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背

鸡公岭端的是骨骼精奇。一条条山脉,棱角分明。从河背到大榄涌水塘,一路就是与之为伴。

原来到河背的71号小巴不与73、74等在一起,而是在旁边的丰泰街,与34、35等车排在路边。途中东绕西绕,又经过锦上路西铁站,终止于河背村。从废弃的育英学校旁进入村中,很快穿出至村后的车路,沿路上山,至河背灌溉水塘。左边是大坝,右边是郊游地,有一亭。亭后是家乐径的龙门架。由此环塘一周,慢行也要一小时。塘水黄绿,塘中的圆形小岛近看很大,长满了树。最后穿过大坝,回到起点。亭侧有梯级,旁边又有一单车径,两者在山上合并,向西往大榄涌水塘,中途也可退出至田夫仔等地。在小山头和山腰的单车径缓行,见鸡公岭象屏风,横亘北方。山脚下是西铁线,支出多轨,许是车厂。旁边是公路大榄遂道入口,车辆往来。跨遂道上空,转入山中,沿一水渠来至吉庆桥。

赤柱东引水道

从大潭道进入郊野公园,见左手边立着引水道的牌子,上几级台阶,来到引水道旁。道内有浅浅的水,哗哗地响。透过树缝,见山下有一球场。场心一红色的“電”字,大概是中电公司的。脚下车声不断。大潭道与红山半岛之间夹着龟背湾泳滩,有救生员,少泳客。海外白帆直挂蒲苔岛。前行远眺赤柱正滩,游人如蚁。锣鼓咚咚,正在龙舟训练。龙舟水从天而降,很快停歇。裤脚全被草露濡湿,重重的。引水道也在高楼的后方绕进山中,只见几个网球场和游泳池,住客嬉闹。再向前,引水道终止于一闸,闸外是一条山涧。原来并不能接上赤柱西引水道。下几级台阶至赤柱峡道。双向各有一巴士站,站名“赤柱峡道”。

卫奕信径第四段

进入井栏树村,要注意看卫径路牌。自己就不小心走了一段往飞鹅山路的石板路,还好及时回头。穿过菜地,进入林中。林木蔽日,闷热潮湿。一队队的蚊子如轰炸机,挥之不去。这一小段实无趣味,除了中间经过一条清凉的小溪。百花林路口有一幢两层楼的荒废白房子,有着彩色玻璃和拱窗围墙,似是教堂。下来车路,前行至大蓝湖村,过水道再上山。踏过牛寮草丛,迎来登山台阶。又是一段蚊子路。越上越高,蚊子渐渐绝迹,景观也开扬起来。

今天天公格外体帖。头顶一朵乌云,帮人挡住烈日,远处却一片清明。蠔涌的村居,象一片白蜡,在阳光下熠熠闪亮。匡湖居排列整齐,外海内湖,象是欧洲小镇。吊钟洲北连滘西,南挂两小岛——吊钟排和孖仔排。孖仔排中有一缝,真是连体而成。再上山顶,视线更南达钓鱼翁至将军澳,北见万宜水库至蚺蛇尖。

下来飞鹅山道,上行,来至东山。向西俯看启德至西九及维港对岸港岛一线,上几步又有观景台,仍可观西贡美景。有不少人专门开车上来。凉亭下有小径,可上象山及飞鹅山,又可退出至扎山道。天色已晚,选择了退出。小径清晰易行,对着电塔一路下降。穿过电塔,来至扎山道。有人在这边跑步。至中段凉亭处,沿石级向西,来至牛池湾公园。公园很新,依势建立三层平台,厕所堪称豪华。至低平台,接入丰盛街,行至彩云村。

元荃古道

车过南坑村,下一站就是南坑排。路口很不起眼,不注意有可能错过。从刻着南坑排三个字的牌坊下进入,见左边一间1970黄家园,右边一间很新的天后宫。一路直行,两边野草茂盛,直至尽头是一小桥。小桥前方有斜坡上山,树上挂着丝带。沿着小溪很快接入元荃古道。直上到一小庙,与大棠教育径分道,继续傍溪,来至吉庆桥。

这里道路四通八达,是行山人士与越野单车的集散地。于草地石凳午餐后,续走古道,进入山中。不难走,但也没什么好景致,只有山稔开得灿烂。与元墩郊游径分道,接入清快塘林道。很快又再入山中,过一溪,到达田夫仔,并入麦径。后又离开麦径,入田夫仔营地,经田清桥过回刚才的小溪,回到林道。向前再次离开林道,进入山中,一路上山。这边由区议会出资新修了工整的石阶,一级一级地爬不完,最后至古道的终点,终于有了回报。是一个叫石龙拱的山头,南向景色一望无边。青马大桥象条长龙,横卧海峡,直飞机场。汀九微露尖尖角。青衣、昂船洲、西九至港岛,由近及远,彰显城市脉动。青葱山脚下,是荃湾的高楼。一直下到高楼底层,名柴湾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