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的爷爷故世,大家一同返乡奔丧。十几人包部面包车,浩浩荡荡向南出发。Soc Trang位于胡志明市南方两百公里,湄公河的出海口,因此要过两座大桥。一座蓝色,一座橙色,都是斜拉索桥。橙色的刚建好不久,还没开始收费,很多人在桥上照像留念。过了桥就差不多到了,赶到人家已经天黑。大家在灵前一一跪拜,又献上礼金,然后被招待至饭桌上。晚餐很丰盛,鱼、虾、蟹都有,因为这里离海边只有一公里了。虾是白灼,蟹只保留大螯,用盐炒了,一个一个象剥花生一样剥来吃。请来的乐队敲锣打鼓,唱歌又唱戏,闲暇人员下起了中国象棋,自己也加入其中。
第二天清早去道别,主人带大家参观他们的龙眼园。大家边吃边摘,不住赞叹他家富有。不过这里的龙眼皮红偏软,肉不够甜,核大,核上还有一条裂纹。出来顺便旅游,去了蝙蝠寺。这是一家柬式寺院,尖角黄瓦,和泰式也差不多了。寺内大树上栖息着无数巨大的蝙蝠,一个一个吊在树枝下,象圣诞树挂满黑袜子。
回程的车上播放起当地的民歌,歌唱的是湄公河三角洲的景色。全车的人都跟着哼唱起来,快乐的气氛就象小学生出来郊游一般。至今也没搞清楚究竟是谁的爷爷去世了。
Ho Chi Minh
大叻到胡志明市又是八个小时,不过这条路比较好走些。到达著名的范五老街。
做为越南的最大城市,公共交通却这么不方便。过了傍晚六点,公交车就收了一半,再到晚上九点,就几乎没有公交车了。难怪人人都骑摩托车。不宽的人行道,不是用来行人的,是用来停摩托车的。到路上堵车的时候,摩托车会窜上来,还要对着行人按喇八。厕所也难得找到,因为当地人习惯站在路边拉尿,认为更有男人味。
范五老不远就是市中心最大交通枢纽Ben Thanh市场。周边有教堂、邮局等老建筑,又有银行大楼、LV等名牌店,加上一间间咖啡店,小小的街心公园,新旧风格的自然融合,成为这个城市的风格。离了市中心就脏乱不堪了。第五区是华人区,这里的Cho Lon也是一个枢纽,周围却是尘土混合鸡鸭粪便的道路。
做为越南的最大城市,公共交通却这么不方便。过了傍晚六点,公交车就收了一半,再到晚上九点,就几乎没有公交车了。难怪人人都骑摩托车。不宽的人行道,不是用来行人的,是用来停摩托车的。到路上堵车的时候,摩托车会窜上来,还要对着行人按喇八。厕所也难得找到,因为当地人习惯站在路边拉尿,认为更有男人味。
范五老不远就是市中心最大交通枢纽Ben Thanh市场。周边有教堂、邮局等老建筑,又有银行大楼、LV等名牌店,加上一间间咖啡店,小小的街心公园,新旧风格的自然融合,成为这个城市的风格。离了市中心就脏乱不堪了。第五区是华人区,这里的Cho Lon也是一个枢纽,周围却是尘土混合鸡鸭粪便的道路。
Nha Trang
这次去芽庄的票买得不好了。和一群西方人在路边等了一个多小时,车才从芽庄回来,好在大家都没有抱怨。车上还有几个到岘港的乘客,因此还要先兜回岘港。晚上九点才从岘港出发。还要拉客至超载得不能再超。第二天一早被人摇醒,说芽庄到了。
一下车就被温暖湿润的空气包围。人说芽庄很商业化,又不觉得,只是到处是宾馆,可以慢慢挑选,价钱也很便宜。傍晚漫步海滩,沙比较粗,海水也不太蓝,不过还是有很多人。
出海一日游,价钱也很便宜,不过比甲米还是差一点。到了三、四个岛,浮潜也能看到几条鱼,浮潜时摩托艇在附近穿梭,又有收费的观鱼船也在旁边转悠。感觉很不安全。岛上设施都要收费。有一个岛还要收上岛费,都让人兴致杳然。最有趣的是午饭时间,工作人员发挥民间的创造精神,将凳子拼成舞台,抬出用塑料桶自制的架子鼓,娱乐助兴。导游光着脚踏上舞台,载歌载舞,还用各种语言向游客致意。完了舞台又变成餐桌,餐后又有各种时令水果,大家连快乐一起吃下肚。
一下车就被温暖湿润的空气包围。人说芽庄很商业化,又不觉得,只是到处是宾馆,可以慢慢挑选,价钱也很便宜。傍晚漫步海滩,沙比较粗,海水也不太蓝,不过还是有很多人。
出海一日游,价钱也很便宜,不过比甲米还是差一点。到了三、四个岛,浮潜也能看到几条鱼,浮潜时摩托艇在附近穿梭,又有收费的观鱼船也在旁边转悠。感觉很不安全。岛上设施都要收费。有一个岛还要收上岛费,都让人兴致杳然。最有趣的是午饭时间,工作人员发挥民间的创造精神,将凳子拼成舞台,抬出用塑料桶自制的架子鼓,娱乐助兴。导游光着脚踏上舞台,载歌载舞,还用各种语言向游客致意。完了舞台又变成餐桌,餐后又有各种时令水果,大家连快乐一起吃下肚。
Hue
