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屿山巴士没有报站器,结果过了伯公坳站还不知道。下一站特别远,又担心山路没有人行道,只好再坐回头。站牌上是写着有分段收费的,但不知怎样分段。只好用全价坐两个站,感觉吃了亏。
从车站一上去就是一大片郊游地,大树成荫,南大屿山郊游径从此穿过,凤凰径则开始上山。拾级而上,回望凤凰山气势巍峨,直插云宵。前方大东山象一面墙,石径弯蜒。走得气喘,想当初修路的石块是怎么运上来的,可能是就地取材吧。山上无树,遍地芦苇。凤凰径不用登顶,从山腰穿过。忽见前方茅草之上,压着若干石屋,其中一幢门窗漆成天蓝色,分外醒目。东一点,西一块,象是皮肤的结痂。虽然已经是古迹,倒底是人造的东西,在这自然之境,不如无有。山上四望,屿南海滩与海岛,屿北东涌及机场皆收眼底。远方莲花山山峦起伏,近山顶处一条山径横贯,似长剑当空。面对它前行,在二东山北面绕过,过黄龙坑路口,来至双东坳。莲花山山径即延伸至此,可供下次行走。然后正对芝麻湾半岛,一路下山,来至南山。这边另有南山古道回梅窝。而凤凰径第一段即是沿屿南道的人行道,坐车常常经过,就不必走了。
小夏威夷径
时间尚早,想起刚才在新地村口见到山下有一条很工整的小径,牌名小夏威夷径,指向将军澳村。于是掉头回去,在新地村2B门前起步,走进田野。踏青而行,满眼皆绿,树影重重,流水哗哗。傍溪至一小桥,桥边石桌石凳,表面由蓝瓷砖砌成。溪水成瀑,小有气势。过桥有一石,为桥头伯公之神之位,下列香蕉、清水等供品。向前过鱿鱼湾十字路口,很快来到将军澳村,村口有一棵参天大树。此径全程不到一小时,而十分清幽静谧,是慢游吸氧的好去处。
于村中走出,对面是宝翠公园,紫荆怒放。散步的、打球的、练功的,各得其所,感觉确实是给人用的地方,而不只是观赏。网球场门口有一雕塑:飞溅的乳白牛奶托住一枚草绿色网球。在长凳上坐坐,直面高山一座,名鹧鸪山,想来此后又多一个目的地了。
于村中走出,对面是宝翠公园,紫荆怒放。散步的、打球的、练功的,各得其所,感觉确实是给人用的地方,而不只是观赏。网球场门口有一雕塑:飞溅的乳白牛奶托住一枚草绿色网球。在长凳上坐坐,直面高山一座,名鹧鸪山,想来此后又多一个目的地了。
卫奕信径第三段
从油塘地铁站出来,应该是有一条行人径来至W020标柱的,不过没找到。走出大本型商场,搞不清方向,只好跟着华人永远坟场的指示一路走来。路边有小径,立一小牌,写着可经炮台山接上卫径。不过还是想从W020处起步,于是续走坟场的私家路,一路弓腰上爬,上升了至少一百米,终于见到了W020。
上些台阶,接上一米宽的水泥路,路边有小引水沟,水沟隔一段有围墙,每个墙上都印有卫奕信径及箭头。很快来至坟场后方,两者之间并无分隔。坟场很大,上下十几层,正对大海,海后隐现港岛东。大门在下方,拜祭者不多。绕过炮台山,下到澳景路,再上三百米的五桂山。山北是广田村至九龙东一带楼景,山南是将军澳一带,也是楼多海少。过山即见西贡一带,科技大学和牛尾海似遥不可及。下山不知怎么走错了路,卫径标志不见了,一路下到马洲塘村。在村中走了些错路,又被狗吠了几嗓,还是走到了村口,而且又接上正路了。横过宝琳路,进入翠琳路,向澳头村前进。这一段是车路,但不多车。路下方又有平整小路,指示往鱿鱼湾。车路上行至澳头村,转为水泥小径,再经新地、心朗等村,出来新清水湾道,对面即是井栏树村。上述村中皆有人声或犬声,又有老人接小孩放学回来。
上些台阶,接上一米宽的水泥路,路边有小引水沟,水沟隔一段有围墙,每个墙上都印有卫奕信径及箭头。很快来至坟场后方,两者之间并无分隔。坟场很大,上下十几层,正对大海,海后隐现港岛东。大门在下方,拜祭者不多。绕过炮台山,下到澳景路,再上三百米的五桂山。山北是广田村至九龙东一带楼景,山南是将军澳一带,也是楼多海少。过山即见西贡一带,科技大学和牛尾海似遥不可及。下山不知怎么走错了路,卫径标志不见了,一路下到马洲塘村。在村中走了些错路,又被狗吠了几嗓,还是走到了村口,而且又接上正路了。横过宝琳路,进入翠琳路,向澳头村前进。这一段是车路,但不多车。路下方又有平整小路,指示往鱿鱼湾。车路上行至澳头村,转为水泥小径,再经新地、心朗等村,出来新清水湾道,对面即是井栏树村。上述村中皆有人声或犬声,又有老人接小孩放学回来。
麦理浩径第十段
原来上次走的大榄涌水塘西岸单车径是旧的麦径十段,现在的谷歌地图上还是这样画着。新的十段改走山上。从大棠山道一路走上来,遇见不少手持长镜头相机的人。来到田夫仔路口,又见一堆人聚集在几棵枫树下,抬头高举相机,脖子伸得老长。枫叶半红不黑。反向走一小段车路,进入麦径新十段,沿级上山。林中景致不多,有一处千层树林,几十棵白千层,树皮脱得光光的,象插满了蜡烛。慢走一小时,来至一巨石下,绕过即上车路。另一边水塘面貌显露:多折多岛,绿树压黄边。沿车路逆行十几分钟,来至黄泥墩水塘,小小尖尖,无甚特别。再走回头,下山,从扫管笏村后上方绕过,进入引水道,向屯门前进。左下方是屯门公路,车噪上攻,路外是屏风楼,海景被挡住不少。一栋白宫似的建筑,名Harrow国际学校。前有青山湾,游艇泊如繁星。一路平坦,也是屯门健身径,过一个多紫荆花的晨练点,对着屯门的市中心的高楼开始下山,出来即见M200号标志柱,是为麦理浩径全程之终点。
麦理浩径第九段
51号车真心难等,非繁忙时段四十分钟一班,又是单层车,结果要站。今天多人还因为搞比赛,叫什么乐施会毅行。前一天走第四段时就见到很多指路牌。
第九段就是大榄林道荃锦段,完全无难度。中间有一开扬点,设两石凳,南望昂船洲一带海景;北边透过树丛,可见大片平原,西铁弯蜓,后面也有一小片海。天气仍然不好,看不太清。人反而成了另一道风景。三五成群的毅行者,穿得很专业,不时从身边掠过,两只手杖轮流戳着地面,“得得得得”地响。也有边走边聊,不紧不慢的,有的还停下来吃点东西,甚至坐下打盹的。跟着他们一起,过河背水塘上方,再过田夫仔村,到达吉庆桥。桥下水已见底,露出一些大石头。水经过一闸流入大榄涌水塘。
他们在水塘边点数报到。但毅行还没完,要继续沿水塘西岸走一段越野单车径。不走不知道,大榄涌水塘这样大。沿着塘边土路不停地绕啊绕。塘中有小岛,树木婷立,芳草凄凄。再向前岛更多,有大有小,岸边也折进水中形成岬角,如裙带弯曲。一个多小时来至车路,与毅行者分开,向扫管笏村退出。十来分钟下至村中回旋处,刚好小巴就来了。
第九段就是大榄林道荃锦段,完全无难度。中间有一开扬点,设两石凳,南望昂船洲一带海景;北边透过树丛,可见大片平原,西铁弯蜓,后面也有一小片海。天气仍然不好,看不太清。人反而成了另一道风景。三五成群的毅行者,穿得很专业,不时从身边掠过,两只手杖轮流戳着地面,“得得得得”地响。也有边走边聊,不紧不慢的,有的还停下来吃点东西,甚至坐下打盹的。跟着他们一起,过河背水塘上方,再过田夫仔村,到达吉庆桥。桥下水已见底,露出一些大石头。水经过一闸流入大榄涌水塘。
他们在水塘边点数报到。但毅行还没完,要继续沿水塘西岸走一段越野单车径。不走不知道,大榄涌水塘这样大。沿着塘边土路不停地绕啊绕。塘中有小岛,树木婷立,芳草凄凄。再向前岛更多,有大有小,岸边也折进水中形成岬角,如裙带弯曲。一个多小时来至车路,与毅行者分开,向扫管笏村退出。十来分钟下至村中回旋处,刚好小巴就来了。
麦理浩径第四段
不好的天气真让人辜负了美景。
从水浪窝上来是一个营地,之后走的是水泥路,直至过了竹洋路,竹林夹道,开始上山。辛辛苦苦上得山来,只见白茫一片,风吹雾滚,山下西贡市区及对出几个小岛时隐时现。从大金钟后方绕过,来至昂平观景台。有两张凳子给人休息,可惜牛尾海不见踪影,只有几个模型飞机在大风中呼啸,翅膀都发抖。下山,遇到一队西方人士在山阴避风休息,有一块大石,中间凹入两折,象个天然的宝座。再向前又要翻茅坪山,也很考验体力。再来就是一马平川到达基维尔营地,是为第四段之终点。经飞鹅山道退出,一路下山至清水湾道。飞鹅山道为单行道,人车稀少,路边有不少纸巾和避孕套的包装袋。看来有人摸黑上来搞搞震。
从水浪窝上来是一个营地,之后走的是水泥路,直至过了竹洋路,竹林夹道,开始上山。辛辛苦苦上得山来,只见白茫一片,风吹雾滚,山下西贡市区及对出几个小岛时隐时现。从大金钟后方绕过,来至昂平观景台。有两张凳子给人休息,可惜牛尾海不见踪影,只有几个模型飞机在大风中呼啸,翅膀都发抖。下山,遇到一队西方人士在山阴避风休息,有一块大石,中间凹入两折,象个天然的宝座。再向前又要翻茅坪山,也很考验体力。再来就是一马平川到达基维尔营地,是为第四段之终点。经飞鹅山道退出,一路下山至清水湾道。飞鹅山道为单行道,人车稀少,路边有不少纸巾和避孕套的包装袋。看来有人摸黑上来搞搞震。
