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han在岛的最南端,面西,所以附近有个观日落点。这里的人就少了很多,海水也清澈很多。最奇特的是南端山脚下有一条沙沟,沟内沙白水清,有许多小鱼,许多人也泡在这里。不知是沙沟的影响,或是山脚的反射,海浪在这里会形成“十”字形的交叉,碰起朵朵晶荧剔透的浪花。
Naihan回镇上的双条车下午五点就没了,摇身变成的士,去Patong开价四百。还价都免了。于是趿上人字拖,一路北行。七公里过Kata,九公里过Karon,十五公里终于结束长征到达Patong。五个半小时,拖鞋磨平一半。不知翻过几个山头,被多少狗吠过,又经过几个大象庄园和泰拳馆。还好一路都有半边路灯,没有掉下山去。
Phuket
Phuket机场就在海边。飞机降落时看到海上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小岛,就象一个个带水的盆景。从机场出来是一条小路,向东经过一片密林区,接上一条四车道的大路,再向南直到Phuket镇,全程约二十公里。
Phuket镇很小,公共交通十分不便。本地汽车站在Ranong路,只是停在路边的一串双条车。去Patong海滩的是大巴,或大货车改成的双条——中间还加了一条,可以叫“三条”了。班次也较多,不过最少也要等二十分钟。去其他海滩的就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有一班了,而且下午六点就收了。各海滩之间没有通车,只有的士了。岛上的士都是小货车改装而成,集tuk tuk和双条于一身,涂得鲜红,两侧上客,犹如大开的狮子口——随便一个短短的距离,要上比曼谷贵几倍的价钱。
Phuket镇很小,公共交通十分不便。本地汽车站在Ranong路,只是停在路边的一串双条车。去Patong海滩的是大巴,或大货车改成的双条——中间还加了一条,可以叫“三条”了。班次也较多,不过最少也要等二十分钟。去其他海滩的就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有一班了,而且下午六点就收了。各海滩之间没有通车,只有的士了。岛上的士都是小货车改装而成,集tuk tuk和双条于一身,涂得鲜红,两侧上客,犹如大开的狮子口——随便一个短短的距离,要上比曼谷贵几倍的价钱。
Ayutthaya
Ayutthaya可以说“满城尽是红砖头”。不知道金碧辉煌的大皇宫内部是不是也由这样的红砖砌成呢?断墙、残塔和半截的佛相,历史仿佛在那一刻停住。
很多背包客从曼谷乘火车前往,原来Ayutthaya火车站也很有时光的味道:椭圆形的木椅,黑漆的木门,磨得发暗的地板。从火车站出来直走过渡即到市中心,汽车站也在这边。再向前两三百米就到寺庙密集区,第一站是Wat Maha That。一棵大树骑墙而立,虬结的树根紧紧地包着一颗佛头,这也成了泰国的一个标志。Wat Maha That外是公园,大树参天,小河流水,时不时又出现一座寺庙。不可能个个都参观了。继续向西至郊外的Wat Lokayasutharam,这里有尊大卧佛,高两米,长三十米,佛身已斑驳。旁边Wat Worachettaram门前的草地上,六个人在围着踢藤球。夕阳给一切抹上一层金色。
很多背包客从曼谷乘火车前往,原来Ayutthaya火车站也很有时光的味道:椭圆形的木椅,黑漆的木门,磨得发暗的地板。从火车站出来直走过渡即到市中心,汽车站也在这边。再向前两三百米就到寺庙密集区,第一站是Wat Maha That。一棵大树骑墙而立,虬结的树根紧紧地包着一颗佛头,这也成了泰国的一个标志。Wat Maha That外是公园,大树参天,小河流水,时不时又出现一座寺庙。不可能个个都参观了。继续向西至郊外的Wat Lokayasutharam,这里有尊大卧佛,高两米,长三十米,佛身已斑驳。旁边Wat Worachettaram门前的草地上,六个人在围着踢藤球。夕阳给一切抹上一层金色。
Maeklong
泰国火车站可以说是大隐隐于市。要找到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顺着铁路走。不过在Maeklong也有疑问,这样锈迹斑斑又杂草从生的铁路,每天还有八趟列车经过吗?答案是肯定的。沿铁路西行,见到有布帘遮盖的就是著名的铁道市场,再过马路就是Maeklong火车站,紧邻着Maeklong河。铁道市场基本是肉菜市场,也有卖衣服的,一筐筐的水果蔬菜就放在铁道旁边,火车来时从上面凌空而过,只有布帘和铁架会收起来。
