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可能是离北京太近了,天津好像不多提及,不受重视似的。其实天津的历史也很悠久,当然最出名的就是狗不理包子,之前热播的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也是天津市民的写照,我还挺喜欢杨光这个形象的。
  先去了杨柳青镇。天津的公交车多是一块五起步,但到杨柳青要三元,我上车投了一块五后中途没人再收钱,就一直坐到了杨柳青,真是不好意思了。杨柳青出名的是年画,现在当然看不到,不过喷泉广场上的雕塑倒有点象剪纸。
  回来再去劝业场商业街,就在海河旁边,有很多民国时期的小洋楼保存完好,天津市商会、和平区政府都是。劝业场是老百货,原来是“劝谕同胞振兴商业”的意思,商品和其他百货大同小异,顶层的天露茶社说书唱戏排得满满的,观众很多。可能是品牌保护,没见到狗不理包子,只有满大街十八街麻花,结果都没吃。

石家庄

  其实今天整天都在赶路,而且因为是长假的最后一天,各车站是人满为患。因为太原没有到东北的车,于是打算去石家庄中转。太原汽车总站在火车站旁,后来发现很多城市都这样:正对着火车站的是商业干道,汽车总站在干道边,紧邻火车站,人流量很大。坐上了十点半的车,一路高速,于下午两点半到达石家庄。
  奇怪的是下了高速走的是很小的路,直到进站,也看不到一点城市的面貌,原来是到的北郊车站。火车站在市中心,于是打车前往。石家庄的道路还算干净宽敞,中间都有绿化隔离带,还用支架挂起了盆花,色彩鲜艳。到车站看了时刻表,去东北的也只有几趟车,大多还是从广州开过来的,基本没票。于是决定先去天津。天津在京哈线上,去东北的列车一定很多。正好赶上了广州到天津的T254次,这趟车以前坐过,没想到变化挺大,车上有了液晶电视,还吃到了最超值的晚餐:五元的盒饭里有那么多的鱼香肉丝。晚上九点半到达天津站。

太原

  以前认识一位太原的朋友,说在太原上午穿一件白衬衣,下午就变会黑,是因为产煤的缘故。所以对太原没抱什么美丽幻想。
  早八点从台怀镇出来,车走了近三个小时才在忻州上高速,中午到达太原东郊车站。市区的主干道叫迎泽大街,非常宽阔,的士司机说是当时为了迎接毛泽东到来,修了这条大道,宽度仅次于长安街,虽然毛最后没来,还是显出太原人的远见,这条路现在依然够宽。
  晋祠在南郊,有公交车可达,旁边紧挨着公园和宾馆。晋祠公园是免费的,园内花草茂盛,树木高大,加上天气晴朗,就在这儿逛也不错,晋祠就没有进去了。
  回来到了汾河边。《人说山西好风光》里唱道:“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哗啦啦的流过我的小村庄”,汾河应该算是山西的母亲河吧。迎泽大街从火车站一直通到汾河,河岸建成了绿化带,河水很清,河中立着一条彩龙,华灯初上,彩龙着灯似要腾飞,对岸写着“让世界了解太原”,看来我对太原的印象也要改,再不是空中浮煤尘,而是北方的江南了。

五台山

  五台山是佛教名山,自己虽然不信佛,但它同时也是清凉圣地,现在去正是时候。五台之中的北台最高,被称为华北屋脊,可惜假期因为游人太多,五个台都不让上,只能在山窝的台怀镇上看寺庙。寺庙很多,供的是文殊菩萨,分布在路两旁的半山上,著名的大白塔也在镇上。上山膜拜的信徒很多,有不少几步一拜一磕头的,拜时整个身子匍匐在阶梯上,磕的额头有灰,很是虔诚。各大寺庙都要另收门票,所以有的进去,有的没进,主要就在大白塔周围转转,拍照。天一黑就不是清凉而是冷了,赶紧加衣吃饭,旅游景点吃的东西当然是又贵又难吃,随便应付一下就算了。

大同

  下午走国道去山西大同。内蒙古的指路牌非常少,就是分岔路口也不会有指示,所以要不停地问路,就这样在准格尔旗还是走错了路,耽误了不少时间。一进入山西,路马上变好起来,树也渐多,不似内蒙古境内沟壑纵横的苍凉景象。天也渐渐黑下来,在月色下绕着山路,经过右玉、左云两县,晚上十点总算到达大同市区。谁知大同宾馆间间爆满,好不容易找到一间招待所,也只剩下最后一间房,登记时还不断有人来问。进房间倒头就睡,让这糟糕的一天赶快过去吧。
  一早起来大家逃也似的离开招待所,也没什么心思看大同市,就去应县看木塔。听说和比萨斜塔和艾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塔,只是纳闷怎么以前不知道。去到一看失望得想笑,就算是全塔没用一颗钉,是全木制成,但外观太普通了,哪里找不出类似的塔来。当然也就没买门票了,小省了一笔。