尖鼻咀
今天笨了。原来35号小巴的终点站就是尖鼻咀。自己却在辋井围下了车,再往回走,进入深湾路,过沙桥上、下村,一个小时才到达回旋处,小巴正在此掉头。路上有自驾车的,还有旅游大巴,又有几家养猪场,臭不可闻。上得观景台,有个亭,名唐夏寮,周围都是树,两堆人在大声说话。透过树缝,山下有个码头,一道围墙,墙外一带浓绿,应是红树林。浅水中立着十几只白鸟,排成一行。
下山走向码头,大门紧闭,只能沿围墙而走。围墙是很密的铁网,上面还有带刺的铁丝缠成一圈一圈的,隔一段路有了望台,象监狱一样。路是一车道的水泥路,偶有踩单车者经过。过一小河,是湿地公园的后方,有人在此钓鱼。再前行是很多块鱼塘,鱼塘边开满了白色的野菊花。对面则是髻山。穿过鱼塘却不易,有铁网围住,但开有一洞,于是钻进去,行走于野花蕉林之间,沾了一身的刺。来至髻山这边又被一幢铁皮房和铁网挡住了。呼叫无人应,只好翻过去,终于来至盛屋村。时间尚早,再上髻山走走。山北坡坟地被烧过,黑黑的一片,山上又有人自搭烧烤炉,留下炭灰和一大袋垃圾。日落时分从朗屏村退出,出口对面是东莞学校。
下山走向码头,大门紧闭,只能沿围墙而走。围墙是很密的铁网,上面还有带刺的铁丝缠成一圈一圈的,隔一段路有了望台,象监狱一样。路是一车道的水泥路,偶有踩单车者经过。过一小河,是湿地公园的后方,有人在此钓鱼。再前行是很多块鱼塘,鱼塘边开满了白色的野菊花。对面则是髻山。穿过鱼塘却不易,有铁网围住,但开有一洞,于是钻进去,行走于野花蕉林之间,沾了一身的刺。来至髻山这边又被一幢铁皮房和铁网挡住了。呼叫无人应,只好翻过去,终于来至盛屋村。时间尚早,再上髻山走走。山北坡坟地被烧过,黑黑的一片,山上又有人自搭烧烤炉,留下炭灰和一大袋垃圾。日落时分从朗屏村退出,出口对面是东莞学校。
石梨贝水塘
在油麻地坐上了81号车,于石梨贝水塘站下车,下车即是一个郊游地点。沿长源路往里走,右手边很快见一水塘,这是九龙副水塘,过了大坝,又有烧烤地点。凉亭边猴子吱吱叫,想要乞食。再前行离开车路,是九龙接收水塘。沿缓跑径绕塘一周,这边水比副水塘干净些,水面没那么多落叶。不见猴子,倒有几只褐身黑头似八哥的鸟藏于从中,地上铺着报纸和水盒,小鸟不时跳出来啄食。在200M标志柱旁有一小溪,山水哗啦啦。溪边有水泥径,伴溪而上,走十分钟上至石梨贝水塘。原来接收水塘接收的正是这里流下来的水。
石梨贝水塘也有缓跑径,缓走也很相宜。大概因为高的缘故,这里水更绿更干净,更觉清幽。算是藏在山中的一块美玉吧。塘边有竹林遂道,又有山溪飞下,闸边猴子又来凑热闹。看看猴子抢垃圾,吃橙皮,跳进水中游泳消暑,也是一乐。从闸旁退出至金山道。
石梨贝水塘也有缓跑径,缓走也很相宜。大概因为高的缘故,这里水更绿更干净,更觉清幽。算是藏在山中的一块美玉吧。塘边有竹林遂道,又有山溪飞下,闸边猴子又来凑热闹。看看猴子抢垃圾,吃橙皮,跳进水中游泳消暑,也是一乐。从闸旁退出至金山道。
万宜水
下来西贡万宜路,万宜水库的浩瀚清波呈现眼前。突然发现之前在郊游径撞见的三个人,坐在湖畔树下摇扇聊天。大概是从西坝的大石块间爬下去的。于是也很想近距离接触。在回北潭涌的路上,有一幢似是雕楼的方形建筑。旁边立着一块禁止游泳的告示牌,牌边隐有小路。顺路而下,很快来至水边。水中偶有小鱼,而无落叶水草之属,完全是水和土石之交响,空灵寂籁,令人烦念顿消。晶荧剔透的水,就象新生婴孩的皮肤,让人不忍触碰。用瓶盖舀一点尝尝,是淡水,想来直接饮用是没问题的。不过如果在水库边建几家造纸厂、化工厂什么的,污水直排;又或者搞几个大排档,油烟熏蒸,又会是怎样一景呢?脏的臭的,都北上奉献给了“祖国”,自己家里却收埋这样的好东西,香港也实在太不厚道了吧。
上窑郊游径
西沙至北潭之间的这一段大网仔路有很多郊游和烧烤地点,都在海边,可观西贡海及岸边红树林。近海小岛很多,露出浅滩,似乎可以走上去。稍远有枕头洲,真的很象枕头。最大的还是滘西洲连盐田仔。海面也十分繁忙,游艇停泊,快艇穿梭,有的后面还牵着人。至斩竹湾则可遥望西坝及大头洲。大头洲似是坟山,绿背景上很多白点,象起了牛皮癣。大网仔路也繁忙。时不时被车以60公里的时速从身边呼啸而过,感觉真不好,所以即使风光不错,也不想再走第二次了。
在北潭涌又走错了路,走了一条远足研习径,是教人远足准备的初级路径,环形。浪费了半个小时。再沿路前行至发记士多旁,这里才是自然研习径及郊游径的入口。先是沿涌而行,这涌正是北潭涌。本应渐离尘嚣,奈何涌的另一边有间保良局渡假村,游客喧哗。渡假村的巨大排水口,正对河涌。前行不远有上窑村旧址,一排房子保留下来,作为民俗文化馆。参观了一下,展的是客家文化。第一次见识了埘。就是木笼子嘛。还“鸡栖于埘”呢,把鸡关起来还说得那么好听。再向前是往小童群益会,一条家乐径折而上山,上来几十米才见上窑郊游径之起点。一路较为平坦,外围隔树观海,海面突然多了很多风帆,而山上是一滴风也无。过曝罟湾营地,来至大头洲后方。这边无坟,绿绿的一长条,也象枕头呢。再绕就到了西坝后方,观创兴水上活动中心的内湖。湖外也有一坝,坝外则是南风湾的碧水。
在北潭涌又走错了路,走了一条远足研习径,是教人远足准备的初级路径,环形。浪费了半个小时。再沿路前行至发记士多旁,这里才是自然研习径及郊游径的入口。先是沿涌而行,这涌正是北潭涌。本应渐离尘嚣,奈何涌的另一边有间保良局渡假村,游客喧哗。渡假村的巨大排水口,正对河涌。前行不远有上窑村旧址,一排房子保留下来,作为民俗文化馆。参观了一下,展的是客家文化。第一次见识了埘。就是木笼子嘛。还“鸡栖于埘”呢,把鸡关起来还说得那么好听。再向前是往小童群益会,一条家乐径折而上山,上来几十米才见上窑郊游径之起点。一路较为平坦,外围隔树观海,海面突然多了很多风帆,而山上是一滴风也无。过曝罟湾营地,来至大头洲后方。这边无坟,绿绿的一长条,也象枕头呢。再绕就到了西坝后方,观创兴水上活动中心的内湖。湖外也有一坝,坝外则是南风湾的碧水。
东澳古道
市区到机场的大巴,E字头的在东涌通常停两站。在第二个站下车,继续前行,有一中电的办公楼,楼前是海滨步道及单车道,正对东涌湾,一头通市中心,另一头却是死胡同,怎么过去呢?原来要退回马路,路边有一石阶,两边是涂了绿漆的栏杆,但无任何标识。沿阶上几十米,有一亭,名东涌亭,然后下至另一边的车路,路旁即见到离岛历史文物径的牌子,路边围着一段直角石墙,名小炮台,也没仔细看是什么时代的文物。再沿车路向海下行,来至马湾涌村。海傍有好几家海鲜酒家,一个码头,码头边立着一块不锈钢地图。据地图指引,从村中穿过,来至逸东村外围,一路沿围墙走。一边是乡村,一边是高楼,反差好大。似乎高楼的垃圾会跑过围墙来到这边。一直前行,刚离开逸东村有一天桥,桥下有指示牌,指向候王宫。宫前是一大片草地,再外面是海滩及东涌湾,水不太丰,对面可见机场几个大储油罐。宫旁边有个球场和活动中心。
继续前行,树荫很足,约半小时过散头村。村中无人,有一座废弃的学校。再半小时到达沙螺湾。村中彩旗飘飘,适逢洪圣诞,又作戏又吃饭。当时正值饭后,台凳收在一边,只有几个人在闲聊。对面正是机场跑道,刚开始还饶有兴致看飞机起飞,被轰鸣声灌了几耳之后则只想赶紧离开这里了。难怪之前在散头村见到横幅,反对起第三条跑道,影响村民生活。从村中退出至水泥路,前行略上山,至机场尽头的对面,有一凉亭,旁边还有两个袖珍茅亭,下有石凳,似是专为观机而设。之后折而向南进入山中,渐渐摆脱噪声的侵扰。又约一小时,过深石村,亦无人,续下至深屈村。
深屈村对出海浅,色黄,外侧才是绿色。坐在小店门外吃绿豆糖水,风不停吹进来,很舒服。老板说正是因为水浅,所以这里没有码头,他们出去坐车要么走去大澳要么到昂坪,到大澳只要一个小时了。又说前面的深石村正是散石村改名而来,还问我沙螺湾有没有戏看呢。打尖后再行,在深屈路口见到茜草湾的牌子,又走去看看。这边海也是黄色的,红树林边泊着几艘小艇,岸上有好几棵大树菠萝,结着篮球大的果实。返回大澳方向,又开始上行,路成了土路,在山腰绕海而行。似乎走了不只一小时,终于见到大澳了。左首的山高大有气势,右首的海则碧绿而温柔。来至一牌前,上书前方道路塌方,需从左侧绕过。那就绕罗。沿石级上山,山上多坟和茅草,有一石碑,名尖方碑,从此俯看整个大澳倒是很好。最后下至新基村。
