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可怕,在梧桐山看到了大屿山。凤凰双峰,右边是稍矮和圆锥形的弥勒山,左边是一样高的大东山,应该错不了。能见度达到了45公里,却是12月。
从大望这边的北门上山。门口的梧桐小镇,又象很多的景点一样,到处建、挖、改,一片乌烟瘴气。北门是车路入口,明明有栏杆拦住,还是有车开上来。不是工程车,而是一家大小来游玩的。一直上,来到了电视台的分路口。再上还有好汉坡,下山也有几条路。之前在香港北区行山经常能见的电视发射塔,今天终于来到面前,原来这么大。又有茶座,有泡面可吃。
从凌云径下山,全是毕直的楼梯。望着夕阳和香港群山,不用半小时就下到半山一条无车的车路,再经仙桐体育公园出长岭。
长山
今次又捆了一次配水库,而且是全捆,比上次还要艰辛。
从大塘湖站下车,沿梧桐河走入村中,路边有一条比人还高的大水管。很快就右转配水库车路,上至门前,原来是坪輋食水配水库。门右有箭头指示,草相当密。绕着铁网来到库顶,路才清晰一些。往长山前行,经过侧坡,路也是侧斜,路旁有生锈的铁网和铁柱。上到167山顶,有标高柱一支,可看新修的莲塘口岸连接路。
原路下山回到配水库顶,转右捆另外一边。谁知这边路程长得多,草更密,中段还十分之陡斜。奋斗半小时,如果是夏天,早就不见一瓶水了。于配水库尽头,穿过一片茅草山坳,上对面93米小山,亦得短标一支,没在草丛中。小山名大砍笃,视野很好,望山下村屋和对面的龙山。西向下山,经过坟区,出来一条破旧车路,再出就是坪輋路。
从大塘湖站下车,沿梧桐河走入村中,路边有一条比人还高的大水管。很快就右转配水库车路,上至门前,原来是坪輋食水配水库。门右有箭头指示,草相当密。绕着铁网来到库顶,路才清晰一些。往长山前行,经过侧坡,路也是侧斜,路旁有生锈的铁网和铁柱。上到167山顶,有标高柱一支,可看新修的莲塘口岸连接路。
原路下山回到配水库顶,转右捆另外一边。谁知这边路程长得多,草更密,中段还十分之陡斜。奋斗半小时,如果是夏天,早就不见一瓶水了。于配水库尽头,穿过一片茅草山坳,上对面93米小山,亦得短标一支,没在草丛中。小山名大砍笃,视野很好,望山下村屋和对面的龙山。西向下山,经过坟区,出来一条破旧车路,再出就是坪輋路。
歌连臣角
歌连臣角其实没什么,除了监狱,还有一个炮台遗址,也就是俗称的大电视了。
从小西湾出发,一路沿龙跃径上山,就会来到歌连臣角道。左转尽头就是监狱,途中回望小西湾方向,可见黑角头灯塔,一座四方的小白屋,立于悬崖之上。在监狱前约50米,仔细观看路边的栏杆,有一处画了一个箭头。翻过栏杆得到破烂水泥小径一条,续接楼梯下到海边。
炮台遗址尚在,但烂了一半。圆形的屋顶塌下来,地上满是碎石。本来犹如电影大屏幕的弧形视窗变成了四方形,还免强对得住大电视之名。周围是峭壁和海沟,也能一望横澜宋岗和东龙岛。
原路走回,续走歌连臣角道,部份路段狭窄,没有行人道。经过华人坟场,右接环翠村公园下山。
从小西湾出发,一路沿龙跃径上山,就会来到歌连臣角道。左转尽头就是监狱,途中回望小西湾方向,可见黑角头灯塔,一座四方的小白屋,立于悬崖之上。在监狱前约50米,仔细观看路边的栏杆,有一处画了一个箭头。翻过栏杆得到破烂水泥小径一条,续接楼梯下到海边。
炮台遗址尚在,但烂了一半。圆形的屋顶塌下来,地上满是碎石。本来犹如电影大屏幕的弧形视窗变成了四方形,还免强对得住大电视之名。周围是峭壁和海沟,也能一望横澜宋岗和东龙岛。
原路走回,续走歌连臣角道,部份路段狭窄,没有行人道。经过华人坟场,右接环翠村公园下山。
深蚊咀
这次出门早,天刚亮,麦当劳竟然有十多个麦难民,或躺或坐,还在睡梦中。去到西贡赶上了八点半的头班村巴,九点就到了西湾亭。前段与短咀线路相同,过大浪四弯,米东坳,直至沉船涧。过涧之前在左边找到一条支路,过一条支涧,应该可上回米粉顶的。过涧之后,爬上对面,前行二十米又有支路,即左转,穿过一带树林,来到山腰,又是一分路口,有横腰径直出深蚊咀。
