回klong chao前的海面,任船漂浮,静待夕阳落下。
从自家码头出发,沿着红树林向着外海划去。这边红树都比房子还高,气根粗如手臂。出来海面,浪大了许多。想起昨天在Ao Noy看到不少鱼,于是奋力向北划去。划了大半小时才到。在沙滩停好船,穿上救生衣,戴上面罩,开始浮潜。凉亭柱下有成群的小鱼,但好象怕人,一下子不见踪影。浪较大。石隙间有些较大的鱼,也不理人。面罩又漏水,搞得很狼狈,只游了一会就上来了。还是划回klong chao前的海面,任船漂浮,静待夕阳落下。
Goh Kood North
出来镇上北行,过了away beach resort就要上小山,第一个海滩叫Ao Noy。正如其名:小滩,resort也只有一家,就叫Ao Noy resort。海水很清、很绿,两道栈桥,茅亭上盖。坐在亭下吹风看鱼,直有点不想走呢。
出来踩较长距离,过了医院,就来到了深水码头,有车停在这边。码头两边都有resort,先到北边的shantaa Goh Kood午餐。餐厅在绿茵茵的草坡上,虽是人工,也还优美。餐后在园内散步,见小屋精致,皆在坡上,隔着绿茵对着蓝海,正。出来码头南边,又有好几间resort,共享一段沙滩,也都不错。
出来北上就到了另一小河出海口,叫klong mat,有不少本地民居,边上也有一间resort。再上进入山区,又有一个瀑布,进去一看:普通。踩去岛北端,辛苦翻山,山中竟然还有resort,名gardon,颇新,似无人住。去到soneva kiri resort被闸挡住,有人看守。看看时间也不够,于是回头。踩回klong mat附近的goh kood beach resort,再次夕阳晚餐。
出来踩较长距离,过了医院,就来到了深水码头,有车停在这边。码头两边都有resort,先到北边的shantaa Goh Kood午餐。餐厅在绿茵茵的草坡上,虽是人工,也还优美。餐后在园内散步,见小屋精致,皆在坡上,隔着绿茵对着蓝海,正。出来码头南边,又有好几间resort,共享一段沙滩,也都不错。
出来北上就到了另一小河出海口,叫klong mat,有不少本地民居,边上也有一间resort。再上进入山区,又有一个瀑布,进去一看:普通。踩去岛北端,辛苦翻山,山中竟然还有resort,名gardon,颇新,似无人住。去到soneva kiri resort被闸挡住,有人看守。看看时间也不够,于是回头。踩回klong mat附近的goh kood beach resort,再次夕阳晚餐。
Goh Kood South
Goh Kood各海滩皆在岛西,Klong chao在中段,今天先玩南边。先过小山,山上有间学校,也有住宿,还有一间美景咖啡。山下的海水在阳光下呈现艳丽的蓝绿色,有人在岸边浮潜。过了S beach resort来到第一个海滩,海水不错,但没多少沙,椰树根都泡在海里。有四、五间resort,一间名horizon的餐厅在小山坡,午餐风景不错,但很大风。下一个海滩叫bang pao,比较短,海水象口袋一样凹进来,无风也无浪,也有四、五间resort,两个木桥码头。
到处走走看看,来到岛南已近黄昏,打算看完日落,再借着余辉踩回去。一间resort叫cham’s,菜单只有英文,一支水要40铢,比其它高级餐厅贵一倍。且服务员是跪着写单,令人有点不适,放弃了。好在隔壁较大众化,但好象在开party,音乐有点吵。躺在沙滩椅上,端着盘子吃饭,眼不眨地盯着火红的太阳,一点一点沉入海面。海天一片绯红,象是童话世界。
余辉暗得很快。好在有半个月亮,加上车头的小电筒,平安回来。
到处走走看看,来到岛南已近黄昏,打算看完日落,再借着余辉踩回去。一间resort叫cham’s,菜单只有英文,一支水要40铢,比其它高级餐厅贵一倍。且服务员是跪着写单,令人有点不适,放弃了。好在隔壁较大众化,但好象在开party,音乐有点吵。躺在沙滩椅上,端着盘子吃饭,眼不眨地盯着火红的太阳,一点一点沉入海面。海天一片绯红,象是童话世界。
余辉暗得很快。好在有半个月亮,加上车头的小电筒,平安回来。
Goh Kood