继续前行,树荫很足,约半小时过散头村。村中无人,有一座废弃的学校。再半小时到达沙螺湾。村中彩旗飘飘,适逢洪圣诞,又作戏又吃饭。当时正值饭后,台凳收在一边,只有几个人在闲聊。对面正是机场跑道,刚开始还饶有兴致看飞机起飞,被轰鸣声灌了几耳之后则只想赶紧离开这里了。难怪之前在散头村见到横幅,反对起第三条跑道,影响村民生活。从村中退出至水泥路,前行略上山,至机场尽头的对面,有一凉亭,旁边还有两个袖珍茅亭,下有石凳,似是专为观机而设。之后折而向南进入山中,渐渐摆脱噪声的侵扰。又约一小时,过深石村,亦无人,续下至深屈村。
深屈村对出海浅,色黄,外侧才是绿色。坐在小店门外吃绿豆糖水,风不停吹进来,很舒服。老板说正是因为水浅,所以这里没有码头,他们出去坐车要么走去大澳要么到昂坪,到大澳只要一个小时了。又说前面的深石村正是散石村改名而来,还问我沙螺湾有没有戏看呢。打尖后再行,在深屈路口见到茜草湾的牌子,又走去看看。这边海也是黄色的,红树林边泊着几艘小艇,岸上有好几棵大树菠萝,结着篮球大的果实。返回大澳方向,又开始上行,路成了土路,在山腰绕海而行。似乎走了不只一小时,终于见到大澳了。左首的山高大有气势,右首的海则碧绿而温柔。来至一牌前,上书前方道路塌方,需从左侧绕过。那就绕罗。沿石级上山,山上多坟和茅草,有一石碑,名尖方碑,从此俯看整个大澳倒是很好。最后下至新基村。
髻山
香港的郊游径多到令人咋舌,再加上四条长途径,还有什么自然教育径、树木研习径、家乐径、缓跑径、越野单车径、林道等等,让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亲近大自然。不需要象深圳的豪宅广告:“下班回到家,喜欢到山里走走”,那样的矫情,是富人的专利。看了《绿洲》之后,才知道还有很多漏网之鱼,如元朗的髻山。山上道路纵横,是人们自发踩出来的野路,没有指示牌的。山高不过两百米,但在元朗平原一带已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了。
从元朗福康街坐74号小巴至终点盛屋村总站下车。其实并无总站,只是小巴在此掉头。沿路前行,已见山上有路,但不见入口。走至一个有拱棚和长凳的休息处,对面有路上坟。沿路上坟,再从坟旁支路连至山脊主路,已是在第一个山头之外了。后方是桑田渔塘之属,前方为髻山主峰。上峰路斜有碎石,有些滑,似是雨水冲刷出来的小沟,不过仍可只用双脚就能上来。山顶极目,左为元朗市中心,右为天水围,山脚是元朗工业区,停着很多货柜车,再远处应是屯门的高楼,在烟霞中模糊着。山风送爽,可惜无树遮阴,也无凉亭可坐,只能躲在山阴的大石上,而大石早已被晒得似铁板烧。这时拖鞋又发挥了别样的作用——垫座,虽是廉价的泡沫塑料,隔热还行。一个白发阿伯,支着伞,慢慢上得山来,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大相机。同他聊了几句,原来据他说这里是拍日落的热门地点。难怪之前也见到一个人带着单反相机。只是现在才四点不到,这么早上来是要霸位吗?一路下山直行,来至铁路上方。看火车穿梭,原来西铁只有七节车卡。天水围车站似乎很近,于是向这边下山。面对天慈村而行,只见一排屏风楼中间夹着一小段深圳湾大桥,不见落日。快到山脚,又是一段坟路,最后退出至虾尾新村,出口正对村牌坊。
从元朗福康街坐74号小巴至终点盛屋村总站下车。其实并无总站,只是小巴在此掉头。沿路前行,已见山上有路,但不见入口。走至一个有拱棚和长凳的休息处,对面有路上坟。沿路上坟,再从坟旁支路连至山脊主路,已是在第一个山头之外了。后方是桑田渔塘之属,前方为髻山主峰。上峰路斜有碎石,有些滑,似是雨水冲刷出来的小沟,不过仍可只用双脚就能上来。山顶极目,左为元朗市中心,右为天水围,山脚是元朗工业区,停着很多货柜车,再远处应是屯门的高楼,在烟霞中模糊着。山风送爽,可惜无树遮阴,也无凉亭可坐,只能躲在山阴的大石上,而大石早已被晒得似铁板烧。这时拖鞋又发挥了别样的作用——垫座,虽是廉价的泡沫塑料,隔热还行。一个白发阿伯,支着伞,慢慢上得山来,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大相机。同他聊了几句,原来据他说这里是拍日落的热门地点。难怪之前也见到一个人带着单反相机。只是现在才四点不到,这么早上来是要霸位吗?一路下山直行,来至铁路上方。看火车穿梭,原来西铁只有七节车卡。天水围车站似乎很近,于是向这边下山。面对天慈村而行,只见一排屏风楼中间夹着一小段深圳湾大桥,不见落日。快到山脚,又是一段坟路,最后退出至虾尾新村,出口正对村牌坊。
麦理浩径第八段
上大帽山有车路,麦理浩径第八段与之分开,到后来合并之处,就立起一道栏杆,不准车再上了。
先是在荃湾地铁站坐51号巴士,巴士站位于地铁的上方,不在总站或其他车经过的站,叫人找了一阵。51号车很疏,等了约二十分钟,再坐二十分钟,至郊野公园站下车。下车即有麦径路牌,进入第八段。上来半山,多大黑石。北望石岗,发现一条机场跑道,周围都是矮小村屋。今天风大,雾气不断吹过来,机场很快不见了。也不怎么辛苦就来至车路。绕过栏杆前行,不少人在这边跑步。山顶看似近在咫尺,但绕来绕去很多弯。雾也越来越大,山顶天文台三个大白球,时隐时现,山下更是什么也看不见了。终于来到天文台脚下,要从另一边,大帽山林道下山了。仍是车道,路边有几座无人的平房,还用铁丝围起来,不知是做什么用的。下到半山亭,转为小路,另有一支路去往大瀑布。小路下至城门水塘上方,雾开时可见其全貌,其旁边几幢白色高楼,迷失在雾海里,象海市蜃楼。另一边则可见大埔至大美督一带,大埔街市的银灰楼也见到了。后来从铅矿凹退出坐上小巴,也就来至这里。
先是在荃湾地铁站坐51号巴士,巴士站位于地铁的上方,不在总站或其他车经过的站,叫人找了一阵。51号车很疏,等了约二十分钟,再坐二十分钟,至郊野公园站下车。下车即有麦径路牌,进入第八段。上来半山,多大黑石。北望石岗,发现一条机场跑道,周围都是矮小村屋。今天风大,雾气不断吹过来,机场很快不见了。也不怎么辛苦就来至车路。绕过栏杆前行,不少人在这边跑步。山顶看似近在咫尺,但绕来绕去很多弯。雾也越来越大,山顶天文台三个大白球,时隐时现,山下更是什么也看不见了。终于来到天文台脚下,要从另一边,大帽山林道下山了。仍是车道,路边有几座无人的平房,还用铁丝围起来,不知是做什么用的。下到半山亭,转为小路,另有一支路去往大瀑布。小路下至城门水塘上方,雾开时可见其全貌,其旁边几幢白色高楼,迷失在雾海里,象海市蜃楼。另一边则可见大埔至大美督一带,大埔街市的银灰楼也见到了。后来从铅矿凹退出坐上小巴,也就来至这里。
香港奥运径(梅东古道)
香港奥运径是京奥的东风吹来香港的结果。原来则叫梅东古道,也是离岛历史文物径的一部份。与奥运的关系,只是在隔几百米的路面上涂一个运动简图。
坐至机场的大巴,在进入东涌的第一站下车,即可见到指示牌。本来是有一段林中古道的,因为在搞工程,中断了,要走到路边来。高速路在旁边,很吵。约走半个小时,来至奥运径起点——白芒村。村口有一湖,名大蠔湾,经高速路下涵洞通大海。海边其实也有路通往东涌。从村中穿过,向梅窝前行,路边有一人字顶平房,是废弃的白望学校。现在成了两只大蝙蝠的家。来至大蠔村,大蠔湾从东边绕进来,田里都是水,可惜只长草。然后向上,也不高,有一红柱绿瓦凉亭,俯看大蠔湾及外海。休息后再向上,翻过山南至望渡坳,望的是梅窝平原及银矿湾,然后向着梅窝慢慢走下山。
坐至机场的大巴,在进入东涌的第一站下车,即可见到指示牌。本来是有一段林中古道的,因为在搞工程,中断了,要走到路边来。高速路在旁边,很吵。约走半个小时,来至奥运径起点——白芒村。村口有一湖,名大蠔湾,经高速路下涵洞通大海。海边其实也有路通往东涌。从村中穿过,向梅窝前行,路边有一人字顶平房,是废弃的白望学校。现在成了两只大蝙蝠的家。来至大蠔村,大蠔湾从东边绕进来,田里都是水,可惜只长草。然后向上,也不高,有一红柱绿瓦凉亭,俯看大蠔湾及外海。休息后再向上,翻过山南至望渡坳,望的是梅窝平原及银矿湾,然后向着梅窝慢慢走下山。
大棠自然教育径