Long Bien坐8号车到城南GIAP BAT,这里是汽车南站。有到岘港的车,经过顺化。下午五点出发,沿路又上了好多人,过道都睡得满满的。中途包顿一晚餐,和越南人排排坐,每桌几菜一汤。越南人吃饭好秀气,桌上剩下一半的菜。第二天清早到达顺化。
不知Hue为何译成顺化,好象一个中国名字。城中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水清亮,河边绿草如茵。小河两边分开成新旧城区。皇城故宫在旧区。其实从河内过来时就已看到,路边一座烽火台似的城墙,上面越南的一星红旗高高飘扬。城墙里面就是故宫了。门票30,000D,里面还是很大的,员工生活区还养着几头大象。不过建筑物比起来不是太够“皇气”,且保护得不好,到处破破烂烂,新修的地方又格格不入。不过在历史里走走都好。走累了出来,还是河边最为悠闲。晚上不少人来散步、吹风,铁桥的装饰灯变幻着颜色,倒映在河面上。
不知Hue为何译成顺化,好象一个中国名字。城中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水清亮,河边绿草如茵。小河两边分开成新旧城区。皇城故宫在旧区。其实从河内过来时就已看到,路边一座烽火台似的城墙,上面越南的一星红旗高高飘扬。城墙里面就是故宫了。门票30,000D,里面还是很大的,员工生活区还养着几头大象。不过建筑物比起来不是太够“皇气”,且保护得不好,到处破破烂烂,新修的地方又格格不入。不过在历史里走走都好。走累了出来,还是河边最为悠闲。晚上不少人来散步、吹风,铁桥的装饰灯变幻着颜色,倒映在河面上。
Ha Noi
公路与铁路伴行。北越这一段铁路,是三轨的。原来是窄轨,为了配中越国际专列的开通,又在外侧加了一条铁轨,成了三轨,这样两种轮距的火车都能跑。不过一路三个小时,也没见什么火车经过。从北边进入河内市区,先要过一座巍峨的大桥,上层是公路,下层是铁路,桥面四车道,跨度也很大,有些象武汉长江大桥。从桥上远眺,青葱的树林中,点缀着一些红顶的房子,又有些象青岛。谁知真正进到市区,却一片狼籍,灰尘滚滚,男男女女皆骑摩托车,潮水般来去。印象中传统越南女性戴的斗笠,男性戴的地雷帽,也皆换成了摩托头盔。
河内应该可以叫做“湖城”,市内大大小小不知有多少个湖。最为著名的还剑湖,湖心一座三层多柱的小亭子,成了河内甚至越南的标志。还剑湖一带算是旧城中心,也是背包客聚集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和各种街头小贩,和谐共处。看来这里的共产主义还不算太恶吧,至少没有城管来驱赶本国公民。有几岁大的小孩子也出来摆摊,在街角摆上几个小塑料凳,一个小桌,卖冰茶。在凭祥就可见到“越南冰”的招牌,原来是这样制作的。将一大块冰放在手上,另一手用锤子一下一下地敲,敲下来的碎冰就放进杯子,再倒满茶,就是一杯冰茶了。跟一般绿茶的味道差不多。价钱2,000D。
还剑湖北行500米就到河边,就是大桥跨过的那条河,叫红河。河边有一个巴士总站,叫Long Bien,有到市内各地的公交车,还有回友谊关的小巴。总站也有很多小贩,看见一个卖长条形法国面包的,她自己正在吃,2,000D一根,于是也买了两根来尝尝。呸,那么干、硬,都不知是不是塑料做的,还有一股糖精味,灌水都咽不下。公交车白顶,车身涂成红黄两色,也是从来不洗似的,灰蒙蒙。大家上车还是有些抢,没有排队一说。车票多是3,000D,一票制的空调车,坐来乘凉都好。河内打的实在太贵了。
河内应该可以叫做“湖城”,市内大大小小不知有多少个湖。最为著名的还剑湖,湖心一座三层多柱的小亭子,成了河内甚至越南的标志。还剑湖一带算是旧城中心,也是背包客聚集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和各种街头小贩,和谐共处。看来这里的共产主义还不算太恶吧,至少没有城管来驱赶本国公民。有几岁大的小孩子也出来摆摊,在街角摆上几个小塑料凳,一个小桌,卖冰茶。在凭祥就可见到“越南冰”的招牌,原来是这样制作的。将一大块冰放在手上,另一手用锤子一下一下地敲,敲下来的碎冰就放进杯子,再倒满茶,就是一杯冰茶了。跟一般绿茶的味道差不多。价钱2,000D。