横腰径相当明显,来到咀前80高的一个小山包上。山下是一片草原,三角形,尖端有一黄色礁石,这就是被深湾和蚊湾夹着的岬角了,自命名为深蚊咀。米粉咀在左,短咀在右,黄茅洲在正前方。原来黄茅洲上除了灯塔还有一支标高柱。后方是东平洲和大鹏半岛,当天看到了小三门岛和青洲。
沿横腰径回到分路口,右转上山。一路碎石泥坡居多,植物不密。上至260米高与米粉咀径合并,路就更明显了。再上就到了米粉顶下,右接山腰捷径,绕过米粉顶向蚺蛇尖进发。至尖下20米,又有捷径可避免上尖。此捷径还分了上下两路,下路长,要经过一片冲损坡;上路短,就在尖西20米接回蚺蛇径。
今天尖上一人也无,皆因天色已晚。一边下山一边看日落。到蚺蛇坳刚好六点。94号车改了时刻表,末班延长,但发车间隔也延长到40分钟,要在7:50赶到北潭坳,不然又要多等40分钟了
横腰径相当明显,来到咀前80高的一个小山包上。山下是一片草原,三角形,尖端有一黄色礁石,这就是被深湾和蚊湾夹着的岬角了,自命名为深蚊咀。米粉咀在左,短咀在右,黄茅洲在正前方。原来黄茅洲上除了灯塔还有一支标高柱。后方是东平洲和大鹏半岛,当天看到了小三门岛和青洲。
沿横腰径回到分路口,右转上山。一路碎石泥坡居多,植物不密。上至260米高与米粉咀径合并,路就更明显了。再上就到了米粉顶下,右接山腰捷径,绕过米粉顶向蚺蛇尖进发。至尖下20米,又有捷径可避免上尖。此捷径还分了上下两路,下路长,要经过一片冲损坡;上路短,就在尖西20米接回蚺蛇径。
今天尖上一人也无,皆因天色已晚。一边下山一边看日落。到蚺蛇坳刚好六点。94号车改了时刻表,末班延长,但发车间隔也延长到40分钟,要在7:50赶到北潭坳,不然又要多等40分钟了
青山操炮区
已经是第三次来这边。路口加装了警告牌,上书军事禁区,看来是想加强管理了。正在犹豫,忽见一队摩托车鱼贯而入,于是尾随进入。
今天是周日,不见军人。整个操炮区,除了摩托车队,可说是空无一人,于是大胆的越过落炮地带的警告牌,进入其核心地带。沿军路南行,周围山上有靶标,圆圈里面写着数字。摩托车则在西边山脊上飞驰。继续南行,路转为土路,路边有一架满身弹孔的黑色小车,状甚恐怖。土路上山,是大泥坡,人为铲出了台阶。坡两端都有警告牌,上书“落弹区域,极度危险”,连牌柱上都有弹孔。
越过警告牌来到南脊,与摩托车汇合。转左,也就是东行,经过一个直升机坪,走右路接入340米山之脊路,距山顶也就只有一百米了。脊路北向亦能下山,回到操炮区,摩托车就在这一带回环操练。山路有些陡,也有些滑,但摩托车都上得到,没理由人上不去,只是慢慢行就可以了。
340米山之山顶正位于杯灵双渡主路,是圆头山南边的一个小峰。其南边有两涧,夹一山脊,脊上无路,但坡度平缓,植物稀疏,可随踩而下。至半山,竟见一大叔从谷底上来,原来右边下去是紫田涧。中途有些略陡的坡,只要采取之字形走法就难度立消。下到涧边,水清,过涧又有路可上回乾山那边。涧边颇多水管,沿水管即可出山,接黄栏杆水泥村路,经一个停车场出紫田村。
今天是周日,不见军人。整个操炮区,除了摩托车队,可说是空无一人,于是大胆的越过落炮地带的警告牌,进入其核心地带。沿军路南行,周围山上有靶标,圆圈里面写着数字。摩托车则在西边山脊上飞驰。继续南行,路转为土路,路边有一架满身弹孔的黑色小车,状甚恐怖。土路上山,是大泥坡,人为铲出了台阶。坡两端都有警告牌,上书“落弹区域,极度危险”,连牌柱上都有弹孔。
越过警告牌来到南脊,与摩托车汇合。转左,也就是东行,经过一个直升机坪,走右路接入340米山之脊路,距山顶也就只有一百米了。脊路北向亦能下山,回到操炮区,摩托车就在这一带回环操练。山路有些陡,也有些滑,但摩托车都上得到,没理由人上不去,只是慢慢行就可以了。