到大棠的K66大巴不经过元朗市中心,即轻铁一带,让人好找。大棠路与轻铁交叉,沿路向南走不到一百米,即可找到车站,同时又有到大棠的红色小巴。乘车至倒数第二个站,即大棠山道路口下车,沿大棠山道一路前行,先经过著名的大棠荔枝山庄,很快就能见到郊野公园的路牌。再向前走不远,路左边是一片很大的郊游地,草地上立着十数个烧烤炉,两个凉亭。大棠自然教育径路牌龙门立于其尽头。
从龙门下进入林荫,是平坦的水泥路,缓向下行。透过树丛望远,不见海,见到的是元朗平原。平原上楼房矗立,是元朗新市镇,朦胧于烟霞里。隔一段路就有一块小牌立于路边,对游人进行自然教育,当然也要游人肯看才行。慢慢下到谷底,有支路往南坑排,又有一条小山溪欢唱经过。沿石级向上,至与元荃古道分路口,路口有一座小庙。教育径再上一段,来至顶点,有两条长凳,可坐观元朗平原。然后下山,至大棠山道。全程不长,高差约两百米,易行。
从龙门下进入林荫,是平坦的水泥路,缓向下行。透过树丛望远,不见海,见到的是元朗平原。平原上楼房矗立,是元朗新市镇,朦胧于烟霞里。隔一段路就有一块小牌立于路边,对游人进行自然教育,当然也要游人肯看才行。慢慢下到谷底,有支路往南坑排,又有一条小山溪欢唱经过。沿石级向上,至与元荃古道分路口,路口有一座小庙。教育径再上一段,来至顶点,有两条长凳,可坐观元朗平原。然后下山,至大棠山道。全程不长,高差约两百米,易行。
麦理浩径第六段
原来香港还有猴子的世界,麦理浩径第六段即将穿过。
从城门水塘旁的入口进入第六段,路边有不少荒废战壕,立着“切勿内进”的牌子。山不高,却望得远,直至大榄一带。山上有路,大概是麦径十段。两者之间是葵涌的高楼以及货柜码头一带的海。然后下至金山郊野公园,车路两旁,到处可见猴子。树林深处不时听到哗哗响,又有猴子尖叫,大概是公猴在争地盘;路边就有母猴带着小猴晒太阳,抓虱子。原来野生猴子是吃草的,还算温顺,也不大怕人。最近发生了虐猴事件,公园里到处立牌提示,不得虐猴与喂猴。又装了大铁笼,是要诱捕猴子为其计划生育。不过笼子都是空的,猴子们似乎并不上当,只在笼外自在玩耍。
走出金山公园之前,路边各有一水塘,人不得下水,猴子倒有游泳的特权。然后出来是大埔公路,对面即有巴士站,名石梨贝水塘站,81号车可至佐敦,另外还有几趟车。
从城门水塘旁的入口进入第六段,路边有不少荒废战壕,立着“切勿内进”的牌子。山不高,却望得远,直至大榄一带。山上有路,大概是麦径十段。两者之间是葵涌的高楼以及货柜码头一带的海。然后下至金山郊野公园,车路两旁,到处可见猴子。树林深处不时听到哗哗响,又有猴子尖叫,大概是公猴在争地盘;路边就有母猴带着小猴晒太阳,抓虱子。原来野生猴子是吃草的,还算温顺,也不大怕人。最近发生了虐猴事件,公园里到处立牌提示,不得虐猴与喂猴。又装了大铁笼,是要诱捕猴子为其计划生育。不过笼子都是空的,猴子们似乎并不上当,只在笼外自在玩耍。
走出金山公园之前,路边各有一水塘,人不得下水,猴子倒有游泳的特权。然后出来是大埔公路,对面即有巴士站,名石梨贝水塘站,81号车可至佐敦,另外还有几趟车。
Wat thamai
Wat thamai似乎挺有名。在小巴和私家车上都见过帖着它的名字,又看见了庙会的广告,就去上网查地图。原来Wat thamai也在Thachin河边,Samphran的下游,也有水上市场。自己简直是要跟这条河杠上了。在Omnoi坐402巴士于Veeroon巷口下车,再打的过去,过河即到,车费51铢。
庙里也有很多的红灯笼和“新年发财”。游人如织,多是自驾而来。走至河边,水上市场正忙碌,浮船上坐满了人。寺内的活动,如贴金、买纪念品、听和尚讲经,都和别寺差不多。有一项仪式则颇为好玩——转元宝。首先每人捧一箩金元宝,坐在佛相前,听主持人祈祷,祝愿有钱又有金;然后拿出真钱来刮元宝,刮得越响越好;最后捧着金元宝绕着佛相转三圈,再将之前刮过的钱投入捐款箱即完成。有钱又有元宝,大人小孩个个乐开了花。
庙里也有很多的红灯笼和“新年发财”。游人如织,多是自驾而来。走至河边,水上市场正忙碌,浮船上坐满了人。寺内的活动,如贴金、买纪念品、听和尚讲经,都和别寺差不多。有一项仪式则颇为好玩——转元宝。首先每人捧一箩金元宝,坐在佛相前,听主持人祈祷,祝愿有钱又有金;然后拿出真钱来刮元宝,刮得越响越好;最后捧着金元宝绕着佛相转三圈,再将之前刮过的钱投入捐款箱即完成。有钱又有元宝,大人小孩个个乐开了花。
Banphaeo
住过才知大错误。价钱虽然便宜,但火车站的广播音量惊人。只要有火车经过,“乘客们请注意……”的声音就会响彻房间。据查时刻表,凌晨三点有一趟车经过,五点起就不断有车了。
几乎没怎么睡,一早起来,在街边吃了一碗猪肉粥加蛋,然后坐车前往Banphaeo。一小时到达。原来Banphaeo是Samut Sakhon的一个县,也在河边。这条河叫Damnoen Saduak,向西直通最著名的那个水上市场,向东可接Thachin河,不过都相当远。
沿河随走,进入了一座寺庙,也是一个园林。宁静的早晨,没有游客,只闻鸟鸣和扫地声。两个和尚在大殿里看报纸。出来前行至一学校,名“致中”。真是哪里都少不了华人。有卖船粉的小贩,一路响着喇叭开过去;又有长尾船,载客至县城,即公路桥下。南岸是菜市场,北岸卖拖鞋衣服等物,也很古旧。人行木桥架过。北岸市场旁边是警察局。警局的院子里也有小贩,还有炒饭炒菜的。伴着几个警察叔叔吃完一份空心菜炒肉盖饭,再买上几个莲雾,在警局的厕所里洗干净,坐在河边吃。
几乎没怎么睡,一早起来,在街边吃了一碗猪肉粥加蛋,然后坐车前往Banphaeo。一小时到达。原来Banphaeo是Samut Sakhon的一个县,也在河边。这条河叫Damnoen Saduak,向西直通最著名的那个水上市场,向东可接Thachin河,不过都相当远。
沿河随走,进入了一座寺庙,也是一个园林。宁静的早晨,没有游客,只闻鸟鸣和扫地声。两个和尚在大殿里看报纸。出来前行至一学校,名“致中”。真是哪里都少不了华人。有卖船粉的小贩,一路响着喇叭开过去;又有长尾船,载客至县城,即公路桥下。南岸是菜市场,北岸卖拖鞋衣服等物,也很古旧。人行木桥架过。北岸市场旁边是警察局。警局的院子里也有小贩,还有炒饭炒菜的。伴着几个警察叔叔吃完一份空心菜炒肉盖饭,再买上几个莲雾,在警局的厕所里洗干净,坐在河边吃。
Bangluang
想不到这样一个小镇也有直达曼谷的Van,又有自己的中文名,叫“纲銮”。地属佛统的Banglen县,也在Thachin河边,也有一个水上市场。当天市场没有营业,只有几个学生在浮船上做功课。河边也是纲銮老市场。狭窄的街道,黑沉古旧的木房子,有些象Amphawa。也有诸如“吴裕英”、“张顺发”之类的商号。又挂很多的红灯笼和大红的条幅,大书新正如意、新年发财等字样。
纲銮还有一趟到佛统的大巴,712线,绿颜色,但很早就收了。回曼谷的未班Van则于下午4点45分发出。坐上Van在Banglen下车,再转737线Van,到达佛统已是晚上七点了。整个大塔被灯泡妆点起来,连树上也挂满彩色灯管。各种小贩绕塔一周。游人骑着摩托车来逛。东看看,西走走,不知不觉已八点,赶紧走到寺外坐车。谁知左等右等,连过路的车都没有。直至九点,终于死心,只好住下来。住进了火车站边上的林道X大饭店,竟然也见到西方背包客。
纲銮还有一趟到佛统的大巴,712线,绿颜色,但很早就收了。回曼谷的未班Van则于下午4点45分发出。坐上Van在Banglen下车,再转737线Van,到达佛统已是晚上七点了。整个大塔被灯泡妆点起来,连树上也挂满彩色灯管。各种小贩绕塔一周。游人骑着摩托车来逛。东看看,西走走,不知不觉已八点,赶紧走到寺外坐车。谁知左等右等,连过路的车都没有。直至九点,终于死心,只好住下来。住进了火车站边上的林道X大饭店,竟然也见到西方背包客。
Ram2
Ram2就是Ramkamhaeng2的简称,因为这边也有个Ramkamhaeng大学,可能是分校。之前来过,只见一条街道直通,没有什么嘛。怎么会有五条公交线路将总站设立于此呢?这次从拉玛九皇家公园东门坐双条车过来,从另一边进入Ram2,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巨大的生活区,而且密度极大。名叫“一号”的公寓,是平行的两排九层楼,象长城一样延伸开去。周围还不知有多少类似的公寓,也不知挤进了多少人。楼房之间的道路,一边摩托车,一边汽车,停得满满的。一楼全是住改商,洗衣店、缝纫店、网吧、老虎机……,活生生是现代版猪笼城寨。外面是夜巴扎,室内商场、室外小贩、路边地摊,挤个水泄不通,占地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夜市边上是一个小小的街心公园,正对的三间酒吧。酒吧灯光闪烁,又请歌手弹唱,又用投影播足球,生意兴隆。