还剑湖北行500米就到河边,就是大桥跨过的那条河,叫红河。河边有一个巴士总站,叫Long Bien,有到市内各地的公交车,还有回友谊关的小巴。总站也有很多小贩,看见一个卖长条形法国面包的,她自己正在吃,2,000D一根,于是也买了两根来尝尝。呸,那么干、硬,都不知是不是塑料做的,还有一股糖精味,灌水都咽不下。公交车白顶,车身涂成红黄两色,也是从来不洗似的,灰蒙蒙。大家上车还是有些抢,没有排队一说。车票多是3,000D,一票制的空调车,坐来乘凉都好。河内打的实在太贵了。
友谊关
凭祥到河内,一天有四班车,不过没什么人坐。上午十一点出发,才两个人,用轻客载着,半个小时就到了友谊关。友谊关被开发成了景区,建起了大门和围拦,还有不少人专程开车来参观。轻客司机发个胸牌,换乘黄色的电瓶车,再拉上几个游客,开至景区内。其实也就五十米远。旧关已不用,象纪念碑一样立在半坡,下面一道拱门。新口岸气派地建在侧边。在门口换钱,1:2670,手上登时又是一迭钱。不过越南盾全是塑料做的,手感差。过关后,黄电瓶车再开几分钟,送至越方口岸,这边就简陋得多了。请人填卡十元,入境,卫生防疫费二十元,然后就出来了。坐上越方的绿色电瓶车,来至就近的一个车站。在司机指引下,上了山德大巴,车上已有很多人了。交还胸牌、查验车票,车就向河内前进了。
卫奕信径二段
阳明山庄就在公园门口,由几栋红色的高楼,围成巨大的立体四合院。山庄对面就是卫奕信径二段之起点,并且与港岛径重复。这边是大潭郊野公园鲗鱼涌扩建部分。一步一步沿土路和石级登山,风越来越大,雾也越来越浓。回头再看阳明山庄终于匍匐在脚下了,而且变得渺小,被雾气笼罩着,仿佛海市蜃楼。风吹草低,只见苍鹰在半空翱翔,张开翅膀,漂浮于空中,很久才扇动一下。
继续向前从一个石场的后面绕过,卫奕信径与港岛径在此分道,港岛径向东还要再上山,卫奕信径向北则开始下山。远远地看到山下一片高楼了,其中两栋写有PCCW几个字。下到小马山桥,周围立了很多铁梯,是用于无线电的。一整片山坡开满了白色的花,似繁星点点。不知是不是山茶花,其实大潭公园也有很多,长得树一样高,这边就灌木从一般。再下到柏架山游人渐多起来,不小心荡失了路,就沿着柏架山路直下,从鲗鱼涌街市旁边回到英皇道。
卫奕信径二段最后一小段没有行到,残念呢。
继续向前从一个石场的后面绕过,卫奕信径与港岛径在此分道,港岛径向东还要再上山,卫奕信径向北则开始下山。远远地看到山下一片高楼了,其中两栋写有PCCW几个字。下到小马山桥,周围立了很多铁梯,是用于无线电的。一整片山坡开满了白色的花,似繁星点点。不知是不是山茶花,其实大潭公园也有很多,长得树一样高,这边就灌木从一般。再下到柏架山游人渐多起来,不小心荡失了路,就沿着柏架山路直下,从鲗鱼涌街市旁边回到英皇道。
卫奕信径二段最后一小段没有行到,残念呢。
桥咀洲
西贡到桥咀洲的船并非停泊在公众栈桥的一至八号码头,而是海鲜城前面的岸边,和卖海鲜的舢板排成一排,不同的船家船顶插不同颜色的彩旗。应该不是正规的街渡,而是渔船。船期不固定,够人才走,票价也不定,往返开价三十元,可还到二十,人多还可能更低。
二十分钟到达桥咀洲西码头。码头北边就是康文署下辖的桥咀泳滩。救生员、浮标、更衣室齐全,却鲜有人在此游泳,下到水才知原因。泳滩铺满碎石,越近水石越大,水下是大片灰色的珊瑚石,也许是死了,偶尔能见到一两支红色的触须,象沙漠中开花的仙人球。拳头大的海胆藏匿其间,零星几条小灰鱼游过,还有黑色的胶条状物横卧,不知是不是海参呢?到了一米多深的地方,才回复为沙土地面,不穿鞋是很难到达的。看来这个泳滩适合浮潜多过游泳了。码头南边是个小沙滩,不少人在这边下水,连宠物狗也玩埋一份。再向南有个小岛,有沙堤连过去,沙堤是由结着贝壳的鹅卵石和许多小白贝壳组成,有人走过这边钓鱼。
二十分钟到达桥咀洲西码头。码头北边就是康文署下辖的桥咀泳滩。救生员、浮标、更衣室齐全,却鲜有人在此游泳,下到水才知原因。泳滩铺满碎石,越近水石越大,水下是大片灰色的珊瑚石,也许是死了,偶尔能见到一两支红色的触须,象沙漠中开花的仙人球。拳头大的海胆藏匿其间,零星几条小灰鱼游过,还有黑色的胶条状物横卧,不知是不是海参呢?到了一米多深的地方,才回复为沙土地面,不穿鞋是很难到达的。看来这个泳滩适合浮潜多过游泳了。码头南边是个小沙滩,不少人在这边下水,连宠物狗也玩埋一份。再向南有个小岛,有沙堤连过去,沙堤是由结着贝壳的鹅卵石和许多小白贝壳组成,有人走过这边钓鱼。
Gilimanuk