泰国的海岛去得多了,觉得都差不多。无非是海水、沙滩、小木屋,椰树、秋千、猫和狗。但Goh Kood还要加上一条河和河边的红树林。河面平静如湖,无波无浪,一片落叶也无,令人感觉不到流动。但并非死水,上游即是瀑布。河水清可见底,也有鱼儿游动。Resort的工作人员空闲时还会钓鱼来吃。此河名Klong chao,出海口旁边就是Klong chao海滩,即岛上最出名者。海滩上有几家高级的渡假村,出来就是镇上。有小店,又有便宜又足量的餐厅,态度都很好。住了好几天,直到最后现金不够,才不得不离岛。
岛上也是出租摩托车的多,好彩找到一部单车,还是山地车,100铢每天。从此象长了翅膀,车不离身。第一天住下来已是中午,饭后先到瀑布游玩。沿河边路往山里踩,原来里面还有一些住宿。跟着指示进入小径,一路将单车推到瀑布下方的河床石上。石上有些壶穴,但瀑布水量不丰,瀑下有个水潭。还是回到海边,向南翻过小山,进入第一间,名S beach resort,休息一阵,就地晚餐并欣赏日落。
岛上也是出租摩托车的多,好彩找到一部单车,还是山地车,100铢每天。从此象长了翅膀,车不离身。第一天住下来已是中午,饭后先到瀑布游玩。沿河边路往山里踩,原来里面还有一些住宿。跟着指示进入小径,一路将单车推到瀑布下方的河床石上。石上有些壶穴,但瀑布水量不丰,瀑下有个水潭。还是回到海边,向南翻过小山,进入第一间,名S beach resort,休息一阵,就地晚餐并欣赏日落。
Chang Phuak
父亲节只有一天假,没想到也搞到机票暴贵,豪华大巴的票亦被抢光。只好坐到靠山路的野鸡车,晚上七点集中,九点才出发。野鸡车也说是节日,要加多50铢,即450铢了。
还有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又租上单车,到处乱逛。古城是是四方形,有城墙和护城河,也就有四个门。北门叫昌蒲门,外面就是清迈的昌蒲区,省内汽车站在这边。沿107公路一直向北踩,房屋渐稀,横过高速路,路边有个公园,名rama9。公园边有个跑马场,也有马房。当天有活动,很多车拉着马出入,又有广播。西边有一湖,湖心有个什么部落博物馆,关着门。湖周一圈都是餐厅,中午也没生意。随便挑一家吃完饭,出来继续西行,来到了121公路。北上不远也有个湖,湖边还有个绿湖渡假村。湖西是新修的会展中心,四方尖顶,很有泰风。湖北则是清迈省府,有几个部门,没什么人,可能放假,或还没完全搬过来。从省府穿过又回到107公路,南行返回古城。中途还经过了Rajabhat大学,可以踩进去,但太小。
还有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又租上单车,到处乱逛。古城是是四方形,有城墙和护城河,也就有四个门。北门叫昌蒲门,外面就是清迈的昌蒲区,省内汽车站在这边。沿107公路一直向北踩,房屋渐稀,横过高速路,路边有个公园,名rama9。公园边有个跑马场,也有马房。当天有活动,很多车拉着马出入,又有广播。西边有一湖,湖心有个什么部落博物馆,关着门。湖周一圈都是餐厅,中午也没生意。随便挑一家吃完饭,出来继续西行,来到了121公路。北上不远也有个湖,湖边还有个绿湖渡假村。湖西是新修的会展中心,四方尖顶,很有泰风。湖北则是清迈省府,有几个部门,没什么人,可能放假,或还没完全搬过来。从省府穿过又回到107公路,南行返回古城。中途还经过了Rajabhat大学,可以踩进去,但太小。
Suthep
今天要上山,饭店却只有一部娃娃单车,车轮小不算,坐椅固定不牢,过坎有时会滑下来。早知道去外面租车了。
飞机降落的时候,就见到机场跑道一边是城区,另一边是山,山上有一座寺院,就是今天要去的素贴寺了。过了清迈大学,路有边提示,是连续十公里的上坡路。半踩半推,先经过昨天的瀑布顶,又路过另一个瀑布,但要收费就没进。半山有座小寺,叫wat pha lat,无景。一路无小贩,踩得肚饿了,才来到一个消防局,路口有间咖啡店,马上大休。再上不远就是观景点,这才有了小贩,人也很多。机场就在山下,后方是整个清迈城区,一马平川。最后再上半小时,就来到了素帖寺,可用车水马龙来形容。进庙一逛,再看看山下风景,同刚才差不多,只是更高。等不及日落,得赶紧下山。下到一半,娃娃车的后刹被拖没了。到小寺为刹车鼓淋水,白烟直冒。天亦将黑,只得起行,紧握前刹,刹到车头一顿一顿的,幸运平安下来。