Suan luang Rama IX
在Paradise商场北门坐上双条车,很快就来到公园西门,车费10铢。门前很多小贩。此公园是皇家公园,所以要收门票,也是10铢。进来走走,与一般公园无异,只是花比较多,有熏衣草。有人踩单车,又有人拍婚纱照。绕过人工湖,湖东有个白墙黑瓦的中式园林,名“智乐园”,是中国人出钱出力修的,以示两国世代友好。再前面有个大操场,立着个四角亭。无数人在跑道上一圈又一圈地踩单车,速度颇快。看来曼谷的单车爱好者不少。平时就是在街头也常常见到单车队,跟在车尾,穿插车流,当人肉吸尘机,这样煅练不知有何意义。
Phrapradaeng
6号和82号公交车总站就在河边,有船可过渡。对岸也叫Phrapradaeng,有大巴可到Paknam,也有双条车可到Samrong。如果沿着新修的长堤北行,很快就会走到一座大桥下方。此桥以当今国王普密篷的名字命名,分为一桥和二桥,也是斜拉索桥,约十层楼高,甚有气势。连接路四通八达,象章鱼的脚,在天空挥舞。桥下也有个公园 ,叫Latpho,门前立着国王的浮雕和介绍。放学后成群的学生于草地踢球或坐在河边吹风。公园的外面是一条运河,不到五百米长,将对面的“绿洲”变成了一个岛,但有桥架过。运河立有五闸,并不通船,也不知修来做什么,好象还是金奖工程。船只还是要从“绿洲”的外围绕一整圈,而此“绿洲”比陶瓷岛大一倍有多。
Rama IX bridge park
公园就在拉玛九桥下,河北岸,正对南岸的开泰银行大厦。泰国四大银行的总部,军人银行在Chatuchak,商业银行在Rachayothin,老大曼谷银行则在Silom,最为老旧。开泰银行原来叫泰华农民银行,近年才改了个响亮的名字。大厦是蓝色的玻璃外墙,菱柱形,有些似香港的中银大厦,晚上也会亮灯,定海神针般耸立在大桥边。
公园不大,有九桥的纪念介绍区,露天展览大桥所用的弹簧、拉索等物。近岸的江面上,浮着大片的原木,有篮球场大。每一根都有大腿粗,用绳绑在一起。一些小学生,竟然翻过围栏,在浮木上奔跑玩耍,还一直走到江心。
公园不大,有九桥的纪念介绍区,露天展览大桥所用的弹簧、拉索等物。近岸的江面上,浮着大片的原木,有篮球场大。每一根都有大腿粗,用绳绑在一起。一些小学生,竟然翻过围栏,在浮木上奔跑玩耍,还一直走到江心。
Wat Raikhing
Raikhing也算得上一带名寺了,不然怎会有84和556两路曼谷的公交车专门开进来。
附近的小贩仔、打工妹,周未得了闲,相约来逛,玩玩猫、逗逗狗、喂喂鱼,坐在河边弹吉它,阔气点的还可参加Donwai水上市场一日游。一家大小开车来也行,寺院的停车场有足球场大。树木花草多,树下凳子也多,还塑成可爱的牛、羊造型。又有一个小小的锦鲤园,有着精致的泰式小屋和园林。还免费提供奶瓶和饲料,加水来喂鲤鱼。看着鱼儿象婴儿一样,叭叭地吸着奶嘴不放,一下子就将饲料吃光,大人小孩都很高兴呢。
附近的小贩仔、打工妹,周未得了闲,相约来逛,玩玩猫、逗逗狗、喂喂鱼,坐在河边弹吉它,阔气点的还可参加Donwai水上市场一日游。一家大小开车来也行,寺院的停车场有足球场大。树木花草多,树下凳子也多,还塑成可爱的牛、羊造型。又有一个小小的锦鲤园,有着精致的泰式小屋和园林。还免费提供奶瓶和饲料,加水来喂鲤鱼。看着鱼儿象婴儿一样,叭叭地吸着奶嘴不放,一下子就将饲料吃光,大人小孩都很高兴呢。
Buengkum
Buengkum是Bangkapi北邻,区府位于Serithai43巷,正对Serithai公园,又叫Buengkum水公园。湖水呈长条形,岸边长满大树,树下绿草茵茵。有人在湖边拍戏,占据了一个亭子当化妆间。说起泰国的电视剧,简直就是教坏泰国人,特别是TV3。里面总是有很多的俊男靓女,住金光闪闪的大屋,不愁吃也不愁穿,只一味地勾心斗角。
湖水流出公园外,下穿公路,来至一片野地。有人在此养羊。周围是别墅区。走回公园,下班时间,游人更多,竟有鬼佬一家大小席坐。草地上隔十几米立一支柱,似路灯,围着黑网,原来是广播,里面传出舒缓的歌声。一到下午六点正,国歌准时唱响,大家都原地立正,连鬼佬也不例外。
湖水流出公园外,下穿公路,来至一片野地。有人在此养羊。周围是别墅区。走回公园,下班时间,游人更多,竟有鬼佬一家大小席坐。草地上隔十几米立一支柱,似路灯,围着黑网,原来是广播,里面传出舒缓的歌声。一到下午六点正,国歌准时唱响,大家都原地立正,连鬼佬也不例外。
Lagoon plaza
可能因为搬去火车市场,也可能因为“关谷”行动,这里竟然有些冷清。精品店关着门,酒吧的桌球也没人在玩,只在湖边有些人影。Seacon边上的火车市场新址,虽然人气很旺,颇受年青人欢迎,但人车争道,乌烟瘴气,连厕所也要收费。相比我更喜欢这边。Lagoon是泄湖的意思,这边没有火山,只能是人工湖。小小的,架有木桥与栈道。又在水上立一大灯笼,呈易拉罐状,与狼人吧的人造圆月上下辉映。还有一间24小时开放的超市,价钱竟然不贵。可以打包出来,坐在水边,一边吃喝,一边观灯赏月,还蹭酒吧的现场音乐听。
Pathumthani
巴吞是巴吞他尼的简称,意为莲花。因此以莲花为标志,是为莲城。几次都是从城外Lotus超市前绕过,没有进到市区。原来市区就在河边上,有一个菜市场,还有码头,对面是技术学院。这条河正是流经曼谷的“叫趴鸭”河。下班时间,白衣黑裤或黑裙的学生,将船挤得满满的。市场边的空地,停了许多车,又沿河摆放一排桌椅,成为河畔露天餐厅。
Chatuchak
一早出门,气氛有些异样,好多商店都关了门。坐上8号车,车至“由您摸”就掉头了,这可前所未见。“由您摸”也关了门,可能是怕打砸抢,“深探”则有开,不知为什么不怕。人都走到了马路上。远远就听到哨子声和大喇叭广播。chatuchak 公园里开满了帐篷花,厕所大排长龙,人人席地而坐。喇叭里喊一声“印拉”,人群就应一句“出去”;再喊一声,又再应一句。
在合艾提前买票的原因,还有一个是要赶在“关闭曼谷”之前回来。不然曼谷成了绝情谷,有寓归不得,自己也就成了难民。昨天上京的途中,见到许多的“暴徒”,坐在皮卡车后面,挥舞国旗。又有多个补给站,送饭送水,又高喊口号,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经过十三小时的跋涉,终于在晚上十点到达Mochit车站。平时还很多的公交车不见了踪影,只有一趟3号车在放短线,且过了JJ mall即右转,不到公园前。“关谷”行动不是明天才开始吗,怎么这里自己先关了?等了很久,最后跟着一群人跳上了3号车,在其右转之前下车,再步行到公园前。路面只有零星车经过,前方一些人,如鬼影一般,在设置路障。的士过不过得去?又会不会坐地起价或拒载?还是走到Latphrao路再打的?又觉得有点远。正自傍徨之际,一辆8号cityboy如观音下凡般嘎然驶至。
在合艾提前买票的原因,还有一个是要赶在“关闭曼谷”之前回来。不然曼谷成了绝情谷,有寓归不得,自己也就成了难民。昨天上京的途中,见到许多的“暴徒”,坐在皮卡车后面,挥舞国旗。又有多个补给站,送饭送水,又高喊口号,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经过十三小时的跋涉,终于在晚上十点到达Mochit车站。平时还很多的公交车不见了踪影,只有一趟3号车在放短线,且过了JJ mall即右转,不到公园前。“关谷”行动不是明天才开始吗,怎么这里自己先关了?等了很久,最后跟着一群人跳上了3号车,在其右转之前下车,再步行到公园前。路面只有零星车经过,前方一些人,如鬼影一般,在设置路障。的士过不过得去?又会不会坐地起价或拒载?还是走到Latphrao路再打的?又觉得有点远。正自傍徨之际,一辆8号cityboy如观音下凡般嘎然驶至。
Hadyai park
宾馆对面就是宋卡国家博物馆,白墙红窗,有几分中国风。原来宋卡的火车站在七十年代就停运了,经济中心也搬到了合艾。博物馆旁边的老城墙只有一小段,城墙内侧是老城,有一个商场,名字忘了,周围街道狭窄,摩托车乱摆。