鄂尔多斯

  东胜是鄂尔多斯的原名,现在成了东胜区,所有的路牌都只写东胜而找不到鄂尔多斯,还好我们早知道这一点,没有走冤枉路。 又巴巴的去几十公里的郊外去看成吉思汗陵。路况不错,在半路被交警拦下来,说是超速,给两百就让走,收据都没一张,真是制服土匪。去到成陵,门票八十,进去一看,就一个字:“新”,实在是太新了,几个蓝色圆顶的陵宫,不知是八十还是九十年代造的,就说成吉思汗葬在里面,真是太会骗钱了。看来今天运气不好,果然后来一位朋友丢了手机。没看多久出来,在伊金霍洛旗吃午饭,总算弄明白,内蒙古的旗就相当于县,盟就相当于地区或市。

包头

  早上先去呼和浩特市中心的大召寺。寺周围在搞拆除,到处尘土飞扬。大召寺是喇嘛寺,不觉得特别,只是寺中很多着红袍的喇嘛挺可爱的。出来又在旁边的塞上老街转转,看看纪念品,有靴形酒袋、皮帽什么的,都没买。然后出城,一路向西,中午经过包头,吃羊肉火锅,本来是不吃羊肉的,但这里的没有膻味,反而鲜美,吃了不少。包头比呼和浩特大而现代化,包钢在城市西边,钢铁工人的雕塑向着整个城市挥手,成为象征。午饭后打算去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五当召,从包头一路北上,经过固阳县转而向东,不多久就没路了,当地人指的是一条土路,而且很远,想想要颠簸很久,就不去了。虽然没去五当召,沿路也算是沙漠地带,远远的偶尔有一棵树,显得很壮美。回到包头继续向南,跨过黄河后,在天黑前到达了鄂尔多斯。

呼和浩特

  进入内蒙古所有的路牌都有了蒙文,山上树越发少了,有些矮小的桃花粉红地开着,宣泄春天的意思。下午三点顺利到达市区,在广场旁的巴彦塔拉饭店住下来。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的城市,当地习惯称呼市,王昭君应该就是葬在这里吧。城里很多寺庙,当地称为召。市中心还建设得不错,不过稍微出来一点就有小县城的感觉了。目前市区只有一条高架路,是后来补建的,人称“新加坡”,也是繁华中心所在,当地人没有不知道的。傍晚在青城公园逛逛,也是游人如织,园中丁香花开得很灿烂,远远地就有香气扑鼻。

康庄

  北京的朋友一早就在酒店门口等着了。本地人开车自是轻车熟路,一路经二环接上八达岭高速,眼看着穿过三、四、五、六环,北京真大。因为是长假期间,去长城旅游的车特别多,路上塞了几次,正好欣赏沿路风光。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就是不同,树少,五月了还看不到什么绿色,感觉象是秋冬季节。过了八达岭车就少了很多,从康庄下,在朋友的亲戚家歇脚,见识了炕,应该就是砖土砌的床,中空可以烧火吧。很快出了京冀边界,沿途还是一片土黄,偶尔能见到几株大大的树开满白色的花,听说是梨花,这才想起“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用来形容下雪真是形象。中午在张家口服务区随便吃点东西,接着上丹拉高速就可直达呼和浩特了。

北京

  几年前去过北京,那时广州地铁一号线刚通车不久,北京地铁比起来简直要落后几十年:纸质车票,无一电梯,车厢脏而旧,是长春什么机车厂生产的,顶上还挂着铁风扇,嘎吱嘎吱地摇过来又摇过去,让人担心会不会掉下来砸到头。那时还去了中关村,附近有不少平房,人们在门前空地上摆开麻将台,大街上特多骑单车的,还丁丁地摇铃铛,这城市真是悠闲啊。
  今天是中午的航班,有幸坐了777这样的大客机,还赶上了南航搞空中美食节,请了很多电视台的记者来摄影采访,让人不但吃得好了,还看了热闹。到达北京机场已是下午三点,再转车去到宣武门附近的酒店又花了一个小时,因为约了人吃晚饭,且第二天一早要赶路,看来没时间看北京的变化了。听说凭房卡可以免费,于是去了附近的大观园,栊翠庵、怡红院、潇湘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多少浪漫的故事在此演绎。园中各种花争奇斗艳,许多叫不上名来,可惜桃花已经开败,失去颜色。晚饭后时间还早,就去天安门拍夜景,经过前门那儿的时候,人多摊杂,感觉象到了石牌东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