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phli

看来每个府都有水上市场。Bangphli水上市场与新机场同属Samut Prakan,相距也不远。市场位于Bangphli寺内,黄塔旁边,是新修的水泥路面。再向前是旧市场,由水边人家的木道连接而成。商贩不少,每天都营业,照例也有卖鱼食喂鱼的地方。跟着人流一路前行,到了Big-C的后方。水上无桥,只有两只木船串联于水面,绳索牵引,成为浮桥,也是本地之最大特色。过桥盛惠1铢,走在船正中,不要摇晃,很快就过来了。但节假日人多时,排队过桥的人会排出几十米远,直至Big-C停车场。Big-C门前的大马路,有一种橙色的大巴经过。它是往来于Samrong和Bangbo的,无空调,又破烂,应该是北榄府的公交车。双条车也是有的,橙色的也到Samrong,蓝色的则可到Bangchalong,即机场南边的大路,Bangna去往Chonburi和Pattaya的。

Nang Yuan

来到涛岛就一定要来南园岛,来到南园岛就一定要上观景台。其实就是山上的两块大石。我占据了难度较高的一块。后边登上另一块的鬼仔鬼妹们,一上来基本上是“Fuck”声不断。面对这样明信片式样风景,我一坐就可以一小时,尽管上有烈日下有烫石,当然还是撑着伞,垫着拖鞋的。可惜我们的船登岛较迟,总共也只有一小时的停留时间,很不尽兴。
环涛岛浮潜一日游的通价是750铢,南园岛100铢,另外自付。也有半日游,就是晚些出发,价钱一样。前一天看到的南园岛是免费。可能它有个免费日,不知是每月一天还是每周一天,总之是错过了。之前在Sairee海滩散步时看到有一家大促销,550铢。再去一看,果然是的。是一家酒店自己搞的,叫AC Resort,算是直销。所以人不多,多是酒店或附近的住客。也可将你从外地接过来,从酒店门前的海滩直接出发,而不是从码头。
想来天真是待我不薄,要出来玩了,就给你个晴空万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海水象蓝钻透出迷幻般的色彩。船是粉红色的,远远地泊在深水区。另有一只小船从沙滩接人过去,所以要涉水一段路。十点出发,我们第一站没有到Shark岛,而是到它旁边,也是昨天来过的Thian Og湾。海面上有几只白色的菜粉蝶在上下翩飞,它们不在田间,怎么会到这边来呢?下水融身于蓝钻之中,海水的能见度至少有十米,大石、珊瑚、鱼群,象是身处一个巨大的鱼缸。又见到了橙色和蓝色的圣诞树蠕虫,一点一点地附在石上,象是色彩鲜艳的小嘴巴。导游还说用手指一碰它,它就会缩起来呢。导游还会捡些西瓜皮菠萝皮什么的,专门扔在女游客身边,引来一大群鱼围绕。那些鱼好象很饿似的,什么都吃!第二个点位于岛西中段,因为肚子有些饿了,没有下水。等其他人回来,再出发,并开饭了。每人一盒饭,上面盖着大块的鸡肉,没有青菜,好多人都吃不完。于是又拿着去喂鱼。第三点是岛北的Mango湾,据说是最大最漂亮的点,其实也差不多,鱼抢食很厉害。然后去南园岛。在码头付100铢,还要开包检查,塑料水瓶不准带入。栈桥接入沙滩,沙滩呈Y字形,所以有三条边。沙太白,水太清,无一丝杂物,人间天堂也不外如此吧。可惜时间过得太快,导游在到处找人回船了。

Koh Tao

若夫霪雨霏霏,则如何如何;至若春和景明,又如何如何。天气对一个人的心情,真有如此大的影响。
昨天凌晨三点,被人抛在路边。躲在屋檐下,风吹着,雨滴着,凉飕飕。五点被拉至码头,七点上船,十点才到。船是硬板凳,又颠簸。睡着又被颠醒来,到最后半小时,差点熬不住想呕了。下得船来,天阴云密,海黑浪白,再加上头晕晕,胃翻腾,哪有一丝一毫来渡假的心情,那一刻真想马上返回曼谷算了。在码头附近随便找了间旅馆,500铢,风扇房,是还算干净的三层楼民宅。放下行李倒头就睡,一睡就是五小时。醒来吃饭。岛上的东西自然贵些,连7-11店也要贵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饭后沿着沙滩北行,达到了有一棵折成直角的椰树下,Sairee海滩。海水是钻石级的,沙滩是骨灰级的,可惜有些杂物和黑黑的颗粒,旁边也见到巨大的排水管,环境保护不力呢。
今天虽然下了雨,云却慢慢开了。向岛南前行,路边一平房失火了,浓烟直冒。伴着呜呜笛鸣,来了一辆小红车,是皮卡后边载着一个椭圆的水箱。翻过一些小山包,来至岛东南Freedom海滩。水一样清,而杂物更少。沙滩边有些大石,傍石建了不少小木屋。穿行于沙滩和石间,大石仿佛解人意,总有缝隙让人轻松攀过,到达另一边,或者有修好的栈道。至尽头退出上山,再下至另外一边,面对西南。下面仍是大块的岩石,石下海水蓝绿斑驳,海面泊着几只船,潜水旗飘扬。小木屋的住客,从房中走出,带着面罩直接下到水里浮潜。坐在石上发呆一阵子,继续缘石西行,来至Thian Og湾。也是优质的海滩,人也不多。稍远有一圆锥形小岛,是Shark岛,是浮潜一日游的第一站。