飞机降落的时候,就见到机场跑道一边是城区,另一边是山,山上有一座寺院,就是今天要去的素贴寺了。过了清迈大学,路有边提示,是连续十公里的上坡路。半踩半推,先经过昨天的瀑布顶,又路过另一个瀑布,但要收费就没进。半山有座小寺,叫wat pha lat,无景。一路无小贩,踩得肚饿了,才来到一个消防局,路口有间咖啡店,马上大休。再上不远就是观景点,这才有了小贩,人也很多。机场就在山下,后方是整个清迈城区,一马平川。最后再上半小时,就来到了素帖寺,可用车水马龙来形容。进庙一逛,再看看山下风景,同刚才差不多,只是更高。等不及日落,得赶紧下山。下到一半,娃娃车的后刹被拖没了。到小寺为刹车鼓淋水,白烟直冒。天亦将黑,只得起行,紧握前刹,刹到车头一顿一顿的,幸运平安下来。
Chiangmai University
清迈大学真的有够cheap,明明校园里有单车径,却不准外国人骑进来,只准摩托车到处横飞。不准骑还算了,又指引人去坐电瓶车,收费60铢每人。
在大门口被保安拦下,掉头准备离开,谁知在停车场边上转个弯,就骑进了校园。既然进来,就到处逛逛咯。在食堂吃个饭,到湖边坐一下。全校也就这点湖景了,跟公园差不多。
出来大学,继续往山上骑,路过一个瀑布,沿路绕到了瀑布顶上。放好车,在凉亭观光,可看到刚才的大学湖和清迈城区。亭右有工整小径下到瀑布底,有不少游客。瀑布比较细小,落差约二十米,顺着山石流下来。后又从瀑布右边的丛林小径走上凉亭。
在大门口被保安拦下,掉头准备离开,谁知在停车场边上转个弯,就骑进了校园。既然进来,就到处逛逛咯。在食堂吃个饭,到湖边坐一下。全校也就这点湖景了,跟公园差不多。
出来大学,继续往山上骑,路过一个瀑布,沿路绕到了瀑布顶上。放好车,在凉亭观光,可看到刚才的大学湖和清迈城区。亭右有工整小径下到瀑布底,有不少游客。瀑布比较细小,落差约二十米,顺着山石流下来。后又从瀑布右边的丛林小径走上凉亭。
南丫风采发电站
情侣们手牵手,一路私言密语,走去看风车,是不是特别浪漫呢?至目的地,只有一台风车,约三层楼高,缓缓转动。周围用栅栏围住,立着些介绍牌,门前招牌大书“南丫风采发电站”。俨然一个旅游景点的模样。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只有一台风车作样子,总好过大烟囱吧。门前有路往芦荻湾,旁边山上有观景亭,不过早被情侣们占据。什么拖手仔呀、坐大髀呀、玩自拍呀,看见都眼冤。如果只是在亭上观景,那就走宝了,这宝就是鹿洲。亭下有小径,只消走几步路,就到了崖边,有大石可坐下休息,树丛隔绝了亭上人的视线,只有声音不断传来。鹿洲圆圆的,山坡长满绿草,象一块大翡翠。鹿洲湾内满是渔排,旁边是芦荻湾码头。继续上山亦有路,视野更远及赤柱。山顶有鱼骨天线,摆着一张麻将桌和两张塑料椅。又无意间在一大石下,发现了一对情侣的密秘。叫什么英伟宝宝和凤仪BB的,在山海之间,埋下了爱的宣言与种子。
南丫北
从榕树湾码头左转,经过只有一间平房的图书馆,也就远离了尘嚣,走向澳仔海边。海边有一亭,一鬼婆与三条狗独乐。几个师奶不敢走近,埋怨鬼婆不系狗绳,用英语吵了起来。终于鬼婆与狗被赶走。继续沿家乐径北行,经过一些村屋,来到牙较湾。沙滩多碎石,海水有些脏脏的。再来就上山,路边有休息处。有小路深入草丛,至悬崖边的陈家大坟。崖下有块大石,象一只伏着的青蛙。北边是北角村屋及码头。正对面是港岛东一带,相隔东博寮海峡。可惜今天烟霸颇重,景致朦胧。下至北角村,码头边有个三山国王庙,门前满是落叶。回村中沿家乐径向前,至“小心慢过”墙前左转,一路来至北角咀。这边海亦无甚看头。从草丛小径横过咀颈,接入电缆路。路上铺满方孔砖,孔心长出绿草来。先到尽头海边看看,是一块水泥平地,对面崖边有个灯塔。回头上山,两边林密,有些阴森。几个南亚人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吓人一跳。过太平新村,有了些人气,再向前游人更多,多是情侣,原来是看风车的。
凤凰径第十一、十段