仍然坐Van回合艾,途中经过合艾公众公园。适逢新年灯会,见各色彩灯。有福禄寿又有咸蛋超人,还有鱼尾狮和艾菲尔铁塔,又挂了很多的伞。绿地、人工湖、喷泉,游人如织,这些都与一般公园无异;背立一山,则平添了许多郊野气息。山顶有金色大佛,山腰还有汉白玉大观音,只可惜要沿车路走上去。过了观音,就有小路,接上宽阔的楼梯,如中门大开,直奔大佛脚下。上得顶来,顺着大佛的视线,只见山下一片平原,合艾市区尽在眼底,三五栋高楼如鹤立鸡群,只是烟霞也颇大。旁边有缆车,但并非下山,而是去另一山头,似乎还未开放。
仍然坐Van回合艾,途中经过合艾公众公园。适逢新年灯会,见各色彩灯。有福禄寿又有咸蛋超人,还有鱼尾狮和艾菲尔铁塔,又挂了很多的伞。绿地、人工湖、喷泉,游人如织,这些都与一般公园无异;背立一山,则平添了许多郊野气息。山顶有金色大佛,山腰还有汉白玉大观音,只可惜要沿车路走上去。过了观音,就有小路,接上宽阔的楼梯,如中门大开,直奔大佛脚下。上得顶来,顺着大佛的视线,只见山下一片平原,合艾市区尽在眼底,三五栋高楼如鹤立鸡群,只是烟霞也颇大。旁边有缆车,但并非下山,而是去另一山头,似乎还未开放。
Songkhla
回程选择了直达船,价钱一样。此船较豪华,软座,有空调,但没有码头,要由长尾船直接登船。抵岸后还是由Van送至合艾汽车站。提前买好后天回曼谷的巴士票,票价747铢,包一餐饭。白天仅有一班大巴,其他是Van。上过一次当也就不会再上第二次。上回在苏拉他尼坐Van回曼谷,中途加气排队就花了两小时。然后被卖猪仔,换车,虽然不用再花钱,那车也要加气,这次好彩,只排了半小时,到达曼谷南站已是凌晨。不得已打的返住处,又遇警察临检。真是不愉快的经历。另外也不想再跟白人们混在一起,坐回Khaosan路的野鸡车。也是被人卖来卖去,况且有他们在的地方,通常意味着质次、价高、脸难看——就算是笑咪咪的,只怕心里也在磨刀嚯嚯。
合艾汽车站就有到宋卡的Van,28铢每人,一路上客,直至超载。超载的方法是在两座之间横放一块木板,架在过道之上,三人座则挤四人。不用一小时到达。宋卡大概是龙城,地底下埋有一条龙,只露出首、尾和一小段龙身。自己从龙尾走到龙头,又再走回来,几乎没把脚走断,且还背着包。后来觉得笨透了,原来宾馆就有单车租,而宋卡又有专门的单车道。
龙尾在一个高尔夫球场旁边,正对大海。今天风颇大,掀起浊浪滔天,如钱塘江大潮似的。一道接一道白头浪,如万马奔腾,呼啸而来。椰树被吹向一边,也并无支架扶持。也有人立于岸边听风观浪。自己早上尚徘徊于印度洋,此时已倘佯在太平洋。一路北行,到了Samila公园,游人一下子多起来。这边有些黑礁石,立着一个碑;也有个渔女铜像,作梳头状,对面是老鼠岛;又有人牵马供人照相或骑乘。公园边上是一排的餐厅,大概生意不好,员工也出来扑客,主动又热情地招呼。再向前就离开海,穿过另一公园,来至另外一边的海。这边是波平浪静的海峡,不过两百米宽,有渡船过渡人车。正是此海峡向南膨胀,形成巨大的宋卡湖,不过这边看不到。继续北上至尽头,两海在此交汇,又听到了隆隆的海浪声。龙头也正在此地,不断向海喷着水。周围是双海公园。
回到市区,已是晚上九点。夜市已经开锣,旁边一段古城墙,还有两家宾馆。立即住下来,不要空调只需350铢。
合艾汽车站就有到宋卡的Van,28铢每人,一路上客,直至超载。超载的方法是在两座之间横放一块木板,架在过道之上,三人座则挤四人。不用一小时到达。宋卡大概是龙城,地底下埋有一条龙,只露出首、尾和一小段龙身。自己从龙尾走到龙头,又再走回来,几乎没把脚走断,且还背着包。后来觉得笨透了,原来宾馆就有单车租,而宋卡又有专门的单车道。
龙尾在一个高尔夫球场旁边,正对大海。今天风颇大,掀起浊浪滔天,如钱塘江大潮似的。一道接一道白头浪,如万马奔腾,呼啸而来。椰树被吹向一边,也并无支架扶持。也有人立于岸边听风观浪。自己早上尚徘徊于印度洋,此时已倘佯在太平洋。一路北行,到了Samila公园,游人一下子多起来。这边有些黑礁石,立着一个碑;也有个渔女铜像,作梳头状,对面是老鼠岛;又有人牵马供人照相或骑乘。公园边上是一排的餐厅,大概生意不好,员工也出来扑客,主动又热情地招呼。再向前就离开海,穿过另一公园,来至另外一边的海。这边是波平浪静的海峡,不过两百米宽,有渡船过渡人车。正是此海峡向南膨胀,形成巨大的宋卡湖,不过这边看不到。继续北上至尽头,两海在此交汇,又听到了隆隆的海浪声。龙头也正在此地,不断向海喷着水。周围是双海公园。
回到市区,已是晚上九点。夜市已经开锣,旁边一段古城墙,还有两家宾馆。立即住下来,不要空调只需350铢。
Tarutao
睡得不好心情也变差,关键是这里的浮潜一日游虽然只要500-600铢,但只有长尾船,没有大船,曲膝直背在木板上坐一天,连靠的地方都没有,想想都累。本想连续出海两天的,也改成一天,试试味就算了。上了船,除了不Saibai外,还摇晃得非常厉害。结果我在第一、二个点皆没有下海,只看着鬼佬们玩。后来还是呕了,好在是登岛之后。岛上有条郊游径,向前走几步就没人来,这才没有出丑。
小岛的名字忘记了,反正是Tarutao国家公园的一部份,却不用收门票。一日游的客人都在岛上放饭和大休。大片洁白的沙滩象棉花,沉浸在纯净的海水下,使人忘记了不适。渐渐又能吃下饭了,饭后还有水果。大家坐在树下、石上、沙滩吹风或享受日光浴,这才算值回票价。在回程的浮潜点下海游了一阵,鱼不算多,珊瑚也不太漂亮。
最后经过黑石岛。岛上遍布黑色的石头,被人叠成许多宝塔。岛上有一条中文写的“达鲁岛神的诅咒”,说带走石头会带来厄运。自己并未带走石头,只是捡到一付太阳眼镜并带走了。结果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飘来大片乌云,并下起雨来。船全速前进,头上的雨篷根本不顶事,雨从前方直冲进来。坐在前排的人更惨。我珍重取出本来是准备遮阳但今天没有用到的雨伞递给他们,得到了连片感谢和Great声。
回到Lipe岛,步行街已泥泞。全身又湿又冷,冲回住处,好在厕所没被占用。又好在有热水冲凉,这一点也算略为值回房费。
小岛的名字忘记了,反正是Tarutao国家公园的一部份,却不用收门票。一日游的客人都在岛上放饭和大休。大片洁白的沙滩象棉花,沉浸在纯净的海水下,使人忘记了不适。渐渐又能吃下饭了,饭后还有水果。大家坐在树下、石上、沙滩吹风或享受日光浴,这才算值回票价。在回程的浮潜点下海游了一阵,鱼不算多,珊瑚也不太漂亮。
最后经过黑石岛。岛上遍布黑色的石头,被人叠成许多宝塔。岛上有一条中文写的“达鲁岛神的诅咒”,说带走石头会带来厄运。自己并未带走石头,只是捡到一付太阳眼镜并带走了。结果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飘来大片乌云,并下起雨来。船全速前进,头上的雨篷根本不顶事,雨从前方直冲进来。坐在前排的人更惨。我珍重取出本来是准备遮阳但今天没有用到的雨伞递给他们,得到了连片感谢和Great声。
回到Lipe岛,步行街已泥泞。全身又湿又冷,冲回住处,好在厕所没被占用。又好在有热水冲凉,这一点也算略为值回房费。
Thammasat University
逛了这么多间大学,原来还有漏网之鱼。位于Rangsit北面的法律大学,简称“他妈傻”,其实也是综合性大学,有工程、科学等系,还有医院。占地也很大,校巴有三、四条线,是环保的NGV车。校内也是园林一般,一个小小的湖,养着两只白天鹅。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但摩托车还是会开进来。外围有些荒凉的草地,立着些柱子,似祭坛一般,没有敢走进去看。
Thammagai
在39号空调公交车的终点站Talad Thai,拿着法身寺的英文地名,问一位摩托仔。他热心地帮忙去问站里的工作人员。人人都不知道。最后还是一位大婶售票员最醒目,说是“他妈该”吧?谷歌地图上的名称是Wat Phra Dhammakaya。原来Wat是寺庙之意,Phra是敬语,皆可省略,最后一个音节是尾音,不单独发声。他们皆简称Thammagai,即“他妈该”。搞清地名出发,先问价钱。摩托仔虽然热情,却并不放弃赚钱的机会,要价60铢,见我一口应承,随即改口成80,还说很远。后来才知道并不远,就算坐的士,应该不会怎样跳表。摩托仔载着我从后门进入,还高兴地和门卫说载了一个“高黎”游客。有钱赚当然高兴啦。