Putrajaya

Putrajaya可以说是新城一座。路新、车新,建筑新,只是缺少了一些人气。大块石头和钢筋砌成的建筑,冰冷矗立,象征着国家机器的威严与冷酷。其中自然少不了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如“绿帽子”、“红葱头”和“白大蒜”。 “红葱头”位置最好,傍湖而建,还向湖中突出了一些,湖水似带状环绕,怕只有水中生物才能接近。“白大蒜”在中轴线上,一大四小,立在屋顶,对面隔着马路是一道外方内拱的钢门,钢枝犬牙交错,仿佛无数把利剑。走进门内是一排四方形楼房,一直到湖边。湖边是公园,单轨铁路桥跨湖而立,两边却断了头。过湖不远就可以见到另一个断头,也就是Putrajaya Sentral车站了。这里是交通枢纽,坐火车回吉隆坡10RM,坐汽车就便宜许多,大概3.5RM吧。

Chachengsao

Chachengsao的汽车站在城外,离城还远,要转乘双条车。于是以为它就这样一点大,其实不然。又有火车站,较近市区,不过还是要转双条车。这边属于东线,去Pattaya和Aran的车正在此分线。从理工大学门前的Phra Chom Klao站上车,四十分钟就到了。Phra Chom Klao很荒凉,站没有票务室,可以说什么也没有。所以不用买票,直接上车,车上也无人查票,反正一般没有空调的火车,泰国人可以免费坐的。这次坐的是一趟去Aran的车,车窗旁坐着一位白人妹妹,捧着一本《Longly Planet》一路地看,有时也抬下头看窗外风景。
原来Chachengsao市区还不小,有一条河,宽度同曼谷的差不多。河水较清,也干净很多。市政府在河边,旁边是一排的黄色房子。放学时间,很多学生在河边流连。河岸修得整齐,有水泥地面、水泥凳子和水泥花坛,感觉人工化了一点。

Sainoi

Sainoi是暖武里的一个镇,于胜利纪念碑有528路车直达。但找来找去找不到,路上偶有见到它,似乎又不停站。不知是不是已经取消了。只好坐Van。Van从The Mall Nganwongwang开出来,过了Bangyai即转入入镇的小路,再十公里就到了。
镇上也仍然不见528的身影,只有一趟没有空调的大巴,去Bangbuatong的,是暖武里自己的公交车。一条小河从镇上穿过,小桥架过,桥下就是水上市场。这个市场也有十年历史了,还算兴旺。不过也仍是在河边吃吃喝喝,小贩卖些到处都见得到的东西。河对面是一排人家,养着些鸭鹅,摇摇摆摆走进河里游泳觅食。乡土气息较浓。

Koh Wai

这里的一日游也比较超值,500铢,游四岛。每个岛都可以浮潜,鱼也很多,最多的还是黄黑条纹,抢起食来也最厉害,手被咬了好几次,不过不疼。海底的珊瑚也多,色彩不大鲜艳,藏着很多很大的乌黑的海胆,长着蓝色的眼睛,幽幽地闪光,和金黄色的圆圆小嘴——也不知道是不是。
第三个小岛叫Koh Wai,可以登陆,栈桥下面就有成群的小鱼,有时又有一条彩虹般的长条的鱼悠然游去。岛上也有一家Resort,几间小木屋,面海面立。旁边又有一个海龟馆,一个池子里养着一只,其他池子是空的,可能原来还有几只。