梅窝至贝澳坐1号车可分段收费,只需3.2元,但必须用现金。贝澳有三个巴士站,相隔不远,每个站都有人上下。贝澳可算是梅窝的后花园,不少老外居住于此。下车西行不远即见黄色的凤凰径路牌,右转上山。一级一级上得山来,回头可见贝澳海滩全景及老人山,海外半个石鼓洲。后接入引水道车路,平行向西,整个石鼓洲从树丛间露了出来。头顶则是大东二东的巍峨山峰。直至东涌道,从道下穿过,再向前又平交另一条东涌道。此道已无车行,应该是旧道吧。道旁有亭及大片绿地、烧烤区和营地,在长沙海滩的正上方,对开海面有一小岛名茶果洲。此地可算本段之精华点。沿引水道继续前行,进入凤凰径第十段,之前曾走过。路边的凳子都不见了,不知是不是正在施工的缘故。工程似乎是要为引水渠加盖,难道是怕人掉下去?走至塘福监狱后方,左转麻埔坪道退出,路过一堆白色垃圾,原来是一台液晶电视和洗衣机。下行至屿南道。
卫奕信径第六、七段
坐81号车从九龙过来,石梨贝水塘下一个站就是九龙水塘,下车即见卫径地图牌。牌前小路即是卫径第六段。沿梯上山,初傍九龙水塘东岸,透林可观绿水。又经过水塘源头的一个溪涧,并入金山家乐径,出林至金山路。走了一小时,至这里才有了休憩处。于半山凉亭闲坐,一只猴子从栏杆走至对面的垃圾筒上坐下。山下来了一老人,猴子即刻跑过去,果然得到了食物。又有一家三口开车上来,当爸的竟然教女儿怎样喂猴,真是教坏细路。看来想避人,除了在非周未还要是车到不了的地方才行。沿金山路北行几十米,右转再入山中。原来这边有个靶场,乒乒声不断,象是放鞭炮。又见一地面包片,一只肥硕的大公猴坐地独享,见人则猛冲过来呲牙挥爪,想将人吓走。大概是猴王吧。看来猴子的社会也有贫富分化:富猴面包吃不完,穷猴只能嚼草根。翻过小山,已见山下的城门水塘,后方是大帽山,右边则是尖尖的针山。下行至水塘边,有一大片环境优美的郊游烧烤地带,立着沙田郊野径的牌。望着水塘大坝午餐休息后,走过大坝,左转进入塘边的卫径第七段。
塘边有个圆形的泄洪孔,上架一桥。塘水哗哗地流入孔中,形成千条白练,象一个大大的万花筒。塘水碧绿,塘边树根浸在水中,有乌龟爬在树枝上晒太阳。时而林荫,时而竹洞,走走停停,可惜并无一桌一凳供人休息。来至水塘北边,有大片的白千层林,亦浸于水中。光光的树干,象一支支筷子插在水中。水边有一八角亭名“半间亭”。大片的草地上,立着卫径介绍碑,还有石桌石凳。一对新人立于石桌拍婚纱照。猴子在一旁窥视。后离开水塘接入车路,路边亦有很多白千层,直至铅矿凹。
塘边有个圆形的泄洪孔,上架一桥。塘水哗哗地流入孔中,形成千条白练,象一个大大的万花筒。塘水碧绿,塘边树根浸在水中,有乌龟爬在树枝上晒太阳。时而林荫,时而竹洞,走走停停,可惜并无一桌一凳供人休息。来至水塘北边,有大片的白千层林,亦浸于水中。光光的树干,象一支支筷子插在水中。水边有一八角亭名“半间亭”。大片的草地上,立着卫径介绍碑,还有石桌石凳。一对新人立于石桌拍婚纱照。猴子在一旁窥视。后离开水塘接入车路,路边亦有很多白千层,直至铅矿凹。
华山
作为离罗湖最近的商场,上水广场看来是铁了心地要做自由行的生意。什么珠宝钟表、化妆品之类,真是看见都烦。石湖圩一带的小商家也自动自觉地说起普通话来,说得不标准又不耐烦,似乎一定要恶声恶相才能把钱赚到。还好沿龙琛路直走,很快就离开了尘嚣,尽头是梧桐河。河水清绿,两岸绿草茂盛,开满白色的野菊花。沿河西行,见对面山上有明显小径,于是过河进入华山村。已废弃的华山公立学校旁有一条宽阔山径,可上到半山坟区,再从坟后接入小径直上山顶。对面就是华山,山下是大岭靶场,象一个足球场,四周被山围住。对面左右各有一条明显小径从靶场到山上,这边亦有不明显小径延伸过去。遥望华山,山顶似见红旗,但靶场上空无一人。于是先从东面下到靶场。下山的路已被踩得很宽,亦能退出至山下农田。经过几个了望棚,下到了山下。在靶场内走走,见到了零星的子弹壳嵌在土里,多已生锈。场中心有个长满草的坦克。
