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第一品牌行山径,站在山上,真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从北潭凹上来第一峰,叫岩头山,不过452米高,却极为开扬。对面海景象一把大伞180度徐徐张开,从西贡一直到船湾。只有伞尖的部位被蚺蛇尖山群挡住。对着地图,滘西洲、匙洲、塔门、赤洲等等一一辨认,指点江山。沿着伞柄方向走进山中,是平坦的土路,上下波幅不大,很快就来到嶂上村。过后就转到山的另一边,看得见V字型的企领下海和马鞍山的几栋高楼。
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十几个男生在此歇脚,把路牌都挡住了。我也没仔细看,结果走错了路,一路下山,从北潭村退出了。不过想不到村里有个戒毒学校,叫得生团契,全部是二十五岁以下的男生,一个个黑蒙蒙光着上身打篮球,吵吵闹闹的。又在笼子里养了很多狗,生人一过,吠声一片。之前在山上就觉得奇怪,怎么会有全男生的行山团,想来应该就是他们学校的吧。当时其中还有一个小男生对我说“你好”,我只是点头一笑回应。现在想起他的眼神,似乎很渴望与外人交流,并不是一般的行山人士见面招呼而已。
走出学校就进入麦理浩夫人渡假村,里面也有男女学生玩耍嘻闹,但是是另一种感觉。村口小巴刚开走,只好走出北潭路等94号巴士,等了很久车才来。
卫奕信径第一段
佳节又重阳。今天正是登高的好天气:台风擦过,冷空气初达。大风而无雨,凉爽宜人。因此迎来了登山盛况,上下山者络驿不绝,友好地打招呼,其中约有一半是外国人呢。
原来6X巴士会兜进舂砍角,而不是直走赤柱峡道,下次一定要搭6号巴士才行,就可以在卫奕信径站下车,即开始登山。先沿石级上到孖岗山观景台,这里才是卫径一号标志牌所在。身后是整个赤柱一带的风光,远及蒲台岛和南丫岛,中间还有很多零星小岛,象田螺盛在绿色的盘子里。
走进卫径,是土路和石级的混合,登山的地方都砌得整齐,好走得很。只是第一个山头就很高,好不容易上来了,遥遥望见第二个山头似乎远在天边,山径细成一线,人也小成蚂蚁,简直不相信自己能走过去。这时就想有一座天桥,直连两座山峰,那该多好。没办法,只好一步步先下到山谷,再行征服第二峰。第二峰叫紫罗兰山,半山又有一条郊游径接驳到卫径,卫径中途也有山路接向大潭水塘。所以这边也能看到大潭的几个水塘直至大坝,另一边则能看到浅水湾至南湾一带风光。如果沿卫径直走,翻过山头就会看见阳明山庄,下到车路就是第一段之终点。
原来6X巴士会兜进舂砍角,而不是直走赤柱峡道,下次一定要搭6号巴士才行,就可以在卫奕信径站下车,即开始登山。先沿石级上到孖岗山观景台,这里才是卫径一号标志牌所在。身后是整个赤柱一带的风光,远及蒲台岛和南丫岛,中间还有很多零星小岛,象田螺盛在绿色的盘子里。
走进卫径,是土路和石级的混合,登山的地方都砌得整齐,好走得很。只是第一个山头就很高,好不容易上来了,遥遥望见第二个山头似乎远在天边,山径细成一线,人也小成蚂蚁,简直不相信自己能走过去。这时就想有一座天桥,直连两座山峰,那该多好。没办法,只好一步步先下到山谷,再行征服第二峰。第二峰叫紫罗兰山,半山又有一条郊游径接驳到卫径,卫径中途也有山路接向大潭水塘。所以这边也能看到大潭的几个水塘直至大坝,另一边则能看到浅水湾至南湾一带风光。如果沿卫径直走,翻过山头就会看见阳明山庄,下到车路就是第一段之终点。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