Koh chang

Trat到象岛码头的公共双条车停在肯德基对面,司机还站在一旁会“Koh chang, Koh chang”地叫。似乎只有本地人会坐,每人50铢。等到了四五个人,司机还捎上几件私货,一路送人兼送货,大半个小时才到。这里又似乎是本地人的码头,一个游客也不见,船班也很疏,单程70铢。船下层载车,上层坐人,缓缓滑出码头,又大半个小时才到。多数人是自己开车来的,剩余几人挤上一部双条车,60铢每人,驶向游客聚集区——白沙滩。
沙滩确实比较白,长而平,沙粒细,海水清,游泳是很好的。中段稍突起,晚上退潮时会形成一个小沙洲。沙滩上的酒店餐厅也很多,晚上有舞火球的表演,烧起来有很重的煤油味。人也多,住宿不大好找,背着包在烈日下找了近一个小时,找到一间连排的木头房子,完全不见海,且隔着马路,五百铢。后来的邻居更糟糕,是一群俄罗斯人,几乎包下整排房间。一到天黑,就聚在房门前喝酒聊天,喧哗直到深夜。进了房间还要聊,还是大声,完全不顾别人。后来一日游的船上也是很多俄罗斯人,还是喧哗,那种争先恐后、生怕吃亏的样子,简直就是长着白皮肤的大陆人。想来原因可能也是一样,其国内没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什么都要自己争自己抢,习惯成自然。

Trat

从曼谷汽车东站到Trat要五个小时,因为过了Pattaya路口就没有高速公路了,还要进别府的车站,到达时已经天黑。车站在城外,附近有一个Lotus超市。车一到站就有双条车围过来,去象岛码头200铢,两个白人上车而去。车站则归于寂静。走出车站有些荒凉,向市区方向走走也就渐渐多人,半个小时到达中心。Trat小得很,纵横两三条街道,中心有一小夜市,也不太热闹,吃的东西还算丰富。旁边有两家宾馆,一家叫Trat hotel,另一家忘记名字了,风扇房只要不到两百铢,还是很干净的白床单。

鹿湖郊游径

发现了一个小秘密:香港的果汁比水便宜。这样的酷暑天,行山自然会出很多汗,也就要大量补充液体。上次就是因为带的水不够,中途又无补给,搞到要喝自来水。报上也常常有行山人士中暑或摔倒需要出动飞行服务队救助的新闻。可是香港的水真的很贵呢。一瓶水通常在六七块,饮料更贵。结果在超市发现了果汁,一升装的在十元左右,算下来比水还便宜。当然也另有贵的。水和饮料在香港生产,里面要包含高昂的人工和房价成本;果汁从外国进口,又免税,如果是成本低的地区,价钱也自然低了。这次走鹿湖郊游径就带了一支水和一支果汁共两升液体出发。
在麦理浩夫人渡假村站下车,再向前走几步就见到入口,旁边种了些竹子的。土路上山,山中可能下过雨,地面湿湿软软的。泥会粘在鞋底,不久就搞得双脚沉重,要在石上刮掉。先上到半山,有一小段车路,伴着引水沟,右边有个小水池,山上有细小的水流流下来,也算是瀑布吧。然后傍瀑布上山,渐渐地走得比它还高了,到了鹿湖高原。这里有个露营地,不过要背着装备爬上来会比较辛苦吧,所以也没见有人。向东开始下山了,远远地见到一点海,西湾边的尖洲和对开的大浪咀,以及蚺蛇尖的三角尖都能看见,大洲则刚好被群山挡住了。全程总费三个半钟,来到了西贡西湾路。

荔枝窝

就是一海边的小村庄,荒无一人。修了一道琉璃瓦的围墙,象个景点的模样。游客大概是周末才来,旅游店都关着门。沿自然步道走一走,认识了一种叫海芒果的红树,现正结着小芒果一样的果实,只是较尖。对面海里,点缀几座小山,象盆景一样。步道尽头,有几个方向,选择了往蛤塘。这条路初看修得很好,不过只修了一小段,后面是土路,被落叶覆盖,不太好走。而且中途又听到了野猪发出的警告,吓得一路狂奔。大半个小时到蛤塘,鬼村一座,几间破败的屋子,里面什物满是灰尘。再半小时到达梅子林,亦是鬼村。好在还有路牌,再两个小时后终于在天黑前退出到乌蛟腾。原来到大埔的小巴一个小时才有一班,末班是19:15发出,还好能赶上。

谷埔

小巴的标志牌是要不完善些。在粉岭火车站外的小巴站就找不到鹿颈的牌子。问人才知道是56K,半小时一班。而56K只写着南涌。
到达鹿颈下车即过一小桥,再左转沿海而行。此处叫沙头角海,海边是稀疏的红树林,偶有很大的白鹭突然惊起。海对面则是深圳的楼房。半小时到达凤坑村,有些象个客家围;再半个小时到达谷埔村口,遥对明思克航母,路口的地图指示,往荔枝窝北线中段被村民封闭,要走南线,即从谷埔村里穿过。村里没有指示牌,结果走错路,走到不知二肚、三肚或者几肚才发现没路了。掉回头,在村中唯一的路口转弯才接上了正路。在村中见到“小心野牛野猪”的告示。牛是有见到一只,不知是不是野的,安静地坐着吃草,耳朵不时扇着苍蝇。沿路牛粪倒不少。野猪就很怕人了,印象中是长着獠牙的。经过一处丛林,突然里面传出两声猪哼哼,似在警告,应该不会是家猪吧,这一惊非同小可,只好赶紧向前翻山,脚步还不敢太重,生怕惹出一两只来,拦路对峙,或者追赶过来,那时就要找树爬了。这样提心吊胆地在无人的黑树林里穿行了两三个小时,终于来到了荔枝窝村。