从右路上山,虽只一百多米高,烈日下走来也很累人。终于接入山上的军路,先右转一气登上最近的一峰——马头岭。坐在标高柱石台看风景,正对是花红岭,颇有气势;其左边有一大块绿色的补丁,是打鼓岭垃圾填埋场;后面则是深圳的梧桐山及山上的电视塔。西延是一线的高楼,其中两栋鹤立鸡群,是帝王与京基100,再西连深圳湾也隐约见到。走回军路西行时,靶场上来了些迷彩服,鬼鬼祟祟的,并没练靶就走了。走到华山之巅,确实红旗飘扬。山上还有人种了些树和花,又有一块大石,平平的象餐台,休息是最好不过了。继续西行,见菜地瓜棚,还有几排长凳,一块大石上书“北望神州2009.1.4”。要是望得近一点可见山脚之下货柜摆成一条龙,旁边还有一条白龙不知是不是垃圾回收厂。下山接入车路,本想下到梧桐河沿河返回,但没找到退出点,结果一路东行又走回了华山村。
从右路上山,虽只一百多米高,烈日下走来也很累人。终于接入山上的军路,先右转一气登上最近的一峰——马头岭。坐在标高柱石台看风景,正对是花红岭,颇有气势;其左边有一大块绿色的补丁,是打鼓岭垃圾填埋场;后面则是深圳的梧桐山及山上的电视塔。西延是一线的高楼,其中两栋鹤立鸡群,是帝王与京基100,再西连深圳湾也隐约见到。走回军路西行时,靶场上来了些迷彩服,鬼鬼祟祟的,并没练靶就走了。走到华山之巅,确实红旗飘扬。山上还有人种了些树和花,又有一块大石,平平的象餐台,休息是最好不过了。继续西行,见菜地瓜棚,还有几排长凳,一块大石上书“北望神州2009.1.4”。要是望得近一点可见山脚之下货柜摆成一条龙,旁边还有一条白龙不知是不是垃圾回收厂。下山接入车路,本想下到梧桐河沿河返回,但没找到退出点,结果一路东行又走回了华山村。
相思林径
从昂塘路口对面有楼梯的斜坡走上去,马上被一群狗吠。狗主人出来说应该从后面上山,但又好心地打开后院的门,让我通过。门外即是登山的楼梯。沿楼梯上到中段,有一木亭,有六条弧形的梁柱,很特别。再上就是新修的响石景区。一块大石前立着介绍牌,说川龙响石,石击有声。敲了几下,并没有特别的响声,不知是不是老作。然后横过车路至绿瓦的避雨亭。此亭已沦为工人的客厅,旁边还有一个窝棚。从亭旁上山,穿过坟场,至山泥警告牌。再上前几十米,路右边有一天然平台,可以一眺山南景致。平台旁有一不明显小径,青草覆盖,径旁石上涂有蚁行者,还有一块石上写着相思林径,此处正是入口。进入几十米即左转有木挡板的土梯,然后一路东行。沿途林密草长,风景欠奉,连风也吹不到。如果不是对溪涧有兴趣,则实在闷人。路过的溪涧没有十条也有八条,其中一条挂着布条,上书“小丑坑”。途中鞋坏了,坐在涧边石上修鞋,水声哗哗响不停,觉得有点吵。走了两小时来至一十字路口,有了指示路牌,城门水塘现身脚下。回看走过的路,路口也有一块山泥警告牌,还写着路不通行。走向铅矿凹,再进入林中,仍然有涧可过,路边桔梗花颇多。穿过一条竹林遂道,又过麦径八段路口,最后接上车路,名城门林道-大城石涧段。沿车路走半小时来到铅矿凹。上个厕所,于亭下休息一会,只见猴子,未见游人。仍然经卫径七段长命斜下落元墩下。黄昏时分,打铁刃至大埔的小巴半小时一班。依体力情况可以等车,也可以走回去。
鹤咀
从筲箕湾坐9号巴士在鹤咀站下车,途中见到石澳海滩上象蚁群一样的人,心想又一个景点沦陷了。
沿鹤咀道一路下行,经过一些村庄,狗多,也有车经过。废矿厂成一湖。螺洲似屏风巍然,后有莆台岛,远见其第三段上的一件类似篮球架的物体。约一小时来至发射站门前,大门紧闭。向左沿栏杆边小径走至发射站内,顺路至一发射塔,在垃圾湾右上方。此湾正如其名,漂浮着大量塑料瓶等杂物。海水倒蓝绿。峭壁一直北延至石澳海滩。海滩对开横着五分洲。继续在附近走,进入了废堡迷宫,还有废弃的高压塔。有多色布条指引,感觉混乱。经过一些台阶,来到一座海边石屋,只有一半屋顶。坐在屋顶了望,屋下是千尺绝壁,海浪拍打;右边峭壁上,立着三幢橙顶小屋和一座白塔,类似欧洲古堡。后方海上浮着宋岗与横澜岛。横澜岛断成头尾两截,头上有草还有灯塔;尾长长,完全是土石,象是天然的防波堤。从屋顶下来,走向橙屋。踏草至一气象站,再走至站下大道。原来橙屋是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研究站,也是私人地方,生人勿近。走回海边,是鹤咀海岸保护区,正对狗髀洲。洲似一弯骨头带肉,令人想起了樊桧生吃的彘肩。洲尾距岸边只有几米,但浪颇大。岸边有一天然拱桥,桥下海浪还在不停掏蚀。此处甚有天涯海角之味,只是大学的人工建筑破坏气氛,也不知他们研究出什么名堂没有?
