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门

右转下苗田废屋前的小路,经过黑森林,很快就见路牌,指示往大峒,旁边还有一块艰险告示牌。路算宽阔,只是不停上行。过三桠路口,可回望虎王洲一带海岸,从小小的印洲到三桠白色的村屋,上次所捆之边,一览无余。上到大峒,接入船湾淡水湖郊游径,又能一观湖景。东行约半小时至红石门坳,湖侧有一块悬崖警告牌,牌上有刻字:“红石门对面落”。对面有一明显路口,树上挂满彩带。对着印洲塘下行,基本直路一条,有小段冲沟或石面,部份草丛较密,直至一小水塘。过水坝,坝边隐约有刻字,说建于一九七二年,属吉澳供水计划。再前行不远是分路口,两边丝带都不少。选择右转,顺利来至红石门村。村屋已破了顶,墙上涂有“切勿污染水源”字样,对门有石桌长凳等物。来到海边,脚下一色的红石头,孔隙多,似乎比较脆,近海处结满白色的蚝壳,象是起癣。海水清绿,对面的往湾洲,岸边立着一道牌坊,想是海岸公园的牌子。南有一坝,内围一湖,海水从坝下流入,湖中多鱼。过坝前行一段,来至印洲塘海岸公园的南界,见红白相间的界柱。界外是乌洲和黄竹角海。大概是海岸公园的保护,今天未见渔人,也令人独享清净。休息两小时后,原路返回乌蛟腾。渐渐天就黑了,好在至九担租就有了路灯,赶得上19:15的小巴。全天郊游九小时。

西流江

想不到三桠涌也这样漂亮。上次路过三桠村,少往南边走了几步,就错过了。咸淡水交汇的涌口,自然有红树林。海岸弯蜒形成岬角,岸边全是粉红岩石。海水平静似湖,又向内过一闸,在三桠村前形成一个内湖。湖内红树林茂盛如发,不时有鱼儿翻跳。

从乌蛟腾经上、下苗田的“下路”走来,只需约一个钟。上苗田只是路边的一块碑,下苗田还有几间废屋。然后从三桠村公厕旁边的小径登山。此小径是一条水管路,草木较密。初段可回望三桠村码头“湖景”,至高处可见鸭洲、吉澳,约一小时下至牛屎湖村。只见阴暗树林里几间破烂石屋,并不见碑。沿水泥径来至海边。本应宁静的海湾,来了两位盗渔者。男的开船巡游,女的站在船头,用一支类似通厕器的物体,不断向水里戳,啪啪响声不绝。据后来遇见的一位渔民说,此做法是为了使鱼受到惊吓,乱游乱跳,撞到网里。船身涂着一个“深”字,后接号码。难怪他们完事后也就向着深圳方向扬长而去。

继续捆边前进。有时看似直线距离很近,却要绕一个弧形的大弯,甚是恼人。还好地上的石景多样,亦有粉红、咖啡甚至鸳鸯色好似三文治的石块。大半小时过渔排,到达西流江码头。排上有两人。码头边有路牌。顺水泥小路走,来到另一边海,有一个烂码头。码头外就是小巧的印洲,象一顶大草帽漂浮在海面。几只狗奔过来,乱叫一通。海边棚屋里出来一个老女人,问“咩人?”感觉不善,立即走人。一路伴着虎王洲,赏玩石景,花了近两小时才回到三桠村码头。

龙门郊游径

车到得了的地方就会人多,周一也不例外。菠萝坝左边车路经过管理站,前面有一个停车场,接一条引水道,也是缓跑径。有人开车上来跑步。畔塘径向上行,路口有拦杆拦住。一百米即到赏蝶园。绿地上立着很多蝴蝶介绍牌,当然也有亭、桌、凳。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小孩(其中一个睡在婴儿车里)、两只狗和一个女佣来此郊游。女主人可能平时当惯了师奶,象是小鸟出笼,什么都新鲜。只见她带着狗到处跑到处看,又兴奋地向其老公说:“爸爸快来看呀,那边好象见到海哦。”将水塘当成海,虽然不甚高明,但郊外可能确比其生活空间大了许多,如小溪入海。

龙门郊游径的牌坊就在赏蝶园对面,需连上几百级楼梯。一辛苦,就没什么人了。然后横行于大帽山较低的山腰,一路仰视大帽,穿林过溪,其间两次过铅矿凹路口,应该都可上接入相思林径。全长七公里,终点止于一条车路。路边有两个疑是厕所的小黑屋,门上却贴着“士多房”三字,锁了起来。南向引水道及老围退出,过一郊游地,还有观景台,可望汀九大桥,但因逆光而朦。下楼梯,边上倒有大石可坐,正对荃湾远眺狮子山,下面有一宝塔和许多黄瓦建筑。走下山来才知,原来是圆玄学院。附近还有多家寺院,又有市区常见的粉红色多向指路牌。过海霸村公所后,穿过公路,来到石围角村。又是在禁止牌下,一堆人围坐赌博。村里的篮球场也贴着禁止踢足球和玩板球,十几个南亚裔青年还是将球踢得嘭嘭响,听说板球也是他们的爱好。房屋署应该不是无牙老虎,至少有权扣分吧。村后是城门谷公园,占地很大,呈阶梯分布。晚饭后走走,过一大球场,见不少人跑步。顶层是网球场,又能进入象山村。

虎峡谷径

屯门的友爱和安定村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再通过天桥跨过屯门公路,连接置乐花园。天桥的墙上,帖着大幅照片,介绍屯门历史。原来这些村皆是填海而来。置乐对面有条显发里,路口即有麦理浩径路牌。经井头上村公园后楼梯,很快接入麦径十段。沿引水道北行,进入屯门径。引水道边立着牌,写着“引水道内禁止取用山水 水务署示”字样。牌下引水道内就站着一男子,光着膀子一桶二桶的接着水,直当水务署是无牙老虎。走几步,见一观景亭,已被师奶们占据。再前行几十步,见路边有一宽阔石阶,但无标识。走入石阶,路径宽阔,路边有一恬心园,写着口渴请进,指示人们饮山水。对面山坡有一平行土径,十分清晰。行约半小时,来至一十字路口,对山土径亦汇接于此。路口有一亭,亭上刻有“东升亭”字样。依指路牌往虎地村方向,沿溪而走,也是郊游径的标准,不知为何名虎峡谷径。可能此地以前有老虎的踪迹。一小时路过行者池,池水清绿,池边还遗有一漏气游泳圈,看来是夏天消暑好去处。前行路边有三条水管,其中水泥管已经毁坏,直至蓝地水塘。水塘狭长,被山围住,只见倒影。大坝横断,有人在坝下钓鱼。继续依虎地村路牌指示上几十级楼梯,接入配水库车路,半小时至虎地烧烤场,又见到屯门径招牌。不少人开车来这边玩。再接富地路出青山公路,过岭南大学至富泰村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