梅窝

以前只是将梅窝当作一个交通中转点,没想到也是值得一游的,比大澳不会差。码头和巴士总站在一起,旁边有一家麦当劳,近日麦香鱼和巨无霸套餐有特价,只需二十元。吃饱喝足,沿海东行,走向银矿湾。原来来梅窝有机会挖到银的。穿过村里的银矿乡,就来到银矿洞瀑布。水不太大,还分成两条,可能雨季来会好些。瀑布的源头就是银矿洞,可惜已关闭,只见黑黑的洞口。洞旁的山路叫香港奥运径,北通东涌白芒村,只有五点八公里,下次可以走走。再回头从村东穿过,就到达银矿湾海滩。这边有康文署的泳滩,不过沙和水质都一般,而且正对着码头也不太好。

新娘潭

真不知道香港还有多少自然美景,这样一个从没听过的地方,也可以美到象世外桃源一般。小桥、流水、野花、不知名的黑色甲虫,大片如茵的草地上,有亭翼然,当然也少不了烧烤炉等设施。最妙的是居然有一瀑布——照镜潭。溯溪而上,水声越来越响,突然一条白龙跃然而下,飞入下面的一小潭绿水。路也断了头。本想从此过乌蛟腾村的,只能就此回头,不过也算意外收获吧。不知怎么回事,到乌蛟腾的小巴不见了,只好一路向前走到鹿颈去坐车。水是早就喝干,路上又无补给,听说香港的自来水可以喝,就接了一瓶,但也不敢多喝。一到鹿颈就买支可乐一气喝完,刚好来了一部小巴,坐上回到粉岭。鹿颈也有一条凤坑家乐径,对着沙头角一带风光,另一边则是卫奕信径的终点,下次还可以再来的。

八仙岭自然教育径

从大美督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八仙岭自然教育径的入口,上面立着木制的龙门架,大大地写着名字。从龙门架下穿过,即开始登山。初穿行于林木间,从枝缝间可俯瞰船湾淡水湖,以及细成一线的大坝。林中又会经过几条小溪,似乎有人在此捕龟,因为看到渔护署张出的禁捕令。走到20号标志牌,即同卫奕信径分道后,眼界豁然开朗,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远远的山脊立着一丛树林,象是儿童的马桶盖头。然后开始下山,不用一小时就来到新娘潭。

南丫岛南

风吹草低见厕所。这是我对南丫岛南部的印象。
南丫岛家乐径正好环绕岛南一周。从索罟湾码头东行,是一米宽的水泥路,略微有些上山。路两边是灌木,树荫很少。顶着日头,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来到模达湾。这里的水和沙滩似乎乏善可陈,不过也有不少人和狗前来戏水、野餐。旁边有个码头,往返索罟湾和香港仔的街渡会经停此地。过了模达湾即折向岛南,这边草木愈加茂密,风吹草动,刚好路旁有间小小的公厕。公厕门口立着一个知识牌,上面介绍的是微甘菊,据说是种很厉害的外来植物,可能对面茫茫草海里就有不少吧。在岛南横行,身后是浅水湾、赤柱、蒲台岛一带的风光。然后开始上山,向北折回码头。下山之处就有一座天后庙,同时路的另一边就是通向榕树湾的了。

长沙泳滩

原来大屿山南部地势很低,或者说东涌位于高位吧。沿东涌道南下,是一路下坡,且坡度颇大,怕有45度吧。对面上来的大巴象哮喘病人爬楼梯,轰得发动机隆隆地响。下到海边屿南路,东可至梅窝,西至大澳及昂平,原来上昂平的巴士是从大佛的背后绕上去的,与缆车正好相反。中途经石壁,这里也有个水库,不过水不丰,呈灰绿色,站在大坝上可以远眺大佛的背影。从水库向东行,是一条引水道,与屿南路平行,是两车道的水泥路,辟为单车道,禁行机动车,只偶有工作车开进来。水渠内没什么水,引水道一路伴行,平平坦坦,路旁还有大树和草地,走一段就有休息处和烧烤场。约两个小时可以走到东涌道,这时屿南道已在很低的下方了。再顺东涌道走下来,穿过屿南道即到了海边,从西向东的依次是三个泳滩——塘福、上长沙和下长沙。其实两个长沙是连起来的,中间隔着一些巨石,但可以穿越,且果然名符其实——约有两公里长,沙也很细,不过海水仍不算太清。再回望东涌道,象一条长龙斜倚半山,做势待飞。