沿鹤咀道一路下行,经过一些村庄,狗多,也有车经过。废矿厂成一湖。螺洲似屏风巍然,后有莆台岛,远见其第三段上的一件类似篮球架的物体。约一小时来至发射站门前,大门紧闭。向左沿栏杆边小径走至发射站内,顺路至一发射塔,在垃圾湾右上方。此湾正如其名,漂浮着大量塑料瓶等杂物。海水倒蓝绿。峭壁一直北延至石澳海滩。海滩对开横着五分洲。继续在附近走,进入了废堡迷宫,还有废弃的高压塔。有多色布条指引,感觉混乱。经过一些台阶,来到一座海边石屋,只有一半屋顶。坐在屋顶了望,屋下是千尺绝壁,海浪拍打;右边峭壁上,立着三幢橙顶小屋和一座白塔,类似欧洲古堡。后方海上浮着宋岗与横澜岛。横澜岛断成头尾两截,头上有草还有灯塔;尾长长,完全是土石,象是天然的防波堤。从屋顶下来,走向橙屋。踏草至一气象站,再走至站下大道。原来橙屋是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研究站,也是私人地方,生人勿近。走回海边,是鹤咀海岸保护区,正对狗髀洲。洲似一弯骨头带肉,令人想起了樊桧生吃的彘肩。洲尾距岸边只有几米,但浪颇大。岸边有一天然拱桥,桥下海浪还在不停掏蚀。此处甚有天涯海角之味,只是大学的人工建筑破坏气氛,也不知他们研究出什么名堂没有?
滘西洲
去滘西高尔夫的码头贴有告示,说岛上并不适合其他活动。但那么大的岛就被他们霸晒,生人勿近了吗?经询问,找到一家滘西湾休闲垂钓乐园,在西贡长堤有设档,提供定期船班往滘西渔排,船票一百元。本来是钓鱼的,但也可接人至滘西湾或滘西村观光。周六、日上午整点开出,下午最迟六点回,平日船班少一半,五点回;周三停开。
倒底是私人公司。我抵达长堤时船刚刚开出,交涉一阵,职员竟打电话叫船回头。船小,也没空调,只有三个客人。经过桥咀南,见到很多海蚀洞。滘西湾对开泊了很多游艇,山上有条瀑布冲下来。渔排就在滘西与吊钟之间,养了多种鱼。坐接驳小艇至滘西村,与船家约好回程时间,开始游览。吊钟洲就在对面,象一面墙,似乎触手可及。这边山脚下是一排渔民村,一间洪圣古庙、村公所和伟林士多,尽头有一座绿色的和风亭,游人三三两两。从古庙旁楼梯登山,是很好走的水泥小径,旁边有一条水管。一路行走于山腰,右下是滘东湾,湾水浓淡不一,如翡翠生色。滘西湾被山遮挡,地图上示有小径前往,但根本找不到路。人影也见不到一个,连平时行山最常见的保特瓶也极少。回望吊钟洲,东边有一圆岛,名匙洲,后方是沙塘口山,似一“山”字。过大岭及二岭,山顶有一食水减压缸,用铁网围住。绕过铁网,来至岛北,高尔夫球场也就展现在眼前。咚咚带点瓷性的击球声不时传上来。码头在西,正对桥咀,而球场一直延伸至东岸。后方是大头洲,内含渔排及一小岛名鸡洲。再后是西坝,因为这边只有一百多米高,见到的万宜水库只是一条蓝线。
原路返回。对着一座大山不停地走,心想不知是不是神仙井山?走近了才想起,原来是吊钟大山,两岛近得就象连体。下到滘西村,正值低潮,海峡变成一条小河,清可见底。走过去,水未及膝,轻松登陆吊钟洲。只可惜一片密林,除了一条不明显冲沟,完全不见上山之路。略走几步,还是走过海峡回到和风亭。
回到西贡,正值百鸟归巢。小巴站、巴士站的人龙都打晒蛇饼。连平时没什么人坐的792M都满座。之前上午来的时候在惠康买水,收银台前也是大排长龙,只好放弃,转去便利店买贵价水。麦当劳也要等半小时才得到一个餐,搞到差点误船。周未的西贡就是有这么旺。
