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很多地方都去过了,还是很愿意一再的去,只是为了找一点做人的感觉。中国的政府及官员们,口口声声“以人为本”,其实只是一句时髦话。好比学超人将底裤穿在外面,还要大声对世人说是某某名牌的,又赶了时髦又遮了羞。中国人也习惯了,自己不被当作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把别人当人。深圳湾口岸一地两检,行人电梯香港这边有开,深圳这边从来不开。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的国家,它的一线城市难道还缺这点电费吗?深圳的人行天桥,多是没顶的,是不是深圳从来不下雨也不也出太阳,天天是阴天呢?倒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什么为本?不用再多说香港的公共设施:比如累了,随便一个街角就有休息处;想方便了,只要不是偏僻的山里,附近就一定能找到公共厕所,厕所里纸巾、洗手液、干手机一样不少。虽然只是一名游客,一样能体会到一种对人的关怀。
在香港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地,渐渐积累下三件必做的事情,一:坐叮叮车,二:喝奶茶,三:看《苹果日报》。香港中央图书馆位于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正对面,是一栋十几层的高楼,正面是大片的绿色玻璃幕墙。进入图书馆,是一个很高的大厅,左边是两部电梯垂直上下,中间斜着电动扶梯上二楼,然后象商场一样的扶梯上下各层楼。当日报刊在五楼,《苹果日报》似乎很抢手,除非碰到人家刚看完还回来,一般看不到。于是到四楼历史期刊处借上最近十天的报纸,坐下来慢慢看。看累了,抬头就是毫无遮拦的维港美景,麻鹰在高空盘旋,再远就是九龙的高楼大厦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