大浪湾

筲箕湾到石澳的大巴,有几趟会兜进大浪湾,不过班次疏落,可能要等很久,而从石澳路口走进去也不过十来分钟,跟着抱滑浪板的人走就不会错了。果然是滑浪的圣地,沙滩短而直,浪够大,一道接一道地压过来,健儿们辗转于浪峰间,似燕子翩飞。
沙滩的尽头是一条上山石阶,为南区议会所建,修得极工整,象楼梯一般。一级级上山,再回望,整个大浪湾及石澳尽收眼底,直至南边的蒲台岛和横澜岛。忽见山脚下的海边有一所学校模样的地方,有着篮球场和一些矮房,占地还不小,原来是歌连臣角惩教所。上来钵乍甸山观景台,则是向东观海了:原来东龙洲的后面有条小“尾巴”,前面则与清水湾半岛相隔,远方隐隐绰绰的果洲群岛正夹在两者之间。翻过山来,路也成了东区议会的了,好多一家大小正从这面上来。继续下山,看的是港岛东和将军澳的风光了。对着蔚蓝湾畔几栋橙色的高楼一路走下来,就正到了它的脚下,可见没工夫行山的话爬爬楼梯也是一样的。

佛山

中国曾经被称为自行车的王国,当年万人推车过海珠桥的场景,堪称奇观。摩托车后来取代了自行车,再后来在广州被禁,在东莞也被禁,也许不久就要消失了。而珠三角的另一城市佛山,现在仍能看到摩托车的奇观。东方广场是市中心的商业广场,由几栋高楼组成,楼与楼之间是步行街,人流量巨大。到了节假日,门前的人行道上,摩托车停得象蚂蚁一样。长约一百米,平行三排,各式各样的摩托车一辆挨着一辆,走在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机械的海洋。有的车上还装有防盗器,也许是传染,一个响,就引起一片响,此起彼伏,好似夏日蝉鸣。

宝镜村

从道县一路向南,逐渐变成了喀斯特地貌,特别从小圩镇至宝镜村这一段五、六公里,山奇水清,一派田园风光。农村的围墙上经常见到标语,总是紧跟时代的步伐,竟然有如下一则:“不给北京添乱,不给奥运抹黑”。而宝镜村的何家大屋有三百年的历史,墙上还遗留着“农业学大寨”的标语,看来丢空很久了。大屋青砖黑瓦,檐角三飞,分为老堂屋、新屋等部份,又有四方形高立的明远楼,象雕楼一样,总占地可能有一千平方米。村旁有一池塘,十几棵枫树环立,棵棵笔直,高达二、三十米,风吹叶摇,象无数星星闪烁。
回到小圩镇直至广东边界,都是沿江而行,江两边人靠吊桥往来。沿江很多木材加工厂,大段大段的圆木堆放路边,村民搬上搬下。

道县

从郴州至永州道县要经过好几个县城,每个县城都有一、二个收费站,今天经过时全都无人拦路,那叫一个爽。原来湖南全省的二级公路收费站于今天起取消,真是赶上趟了。
湖南又称潇湘,潇水就从道县县城流过,还有一分支,水边也搞了风光带和休闲广场,傍晚人们从各处而来,散步的、跳舞的、游戏的,加上烧烤档和各种小贩,热闹非常。广场中央立一尊黑色高大的古装塑像,下用金字大书“理学鼻祖周敦颐”,看来是他们老乡。后来见到爱莲路、爱莲宾馆,才想起这位老乡的名作《爱莲说》。在进一中的小路边上,县政府办公楼十分破败,几次错过了都不知道,连政府宾馆都停办了,这在全国各地争建白宫式的办公楼的背景下,还真是“出淤泥而不染”了。

飞天山

看来湘粤交界处多丹霞地貌,郴州北郊的飞天山也是。景区分成两大部份,飞仙岩要乘船到达,船票四十元,铸铁峰及博物馆在路边,门票三十。博物馆旁边还有废弃的办公楼,高顶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和一个五角星,颜色已褪。景区里走一圈,也搞不清哪座是铸铁峰,反正到处是暗红色的巨石。码头在翠江宾馆的后面,江对面也有山和村庄,可以从水电站的大坝绕过去,再沿江走几公里就到达石佛寺。寺背面是一座方形石山,山表面有一条条的裂隙。远看就象一块巨大的千层糕。据说裂隙藏有悬棺的。寺依山而建,直接用山壁做为后墙,壁上有四五个一人高的石刻佛像,面目已模糊。