倒底是私人公司。我抵达长堤时船刚刚开出,交涉一阵,职员竟打电话叫船回头。船小,也没空调,只有三个客人。经过桥咀南,见到很多海蚀洞。滘西湾对开泊了很多游艇,山上有条瀑布冲下来。渔排就在滘西与吊钟之间,养了多种鱼。坐接驳小艇至滘西村,与船家约好回程时间,开始游览。吊钟洲就在对面,象一面墙,似乎触手可及。这边山脚下是一排渔民村,一间洪圣古庙、村公所和伟林士多,尽头有一座绿色的和风亭,游人三三两两。从古庙旁楼梯登山,是很好走的水泥小径,旁边有一条水管。一路行走于山腰,右下是滘东湾,湾水浓淡不一,如翡翠生色。滘西湾被山遮挡,地图上示有小径前往,但根本找不到路。人影也见不到一个,连平时行山最常见的保特瓶也极少。回望吊钟洲,东边有一圆岛,名匙洲,后方是沙塘口山,似一“山”字。过大岭及二岭,山顶有一食水减压缸,用铁网围住。绕过铁网,来至岛北,高尔夫球场也就展现在眼前。咚咚带点瓷性的击球声不时传上来。码头在西,正对桥咀,而球场一直延伸至东岸。后方是大头洲,内含渔排及一小岛名鸡洲。再后是西坝,因为这边只有一百多米高,见到的万宜水库只是一条蓝线。
原路返回。对着一座大山不停地走,心想不知是不是神仙井山?走近了才想起,原来是吊钟大山,两岛近得就象连体。下到滘西村,正值低潮,海峡变成一条小河,清可见底。走过去,水未及膝,轻松登陆吊钟洲。只可惜一片密林,除了一条不明显冲沟,完全不见上山之路。略走几步,还是走过海峡回到和风亭。
回到西贡,正值百鸟归巢。小巴站、巴士站的人龙都打晒蛇饼。连平时没什么人坐的792M都满座。之前上午来的时候在惠康买水,收银台前也是大排长龙,只好放弃,转去便利店买贵价水。麦当劳也要等半小时才得到一个餐,搞到差点误船。周未的西贡就是有这么旺。
法门古道
昂坪一带可以说是佛寺集中营。从莲坪路走进去,什么竹林苑,青莲苑,莲池寺等等,或大或小,不下十家。环境清幽,不见人影,只有狗跑出来迎客。大门虽闭,但未上锁,可以推门进去参观。最大的一间是宝莲寺,有大雄宝殿,还设有办事处,虽在装修中,游人也不少。走向心经简林,右转一无标示支路,来至大佛座下。原来这里有一座佛家大坟,叫一路涅盘门。走回简林,接入凤凰径第四段,也是昂坪树径,路两边的植物介绍牌隔几米就有一个。介绍牌结束时也就来至营地前的十字路口,从牌坊下正式进入法门古道。
沿水泥小径轻松下行,透树偶见东涌一带,也能回望弥勒山郊游径在山腰的一道横线。中段有一绿瓦亭名中道,再下来是宝林禅寺。路上时闻钟声,也有女尼路过,还有小柴油车驶过——是禅寺的交通运输工具。禅寺往下就有楼梯不能过车了,经严华阁、地塘仔、罗汉寺出石门甲村,左转莫家村是捌头路。出来石门甲村口,路边有一矮城门,有一手写路牌指往东涌。依路过基信书院、球场,经松满路到达逸东村。路上已有不少街坊跑步、踩单车了。好彩有逸东村,令人得免于去东涌叹贵价饭,逛名不符实的outlet。在村中坐E21A号巴士可在青屿收费站转车至港九新界各地,因有转乘优惠,算下来总价跟从东涌或机场坐车是一样的。
沿水泥小径轻松下行,透树偶见东涌一带,也能回望弥勒山郊游径在山腰的一道横线。中段有一绿瓦亭名中道,再下来是宝林禅寺。路上时闻钟声,也有女尼路过,还有小柴油车驶过——是禅寺的交通运输工具。禅寺往下就有楼梯不能过车了,经严华阁、地塘仔、罗汉寺出石门甲村,左转莫家村是捌头路。出来石门甲村口,路边有一矮城门,有一手写路牌指往东涌。依路过基信书院、球场,经松满路到达逸东村。路上已有不少街坊跑步、踩单车了。好彩有逸东村,令人得免于去东涌叹贵价饭,逛名不符实的outlet。在村中坐E21A号巴士可在青屿收费站转车至港九新界各地,因有转乘优惠,算下来总价跟从东涌或机场坐车是一样的。
玉桂山
利东商场尚未高级化,且有一个街市。于是在这里买到了最便宜的水——两元钱一支(750毫升)。但吃饭却贵,可能因为餐厅少。有一家张记咖啡小厨,单单一个普通的碟头饭就要40元,且没有套餐。廊桥连接各栋东字楼,设有许多铁凳,老头老太坐着吹风。对面即是玉桂山。
