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到凤凰是山路,路况很好,路上风景也不错,一个小时很快就到了。车站就在古城边,先吃碗米粉,然后一路走到沱江边,找了个客栈安顿下来。还记得客栈的名字叫凤源,开价五十元,都没还价就定下来,最喜欢它有个小阳台,正对沱江,可以随意拍照。
古城不大,一个小时就逛完了,虹桥、吊角楼、沱江等经典景色又经不起一照再照,就在古城外围乱走。南华门、凤凰大桥、中学、沱田车站,都去到了,有小县城的特色:路上狗多,狗的排泄物也多。
本来想去远一点的地方看看,如南长城和黄丝桥古城。去到阿拉车站,车久等不来,而且来的都是私人的微型面包车,等车的人一哄而上,包裹和人一下子塞满了一部车,好象车有弹性似的。只好不去了。
回到古城,不久就天黑了。坐在江边的小餐馆,点两个菜,有喜欢的野菌和新出的红菜薹,看江心一点点烛火顺流而下,原来是有人放灯。饭后在江边走走,卖灯的已经成行成市了,一元三个、一元十个的都有,买的人也多,自己一个人就看看算了。天越黑越冷,虹桥边出来了很多摆小食摊的,买一碗甜酒汤圆,热热的吃了,回去睡觉。
宜昌
宜昌应该算不上大城市,高楼也不多,只是满城的梧桐树给人印象深刻,如果夏天到这里,肯定树荫片片,不怕被晒的。宜昌到处都是三峡的痕迹,如三峡大学、三峡机场、三峡商城等等,说不定哪天城市的名字都改成三峡了。
今天有一上午的时间,在市区逛逛。先去了五一广场,秋天还绿草如茵的;后又坐27路车过夷陵长江大桥,去到一个叫紫阳的地方,是葛洲坝电厂的生活区,一号船闸也在这边。这里一边临江,一边是山区,感觉很悠闲。
中午吃完饭就往火车站赶,准备去凤凰。宜昌火车站在山上,下面还有公路遂道,比较少见。买了13点出发的1473次车硬座,到吉首,票价只要31元,好久没坐过这么便宜的车了。本来以为从鄂西到湘西,又是上班时间,这趟车应该没什么人的,谁知道竟然满员,好彩是对号入座,只是行李架放满了,还不断有大包小包的上来,连座位下都塞满了,让人放脚不自在。列车正点开出,一路经过枝城、枝江、澧县、张家界等地,终于在晚上九点半到达吉首。
今天有一上午的时间,在市区逛逛。先去了五一广场,秋天还绿草如茵的;后又坐27路车过夷陵长江大桥,去到一个叫紫阳的地方,是葛洲坝电厂的生活区,一号船闸也在这边。这里一边临江,一边是山区,感觉很悠闲。
中午吃完饭就往火车站赶,准备去凤凰。宜昌火车站在山上,下面还有公路遂道,比较少见。买了13点出发的1473次车硬座,到吉首,票价只要31元,好久没坐过这么便宜的车了。本来以为从鄂西到湘西,又是上班时间,这趟车应该没什么人的,谁知道竟然满员,好彩是对号入座,只是行李架放满了,还不断有大包小包的上来,连座位下都塞满了,让人放脚不自在。列车正点开出,一路经过枝城、枝江、澧县、张家界等地,终于在晚上九点半到达吉首。
三峡
一觉醒来,船已过了瞿塘峡和巫峡,快要到达三峡大坝了。不过既然它们在大坝的上游,水位一定上涨很多,肯定不复有从前的美景,看不到也就算了。
今天开始降温了,在房间里加了衣裤,站到船头还是被江风吹得缩缩瑟瑟。不过船头还是很多人,连云南仔都出来了,大家都要争睹雄伟的三峡大坝。进入交通管制区后,远远地望见宽阔的江面拦起了一道墙,因为是在上游,并不显得高,船开始靠左行驶,进入船闸区域,这时只能从侧面看见大坝还在建设中。等齐了几艘船,开始进入船闸,船闸共有五级,每级落差约三十米,关上闸门后水位开始下降,很快墙上水印和苔藓显露出来,降到与下级水平后,前闸门缓缓开启,船就进入下一级船闸。如此反复五次,耗时足有两个小时,出闸时多数人已经失去耐心返回船仓了。