郴州

郴州以前是流放之地,现在则号称粤港澳后花园,不过一下雨就阴沉湿冷,苏仙岭上更是云雾缭绕,山脚的郴州旅舍真是要“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了。
市中心有一湖,名北湖。建成公园,园中有钢制女排雕像,旁边则是五连冠宾馆,现在还是女排的训练基地。半个小时可绕湖一周,湖边的国庆路,热闹而混乱,人横穿,自行车悠闲地骑在机动车道上,汽车的喇八声不绝于耳。对面是兴隆步行街,沿街都是两层楼的商铺,下层人多,上层冷清。

顺峰山

顺峰山于顺德就象白云山于广州,应该叫“市肺”,山上有宝林寺,山下是顺峰山公园。公园不收门票,广场立着巨大的立体牌坊,十分气派。进入公园要过条小河,河水绕园,河岸开了许多黄白野花。园中有湖,湖边是一些馆所,青砖黑瓦竹林掩映,木门木窗上的玻璃色彩明亮。半山有塔名“青云”,可俯看全景,可惜铁将军把门,无缘登高了。

九峰

乐昌到九峰镇有六十八公里的山路,是新修的水泥路,很平整,不过弯太多,有时望着另一个山头直线距离不过五十米,却要绕几个很大的U形弯。雨已停,云雾漂浮于半山林间,有时移来路面,一片白茫。快到填上时,沿路是大片的桃林,一层一层依山而种,可惜花已谢,子满枝,要看漫山红遍只有明年早来了。过九峰还有几十公里山路,才到坪石。而火车穿过大瑶山遂道回到乐昌只需几十分钟。

乐昌

原来韶关也有机场,就在去乐昌的路上,有很大的指示牌。顺牌转入一条小路,竹木茂盛,阴暗潮湿,白色的七里香气息幽幽,两边是池塘和民居,经过一门再右转就到。原来机场的跑道这样长,看不到头,更走不完,这里有两条跑道,可能各供起飞和降落吧,可惜边缘已经杂草从生,村民们骑摩托横穿,指挥中心也破败,不见一人。机场出来不久就到乐昌。
武江穿城而过,市政府占据了江边的有利位置,旁边其招待所——迎宾大酒店自然有了良好环境。江对面是一排的别墅,不知是不是员工的宿舍呢。沿江是休闲带,从桥底穿过即到商业区,有肯德基和一家超市叫粤客隆。

梯面

花都芙蓉嶂水库边有很多的烂尾楼,现在不少已经复工,可惜花都的空气质量似乎比广州还要差,在芙蓉顶上远眺白茫茫一片,只见到山下别墅红蓝的屋顶,就算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用呢?山顶聚贤山庄食客很多,停车场后面的树林里结着木瓜、桑椹,几株桃树开满粉红的单瓣桃花,嫩绿的树叶衬托得很素雅。翻过芙蓉嶂就到王子山脚,这里是大片金黄的油菜花,花高半人,游人和蜜蜂各自忙碌其间。到得梯面红山小学,旁边正在建公园,也有多株桃花,开得一串串,复瓣鲜红,花比树叶还多。

龙脊

既然是龙的传人,龙脊是一定要上的。虽然山腰有一条支路,可以让人不用爬山,但也就看不见海了,而且是两面的海。
坐9号车一过大潭峡道即下车,从石澳郊野公园的木牌旁上石阶,接入上次走的车路——应该是叫香港林道-哥连臣山段,很快就来到龙脊之入口。其实真正的入口还在后面。这是一段十分平坦的土路,且林荫遮道,十分易行。约半个小时才来到真入口,要开始爬山。不爬也行,土路仍然继续,算是一条捷径。但既然来到怎能不上呢?虽然比较辛苦,但风景的回报绝对是值得的。至高点有龙脊观景台,东望是大浪湾和石澳一带的景色,中间夹有大片的高尔夫球场;西边则是土地湾和大潭水库一带,对面山上可见成排的别墅。不过山顶只有两条长凳,无瓦遮头,要自行防晒或防雨。

港岛径第八段

这次是逆行。
从大浪湾村里穿过,找到港岛径最后一个标志牌——H100,开始上山。与南区议会修的那条路完全不同,这边全是土路,而且是一点都看不见海的。还好树荫充足,不用担心被暴晒。也有不少行山人士迎面而下,白人居多,会热情地打招呼说“HI”。走了一个小时,衣服仍然汗湿,终于来到了马塘坳。是一个休息的平台,有几条长凳,一个六角凉亭。亭下石凳又平又宽,躺下肌肤生凉。马塘坳向东可接驳南区议会那条路,向西接入一条车路,也是港岛径的继续。车路平坦,很快就来到分路口,南向龙脊,仍为港岛径。不过天气太热,想下次再走吧。于是继续向西退出至石澳道。这边有个坟场,也能看到柴湾一带的高楼,而且走至大潭峡道的三岔路口只需几分钟。