山下巴士站旁边有个配水库运动场,一条跑道围着一个硬地足球场。下午时分,空无一人,场边长凳上、地上躺着十几个塑料水瓶,明明垃圾筒就在旁边。翻过场外栏杆接入登山小径。近山顶段较为陡峭,幸有麻绳辅助。半小时登顶,正对南丫岛。原来南丫岛这么大,中段对着一圆圆小岛,是鹿洲。这边海怡半岛对开也有一岛,叫火药洲,长长的象条虫。东对南朗山、海洋公园,远及赤柱莆台,山脚小岛就是鸭脷洲的脷——鸭脷排了。下山亦有绳索,且有碎石,慢慢下至连岛沙堤。沙堤只有十米长,遍地垃圾。上脷,石上有箭咀指示方向,很快至岛顶平台区,草丛中开满蓝色的桔梗花。想不到这脷颇长,一直走,最后穿过树丛,来到礁石上。石下有灯塔。三个男女在塔下水潭浸水。正对的东博寮海峡就象赤鱲角机场一样繁忙,大船一艘接着一艘,排队进出。有的船冒着黑烟,船上污水也是直排吧。岸边海水黑黄黑黄的,而远方在天的映照下倒是一片蓝海。略坐一阵,原路返回。夕阳投影,原来海洋公园下方有好多海蚀洞。上来山顶,日已落大屿山,只剩晚霞弄影,火烧连云。山下运动场灯光明亮,有人在踢球。利东村的各家各户也渐渐点起了灯。
山下巴士站旁边有个配水库运动场,一条跑道围着一个硬地足球场。下午时分,空无一人,场边长凳上、地上躺着十几个塑料水瓶,明明垃圾筒就在旁边。翻过场外栏杆接入登山小径。近山顶段较为陡峭,幸有麻绳辅助。半小时登顶,正对南丫岛。原来南丫岛这么大,中段对着一圆圆小岛,是鹿洲。这边海怡半岛对开也有一岛,叫火药洲,长长的象条虫。东对南朗山、海洋公园,远及赤柱莆台,山脚小岛就是鸭脷洲的脷——鸭脷排了。下山亦有绳索,且有碎石,慢慢下至连岛沙堤。沙堤只有十米长,遍地垃圾。上脷,石上有箭咀指示方向,很快至岛顶平台区,草丛中开满蓝色的桔梗花。想不到这脷颇长,一直走,最后穿过树丛,来到礁石上。石下有灯塔。三个男女在塔下水潭浸水。正对的东博寮海峡就象赤鱲角机场一样繁忙,大船一艘接着一艘,排队进出。有的船冒着黑烟,船上污水也是直排吧。岸边海水黑黄黑黄的,而远方在天的映照下倒是一片蓝海。略坐一阵,原路返回。夕阳投影,原来海洋公园下方有好多海蚀洞。上来山顶,日已落大屿山,只剩晚霞弄影,火烧连云。山下运动场灯光明亮,有人在踢球。利东村的各家各户也渐渐点起了灯。
羌山郊游径
于龙仔站下车,走入羌山引水道,即郊游径起点,向狗岭涌前进。沿水泥路上至山腰,接入凤凰径,很快见到林中飞檐,龙仔悟园到了。从园后铁丝网的破洞进入,跨溪进入园中。沿游廊一走,见墙上有花鸟山水画和题字,又有九耀轩、智慧居等楼阁,湖面铺满睡莲。出园不久即离开凤凰径,左转上山。过发射塔,下山再次横过凤凰径,路上草多起来,变成了小径。来至海边,左有支路可退出至大浪湾。右向狗岭涌,行走于灵会山腰。大浪湾就在脚下,东延石壁、水口半岛,后有石鼓、长洲。石壁水塘见到一半,其上是狗牙岭之崎岖山径,延上凤凰山。一路西行,身边不离不弃的只有索罟群岛,即此径之“卖点”。仔细一数,共有八岛。大、小鸦洲象父母,其余是小孩,真是好大一家子。过分水坳路口开始一路下山,约半小时到达引水道。再顺道一游狗岭涌。小小的岬角上也有山脊线,末端有个观景台,南分流、北白角,360度回环全海景。山下亦有小径似通往天涯海角。单就风景而言,感觉之前的郊游径白走了。最可惜所预时间不够,弯月已在天边升起。只能下次再来了。退回引水道,在星月的微光下,暴走45分钟,来到石壁巴士站。
青衣自然径
从青衣西路转入寮肚路,过长亨村和长宏村,路的尽头就是青衣自然径的起点。石阶宽阔工整,相当于家乐径。先沿北腰支线走,过四号和三号亭,只能透过树缝见岛北至屯门公路、汀九大桥。转向南,上行至一号郊游区,这里是全径至高点,青马大桥正上方。马湾似被大桥一切为二,北半高楼耸立,后面远见沙洲与龙鼓洲。南半小山包,外挂一小岛。岛名灯笼洲,有大小两峰,圆圆的象个葫芦。背景群山之最高者自然是凤凰山。桥上车来车往,桥下马湾海峡同样船来船往。主径从东边上来,又有一亭,亭下高楼成片,亦能望见针山马鞍。南下至二号郊游区,转入一些小径,可以30度角无遮拦观赏青马大桥。再来二号亭,在林中,视野不佳。下山途中经过一号亭,仍能看到大桥,不过略远且桥东柱被遮。桥上点着了灯,弯弯的弧线象是一张笑脸。
下来青衣西路右转青康路至长康村丁拿及坐车。
下来青衣西路右转青康路至长康村丁拿及坐车。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