一路再过西陵峡,葛洲坝,终于在下午两点,到达宜昌港,结束了四十个小时的长江之旅。
今天开始降温了,在房间里加了衣裤,站到船头还是被江风吹得缩缩瑟瑟。不过船头还是很多人,连云南仔都出来了,大家都要争睹雄伟的三峡大坝。进入交通管制区后,远远地望见宽阔的江面拦起了一道墙,因为是在上游,并不显得高,船开始靠左行驶,进入船闸区域,这时只能从侧面看见大坝还在建设中。等齐了几艘船,开始进入船闸,船闸共有五级,每级落差约三十米,关上闸门后水位开始下降,很快墙上水印和苔藓显露出来,降到与下级水平后,前闸门缓缓开启,船就进入下一级船闸。如此反复五次,耗时足有两个小时,出闸时多数人已经失去耐心返回船仓了。
一路再过西陵峡,葛洲坝,终于在下午两点,到达宜昌港,结束了四十个小时的长江之旅。
长江
其实自己是亲水的。一到了有水的景点就拍照不停,觉得风景中有了水就特别灵动。今天一整天都在水上过,自然很高兴。长江的水离开重庆后就由浊变清,江面也变开阔,站在船头江风拂面,偶有江鸥飞过,看两岸青山倒退,虽无猿啼也很惬意。
船在忠县码头泊了几个小时。昨天晚上同船的两个人下去了,又上来了三个,从云南来旅游的。几个人都是三十多岁,中年发福,相貌更让人不忍睹,大包小包的占据了能占的地方,然后拿出各种吃食,边吃,边抽烟、打牌,搞到房间垃圾成堆,乌烟瘴气,真是大煞风景。自己只好躲出去,到甲板上乱照风景。
晚上六点到达万州区,好象又回到重庆。暮色中看着飞跨的长江大桥,两岸山上高楼模糊的轮廓,和透过来的一点点桔黄的灯光,想那应该是一个个温暖的家吧。云南仔说忠县很大,有百万人口,而万州看来比忠县更要大许多,难怪航行了一天一夜还在重庆境内。
天黑了,只好下到船仓,在云南仔的吵闹声和窗外涛声中,象旅客一样入眠。
船在忠县码头泊了几个小时。昨天晚上同船的两个人下去了,又上来了三个,从云南来旅游的。几个人都是三十多岁,中年发福,相貌更让人不忍睹,大包小包的占据了能占的地方,然后拿出各种吃食,边吃,边抽烟、打牌,搞到房间垃圾成堆,乌烟瘴气,真是大煞风景。自己只好躲出去,到甲板上乱照风景。
晚上六点到达万州区,好象又回到重庆。暮色中看着飞跨的长江大桥,两岸山上高楼模糊的轮廓,和透过来的一点点桔黄的灯光,想那应该是一个个温暖的家吧。云南仔说忠县很大,有百万人口,而万州看来比忠县更要大许多,难怪航行了一天一夜还在重庆境内。
天黑了,只好下到船仓,在云南仔的吵闹声和窗外涛声中,象旅客一样入眠。
沙坪坝
今晚就要离开重庆了,决心一定要去沙坪坝看看。
杨柳依依的江岸,梳辫子的女学生和穿中山装的男学生在看书,聊天,或嬉闹,一段段故事由此展开。这就是沙坪坝给我的印象——从《几度夕阳红》而来。坐702路公交车售票员喊沙坪坝到了的时候,我还不敢下车,止不住失望。这里也是高楼林立,超市、百货、快餐店一应俱全,完全是一个区域商业中心。于是走进了重庆大学。在树木整齐,绿草茵茵的校园闲逛,学校的正中立着一个碑,上面写着1929,应该是建校的时间吧。工学院的楼是石头砌成,周围种的是梧桐,地上落满了厚厚一层黄叶,很有古意。学院后面还是能看见嘉陵江的,只是不见杨柳,只见一条公路和来往的汽车。