下车之地是寺内广场,停着几部大巴,完全不象寺庙。没有黄瓦大殿,也不见佛像。到处水泥地,立着飞鸟拖网雕塑,网内是一个金属大球。广场有数个足球场大,还在建设中,四周水泥长棚围住,中心坟起,顶部金色,象一个巨大的金钹,也正是此寺之标志。
广场另一边是室内的棚区,法身安放于此,端坐在透明的玻璃盒里,象是在念经。在阴暗的大厅下,虽是远远地望一眼,也有些吓人。寺内人除和尚外皆着白衣,一片一片聚坐,不知在搞什么。地下还有一层,可能是停车场。走到前门是一片草地,一排排整齐地种着松树,一个小小的人工湖,湖边是一个小金钹,其实也有蓝球场大,在阳光下金光灿灿的。走出马路,过对面坐上1008号车回到了Rangsit。
下车之地是寺内广场,停着几部大巴,完全不象寺庙。没有黄瓦大殿,也不见佛像。到处水泥地,立着飞鸟拖网雕塑,网内是一个金属大球。广场有数个足球场大,还在建设中,四周水泥长棚围住,中心坟起,顶部金色,象一个巨大的金钹,也正是此寺之标志。
广场另一边是室内的棚区,法身安放于此,端坐在透明的玻璃盒里,象是在念经。在阴暗的大厅下,虽是远远地望一眼,也有些吓人。寺内人除和尚外皆着白衣,一片一片聚坐,不知在搞什么。地下还有一层,可能是停车场。走到前门是一片草地,一排排整齐地种着松树,一个小小的人工湖,湖边是一个小金钹,其实也有蓝球场大,在阳光下金光灿灿的。走出马路,过对面坐上1008号车回到了Rangsit。
芝麻湾西
大浪与二浪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从芝麻湾码头出来左转,绕过监狱,进入林道,再过拾塱水塘,至龙尾,往下径方向走几步就来至大浪路口。沿路走下去,约二十分钟,行至大浪村。十来栋村屋,门前自种果树,番鬼石榴垂枝,黄皮粒粒金黄。偶闻人声,是村民打电话给市区的朋友,约他们来吃黄皮的。来至海滩,空无一人,假菠萝树下搭有一棚,躺在棚下,吹风听浪。
走向沙滩另一头,有路牌指向贝澳,路淹没于草丛中。多蜘蛛,个头大,当路结网,人需低头而过,或执一树枝,先扫清障碍。来至二浪。海滩差不多,略短,正对海滩是几排洋房,名澄碧村。村与海滩间有一公众通道,被霸为私家重地,闲人免进。尽头有一码头,也是外人勿用。
从二浪退出,上几步山,接驳至芝麻湾郊游径西段,遥望西部诸岛,如索罟群岛等。又有路下行至望东湾。望东湾沙滩多石,有一个荒废的码头和一幢四层楼的白房,无人。至贝澳是一米宽的水泥路,中途有一亭,一角结着蛛网,大将军中间坐镇,网的边缘有几只小蜘蛛,不知是其小孩还是老公。扔块石头过去,蛛网破了个洞,将军纹丝不动;在地上捉只蚂蚁扔上去,她立刻三步并作两步爬过去,将猎物擒至网中央,再吐丝一圈一圈包起来。
再来至贝澳,又是另一个世界,热闹非常,很多人在沙滩上不知挖什么,挖出一堆堆的黑泥。
从芝麻湾码头出来左转,绕过监狱,进入林道,再过拾塱水塘,至龙尾,往下径方向走几步就来至大浪路口。沿路走下去,约二十分钟,行至大浪村。十来栋村屋,门前自种果树,番鬼石榴垂枝,黄皮粒粒金黄。偶闻人声,是村民打电话给市区的朋友,约他们来吃黄皮的。来至海滩,空无一人,假菠萝树下搭有一棚,躺在棚下,吹风听浪。
走向沙滩另一头,有路牌指向贝澳,路淹没于草丛中。多蜘蛛,个头大,当路结网,人需低头而过,或执一树枝,先扫清障碍。来至二浪。海滩差不多,略短,正对海滩是几排洋房,名澄碧村。村与海滩间有一公众通道,被霸为私家重地,闲人免进。尽头有一码头,也是外人勿用。
从二浪退出,上几步山,接驳至芝麻湾郊游径西段,遥望西部诸岛,如索罟群岛等。又有路下行至望东湾。望东湾沙滩多石,有一个荒废的码头和一幢四层楼的白房,无人。至贝澳是一米宽的水泥路,中途有一亭,一角结着蛛网,大将军中间坐镇,网的边缘有几只小蜘蛛,不知是其小孩还是老公。扔块石头过去,蛛网破了个洞,将军纹丝不动;在地上捉只蚂蚁扔上去,她立刻三步并作两步爬过去,将猎物擒至网中央,再吐丝一圈一圈包起来。
再来至贝澳,又是另一个世界,热闹非常,很多人在沙滩上不知挖什么,挖出一堆堆的黑泥。
卫奕信径第八段
早上下了好大的雨,然后一直点点滴滴,象是天在哭泣。路面湿湿的,山尖隐在云雾中。只好硬着头皮上山。从鹤薮水塘大坝右转,沿梯级进入卫奕信径第八段。先是绕水塘而行,水塘小,很快进入山中。部份土路积水,且被浸软,湿滑陷脚,只好龟速前行。好在全段只有一个山头,四百来米,不算难爬。经过流水响郊游径,可见山下的流水响水塘,小小的,继而来至一避雨亭。休息一阵后向九龙坑山进发。路变成了很窄的车路,路面有些破烂,也不怎么费力就上到了山顶。
最高处被围起来,有幢二层建筑,立着很多天线,大概是手机信号站。沿围墙来至另一边,高高地竖着一个路牌,指着沙螺洞村与凤园的方向,有石级向下。下行几步,山风呼啸,云一片一片快速流动,不一会天开了眼,露出一小片蓝天来。下方的吐露港海也渐渐看得清了,马屎洲、洋洲、船湾大坝,东一块西一条,将海面分隔成明镜良田一般。坐看美景,直到被风吹得有些冷了,开始下山。
下山的路全部为石阶,还有栏杆,易行,且一路都伴着海景,来至大埔后上方。有一条无名支路,可退出至富亨村,村中有271号巴士出九龙。而沿第八段前行则绕至太和的后方,可见球场、泳池,右手边山下是大片别墅,全是红顶小白房。最后出来至大埔头径,即有21A小巴可回大埔墟,约二十分钟一班。
最高处被围起来,有幢二层建筑,立着很多天线,大概是手机信号站。沿围墙来至另一边,高高地竖着一个路牌,指着沙螺洞村与凤园的方向,有石级向下。下行几步,山风呼啸,云一片一片快速流动,不一会天开了眼,露出一小片蓝天来。下方的吐露港海也渐渐看得清了,马屎洲、洋洲、船湾大坝,东一块西一条,将海面分隔成明镜良田一般。坐看美景,直到被风吹得有些冷了,开始下山。
下山的路全部为石阶,还有栏杆,易行,且一路都伴着海景,来至大埔后上方。有一条无名支路,可退出至富亨村,村中有271号巴士出九龙。而沿第八段前行则绕至太和的后方,可见球场、泳池,右手边山下是大片别墅,全是红顶小白房。最后出来至大埔头径,即有21A小巴可回大埔墟,约二十分钟一班。
麦理浩径第七段
从荃湾地铁站出来至兆和街,坐82号小巴到终点城门水塘,车资4.1元。同车的几个人都是来郊野公园工作的。沿坝前行,这边的车还不少。水塘的水还算清,有不少鱼和乌龟。先过东坝,这边有休息区、厕所,是第六段入口。再向前过大坝,才来至第七段。这边又有沿湖缓跑径、研习径等,卫奕信径第七段也从此过。麦理浩径第七段则主要上两山:针山和草山。水塘已在水平约两百米之山,再向上至五百多米的针山,省力不少。针山顶象个粽子包,尖尖的,上到来可回望水塘全貌。原来水塘还不小,呈Y字形。水塘后方海上隐见汀九大桥。南方则是沙田一带的高楼。翻过“粽尖”下至车路,名城门林道,中途又可向沙田市镇方向退出。之后林道开始向上,至六百多米高的草山。近山顶有一亭,为纪念特区十周年立。立于亭荫,远眺大埔及吐露港一带风光,八仙岭遥相呼应。草山过后一路下山,相伴茵茵绿草及密林浓荫,再接回车路,一边可至大埔滘,另一边来至七段之终点:铅矿凹。虽然名凹,仍是海拔两百米以上,所以取道卫奕信径第七段向大埔一路都是沿级下山,大半个小时终至车路。不见小巴上来,于是还要沿车路下行至上碗窑才终于坐上车。
舂坎角泳滩
赤柱到舂坎角其实也不远,只须穿过马坑公园。过了赤柱码头再前行几步就到了马坑公园正门,门口立着两只铁蝴蝶。向前不远海边小庙,旁边有一古井,供着井神。从庙后翻过可下至一海滩,名海风台,这边人很少,有玩风帆者从海上飘过来歇脚。公园中心在小山上,有个观景台,可以北向退出至马坑村,这边有个观音寺。而向南门方向退出,穿过一片树林,就来至舂坎角海滩回旋处,即巴士站。对出马路直下海滩,再下两段楼梯,先过一个儿童乐园,再有烧烤场,然后才是沙滩。水质沙质普通,同一般沙滩并无不同。水下却另有乾坤,是非常细软的好沙。游泳区很大,北边一小块区域提示有礁石。沙滩上人不少,游泳的人不多。
长洲北