Denpasar北部两公里有个叫Ubang的地方,长途汽车站就在这里。有到泗水、雅加达等地的车,都是空调大巴。这些车过海的地方在巴厘岛之西北角,叫Gilimanuk。分段搭车应该也行,因为车站还有不少到Gilimanuk普通中巴。一百三十公里的路程,只需25000RP,可能是印尼的汽油价钱便宜的关系吧。在加油站见到油价是5333RP/L而已。价钱虽便,耗时却多,要三至四个小时。第二天坐飞机,刚好又经过Gilimanuk的上空,才用了十五分钟而已。路是两车道的普通公路,出城一个小时就来到了海边。路两旁是种满了水稻的梯田,绿一层层向海延伸,似要与蓝融合。到了Gilimanuk反而没什么了。就是一个渡口,对面的爪哇岛被称为“mainland”,看上去已经很近了,应该修座桥才方便。顺着海滩走,是村庄的后院,简直成了天然的垃圾场,还养牛养马的,好在海水还算清澈。
Denpasar
Denpasar是巴厘岛首府地,Kuta以北约十公里。也有公共小巴可达,10000RP,车身深蓝色,窗黑,车门常开,全身无任何标识或目的地牌,所以基本中有本地人才会搭乘。车停在市东南郊,还要走上十来分钟才进得城。市中心是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北面有喷泉围着三个男人的雕塑,高举长矛和利剑,围着白裙,头上系着红白国旗色绷条;南面是白头鹰栖在树枝上。广场东边是博物馆,本来想进去看一看的。工作人员阻止了,又拿块布和腰带出来,意思是要围住才让进的。广场西一百米是条小河,有人在河里洗澡。河边有市场和一座大庙。总之Denpasar就是庙多。
Kuta
机场走出来一两公里就Kuta海滩及游客区。沿线是若干巨型酒店,称作“village”,还铺出一条路来。路中段有座庙,晚上会有信众的聚会及夜市。穿过白衣白头巾人群,丁丁冬冬的敲击乐还犹在耳,这边“village”的西文游客正烛光晚餐呢。南南端尽头是机场区域,用铁丝网隔开,不过也可以绕过去。面对大海则正是飞机降落的方向。远远地见到天边亮起了一盏灯,似乎停住久久不动,但慢慢地变大变亮了,还一闪一闪起来。再后来越来越快接近,探照灯般在海面投下一道光柱,忽有雷鸣声从空中传来,如飞鸟扑食般降落了。有时几架飞机排着队降落,又有几架等着起飞,可见巴厘岛机场是很繁忙的。
Cimahi
因为找机场的缘故,坐着双条一路来到了这个小镇。其实之前雅加达过来的火车也有停站的。路窄人多,感觉满乱的。中心有座商业广场也是小小气气的,不过食物还算地道。有一种中“Soto Ayam”的,其实就是汤饭,汤和饭可以分开,也可以放在一起。汤里的东西都是一条条的,有粉丝、鸡肉,连鸡蛋都切成条状。再挤些柠檬汁进去,大热天拿来送饭是很开胃的了。其实不管早、中、晚饭还是宵夜,随处都能吃得到的,相比印尼炒饭是各有风味吧。
双条坐得多了,见识了不少“双条艺人”。很多还是小孩子,抱着一把小吉他,只有四弦的,车停站或等红灯时跳上来,坐在车门口,自弹自唱,也有两人合作一弹一唱的。车继续开,他们继续唱,直至下一站,然后会伸出手来,小费随意。所以他们也会挑乘客的,眼光扫一扫便知有没有吧。只是做这一行的人也满多的,大家要抢住上才行。之前在雅加达的普通巴士上也有见到。
双条坐得多了,见识了不少“双条艺人”。很多还是小孩子,抱着一把小吉他,只有四弦的,车停站或等红灯时跳上来,坐在车门口,自弹自唱,也有两人合作一弹一唱的。车继续开,他们继续唱,直至下一站,然后会伸出手来,小费随意。所以他们也会挑乘客的,眼光扫一扫便知有没有吧。只是做这一行的人也满多的,大家要抢住上才行。之前在雅加达的普通巴士上也有见到。
Bandung
Gambir到万隆每天有四、五班火车,还有几班过路车。非空调只要30,000RP。迟了只买到无座的车票,要站两三个小时。好在车上人不挤。一位身穿褐花长袖上衣,头戴黑色方帽的老人,在车尾小块空地辅上报纸,又好心邀我坐下来,一路晃到万隆。
万隆火车站也奇怪,分成南北两个广场,却无通道连接,要绕到站外很远的地方才有一座简陋的天桥。南广场叫“STATION”,北广场叫“ST HALL”,都聚集了不少公交车:也就是小面包车改成的双条座。按距离收费,1000至5000RP不等,虽然简陋,但万隆的公共交通还可以说是相当方便,甚至可以到机场路口。
万隆机场在火车站西北四、五公里远,可以见到飞机从头顶降落,但顺着方向又不容易找到机场。因为机场有条支路伸进去大约一公里,路口指示牌又没有任何“Airport”字样或飞机的图标。所以一定要记住机场的名字“Husein Sastranegara”。再者路口是有个戴帽背包的男人雕像的,整个雕像呈黑色,背包挂到屁股上。沿支路一直走一直走,会经过村庄、废弃工厂和学校的,不要怀疑,约二十分钟后走到路的尽头就是小小的候机楼了。其实来万隆搭飞机是很好的,至少机场税便宜一半,国内25000国际85000RP。人又少,做什么都不用排长队,机场在市区不用太提前到。所以以此做为进出印尼的中转出是很不错的。
