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安花园貌似比较旧的公屋,村内楼房矮,树高,商场不带冷气。村后有小桥,桥上有门拦住,未锁,一推即开。过溪进入梅子林路。此路两车道,平缓向上,少有车来。路边有一个花园和四个避雨亭,亭上顶着锃亮的避雷针。至村中接入水泥小径,过花心坑路口,再接入石头砌成的古道上行至茅坪。先是路边有些废屋,屋身藤爬草长。再过刘氏宗祠,来至一溪边。流水淙淙,林荫蔽天砸地,阳光点点漏金。树荫上的天空象蓝钻闪光。当然蚊子也不少。过溪后不用十分钟就横过麦理浩径,往北港方向下山。这边才是真正的“梅子林”呢,红通通的杨梅落了一地。
原来北港村并无小巴,要走出西贡公路坐车。
禾秧山
这次在响石坟场找到了一张极好的餐桌,在树荫下,又避开主路,还有一望无际之风景。酒足饭饱之后才走入小径,过相思林径口,来至妙高台下。开始登山,也不用半小时就上至山火了望台,旁边石堆里有一个很旧的标高柱。随路而走,边上还有一间小平房。至分路往右沿山腰走,很快就来到一个“日”字形的水槽,这边似乎另有山腰小径绕回响石。过水槽,伴着山南美景,一马平川,一小时来至禾秧山,即大石密集区。有飞来石,茶壶石,有单个的,也有一堆堆的,有的石上还画有数字。景色则异常辽阔——从大屿山直到将军澳。城门水塘则如长条碧玉,嵌在山下。
看不够的景,始终要下山。左有支路,大概是去铅矿凹。右则轻松下至相思林径,再依路牌续下城门引水道,牌上提示只需一小时。谁知中途有岔路,应走右路。左路下降至一电塔,变成密林小径,走了约二十分钟,横过龙门郊游径,小径更密,只得放弃。东行郊游径至一溪边,右边亦有小径,还立着个季节性难行的警告牌。天已将黑,怕不好走,选择续走龙门郊游径。郊游径虽然宽阔,但兜了一个大圈,还要翻山,又用了近一小时才到城门水塘。后来得了教训:有警告牌的小径通常问题不大,没有警告牌而只有布条的小径才是最难行的。
看不够的景,始终要下山。左有支路,大概是去铅矿凹。右则轻松下至相思林径,再依路牌续下城门引水道,牌上提示只需一小时。谁知中途有岔路,应走右路。左路下降至一电塔,变成密林小径,走了约二十分钟,横过龙门郊游径,小径更密,只得放弃。东行郊游径至一溪边,右边亦有小径,还立着个季节性难行的警告牌。天已将黑,怕不好走,选择续走龙门郊游径。郊游径虽然宽阔,但兜了一个大圈,还要翻山,又用了近一小时才到城门水塘。后来得了教训:有警告牌的小径通常问题不大,没有警告牌而只有布条的小径才是最难行的。
流水响至沙螺洞
流水响名字虽好听,还要自然的配合。如果是在商场或酒店里搞些人工的流水,那就不是流水响,而是流水吵了。小巧而幽静的水塘边,有一座豪华公厕。右边有路往大坝、烧烤场和观景台。平日的上午皆空无一人。观景台可北望神州,中夹华山,东有红花岭。慢慢吃完超市里买来的午餐,走回公厕,走入塘边的郊游径。一路都是烧烤郊游地,直至流水桥。过桥可走到芳草凄凄的水塘边。郊游径不过流水桥,而过前面的龙山桥,然后在林中穿行,半小时到达旧军路,再左转上山。军路虽破,还有车开上来,是有线电视的,原来山上有他们的电缆。再上就接入卫奕信径,直至九龙坑山发射塔。
坐在塔下赏完赤门海峡同船湾一带风光,沿楼梯下往沙螺洞及凤园。下到路口先左转,进入沙螺洞村,村口立着张家村的牌坊,后面几排青瓦旧屋。有狗大叫,又有人从鹤薮方向过来。退回路口,沿车路走一段,右转楼梯下凤园,正对山下几栋二十几层高的楼房。这么多高楼在乡郊地区实属罕见。果然下来就见到“长实有岚山,凤园无路行”的标语。看来这个楼盘名叫“岚山”,又是李超人的杰作。
坐在塔下赏完赤门海峡同船湾一带风光,沿楼梯下往沙螺洞及凤园。下到路口先左转,进入沙螺洞村,村口立着张家村的牌坊,后面几排青瓦旧屋。有狗大叫,又有人从鹤薮方向过来。退回路口,沿车路走一段,右转楼梯下凤园,正对山下几栋二十几层高的楼房。这么多高楼在乡郊地区实属罕见。果然下来就见到“长实有岚山,凤园无路行”的标语。看来这个楼盘名叫“岚山”,又是李超人的杰作。
愉景湾
又被地图误导了一次。从梅窝东湾头溪边水泥小路进山,右路是到一些人家门前的拐头路。左路过溪,上半山,从一幢二层楼的白房子门前绕过,转为泥土小径。地图上标志的是虚线小径,还有一座亭。自以为找到了路,谁知上来是一座白坟,路断了,亭也不见。只好原路退回,走万角这边的大路上山。回望白坟,上方几十米隐约有小径,不见亭。很快上来这边山顶的红柱绿瓦亭,先不下山。前行几步大休赏景。今天天气极清,遥见ICC和IFC隔海对峙,天际是一脉青山。坪洲象个小人国。这边山脚下的树丛中,现出绿色的屋顶和十字架。
从亭前楼梯下山,接入水泥路,两边都是修院。一间在溪旁,有很大的庭院,一排白色两层楼房,颇为清幽。又有一间圣母院,中庭一座蓝色的圣母亭,亭心是玻璃围住的圣母雕像。一路下行,路边树上钉着十字架,上有修士的照片和罗马数字,直至神乐院码头。对面即是坪洲,似乎可以一跃而过。到码头前有分路,路牌北指愉景湾。穿过一些村屋,“忽闻田间大粪香”,看来这边是有机耕种。再过稔树湾海滩和码头,就到愉景湾了。
从亭前楼梯下山,接入水泥路,两边都是修院。一间在溪旁,有很大的庭院,一排白色两层楼房,颇为清幽。又有一间圣母院,中庭一座蓝色的圣母亭,亭心是玻璃围住的圣母雕像。一路下行,路边树上钉着十字架,上有修士的照片和罗马数字,直至神乐院码头。对面即是坪洲,似乎可以一跃而过。到码头前有分路,路牌北指愉景湾。穿过一些村屋,“忽闻田间大粪香”,看来这边是有机耕种。再过稔树湾海滩和码头,就到愉景湾了。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