港岛径第七段

在土地湾站下车,向上往龙脊,向下则很快来到海滩边。没想到这里的海水如此清澈,可以和东南亚的相媲美了,只是沙黄而粗。这里有个帆船会,岸上放满了船。海上则有风帆,也有快艇拖着人冲浪的。对面成排的别墅也看得清了,大概是叫红山半岛。走回山腰,隔海对着半岛,一路向大潭方向前行。这是一条傍着引水渠的水泥路,十分平坦,也无坡度,也可以算作轮椅径了。水渠里只有很少的水,略深的地方却有小鱼小虾。中段是烂泥湾,确如其名,海水象弓一样湾进来,岸边露出一片泥地,种上了一排排的菜。再往后接近大潭湾,在大坝东面接入大潭峡道。这时退出是向大坝方向走十几米,就有双向的公交车站了。这次自己却走反了,沿车路走了近半个小时才到石澳道,沿途并无人行道,又多弯和斜坡,不时被车擦身而过,很是惊险。

港岛径第六段

柏架山道是限制车道,没有车上来,连自行车都没有。要是在中国,早就有一堆特种车、公务车搭着老婆小孩冲上来了。大风坳是三岔路口,向南就进入港岛径第六段。
很轻松地沿车路下山,来至大潭上水塘大坝。原来绿水里有鱼的。一块面包抛下去,鱼群向箭一样辐辏而来,几秒种就将面包吃光。都是通体乌黑苗条的鱼。又有一只巴掌大的乌龟,四脚爬爬在水面浮下浮下,也想吃面包,却笨笨的抢不到。好容易有一小块正好落在嘴边,担起来还没来得及吃两口,就被鱼给抢走了。看得坝上一位老外哈哈大笑。过大坝继续南下,是与大潭水务文物径重复,直至大潭笃水塘。向左折入一条林荫小路,这边就很少人行,也没什么风景。穿过了一条小溪,来到大潭峡道,是为第六段之终点。

港岛径第五段

6号车中环至黄泥涌峡水塘公园是可以分段收费的,在下车时再拍一次卡即可。这个水塘真是公园模式,有水上划船。水塘呈小小的四方形,半山环绕,另一边有一石坝,比一般的公园自然得多。公园前斜路已属港岛径,至阳明山庄门口是第五段入口。第五段也是要翻两山——渣甸山与毕拿山,都是四百几米,不过中间不会下到水平,而是大概一半高度吧。前大截路与卫径二段重复,直至石场后分道扬镳。然后约半小时就可上到毕拿山顶,是大块石阶加土路,近山顶路两旁密竹夹道。山顶观景,北看维港,南是大潭水塘及其后的海,红山半岛隐约能见。下山是楼梯一般的石阶,号称599级天梯——这个比较俗,下到柏架山道大风坳。

港岛径第四段

到石排湾的公交车,会沿香港仔水塘道上一段斜坡,然后转入渔光道,在此下车继续上行,很快就来到香港仔郊野公园的大门前。公园里有郊游径也有自然教育径,绕着上下两个水塘。水塘也不大,中间有一坝分开,来上水塘钓鱼的人似乎多些。继续向上沿金马仑夫人径接入到港岛径四段,经过了中峡观景台,是可以看到西南海岸一线直至赤柱。然后盯着高高在上的阳明山庄,开始向中部前进。沿路都是车路,不过无车进来,路边有些警示牌,大意是说有人用饵毒狗,还说要缉拿凶手。香港人应该是不吃狗的吧,何况毒死的怎能吃呢?也不知这些人和狗有什么冤仇。走着走着就下到布力径,出郊野公园了。最近的巴士站就在深水湾的分路口,名“大潭水塘道”,这里已经有到港岛各地的车了。

布袋澳

顾名思义,布袋澳正象一个布袋,口小底圆,略长形。布袋内的海水波澜不兴,安着很多田字形的渔排,应该是做养殖用吧。南岸是十几所村屋,亦有码头延伸进海,象是绑布袋口的绳子。下到山脚,是佛门堂天后古庙,又叫大庙的,彩旗猎猎,一年一度的天后诞太平天醮快要举行了。从大庙出来,横穿公路,走进布袋澳村,鸦没雀静,一家村民在打麻将。有家叫海鲜岛的酒家,挂着很贵的海鲜套餐菜单。零丁几个游客和踩单车的人,来了就走。村口有16号小巴可回将军澳。

钓鱼翁郊游径

还是91号公交车,在五块田下,就正是钓鱼翁郊游径的北方起点。这条路多土石,但较平缓,爬起来难度不大。同路还有一条越野单车径,这个倒第一次见。北段仍然可观海东诸岛,还能看见山腰的一些屋村,以及红砖墙的三育书院。向西是将军澳的高楼,天气好时港岛的也能看到一些,不过很渺小。中段另有小径上钓鱼翁山顶,或者开始下山。南段先见清水湾泳滩,公路象围巾一样绕着它,巴士和小巴停在第二滩路边总站,象是盒里的饼干。再穿过一条多蝴蝶的林荫径,来到布袋澳的正上方。

