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平下散头

从昂平缆车下的救援径C30起点直走至C19处的弥勒山转向站,只在末段轻微上行,余皆平路。但水泥包裹着大小石块,路面不平。中途绕行左边有标高柱的小山包,也能一望深屈湾。
转向站往直升机坪的楼梯,是先下再上,呈弧形。往散头的小径路口位于弧底,不明显,有丝带。前行山上只有短草,路径十分清晰,就是对着机场沿山脊缓缓下降。机场的东边,已经填出球场大小的一块黄土地,边上的观景山下有两个山洞。西边一串建设中的桥墩,在深屈前转个弯,伸进东涌湾来。
海拔越低,植物越高。蛛网很多,蜘蛛尚幼,可以直接给它闯过去。要是倒了夏、秋季,蜘蛛长到巴掌大,那就吓人了。走了约一小时,才见到一些石块,坐下大休兼下午茶。周遭开满杜鹃花,映绿别样红。石下几十米甚为陡峭,可用两手拔住植物,以“滑雪法”下降。草木越发茂盛,好在有丝带指路,大方向不错即可。山下几间村屋已清楚呈现。过一间烂石屋,墙头标着散头的指示。最后进入林中,沿一条小溪接入弥散石涧。石涧边有条水管路,水管上也有上山和行涧的方向指示。穿行于密林,过废屋,约半小时接入涧边水泥路,路边有块危险牌,说此涧曾发生致命意外。再走几步就接上了东澳古道,正在散头学校旁边。另一边一幢小白屋,门窗紧闭,屋内神坛亮着红灯,暮色下甚显诡异。

菱角山

大雨过后,不宜走泥路,于是想到南丫岛的菱角山。在索罟湾下船,先查好回程船期,打算乘街渡到香港仔。这街渡有点怪,下午六点起就算夜间特别服务,要按假日收费,由11元变成16元。不过中间又有一班例外:18:45分的船,仍收11元。
在码头边午餐,48元。旅游点贵是一定的了,其他更是海鲜档,闻都闻不起。
过天后宫,往岛南前进,很快就来至菱阴坳十字路口,路边有个四方亭,还有不锈钢地图。先上山地塘方向看看,这边有个红柱绿瓦四角飞檐亭,观光一流,岛南至赤柱莆台,一览无遗。回到路口,走向菱角山。一路都是石楼梯,路边多怪石。有一块乌龟抬头,十分神似。轻松过标高柱,见岛北三支大烟囱,直至大屿山。过发射塔的楼房,下面也有一亭。又能望见岛中石矿湖,港岛西鸭利洲至摩星岭一线。南向下山,毫不费力接入家乐径,就在模达村公厕边。经过模达村,路左边有间小小的模达学校,两层楼,已经废弃。边上的村屋,有的烂烂的,也有刷得白白的,门前种着花。准时到达模达湾码头,空无一人。街渡渐行渐近,鸣笛一声即转头离去。吓得我赶紧招手。好在它转个圈又回来了。想来它鸣笛是询问你是否坐船的意思,如果不得回应,它就不停了。

石岗

平时不在意,只到缀满大朵的红花,才觉得木棉弯弯曲曲的枝桠别有韵味。原来香港有一条木棉大道,在石岗。
被大雨阻住,在上村球场边上的亭子避雨。旁边的回归柱也淋在雨中。不知为什么要在这里立此一柱。上村立得,其他乡立不立得?十八乡又立不立得呢?还是象驻港部队大楼上的五角红星有着特别的涵义?听雨一小时有多,才雨停云散,观音山仍云雾缭绕。前行十来分钟,至荃锦公路,即见很多“军事重地”的蓝牌子,牌后是几排古旧结实的绿瓦平房,再前面是黄色的Y字型楼房,七层高,是前英军军营,现皆丢空。木棉大道就在楼房边。树干高大笔直,甚有军人风范。枝桠一级级伸展,将成百上千朵红花托上天。草地上也落了很多,红绿相间。
赏完木棉,从篮球场边走向雷公田村。跨桥即至村公所,一幢白色的两层楼。原来村公所下方的几条路全是死胡同,包括一间叫圆通的寺院,也大门紧闭。进入郊野公园的正确走法是穿过村第二段,就来到了引水道边。过甲龙路口,渠水进入山中隧道,至清潭再从山中流出。一路是平坦的车路,有很多烧烤休息地,还有一个生态园。清潭上水塘的水不算清,隆隆地千军万马般经过大坝泻向下水塘。山下是背靠鸡公岭的八乡平原,西铁从脚下进入隧道。至河背村退出,过马鞍岗村,至锦河路左转,在高架的八乡路下再左转,一路走到大榄隧道转车站。

神仙辙

乘大棠小巴或巴士在终点站下车,面对小河左转,再右转过桥,沿水泥小径直往山里走。周围农田种满了菜,也有芦荟,田边围着一座祠堂模样的建筑,门上大书“杨家村”。继续前行,右转一大弯,就能见到渔护署所立路牌,指往黄泥墩水塘。
易行如郊游径,半小时翻过小坡即见水塘大坝。坝左边有标高柱,柱后有小径上山。坝下有间小屋,开着门,两人讲话声传出,在山中回响。走过大坝,塘边有小径,立着“路不通行”牌。走至牌后,于草丛中小径略上行,横过一小溪,溪头是一条两米高的微型瀑布。再上几步,过新闻处植林碑,即见所谓“神仙辙”。两条深沟平行向前,缓缓向上,黄土裸露,深约一米,部份填满树干枯枝。一直走,直至见到右面山头的一座“神仙坟”,下连天梯。原路退回,过坝,沿湖畔车路直下扫管笏。湖水算绿,当日水不丰,湖边还露出一个小小的椭圆形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