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屿山郊游径西段

周末的伯公坳热闹非常。零星或成群的人看完地图牌,踏上登山之旅。地图牌旁边有几张桌子,却一个人也没有。南大屿山郊游径的冷清与凤凰径的热闹成为对比。沿山腰西行,回望大东山,点点的登山者,象虫子一样慢慢向上蠕动。郊游径平坦易行,很快来至长沙上方。径外有一个小山包,虽是平高,但也遮挡了部分视线。于是想走到小山包上去看看。在完全无路的情况下,踏草而行,十来分钟至山包顶,终于一睹屿南海岸。海面一片白茫。原来茶果洲同海岸之间还有一礁排,不知何名。返回主道,再向前,凤凰山亦露出丰姿。过凤凰山路口,向着水口村下行,终点止于引水道。

沿引水道续走凤凰径至水口村,于士多旁依牌走至水口海滩。时值潮涨,大片海心沙不见了,只有水边芳草萋萋,三只水牛悠然吃草。牛身泥迹未干,应是刚打滚而来。据说水牛的这种打滚对湿地很重要。只可惜周围垃圾很多。

飞鹅山

离开热闹的沙田坳,沿沙田坳道接飞鹅山道至东山亭。一路都有不少人,亭下还有的士司机休息,因为车可以开上来。象山就在亭后。走入小径,两边尽是蒹葭,芦花在阳光下象雪片般闪光,有些似大东山。近象山顶一小段颇为陡斜,可将身贴近山体,手脚并爬。上得山顶自然是无限风光,却也跟卫径四段差不多。远处是西贡海一带,山下是点点村落,牛背窝、大蓝湖、界咸等等,之前已一一走过。飞鹅山上的发射塔在望,山坡青黄相接。沿山脊直行,青的类似矮竹,茂盛非常,部分过人高;黄的是枯草,较为易行。不用一小时已来至塔下。有一直升机坪,山南还有一小塔。从小塔围墙边绕过,下至山南突出的大石群。听说鹅与鸭的区别,就在于其额上有个髻。之前从山下经过,总能见到山南有一块明显的突起。现在就正坐于飞鹅山的髻上。髻下是刀削峭壁,山脚顺利村的几栋高楼,方方正正,象积木一样,新清水湾道则象丝带在村前绕了一个弯。村后有石矿厂,山被削去一半,再后面是将军澳一带,另一边则是整个维港两岸。只可惜厚重的烟霞,象一个大锅盖,罩住城市上空,与高处的青天,分出一条明显的界线。

返回发射塔,经塔北的楼梯小径退下至飞鹅山道,路口有一块写着328的石碑。然后一路走到顺利村,在村中的爱群快餐店晚餐。尽管要42元,还没饮料,却吃得开心。那大碗的老火汤里可是有着满满的材料。

卫径5

于九龙水塘站下车,过天桥,沿卫径指示牌进入引水道,路口有一座古老而结实的石屋。一路就是沿引水道而行,虽是水泥路,而林荫蔽日,走来十分轻松。很快来到狮子山遂道上方,正对一片高楼和后方的针山大帽。经过几个亭,过望夫石路口,就能回望山上的一块人形石,似是坐姿。至于望夫化石的传说,一路流传下来,大有野史代入正史之势。导游就最爱这类传说了,这个仙那个神的,口水花花,只怕就是他们自己编的也未可知。过W050,至与针山、大帽山成三点一线,开始折向南翻山。侧对水泉澳,后见马鞍山,隔海遥望八仙岭,然后过十二笏,来至沙田坳。

广源村

因为行山的缘故,香港的公共屋村,接触有不下十个了。通常是若干栋高楼,下面平台相连。平台下有商场、街市和巴士总站。村内有多条带顶棚的通道通往各栋楼,又有游乐运动场地、休憩花园和大量的长凳,有的还有艺术雕塑和舞台。总之是非常人性化。一天行山下来,在此休息、晚餐兼坐车是最好不过了。既可以一窥普通市民的生活,又避免了人挤人。想想如果在沙田市中心,只怕吃饭找位都难。今天就在广源村里的泰华餐厅,一人霸住四人卡位,瘫坐看电视,细嚼慢咽,也无人来争。不过餐厅的生意看来不大好,周未都有一半空位。不知是不是价钱偏贵的缘故:一套晚餐要48元。除了上述,广源村还有自己的特色:即商场是分散的,由一栋栋独立两层屋组成,外墙是红砖墙,似是旧屋改建而成。也可能正因为此,厕所不大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