火车从Maeklong出发开往Banleam,只有两节车厢,驾驶室在第一车厢前方,不知动力装置在何处。感觉象坐巴士一样,经过道口要减速,因为很多道口都无人值守。一路摇摇晃晃,经过了十多个站.有的站只是一个尖顶木棚,路都没有,旁边一户人家,不知是不是专为这一户而设的一站。到了Banleam还不知道,下一班的乘客已经上来了。下车只看到几幢寺庙状的红顶屋。过渡到对面就热闹得多了。
Mahachai火车站就在渡口东边约五十米,不过也在市场的包围之中,到曼谷Wongwianyai火车站的车就很多,差不多一个小时一班。同时这里也有120号公交车,可到BTS新落成的Wongwianyai站。两个站虽然同名,不过步行至少十分钟,还要转过一个路口。火车站这边公交线路很多,BTS则较快捷,各取所需了。
火车从Maeklong出发开往Banleam,只有两节车厢,驾驶室在第一车厢前方,不知动力装置在何处。感觉象坐巴士一样,经过道口要减速,因为很多道口都无人值守。一路摇摇晃晃,经过了十多个站.有的站只是一个尖顶木棚,路都没有,旁边一户人家,不知是不是专为这一户而设的一站。到了Banleam还不知道,下一班的乘客已经上来了。下车只看到几幢寺庙状的红顶屋。过渡到对面就热闹得多了。
Mahachai火车站就在渡口东边约五十米,不过也在市场的包围之中,到曼谷Wongwianyai火车站的车就很多,差不多一个小时一班。同时这里也有120号公交车,可到BTS新落成的Wongwianyai站。两个站虽然同名,不过步行至少十分钟,还要转过一个路口。火车站这边公交线路很多,BTS则较快捷,各取所需了。
Amphawa
下午到达Amphawa时,第一眼就十分失望,十米宽的河道,河水都快干了,露出河底的淤泥,这哪里是什么水乡?及至住下来到晚上十点,水位已经上涨到第二级台阶了。水道两边是一排的民居,有的开小商店,有的提供住宿,各家都有楼梯下水,也种了很多花草。平日里十分安静,只有偶来的游客从拱桥上走过,摆着各种姿势照相。
河道里的水波澜不惊从桥下向西,五十米汇入Maeklong河。Maeklong河就宽阔得多了,混黄的河水,飘浮着一丛丛水浮莲,溶溶脉脉流向南方。花三铢从游客中心过渡到河西,这边有座寺庙,再向北穿过一片农田和一座小桥又是一座寺庙和大片草地,成为沿江公园。有人垂钓,有人踩着单车停在栏杆边,还有的坐在石凳上与朋友私语。
晚上七点,天渐黑,到了乘船游河的时间。船在Amphawa水道码头发,先在一户人家接了两位游客,再向着Maeklong河相反的方向继续前进,又过了不知多少蛛网般纵横的岔道,最后又回到Maeklong河上了。风从宽阔的江面吹来,白天的暑气一扫而光,两岸不断有餐厅和住家,亮着昏黄的灯光,你看人,人也看你。到了黑暗之处,忽见水边一树微光,一下一下有节奏地闪烁,象装了彩灯的圣诞树。待船熄了发动机,静静地从树下漂过,有些光轻盈地飞进船仓,又飞了出去。游客们轻声欢呼,与萤火虫的亲密接触。
九点回来,灯火已阑珊,只有镇中心的梨园班子还在唱戏,锣鼓丁咚,音韵悠长,只听懂了一句:“该当活(何)罪,该当活(何)罪……”
河道里的水波澜不惊从桥下向西,五十米汇入Maeklong河。Maeklong河就宽阔得多了,混黄的河水,飘浮着一丛丛水浮莲,溶溶脉脉流向南方。花三铢从游客中心过渡到河西,这边有座寺庙,再向北穿过一片农田和一座小桥又是一座寺庙和大片草地,成为沿江公园。有人垂钓,有人踩着单车停在栏杆边,还有的坐在石凳上与朋友私语。
晚上七点,天渐黑,到了乘船游河的时间。船在Amphawa水道码头发,先在一户人家接了两位游客,再向着Maeklong河相反的方向继续前进,又过了不知多少蛛网般纵横的岔道,最后又回到Maeklong河上了。风从宽阔的江面吹来,白天的暑气一扫而光,两岸不断有餐厅和住家,亮着昏黄的灯光,你看人,人也看你。到了黑暗之处,忽见水边一树微光,一下一下有节奏地闪烁,象装了彩灯的圣诞树。待船熄了发动机,静静地从树下漂过,有些光轻盈地飞进船仓,又飞了出去。游客们轻声欢呼,与萤火虫的亲密接触。
九点回来,灯火已阑珊,只有镇中心的梨园班子还在唱戏,锣鼓丁咚,音韵悠长,只听懂了一句:“该当活(何)罪,该当活(何)罪……”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