万隆火车站也奇怪,分成南北两个广场,却无通道连接,要绕到站外很远的地方才有一座简陋的天桥。南广场叫“STATION”,北广场叫“ST HALL”,都聚集了不少公交车:也就是小面包车改成的双条座。按距离收费,1000至5000RP不等,虽然简陋,但万隆的公共交通还可以说是相当方便,甚至可以到机场路口。
万隆机场在火车站西北四、五公里远,可以见到飞机从头顶降落,但顺着方向又不容易找到机场。因为机场有条支路伸进去大约一公里,路口指示牌又没有任何“Airport”字样或飞机的图标。所以一定要记住机场的名字“Husein Sastranegara”。再者路口是有个戴帽背包的男人雕像的,整个雕像呈黑色,背包挂到屁股上。沿支路一直走一直走,会经过村庄、废弃工厂和学校的,不要怀疑,约二十分钟后走到路的尽头就是小小的候机楼了。其实来万隆搭飞机是很好的,至少机场税便宜一半,国内25000国际85000RP。人又少,做什么都不用排长队,机场在市区不用太提前到。所以以此做为进出印尼的中转出是很不错的。
Jakarta
一下飞机就对印尼有了不良的印象。先是落地签工作人员用不正宗但能听懂的中文索要“小费”。拒绝了他也只不过被多问几个问题和拖延一些时间。再在入境处排队排半个多钟,工作人员依然慢条斯理,也不多开几个柜台。换钱处都在禁区内,出来了想再换就没门。所有本地银行都不支持银联卡,唯一一个汇丰柜员机还是坏的。如果不是有信用卡真的要被困在机场了。
雅加达和其他大城市一样人多车多,尤其摩托车如过江之鲫。骑士们大热天的,或穿皮衣,或着薄羽绒服,包得严严实实,驾车呼啸来去。所以行人过马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下定被撞的决心,举手示意分多步横过斑马线。不过就连走路都不容易。人行道本来就窄,还常常被小贩占了,小贩还要在档口两边拉起塑料布,将人行道横断。路边又有乱停的车,将行人逼到马路中间来。所以最好还是多坐车。雅加达有多条公交专用车道即BRT,当地又叫HATI HATI的,交织成网状,可通达市区各个方向。车道使用马路最内侧一条车道,且用石阶隔离,站台夹在路中,是四方形的玻璃小屋,虽有百页窗,依然又热又闷。车来时屏蔽门自动打开,地面与车底同一水平,就象乘坐地铁一样。上车一票制,3500RP每人,只要不出站可以任意中转。不过看来BRT并不能改善交通拥堵,倒是很好体现了公交优先。等红灯时,普通车道排到见头不见尾,BRT公交却一路直闯到最前面,那种感觉真象坐烈火战车一般。
BRT有一条线路从南至北,穿过雅加达中心区。宽阔的道路,绿树成荫。路口有喷泉,还有“飘马”雕塑。各大银行的大楼在路边一字排开,豪华酒店间或其中。也有花旗银行的大楼,比起之前在香港城对面看到的铁闸横锁小过米铺的支行,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路中段东边紧邻独立广场,广场西边则是雅加达火车站,名Gambir。
雅加达和其他大城市一样人多车多,尤其摩托车如过江之鲫。骑士们大热天的,或穿皮衣,或着薄羽绒服,包得严严实实,驾车呼啸来去。所以行人过马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下定被撞的决心,举手示意分多步横过斑马线。不过就连走路都不容易。人行道本来就窄,还常常被小贩占了,小贩还要在档口两边拉起塑料布,将人行道横断。路边又有乱停的车,将行人逼到马路中间来。所以最好还是多坐车。雅加达有多条公交专用车道即BRT,当地又叫HATI HATI的,交织成网状,可通达市区各个方向。车道使用马路最内侧一条车道,且用石阶隔离,站台夹在路中,是四方形的玻璃小屋,虽有百页窗,依然又热又闷。车来时屏蔽门自动打开,地面与车底同一水平,就象乘坐地铁一样。上车一票制,3500RP每人,只要不出站可以任意中转。不过看来BRT并不能改善交通拥堵,倒是很好体现了公交优先。等红灯时,普通车道排到见头不见尾,BRT公交却一路直闯到最前面,那种感觉真象坐烈火战车一般。
