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宜水

下来西贡万宜路,万宜水库的浩瀚清波呈现眼前。突然发现之前在郊游径撞见的三个人,坐在湖畔树下摇扇聊天。大概是从西坝的大石块间爬下去的。于是也很想近距离接触。在回北潭涌的路上,有一幢似是雕楼的方形建筑。旁边立着一块禁止游泳的告示牌,牌边隐有小路。顺路而下,很快来至水边。水中偶有小鱼,而无落叶水草之属,完全是水和土石之交响,空灵寂籁,令人烦念顿消。晶荧剔透的水,就象新生婴孩的皮肤,让人不忍触碰。用瓶盖舀一点尝尝,是淡水,想来直接饮用是没问题的。不过如果在水库边建几家造纸厂、化工厂什么的,污水直排;又或者搞几个大排档,油烟熏蒸,又会是怎样一景呢?脏的臭的,都北上奉献给了“祖国”,自己家里却收埋这样的好东西,香港也实在太不厚道了吧。

上窑郊游径

西沙至北潭之间的这一段大网仔路有很多郊游和烧烤地点,都在海边,可观西贡海及岸边红树林。近海小岛很多,露出浅滩,似乎可以走上去。稍远有枕头洲,真的很象枕头。最大的还是滘西洲连盐田仔。海面也十分繁忙,游艇停泊,快艇穿梭,有的后面还牵着人。至斩竹湾则可遥望西坝及大头洲。大头洲似是坟山,绿背景上很多白点,象起了牛皮癣。大网仔路也繁忙。时不时被车以60公里的时速从身边呼啸而过,感觉真不好,所以即使风光不错,也不想再走第二次了。

在北潭涌又走错了路,走了一条远足研习径,是教人远足准备的初级路径,环形。浪费了半个小时。再沿路前行至发记士多旁,这里才是自然研习径及郊游径的入口。先是沿涌而行,这涌正是北潭涌。本应渐离尘嚣,奈何涌的另一边有间保良局渡假村,游客喧哗。渡假村的巨大排水口,正对河涌。前行不远有上窑村旧址,一排房子保留下来,作为民俗文化馆。参观了一下,展的是客家文化。第一次见识了埘。就是木笼子嘛。还“鸡栖于埘”呢,把鸡关起来还说得那么好听。再向前是往小童群益会,一条家乐径折而上山,上来几十米才见上窑郊游径之起点。一路较为平坦,外围隔树观海,海面突然多了很多风帆,而山上是一滴风也无。过曝罟湾营地,来至大头洲后方。这边无坟,绿绿的一长条,也象枕头呢。再绕就到了西坝后方,观创兴水上活动中心的内湖。湖外也有一坝,坝外则是南风湾的碧水。

东澳古道

市区到机场的大巴,E字头的在东涌通常停两站。在第二个站下车,继续前行,有一中电的办公楼,楼前是海滨步道及单车道,正对东涌湾,一头通市中心,另一头却是死胡同,怎么过去呢?原来要退回马路,路边有一石阶,两边是涂了绿漆的栏杆,但无任何标识。沿阶上几十米,有一亭,名东涌亭,然后下至另一边的车路,路旁即见到离岛历史文物径的牌子,路边围着一段直角石墙,名小炮台,也没仔细看是什么时代的文物。再沿车路向海下行,来至马湾涌村。海傍有好几家海鲜酒家,一个码头,码头边立着一块不锈钢地图。据地图指引,从村中穿过,来至逸东村外围,一路沿围墙走。一边是乡村,一边是高楼,反差好大。似乎高楼的垃圾会跑过围墙来到这边。一直前行,刚离开逸东村有一天桥,桥下有指示牌,指向候王宫。宫前是一大片草地,再外面是海滩及东涌湾,水不太丰,对面可见机场几个大储油罐。宫旁边有个球场和活动中心。

继续前行,树荫很足,约半小时过散头村。村中无人,有一座废弃的学校。再半小时到达沙螺湾。村中彩旗飘飘,适逢洪圣诞,又作戏又吃饭。当时正值饭后,台凳收在一边,只有几个人在闲聊。对面正是机场跑道,刚开始还饶有兴致看飞机起飞,被轰鸣声灌了几耳之后则只想赶紧离开这里了。难怪之前在散头村见到横幅,反对起第三条跑道,影响村民生活。从村中退出至水泥路,前行略上山,至机场尽头的对面,有一凉亭,旁边还有两个袖珍茅亭,下有石凳,似是专为观机而设。之后折而向南进入山中,渐渐摆脱噪声的侵扰。又约一小时,过深石村,亦无人,续下至深屈村。

深屈村对出海浅,色黄,外侧才是绿色。坐在小店门外吃绿豆糖水,风不停吹进来,很舒服。老板说正是因为水浅,所以这里没有码头,他们出去坐车要么走去大澳要么到昂坪,到大澳只要一个小时了。又说前面的深石村正是散石村改名而来,还问我沙螺湾有没有戏看呢。打尖后再行,在深屈路口见到茜草湾的牌子,又走去看看。这边海也是黄色的,红树林边泊着几艘小艇,岸上有好几棵大树菠萝,结着篮球大的果实。返回大澳方向,又开始上行,路成了土路,在山腰绕海而行。似乎走了不只一小时,终于见到大澳了。左首的山高大有气势,右首的海则碧绿而温柔。来至一牌前,上书前方道路塌方,需从左侧绕过。那就绕罗。沿石级上山,山上多坟和茅草,有一石碑,名尖方碑,从此俯看整个大澳倒是很好。最后下至新基村。

髻山

香港的郊游径多到令人咋舌,再加上四条长途径,还有什么自然教育径、树木研习径、家乐径、缓跑径、越野单车径、林道等等,让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亲近大自然。不需要象深圳的豪宅广告:“下班回到家,喜欢到山里走走”,那样的矫情,是富人的专利。看了《绿洲》之后,才知道还有很多漏网之鱼,如元朗的髻山。山上道路纵横,是人们自发踩出来的野路,没有指示牌的。山高不过两百米,但在元朗平原一带已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了。

从元朗福康街坐74号小巴至终点盛屋村总站下车。其实并无总站,只是小巴在此掉头。沿路前行,已见山上有路,但不见入口。走至一个有拱棚和长凳的休息处,对面有路上坟。沿路上坟,再从坟旁支路连至山脊主路,已是在第一个山头之外了。后方是桑田渔塘之属,前方为髻山主峰。上峰路斜有碎石,有些滑,似是雨水冲刷出来的小沟,不过仍可只用双脚就能上来。山顶极目,左为元朗市中心,右为天水围,山脚是元朗工业区,停着很多货柜车,再远处应是屯门的高楼,在烟霞中模糊着。山风送爽,可惜无树遮阴,也无凉亭可坐,只能躲在山阴的大石上,而大石早已被晒得似铁板烧。这时拖鞋又发挥了别样的作用——垫座,虽是廉价的泡沫塑料,隔热还行。一个白发阿伯,支着伞,慢慢上得山来,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大相机。同他聊了几句,原来据他说这里是拍日落的热门地点。难怪之前也见到一个人带着单反相机。只是现在才四点不到,这么早上来是要霸位吗?一路下山直行,来至铁路上方。看火车穿梭,原来西铁只有七节车卡。天水围车站似乎很近,于是向这边下山。面对天慈村而行,只见一排屏风楼中间夹着一小段深圳湾大桥,不见落日。快到山脚,又是一段坟路,最后退出至虾尾新村,出口正对村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