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低见厕所。这是我对南丫岛南部的印象。
南丫岛家乐径正好环绕岛南一周。从索罟湾码头东行,是一米宽的水泥路,略微有些上山。路两边是灌木,树荫很少。顶着日头,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来到模达湾。这里的水和沙滩似乎乏善可陈,不过也有不少人和狗前来戏水、野餐。旁边有个码头,往返索罟湾和香港仔的街渡会经停此地。过了模达湾即折向岛南,这边草木愈加茂密,风吹草动,刚好路旁有间小小的公厕。公厕门口立着一个知识牌,上面介绍的是微甘菊,据说是种很厉害的外来植物,可能对面茫茫草海里就有不少吧。在岛南横行,身后是浅水湾、赤柱、蒲台岛一带的风光。然后开始上山,向北折回码头。下山之处就有一座天后庙,同时路的另一边就是通向榕树湾的了。
长沙泳滩
原来大屿山南部地势很低,或者说东涌位于高位吧。沿东涌道南下,是一路下坡,且坡度颇大,怕有45度吧。对面上来的大巴象哮喘病人爬楼梯,轰得发动机隆隆地响。下到海边屿南路,东可至梅窝,西至大澳及昂平,原来上昂平的巴士是从大佛的背后绕上去的,与缆车正好相反。中途经石壁,这里也有个水库,不过水不丰,呈灰绿色,站在大坝上可以远眺大佛的背影。从水库向东行,是一条引水道,与屿南路平行,是两车道的水泥路,辟为单车道,禁行机动车,只偶有工作车开进来。水渠内没什么水,引水道一路伴行,平平坦坦,路旁还有大树和草地,走一段就有休息处和烧烤场。约两个小时可以走到东涌道,这时屿南道已在很低的下方了。再顺东涌道走下来,穿过屿南道即到了海边,从西向东的依次是三个泳滩——塘福、上长沙和下长沙。其实两个长沙是连起来的,中间隔着一些巨石,但可以穿越,且果然名符其实——约有两公里长,沙也很细,不过海水仍不算太清。再回望东涌道,象一条长龙斜倚半山,做势待飞。
大浪湾
筲箕湾到石澳的大巴,有几趟会兜进大浪湾,不过班次疏落,可能要等很久,而从石澳路口走进去也不过十来分钟,跟着抱滑浪板的人走就不会错了。果然是滑浪的圣地,沙滩短而直,浪够大,一道接一道地压过来,健儿们辗转于浪峰间,似燕子翩飞。
沙滩的尽头是一条上山石阶,为南区议会所建,修得极工整,象楼梯一般。一级级上山,再回望,整个大浪湾及石澳尽收眼底,直至南边的蒲台岛和横澜岛。忽见山脚下的海边有一所学校模样的地方,有着篮球场和一些矮房,占地还不小,原来是歌连臣角惩教所。上来钵乍甸山观景台,则是向东观海了:原来东龙洲的后面有条小“尾巴”,前面则与清水湾半岛相隔,远方隐隐绰绰的果洲群岛正夹在两者之间。翻过山来,路也成了东区议会的了,好多一家大小正从这面上来。继续下山,看的是港岛东和将军澳的风光了。对着蔚蓝湾畔几栋橙色的高楼一路走下来,就正到了它的脚下,可见没工夫行山的话爬爬楼梯也是一样的。
沙滩的尽头是一条上山石阶,为南区议会所建,修得极工整,象楼梯一般。一级级上山,再回望,整个大浪湾及石澳尽收眼底,直至南边的蒲台岛和横澜岛。忽见山脚下的海边有一所学校模样的地方,有着篮球场和一些矮房,占地还不小,原来是歌连臣角惩教所。上来钵乍甸山观景台,则是向东观海了:原来东龙洲的后面有条小“尾巴”,前面则与清水湾半岛相隔,远方隐隐绰绰的果洲群岛正夹在两者之间。翻过山来,路也成了东区议会的了,好多一家大小正从这面上来。继续下山,看的是港岛东和将军澳的风光了。对着蔚蓝湾畔几栋橙色的高楼一路走下来,就正到了它的脚下,可见没工夫行山的话爬爬楼梯也是一样的。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