BRT有一条线路从南至北,穿过雅加达中心区。宽阔的道路,绿树成荫。路口有喷泉,还有“飘马”雕塑。各大银行的大楼在路边一字排开,豪华酒店间或其中。也有花旗银行的大楼,比起之前在香港城对面看到的铁闸横锁小过米铺的支行,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路中段东边紧邻独立广场,广场西边则是雅加达火车站,名Gambir。
石牌
猎德村折拆了,林和、杨箕也开始拆迁,慢慢地这些城中村都将消失了吧。广州的大拆大建,不知毁了多少历史和文化。还说什么“修旧如旧”,最是可笑的掩耳盗铃。怎样“如旧”呢,几千年、几百年的厚积沉淀“如”得来吗?只是这话也由不得我们来说,自己也只不过是没得选择而“暂住”在伟大祖国的人,“主人”家要怎样,由得他们去好了。
深圳也有不少城中村,如上下沙、湖贝、水贝等,不过完全不能跟石牌相比。我相信全中国都浓缩到这里来了。走在一米宽的街道,头上招牌林立,有四川担担面、陕西凉面、东北煎饼,还有各色服饰、杂货店、回收和出售旧家电的。身边行人摩肩接踵,又有送煤气的、收垃圾的推车摇铃而过。靠近石牌东路的凤凰大街最是热闹,小吃档直开至凌晨两三点,简直就是缩窄版的弥敦道。不过也太窄,抬头更是一线天也看不到,因为两边的房子已紧紧地挨在一起了。转入小巷,马上安静,或有暗娼立于黑暗角落,以眼色袭人。沿着略有霉味的楼梯上到房间,是永无天日的狭小空间。乐观的人会对人说;“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不是勤劳,而是永远没有天亮。但希望还是有的,是吗?
深圳也有不少城中村,如上下沙、湖贝、水贝等,不过完全不能跟石牌相比。我相信全中国都浓缩到这里来了。走在一米宽的街道,头上招牌林立,有四川担担面、陕西凉面、东北煎饼,还有各色服饰、杂货店、回收和出售旧家电的。身边行人摩肩接踵,又有送煤气的、收垃圾的推车摇铃而过。靠近石牌东路的凤凰大街最是热闹,小吃档直开至凌晨两三点,简直就是缩窄版的弥敦道。不过也太窄,抬头更是一线天也看不到,因为两边的房子已紧紧地挨在一起了。转入小巷,马上安静,或有暗娼立于黑暗角落,以眼色袭人。沿着略有霉味的楼梯上到房间,是永无天日的狭小空间。乐观的人会对人说;“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不是勤劳,而是永远没有天亮。但希望还是有的,是吗?
万洲村
为了与重庆万州区区分,特意加了个村字,是番禺区东涌镇的。村子就在南沙大道旁边,村口是两家工厂:“巨人”和“千叶”。正值中午,穿着制服的工人一批批的出来吃饭,村民则自发地在路边摆卖自种的瓜菜。买了一块钱的甘蔗边走边吃边吐渣,反正吐到田里还可以变成肥料吧。路的一边是水塘,另一边种了大片包菜,路边可见野菜“马齿苋”,可惜开花老了,不然真想摘些回去,只需用油盐炒了,脆滑微酸,想来都美味。路的尽头是河堤,两边各种一排香蕉,果实累累。堤内是一排杉树,根浸在浅水里,周围露出的稀泥地,是螃蟹的乐园。想不到蔗渣成了它们的美食,有的自顾自的坐着大嚼,有的钳住一大块拖进洞穴去,也有不受诱惑继续打架的,持螯互夹,铿锵之声几乎可闻。又有长着两条腿的弹涂鱼,一、二、三,在水面三级跳,更有蓝尾巴的翠鸟“嗖”地一声飞到对岸去了。对岸也是一个村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济南
济南号称“泉城”,给人温润的印象,谁知却如此干燥,脸上脱皮不说,接触金属时经常被电得“啪”的一声。晴朗的天空下,不知是柳絮还是杨絮随风飘荡,使人喉咙发痒。济南不大,高楼也不多,老建筑物却不少,可惜很多正在被拆除。市中心在泉城广场一带,旁边的泉城路是商业街,路边还种有很高大梧桐树,树上竟有很大的鸟窝,也算是市中心的豪宅了。林立的商店间有条小巷叫做芙蓉街,是专卖各地小吃的。
济南人多爱吃面食,常常是左手拿一馒头,一咬一大口,嚼几下,右手夹点小菜,再端起小米粥喝一口,可能因为性急,一口还没咽完又咬了下一口,腮邦子老是鼓鼓的,一下一下用力地嚼,吃得分外香甜。还特别爱吃大蒜,包括女孩子,坐公交车时他们站在身边真是口气逼人。
济南人多爱吃面食,常常是左手拿一馒头,一咬一大口,嚼几下,右手夹点小菜,再端起小米粥喝一口,可能因为性急,一口还没咽完又咬了下一口,腮邦子老是鼓鼓的,一下一下用力地嚼,吃得分外香甜。还特别爱吃大蒜,包括女孩子,坐公交车时他们站在身边真是口气逼人。
Pak Kret