从重大出来时间还早,就打的去了渣滓洞。途中经过磁器口,才知道这里也是一个景点。渣滓洞位于歌乐山,原是一个小煤窑,因产煤多渣而名。后来成为了监狱,关押了多少革命烈士。进去看了看,和电影里的很象。其实如果不是监狱,歌乐山的环境还是很清幽的,住在这里应该不错。
下午过长江大桥去南坪,这里又是一个区域商业中心,我再次惊诧于重庆之大了。傍晚去港口买了当天的船票,晚上十点出发去宜昌。
杨柳依依的江岸,梳辫子的女学生和穿中山装的男学生在看书,聊天,或嬉闹,一段段故事由此展开。这就是沙坪坝给我的印象——从《几度夕阳红》而来。坐702路公交车售票员喊沙坪坝到了的时候,我还不敢下车,止不住失望。这里也是高楼林立,超市、百货、快餐店一应俱全,完全是一个区域商业中心。于是走进了重庆大学。在树木整齐,绿草茵茵的校园闲逛,学校的正中立着一个碑,上面写着1929,应该是建校的时间吧。工学院的楼是石头砌成,周围种的是梧桐,地上落满了厚厚一层黄叶,很有古意。学院后面还是能看见嘉陵江的,只是不见杨柳,只见一条公路和来往的汽车。
从重大出来时间还早,就打的去了渣滓洞。途中经过磁器口,才知道这里也是一个景点。渣滓洞位于歌乐山,原是一个小煤窑,因产煤多渣而名。后来成为了监狱,关押了多少革命烈士。进去看了看,和电影里的很象。其实如果不是监狱,歌乐山的环境还是很清幽的,住在这里应该不错。
下午过长江大桥去南坪,这里又是一个区域商业中心,我再次惊诧于重庆之大了。傍晚去港口买了当天的船票,晚上十点出发去宜昌。
大足
大足是重庆的一个县,车程一个半小时,以石刻闻名。因为明天还要在重庆待一天,所以今天去远一点的地方也无妨。
车站在火车站旁边,昨天到达时已经怕了,因此记住了一个地名:菜园坝。车是空调中巴,不能开窗,也不开空调,车上的人公然吸烟,司机也不制止,好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车下高速之后,就开始招手即停上客,到县城已经十二点半了。
县城不大,还算干净整齐。先找了一家餐馆,只有火锅,昨天吃怕了,于是找个大排档,随便点两个菜,顺便问了石刻的情况——说是在宝顶山,打的去要三十元。去到景点,门票八十,来到了总不能不进吧。另外还有北山石刻五十,南山石刻五元,但听说没什么石刻。进去后只是外行看热闹,穿梭于旅行团逛了一圈,只是觉得有的人物形象还是满生动的。
回到重庆天快黑了,不想再去菜园坝,就在杨家坪下了车,转109路公交车到七星岗,饥肠碌碌地找了一家粤菜馆滋润了一下。饭后就在解放碑地区行步行街,再次感受重庆之繁华热闹。
车站在火车站旁边,昨天到达时已经怕了,因此记住了一个地名:菜园坝。车是空调中巴,不能开窗,也不开空调,车上的人公然吸烟,司机也不制止,好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车下高速之后,就开始招手即停上客,到县城已经十二点半了。
县城不大,还算干净整齐。先找了一家餐馆,只有火锅,昨天吃怕了,于是找个大排档,随便点两个菜,顺便问了石刻的情况——说是在宝顶山,打的去要三十元。去到景点,门票八十,来到了总不能不进吧。另外还有北山石刻五十,南山石刻五元,但听说没什么石刻。进去后只是外行看热闹,穿梭于旅行团逛了一圈,只是觉得有的人物形象还是满生动的。