龙虾湾郊游径

俗语云:有头发谁想做癞痢。香港东海岸有两个小岛,一个叫癞痢仔,一个叫大癞痢,癞痢仔在北,倒是真“癞痢”,象个小土包,但大癞痢还是有些“头发”的,无奈也被冠上了恶名。唯一能参观到这两个癞痢的就是龙虾湾郊游径。
龙虾湾郊游径位于清水湾半岛——是真正的半岛,不是那个楼盘——北起龙虾湾,南至清水湾郊野公园。坐91号公交车在大坳门站下,向东即往龙虾湾,是两车道的水泥路,静得很,只有一些往来附近村庄的车。大概半个小时走到龙虾湾。这里有个狗场,可能平时少见生人,大狗小狗会齐吠来欢迎游客,大狗还会从栅栏里钻出来,瞪着眼,着实有些怕人。狗场旁有休息处和风筝场,还能下到海边,不过没有沙滩,只有一些碎石和藏在树下的垃圾,水也不太清。从狗场向南上山,才正式开始走这条郊游径。越走越高,看到的海岛就越多。到了291米高的至高点大岭峒,整个东部沿海风光尽收眼底,北有牛尾洲,东北是吊钟洲,东有平面洲和后面的沙塘口山、火石洲,南有青洲和果洲群岛,当然也包括中部的两个癞痢了,甚至西贡北部的蚺蛇尖都能看到。然后开始下山,直至清水湾郊野公园,沿路向西又可远眺波光磷磷的清水湾一、二滩和布袋澳。如此风光优美的郊游径似乎无人识,全程两个小时的行山过程中未遇到一个人,也可能是并非休息日的缘故吧。
清水湾郊野公园倒有一些人,还有成群的学生,嬉闹或放风筝。公园有一条树木研习径,环绕一圈,人少而蚊多。这里能更好的看到果洲群岛,其南北分开,较远有一单丁似帽子的则是东果洲吧。看起来就在青洲的后面,并不很远的,不知什么时候能登岛呢?

大滩郊游径

湾仔回黄石码头,还有一条大滩郊游径可走,只是又要开始爬山。南风湾营地越来越小了,学生们也成了蚂蚁,黄石码头来的船在海面拖着一条白线到来,象一把拂尘,很快又倒转着拖回去。白线外是塔门洲了,还有西贡连绵的山,其中应该也有蚺蛇尖吧。好不容易两个小时下到山脚,却又让人彷徨——无路了。也许是傍晚涨潮的缘故吧,十几个石桩淹没在水下,旁边是小丛的红树林,又有一提示牌:“切勿涉水。”但别无支路,总不能退回海下吧,天都快黑了。听到对面隐约有人声,还是大胆地涉水吧。卷起裤脚,鞋倒是不用脱了,因为本来就是穿的拖鞋。试探着趟进水里,冰冷刺骨啊,一步一步,还好平安过来了。再穿过高塘下洋村,来到大路上,就有个巴士站,等十来分钟,94号车就来了。

西贡西郊野公园湾仔扩建部份

半个小时就走到了湾仔,即西贡西郊野公园湾仔扩建部份。是西贡最北端一个三角形半岛,岛上有自然教育径环岛一周。岛西正对海下湾,一路上山,路两边是密密的松林,枯黄的松针厚厚地落了一地,让人象踩在垫子上。直上到山顶18号标志柱处,再沿东路下山。北段能遥望赤洲,但不见其赤;中段就正对塔门,一直下到南风湾码头。原来这里有往返黄石码头和赤径的船,周末每小时一班。码头旁的一大片平地,开辟为露营地,好多学生在此搭帐篷,如雨后的草地长满了蘑菇。公共设施也齐全的,只不知道能不能生火。如果将松针捡了来,堆成一堆,从下面点着了,再塞进去几个蕃薯,一小时后扒开灰烬,那透出的香气怕会将全营的人都吸引来吧。

海下

西贡到海下的绿色小巴半个钟才有一趟,行程也是半个钟。快到达时经过了白沙澳青年旅舍。想来青年真是不怕苦的,才会住到这荒山野地来。终点海下是个极小的村子,几幢村屋,几步就走到海下湾。海下湾呈V字型,V字口立着三座小岛。湾内波平浪静,有个小小的沙滩。顺路沿海东行,有一个码头,旁边是珊瑚保护区。也许并没有多少珊瑚,因为海水是一色的,不过并不确定,还要潜水看看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