现在的长洲似乎有些过份商业化了。码头的单车停得密密麻麻,将人行道都占了。熙来攘往的人群,多是穿衣花呢碌,脖子挂相机,十足的游客样。不过不要被吓到了,只要沿海一直走一直走,过了北帝庙,很快就清净得多了,只剩下零星的踩单车者。过了长贵村,隔一段路就有一座休息亭,正对着大海,就是在此静坐也很好。再向前有个大贵湾公园,也可以烧烤。公园门前的路叫长北路,向上翻山折回镇中心。其实只能算是小山坡吧,坡顶有一座眺北亭,是回望长洲的好地方。东湾一道弧线,背面码头又一道弧线,镇中心就处于两者之间的狭长地带,码头外是蚂蚁般的船只。往中环的大船,从码头荡开来,在避风塘内掉个头,徜徉驶出北长洲海峡,一路向东而去。眺北亭东眺南丫岛远及香港仔,下方还有亭,一路修了很好的石阶,仿木的栏杆。下到来方发现下面又有一亭,再下又有,总共四座,十分巧妙。最后一亭下方有路,下到海滩,名东湾仔,海水算清,只可惜遍地垃圾。
芝麻湾郊游径东南段
芝麻湾郊游径环绕整个芝麻湾半岛,全长18.5公里,走完全程需时甚长,好在可以分段行走,节点就是芝麻湾码头。从码头出来右转经过拾塱村,很快就来至郊游径牌坊下,第一目的地是老人山。三百多米,看似不高,在烈日下走来也有点辛苦,因为这边的树很矮,少荫,草也较少。到达老人山前就有一峰,石顶,有人在此练习攀岩。海景两翼,后为芝麻湾,前为贝湾至长沙一带,屿南道在山腰弯蜓,一长一短,一精致一辽阔。近海海底,水清而斑驳,不知是否有珊瑚之故?折向南先下到半山,再登顶,即是老人山。山上有小屋,为山火了望台,无人,山脚下有一小水塘,海外正对喜灵洲。开始下山,路窄,蛛网多,来至龙尾路口,北经二浪至贝澳,南经下径环半岛南部。选择了向南。先过大浪路口,路上落着几个野核桃,扁圆柱形,硬得象石头。远处大浪海滩洁白干净,但无人。后行于林中,也是多被蛛丝挂头,终于来至芝麻湾半岛南端。这边山上多大石,隔海正望长洲岛,岛象只哑铃,两端小山突起,中段平坦,建筑物密集,对开海面为避风塘,里面泊满了船,不时有渡船从防波堤口进出。去澳门的快船则从门口经过。横行于芝麻湾半岛南端大半个小时,折而向北进入林中,又半小时来至拾塱水塘,即之前在老人山上所见之小水塘。横过水塘大坝,坝下是两排白色平房,即郊野公园管理站,也无人。管理站门口是一条林道,又有郊游径入口再上老人山。而从林道退出不多远,绕看守所走半圈就又回到芝麻湾码头了。
卫奕信径第九段
52B小巴从粉岭到鹤薮,从沙头角公路转入支路,即进入八仙岭郊野公园,且一路上山。先是经过流水响,再过几个郊游地带,直至终点鹤薮围,这时大约已经在水平面两百米之上了。村内见到告示,说村民有权优先上车,外人不得异议。因为这里是私人地方,外人本不能进来,又在路中段另设一个游客候车点。虽然平时一般不用争车坐,如果周末人多,行了一天的山很累而坐不上车,走出沙头角公路又很远,就真要考虑一下了。但村民这么做似有违公平,也不知有没有法理依据。
从村中出来,顺来路继续前行,路边有牌,上书“东山下”。沿两车道的车路上行,约一公里,来至鹤薮水塘。水塘不大,呈长条形,是嵌于山林树木中的一块明镜。环湖有烧烤休息区,也有家乐径,可将卫奕信径短接,卫奕信径则经过一大坝,从湖南面而过。车路接上的即是大坝,走过之后开始进入山中,沿石级登山,往八仙岭方向,是为卫奕信径第九段。因为不是从零海拔上来,所以不算太辛苦。慢慢回望得到脚下鹤薮水塘之全貌了,原来其尾部有一小弯,象只蝌蚪一样。平山仔过后即在山顶沿山脊而行,山石象是石灰质,周围长着深绿色长针样的草。左边远眺沙头角海,楼房显得十分渺小,又有支路可退出至丹竹坑。右望马屎洲、吐露港直至大埔一带,以及八仙岭侧峰,真是雄伟旖旎,美不胜收。再向前就开始登顶,途中有两株杨梅树,红红的果实落了一地,又有零星的百合花,在草丛中象喇叭一样开着。
原来八仙岭真是有八峰,以八仙命名,第一峰最高,叫纯阳峰。上到来又能见到船湾淡水湖这一边了,其大坝就象吕洞宾的纯阳剑,将咸淡水一把分开。八峰一一经过,最后来至第二高的仙姑峰,更可望到涌尾一带,湖边的山上,是有环湖郊游径的,可供下次行走。天已经开始黑了,向大美督方向退出,这才觉得山之高。虽然能听到路上的车声了,但要到达路面,总是有下不完的台阶。最后半个小时天已全黑,还好有月亮,进入林中则打开手机照明,终于跌跌撞撞下到新娘潭路,看见路灯,才算是回到人类的世界,心也渐渐安下来。全程大概花费六小时。
从村中出来,顺来路继续前行,路边有牌,上书“东山下”。沿两车道的车路上行,约一公里,来至鹤薮水塘。水塘不大,呈长条形,是嵌于山林树木中的一块明镜。环湖有烧烤休息区,也有家乐径,可将卫奕信径短接,卫奕信径则经过一大坝,从湖南面而过。车路接上的即是大坝,走过之后开始进入山中,沿石级登山,往八仙岭方向,是为卫奕信径第九段。因为不是从零海拔上来,所以不算太辛苦。慢慢回望得到脚下鹤薮水塘之全貌了,原来其尾部有一小弯,象只蝌蚪一样。平山仔过后即在山顶沿山脊而行,山石象是石灰质,周围长着深绿色长针样的草。左边远眺沙头角海,楼房显得十分渺小,又有支路可退出至丹竹坑。右望马屎洲、吐露港直至大埔一带,以及八仙岭侧峰,真是雄伟旖旎,美不胜收。再向前就开始登顶,途中有两株杨梅树,红红的果实落了一地,又有零星的百合花,在草丛中象喇叭一样开着。
原来八仙岭真是有八峰,以八仙命名,第一峰最高,叫纯阳峰。上到来又能见到船湾淡水湖这一边了,其大坝就象吕洞宾的纯阳剑,将咸淡水一把分开。八峰一一经过,最后来至第二高的仙姑峰,更可望到涌尾一带,湖边的山上,是有环湖郊游径的,可供下次行走。天已经开始黑了,向大美督方向退出,这才觉得山之高。虽然能听到路上的车声了,但要到达路面,总是有下不完的台阶。最后半个小时天已全黑,还好有月亮,进入林中则打开手机照明,终于跌跌撞撞下到新娘潭路,看见路灯,才算是回到人类的世界,心也渐渐安下来。全程大概花费六小时。
紫罗兰山径
原来紫罗兰山径不上山,只沿着山腰平走,易行之至,前半段是引水道旁的水泥路,也可以说是轮椅径。而且这边大概是唯一可看见深水湾的山径了。走不多远就能看到凹进来的深水湾,其上方岬角是海洋公园,其下方山上则立着一幢黄色的楼房,大概十层,还劈山修了一条路直至房前,不知是谁家这样气派。过了就绕过来到浅水湾这一边,浮标围着的弧形游泳区,与中湾、南湾一起,象串成一串的三个鱼蛋。一路就是这样伴着海景绕弯,山腰的土路,先是在浅水湾的后上方,顺着浅水湾峡呈三角尖刺向山中,与卫奕信径相交,继续向前可达大潭水塘,而右转是沿一条引水道平走,先进入林中,后来至中湾后上方,然后是南湾,风景依然绝佳,只可惜没有休息的地方。过了南湾就到了赤柱这一边,直至与卫奕信径再度相交,也就是这条引水径之终点,旁立一牌,上书赤柱西引水道。
横塘单车径
梅窝到芝麻湾有横水渡,是坪洲到长洲之间的一段,要价12.2元。芝麻湾码头旁边是看守所,是惩教署辖地,平时冷冷清清。码头旁边是接待室,其对面则是员工宿舍,都关着门。沿路向右退出至芝麻湾海边,有一幢白色小平房,是拾塱乡公所。公所门前的石板路就是经过横塘村而直至梅窝的越野单车径。路很平坦,只有小小坡度,隔一断还有亭子供人休息。横塘村的海边,也有个小小的沙滩,旁边几间破旧的棚屋,门外挂着两盏煤油灯,无人居住。再向前稍上山,经过一座石屋,路变为土路,一五人单车队冲下来。很快也就上到凤凰径路口。右边小路走进十几米,是一片的坟地,新的,水泥镶白石,都有无敌海景。坟旁还有方形的香炉,平顶。心念一句“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才很心安地在炉顶坐下休息,也叹下海景先。
南涌郊游径
在沙头角路口下车,走入鹿颈路,左边是沙头角海,右边有一水塘,一派郊野风光。午后的烈日下,只闻鸟语,寂无人声。至南涌路口转入约二百米,南涌郊游径的牌坊即在右手边,开始登山。于林中埋头上爬,又热又闷,左边水声哗哗,是一条山涧。中段沿石板跨过山涧,水声于是到了右边,且渐渐在脚下了。山顶高四百余米,左边是八仙岭五指般的连绵山峦,另有一条支路上山。身后远眺沙头角海及其后面深方高楼,这边已是比高楼还要高得多了。不上八仙岭,续走郊游径右折向北,这边又是另一番景象。山下是一片盆地,零星点缀几片矮屋,是粉岭下面的自然村,而遥远天边底下,大楼摩天,仿佛是天的支柱。其中一栋是帝王大厦,其左边立着一栋更高的,不知叫什么,看来是新的最高楼。下得山来,是狮头岭村,没了路标,要问人才知道怎么出到大路。郊区的人倒底热情些,会亲自带你到路口,后经过丹竹坑村出来至沙头角公路。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