回到重庆天快黑了,不想再去菜园坝,就在杨家坪下了车,转109路公交车到七星岗,饥肠碌碌地找了一家粤菜馆滋润了一下。饭后就在解放碑地区行步行街,再次感受重庆之繁华热闹。
重庆
本来想去青城山的,但要花一天时间,觉得不值,成都市区的什么武候祠、青羊宫又觉得没意思,于是一早就去车站坐大巴前往重庆。可能去的车站不好,虽然是直达车,但车不新,座位窄,连水也没有。车行成渝高速,这条路很旧了,有的路面破损,和翻新前的广深高速差不多。经过5个小时旅行,在穿过长长的中梁山遂道后,终于到达了重庆。
早听说重庆是山城雾都,历史悠久,沙坪坝、南坪、渣滓洞都是一个个有故事的地名。只是到了以后才知道同时也是这么现代化的城市,江北区的观音桥商圈就已经比天河城地区更大更好了,而市中心的解放碑地区完全可以和上海南京路相比,这才叫CBD,广州的珠江新城哪算是CBD啊。
车到达火车站地区,因为在建新的长江大桥,很杂乱,很多人缠着你要拉你上的士,不敢坐。穿过广场上到半山才打到车,后来知道那里叫两路口。去到朝天门找到一家正对长江的酒店住下,已经快天黑了。过嘉陵江去了江北区,公交车竟然在半路爬不上坡,下了一半乘客才免强蹭了上去,真是山城的特色。当晚就吃了火锅,也是麻辣得人满头大汗,要是隆冬时节就很舒服了。饭后就在观音桥闲逛,看霓虹闪耀、广场喷泉和全民健身。
早听说重庆是山城雾都,历史悠久,沙坪坝、南坪、渣滓洞都是一个个有故事的地名。只是到了以后才知道同时也是这么现代化的城市,江北区的观音桥商圈就已经比天河城地区更大更好了,而市中心的解放碑地区完全可以和上海南京路相比,这才叫CBD,广州的珠江新城哪算是CBD啊。
车到达火车站地区,因为在建新的长江大桥,很杂乱,很多人缠着你要拉你上的士,不敢坐。穿过广场上到半山才打到车,后来知道那里叫两路口。去到朝天门找到一家正对长江的酒店住下,已经快天黑了。过嘉陵江去了江北区,公交车竟然在半路爬不上坡,下了一半乘客才免强蹭了上去,真是山城的特色。当晚就吃了火锅,也是麻辣得人满头大汗,要是隆冬时节就很舒服了。饭后就在观音桥闲逛,看霓虹闪耀、广场喷泉和全民健身。
成都
拿到机票的时候看到承运人一栏里写着3U,心想这是哪家公司的航班,去到机场才知道是四川航空公司的。川航的标志怪怪的,象个脸谱;空姐年龄偏大,应该叫空嫂。不过飞机是空客A320,很新,感觉很宽敞,特别是腿部空间,比737好很多。
两个小时到达成都。成都很大,方方正正,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一点也不乱,立交桥也是规规矩矩的。白天逛了逛市区,市政广场在搞建设,感觉有点脏——这是内地城市的通病。公交车比较旧,开得也悠闲;的士的车头都印有熊猫,应该是广告,司机多是四十多岁的小个子干瘪男人,是不是年轻人要闲到这个年龄才开始工作呢。
晚饭时慕名点了一些成都的特色小食,象夫妻肺片、麻婆豆腐什么的,可能因为是冷的,并不觉得好吃,只是麻到舌头难受。最后吃的赖汤圆还合胃口,但和普通的芝麻汤圆也没什么不同。
饭后就在市中心的春熙路步行街看看,灯火辉煌的,还不错。
两个小时到达成都。成都很大,方方正正,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一点也不乱,立交桥也是规规矩矩的。白天逛了逛市区,市政广场在搞建设,感觉有点脏——这是内地城市的通病。公交车比较旧,开得也悠闲;的士的车头都印有熊猫,应该是广告,司机多是四十多岁的小个子干瘪男人,是不是年轻人要闲到这个年龄才开始工作呢。