340米山之山顶正位于杯灵双渡主路,是圆头山南边的一个小峰。其南边有两涧,夹一山脊,脊上无路,但坡度平缓,植物稀疏,可随踩而下。至半山,竟见一大叔从谷底上来,原来右边下去是紫田涧。中途有些略陡的坡,只要采取之字形走法就难度立消。下到涧边,水清,过涧又有路可上回乾山那边。涧边颇多水管,沿水管即可出山,接黄栏杆水泥村路,经一个停车场出紫田村。
鹿巢东
大水坑村北五十米有条水务车路,此处之水就是马大石涧。越过挡车杆,走至约60米高的位置,路左有小径。先经过晨运地带,再一路上山,草疏路清。半山有一标高柱,上书半坳岭。再上到山顶,有一旧标。周围大石嶙峋,砂土裸露。山下可望马鞍山市区和海对面的八仙岭。续行就到了坟区,马鞍山郊野公园的对面,已能听到游人声,看见有人从吊手岩上下来。
不下良友路而续走坟脊南下,路稍混乱,很快来到马大石涧。一瀑飞下约十米,瀑下水潭有些人工设施。瀑右有直壁,几个人在练习攀岩。涧边并无山路,只能行涧出。这下麻烦,虽然只是几十米,却少不了攀爬和找路,幸好水不丰。出口有座小蓝桥,从右绕过即出来水务车路。
不下良友路而续走坟脊南下,路稍混乱,很快来到马大石涧。一瀑飞下约十米,瀑下水潭有些人工设施。瀑右有直壁,几个人在练习攀岩。涧边并无山路,只能行涧出。这下麻烦,虽然只是几十米,却少不了攀爬和找路,幸好水不丰。出口有座小蓝桥,从右绕过即出来水务车路。
画眉山
麦三一直未全走,这次来拾遗。
由北潭凹上来,经过牛耳石山和岩头山后,离开麦径,直走short cut。这是一段防火坡小径,可绕过嶂上。Cut过来又接回麦径,即是画眉山西腰。前行一百米,有小径上山,略密。十分钟上来山顶,有一片小平地,并无标高柱。再北行至副峰,可见山下榕树澳村屋,马鞍山和船湾有些朦胧。
再北往石屋山的路颇密,于是南向下山,回到麦径。再向前就到了榕北走廊十字路口,这下麦三总算基本全走,虽然是分段。不想再翻雷打石山和鸡公山,而左路下北潭村也走过两次,于是右转往榕树澳。轻松下行,中途接石坑下来的分路。过涧后接引水道出来马路,马路亦是引水道。再走一小时出西沙路。
由北潭凹上来,经过牛耳石山和岩头山后,离开麦径,直走short cut。这是一段防火坡小径,可绕过嶂上。Cut过来又接回麦径,即是画眉山西腰。前行一百米,有小径上山,略密。十分钟上来山顶,有一片小平地,并无标高柱。再北行至副峰,可见山下榕树澳村屋,马鞍山和船湾有些朦胧。
再北往石屋山的路颇密,于是南向下山,回到麦径。再向前就到了榕北走廊十字路口,这下麦三总算基本全走,虽然是分段。不想再翻雷打石山和鸡公山,而左路下北潭村也走过两次,于是右转往榕树澳。轻松下行,中途接石坑下来的分路。过涧后接引水道出来马路,马路亦是引水道。再走一小时出西沙路。
深石亭后山
从昂平路口的山海亭站下车,走入深屈道,一路下行,十分轻松,远眺深屈湾。深屈道基本无车亦无人。半路左右都有引水道,可惜似乎都是拐头路。下到深屈湾游人才多起来,路边的小店平日也有开门。补给后往东涌方向前行,上至一山坳,深石亭正在路边,还有一个小庙。亭后小路十分清晰,只是略斜,反而对面上弥勒山转向站的山径密不能见。
上到167山顶有支标高柱和气象杆,视野广阔。港珠澳大桥在深屈湾前转了一个直角的弯,桥上金巴往来,货车就很少。当天雾霾深重,只能隐约看到东人工岛,大桥的大陆段是完全不见。连飞机的起降也只闻其声。
原路下回深石亭,经过深石湾又走进去一看。大桥不知为何分为两层。想捆边去沙螺湾而不能,还是走回东澳古道去沙螺湾坐船。原来沙螺湾码头在大桥的下面。
上到167山顶有支标高柱和气象杆,视野广阔。港珠澳大桥在深屈湾前转了一个直角的弯,桥上金巴往来,货车就很少。当天雾霾深重,只能隐约看到东人工岛,大桥的大陆段是完全不见。连飞机的起降也只闻其声。
原路下回深石亭,经过深石湾又走进去一看。大桥不知为何分为两层。想捆边去沙螺湾而不能,还是走回东澳古道去沙螺湾坐船。原来沙螺湾码头在大桥的下面。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