周末红衫军的游行,搞到市区交通一团糟,好在Pak Kret远离市区,而且可以坐船直达,一路北上到终点N33码头就是了。码头北上方,一桥飞架,是拉玛四桥,桥下有个小小的水上市场,三五艘船泊在岸边,卖些米粉之类的小吃。岸上铺满草席,三五成群的人们坐着休息。顺着桥东行就是镇中心了,所有公交车都在此掉头,又有市场、超市等,感觉车多人挤,闹哄哄的。
码头的斜对面则是Ko Kret了,昭披耶河中之岛。标志就是岛头的一座白色斜塔,半身围着红色的围巾。不过码头不在N33处,而是南一百米的寺庙边上。过渡到岛上,也是一座寺庙,小贩云集,变成市场。穿过去走上环岛路,路是一米宽的石板路,两边全是商店,卖各种纪念品和食物,有此店古古旧旧的,看来有些年头了。沿河南行,村屋都盖在水上,有楼梯下水,小孩在水中嬉戏。渐渐商店和游客稀少了,又有寺庙出现。门前的芒果树掉下一粒鸡蛋大小的芒果在地上,拾来剥皮即食,酸酸甜甜,满嘴余香。南行一公里多就折向西,从岛中穿过,长约两公里,这一段看不到河,只有蕉林、果树、农田和寺庙。看来岛中心还比较荒凉。到西头转北,慢慢又见到河水了,对面是有一座金身大佛的。再走就又热闹起来,回到了码头。
码头的斜对面则是Ko Kret了,昭披耶河中之岛。标志就是岛头的一座白色斜塔,半身围着红色的围巾。不过码头不在N33处,而是南一百米的寺庙边上。过渡到岛上,也是一座寺庙,小贩云集,变成市场。穿过去走上环岛路,路是一米宽的石板路,两边全是商店,卖各种纪念品和食物,有此店古古旧旧的,看来有些年头了。沿河南行,村屋都盖在水上,有楼梯下水,小孩在水中嬉戏。渐渐商店和游客稀少了,又有寺庙出现。门前的芒果树掉下一粒鸡蛋大小的芒果在地上,拾来剥皮即食,酸酸甜甜,满嘴余香。南行一公里多就折向西,从岛中穿过,长约两公里,这一段看不到河,只有蕉林、果树、农田和寺庙。看来岛中心还比较荒凉。到西头转北,慢慢又见到河水了,对面是有一座金身大佛的。再走就又热闹起来,回到了码头。
Salaya
Salaya在曼谷城西,南站过去还有十公里。华欣过来的火车会在这里停站。市区也有几路公交车到此。泰国的公交车也如这个国家一样,充满了自由的气息。有开着车门一路狂奔的,有带着小孩,吃喝睡都在车上的,甚至见到了带狗的。小小的狨毛狗,被放在发动机盖上的垫子上,一步步走到边上,吐着舌头眼定定地望着司机,用爪子试探几下,想跳过去又不敢的样子,有时还吠两声。司机则有时转过头来逗下狗,又不时地把它推回去,有时还把它揽过来放在身上。车依然开得不紧不慢。
Salaya其实没什么特别,只是充满了乡村气息。铁路边的树,开满了黄花,一串串象葡萄一样垂下来。又有大片的花田,种满了象是兰花的花。树下的棚屋,村民听着收音机睡觉。
Salaya其实没什么特别,只是充满了乡村气息。铁路边的树,开满了黄花,一串串象葡萄一样垂下来。又有大片的花田,种满了象是兰花的花。树下的棚屋,村民听着收音机睡觉。
Huahin
华欣海滩的沙是十分之细白,踩上去软软的,十分舒适。因此不少人在上面踢足球。海水则算不上惊艳了。淡淡绿色,白浪滚滚。海边有不少礁石,石上结满小贝壳。高脚架起的栈桥,延伸至海中,村民跨上摩托直至尽头。再坐下来弹吉它、吹海风、聊天。有的旅店也是这样架起来,晚上涨潮,阵阵海浪声透过木地板传上来,人仿佛睡在船上。
华欣火车站是另一特色。两个字概括“红亭”。泰式尖角红顶,方方的红柱,配以白墙,远看就象个大灯笼。旁边两棵参天大树,夹着一个旧时的候车室,也是红白相间,镶嵌六边形的玻璃门窗,被围起来成了展示。门前一个小小的铁路主题公园,里面有两节车厢,人们可以坐上车休息,也算候车室的延续吧。车站还满繁忙的,南线的火车都会停站。每天有一趟始发往曼谷的非空调车,车费只要四十四铢,而且泰国人好象可以免费乘坐。
华欣火车站是另一特色。两个字概括“红亭”。泰式尖角红顶,方方的红柱,配以白墙,远看就象个大灯笼。旁边两棵参天大树,夹着一个旧时的候车室,也是红白相间,镶嵌六边形的玻璃门窗,被围起来成了展示。门前一个小小的铁路主题公园,里面有两节车厢,人们可以坐上车休息,也算候车室的延续吧。车站还满繁忙的,南线的火车都会停站。每天有一趟始发往曼谷的非空调车,车费只要四十四铢,而且泰国人好象可以免费乘坐。
Banggoong
听当地人说Ampawa附近有一百二十九座寺庙,Banggoong是其中比较大型的一座,是有旅行团的大巴过来的,Ampawa的船游五庙也包括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树庙合一了。从Ampawa路口或者河对面也有双条车坐,到庙前的路口,再走上五十米就到了。路边有一棵莲雾树,结满了果实,有的还掉到地上,枝条都垂下来。虽然在路边,却没有什么灰尘,摘几下来,还只是青色,只是果心有小小粉红,象是小丑肉厚的鼻子。吃起来酸甜多汁,十分解渴。