晚饭时慕名点了一些成都的特色小食,象夫妻肺片、麻婆豆腐什么的,可能因为是冷的,并不觉得好吃,只是麻到舌头难受。最后吃的赖汤圆还合胃口,但和普通的芝麻汤圆也没什么不同。
饭后就在市中心的春熙路步行街看看,灯火辉煌的,还不错。
山顶
这一次是走上山顶的。穿过中环的恒生银行,搭了不知多少级的扶手电梯,上到半山的干德道,周围的洋人们一个也不见了。找到香雪道转旧山顶道,进入非机动车区域,一下子安静下来,天阴树黑,仿佛走进森林。路很徒,只能一步步弯腰慢爬,还是气喘吁吁,看到有人小跑上山,有人倒退下山,如走平地。走走停停一个多钟,终于上来,到了凌霄阁的后面。还是那么多游人,旅行团也不少。吃饭想找个位都难。好在在凌霄阁二楼发现一家吃汉堡包的快餐店叫“Burger King”,价钱比M记稍贵,但至少有位坐,包里夹的芝士块味道也浓些。
继续向上爬,半个小时终于到达最高处的山顶公园,山上立着很多通信塔,上到门前写着警察通信用,就把这里当做港岛制高点了。在公园里转,遇上溜狗团,上得山来狗都俊些,都是方头长毛贵妇犬,难得自由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连主人的呼唤都不理了。再下来,跟着卢吉道26C指示走到烟峰行山径,绕山顶走一个圈,其中有一段在上环的后面,与楼群十分接近,如果架桥几步就能走过去吧。
继续向上爬,半个小时终于到达最高处的山顶公园,山上立着很多通信塔,上到门前写着警察通信用,就把这里当做港岛制高点了。在公园里转,遇上溜狗团,上得山来狗都俊些,都是方头长毛贵妇犬,难得自由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连主人的呼唤都不理了。再下来,跟着卢吉道26C指示走到烟峰行山径,绕山顶走一个圈,其中有一段在上环的后面,与楼群十分接近,如果架桥几步就能走过去吧。
东龙洲
东龙洲又叫东龙岛,在港岛之东。从西湾河地铁站出来一路沿着指示来到爱秩序湾,这里就有到东龙洲的街渡,叫“林记”。只有周六和周日才有固定航班,而且中午一长段时间没有。到下午三点,人渐渐多起来,多是群体活动,背着大包小包,还提着食品,看来是去露营的。三点半开船,一路东行,四点多才到,看看回程末班船是五点,只能匆匆走走了。码头旁边是一座洪圣庙,也有香火。岛上更加原始了,只有几户人家,都是铁皮屋,售卖饮食,有家“合全”士多还提供渡假屋呢。跟着大队伍向东走,翻越小山包,山顶有块黑石,正圆侧尖,地上画着一个巴掌大的箭头,写着“三生石由此去”,不知谁给它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我还是叫它“狗头石”好了。营地是在岛的东边,仍然是在山上,没有海滩,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应该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只是这么多人在这里,垃圾怎么处理,好象也没见有卫生间。附近有礁石,风吹着一道道白头浪拍过来,溅起几米高的浪花。五点回船,不知怎么被送到了西湾河的对面——三家村,原来是另一家街渡经营,叫“珊瑚海”的,船期几乎一样,不知两家有没有关系。
订阅:
评论 (Atom)