前面一眼就望到一棵大树,根枝虬结,下面开着一道门,里面就是树中庙了。庙里有尊金身佛像,墙上还有古老的画,有些树枝伸进来。原来这里拜神、烧香、求签、贴金箔全都是免费的。树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女神庙。再旁边是广场,立了两排拳击和打棍的雕塑,边上又有一间中式有飞龙的寺庙叫郑王庙。再过马路走向河边是一个小小的动物园,养着十几种动物,旁边又是另一座庙了。反正在Ampawa走几步就会有一座庙的。
前面一眼就望到一棵大树,根枝虬结,下面开着一道门,里面就是树中庙了。庙里有尊金身佛像,墙上还有古老的画,有些树枝伸进来。原来这里拜神、烧香、求签、贴金箔全都是免费的。树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女神庙。再旁边是广场,立了两排拳击和打棍的雕塑,边上又有一间中式有飞龙的寺庙叫郑王庙。再过马路走向河边是一个小小的动物园,养着十几种动物,旁边又是另一座庙了。反正在Ampawa走几步就会有一座庙的。
联平
在广州,要找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是件十分困难的事。进入从化联平村的路上就有这样的地方。从黄龙带水库西进三十公里才能到达,因为是拐头路,班车稀少,还不是每天都有,常常几十分钟都见不到人影,只是偶尔有村民骑着摩托车经过。两车道的山路高低蜿蜓,水泥路面十分平整且干净,路边种了成片的李树,树枝长短曲直,缀满白花,远望茫茫一片雪海,加上丛丛翠竹映衬,更显娇嫩。花丛中有土屋,木床砖灶,而并无人住,可能果熟时村民才会来看守吧。进入村里有两座平板桥,下面应该是水库的支流,已见底,水流被河沙分割成各种形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五六只大灰鹅摇摇摆摆地走过来,嘎嘎嘎地叫着还不肯让路呢。
云勇
进云勇,要翻山。山是林场,现在被开发成森林公园。还是很少人进来,而且因为是死胡同,连过路的车也没有。从黄色的公园牌坊进入,两边参天的大树很有森林的感觉,树有大碗粗,有些掉皮,露出光滑的树身,树下满是落叶和枯草。可惜山上再也没有这么高大的树了,都被砍伐,堆在路边,有的还只有腕粗,经过闻到新鲜的木头气息。旁边是林场生活区,有蓝球场、食堂和花园,还有一栋招待所呢,不过都不见人。路的尽头就在云勇村老年活动中心,对面是一个小的广场和水塘。应该有几十户人家吧,到一处,一处静悄悄。有开着门的,见到了柴火灶上的大黑锅。有妇女归来,簸箕里装着几棵青菜,也有几个小孩骑自行车游玩。
难以想象是在佛山。
难以想象是在佛山。
德庆
德庆,西江边的小县城,肇庆市辖。新年的第一晚就在德庆度过。
县城分新区和旧区,许多政府部门在新区盖的新楼,很是气派,旧区街道狭窄,主要景点有孔庙,附近一条仿古石板街,没进去看,不知道孔子和德庆怎么拉上了关系。到达县城时已是晚上八点了,县里居然开始放焰火,庆祝新年,可惜规模不大,也就十来分钟,也算是意外收获。然后到超市逛逛,当地特产有首乌和巴戟,都是中药,用不上。不过现有时令水果,叫贡柑,皮薄肉甜而多汁,自然要买一大袋。
去了附近的一些景点,金林水乡,门票三十;盘龙峡,门票八十,全都没有进去。其实风景就在路上,青山、绿水、金桔、红叶,加上清新的乡村空气,已让人不虚此行,所谓的景点,在门口照张相,到此一游也就罢了。
县城分新区和旧区,许多政府部门在新区盖的新楼,很是气派,旧区街道狭窄,主要景点有孔庙,附近一条仿古石板街,没进去看,不知道孔子和德庆怎么拉上了关系。到达县城时已是晚上八点了,县里居然开始放焰火,庆祝新年,可惜规模不大,也就十来分钟,也算是意外收获。然后到超市逛逛,当地特产有首乌和巴戟,都是中药,用不上。不过现有时令水果,叫贡柑,皮薄肉甜而多汁,自然要买一大袋。
去了附近的一些景点,金林水乡,门票三十;盘龙峡,门票八十,全都没有进去。其实风景就在路上,青山、绿水、金桔、红叶,加上清新的乡村空气,已让人不虚此行,所谓的景点,在门口照张相,到此一游也就罢了。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